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

作爲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清朝對於皇位繼承,接受在一個血緣家族內傳承的原則並不太難,但是對傳子基本原則的認可卻經過了一個過程,而嫡長繼承原則卻始終沒有得到承認。在這個民族的傳統中畢竟有着推舉賢能的因素,在皇帝繼承人之間挑選賢能之士,幾乎成爲一種深入血液之中的默契。只是這種選擇,卻經過貴族推選到皇帝親擇的過渡,一向爲人稱道的“秘密建儲制”,其實也是皇帝親選的一種形式。跟其他王朝不同的是,終清之世,皇帝的繼承始終是皇帝的家事,外人是絕對不能公開干涉和參與選擇的。

入關之前,滿人政權的繼承採取的是貴族推舉制。後金的第二個汗皇太極,就是通過諸貝勒推舉產生的。但是,在皇太極死後,推舉制因各派利益紛爭導致的動盪表現得十分明顯。由於各方相持不下,作爲一種妥協的產物,皇太極年僅9歲的第九個兒子福臨被推爲皇帝。原來勢力頗大、極有可能登上帝位的皇太極之弟多爾袞成爲攝政王,從而埋下了皇位不穩的隱患。

入關以後,在整個大局未穩的情況下多爾袞即暴死。依賴滿人的武力,清朝政權總算是平安度過了危機。但直到順治死,皇帝和滿族貴族在是否接受漢制的問題上,始終沒有分出勝負。順治到康熙的過渡,雖然表明皇位傳子的原則得到了貴族認可,但四輔政在幼帝周圍的存在,說明原來滿族的貴族民主陰影依然存在。直到康熙除掉鰲拜集團之後,貴族民主制對皇位的威脅纔算消除,漢製取得了勝利。

康熙全面繼承了漢人的繼承製度,採取了嫡長子繼承和預立太子的做法,將自己的嫡長子立爲太子,給予很高的地位和榮譽,選擇最好的老師,給予最適當的教育。但是,由於康熙在位時間很長,太子成年後,長期不得即位,現君和儲君之間自然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隨着朝廷和滿人貴族中間各種勢力的介科而日益激化,太子廢而復立,立而復廢,諸子之間爭奪皇帝的角逐白熱化,成爲困擾晚年康熙的一大難題。最後,雖然康熙的第四子胤稹(雍正)得到了皇位,但這一皇位爭奪引發的後遺症卻久久難以平復。

雍正即位之後,不僅他與衆兄弟之間的關係大多惡化,有兩個還被他賜名豬狗,而且關於他“篡位”的種種流言,已經在民間廣爲傳佈。以至於居然有人想利用這個機會反清,雍正六年發生的曾靜案,就是一個。爲了平息謠言,雍正不得不在處理曾靜案的時候,親自出馬審問,並將問案記錄編輯成冊,起名《大義覺迷錄》,逐條駁斥有關他謀父、逼母、弒兄、屠弟的流言,並赦曾靜不死,要他到各地宣講雍2正的“聖德”和自己的謬誤。

雍正雖然缺乏他父親的才具,但在繼承問題上總算想出了新辦法,這就是秘密建儲制。所謂秘密建儲制就是皇帝預先將選中的繼承人的名字寫進密詔,放在錦盒裡,然後把錦盒放在乾清官順治手書的“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待到皇帝死的時候,皇帝親選的顧命大臣會同諸王公大臣一道,當衆取出密詔宣佈。密詔寫好之後,如果皇帝想改變主意,就取下密詔重寫。爲了雙保險計,雍正還將密詔書寫兩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後,一份自己帶在身邊。後來改爲將皇帝身邊的一份放在皇史殘的石屋金匱裡,宣佈時兩份同時取來對上,才正式公佈。

秘密建儲制自雍正以後,一直作爲清朝皇帝傳承的基本制度沒有變過,但實際上只實行了三代,即雍正傳給乾隆,嘉慶傳給道光,道光傳給咸豐。乾隆傳嘉慶在形式上固然也是秘密建儲,但乾隆在活着的時候已經將皇位傳給了嘉慶,自己做太上皇的時候實際上還在掌權,所以等於是預立太子。至於咸豐到同治,皇子只有一個,用不着選。再後來,所有的傳承都是由西太后一個人做主,實權一直在西太后手裡,等於她是真正的皇帝,秘密建儲實際上名存實亡。

相比起其他王朝來,清朝自雍正以後,一直沒有出現過大的繼承動盪,基本上實現了政局的平穩過渡,應該說,秘密建儲制度起了比較好的作用。這種制度對於減輕皇子對皇位的覬覦爭奪,確實有一定作用。只要老皇帝口風足夠緊,那麼不到最後一刻,其他人都不知道結果是什麼。其實結果又早就預定好了,這對於所有有資格繼承的人來說,有某種宿命的感覺,等於是已經預立了太子,但又給大家某種朦朧的希望,所以競爭也就不那麼激烈了。更重要的是,從此沒有了圍繞在儲君周圍的是是非非,現君與儲君的矛盾和衝突自然也就看不見了。

但是,如果說秘密建儲制度從此解決了傳統帝制的繼承問題,實現了政權的平穩過渡,恐怕也是言過其實。這個制度畢竟才實行了三代,僅以此區區三代來證明這個制度的有效性,時間似乎還有點不夠。歷史證明,在中國,一種起初很有效的制度,實行久了,保證制度執行的相關條件就要開始喪失,於是制度就開始出紕漏。用制度主義的觀點來說,制度的自身往往有個效益遞減的問題,如果不能不斷地完善,最後終將趨於消亡。秘密建儲制度的實行,從技術上來說,建立在嚴格保密基礎上,而嚴格保密則依賴於皇權的威嚴和內宮制度的完善,如果有一天最高權力有所減弱,那麼就很難保證保密的條件如舊,到那時候,很難說繼承的震盪還會不會重現。 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 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547.html

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18章 三國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18章 三國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18章 三國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
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18章 三國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18章 三國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18章 三國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