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科舉制度2

每年考期之前,考生們就從各地趕到京師,先將自己平時的詩作投向有文名的達官貴人,也有直接投給考官或者禮部的。投給考官和禮部的叫“公卷”,投給名人巨卿的叫“行卷”。一般來講,通過名流向考官推薦,效果更好些,所以,“行卷”更爲流行。在那個時代,所有名流都很樂意做伯樂。如果發現了真的才子,往往都會不遺餘力地幫忙推薦。韓愈就大力推薦過李賀,有些人認爲李賀要避父親的名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還爲此做文章辯駁。還有的時候,某些人詩名特盛,用不着行卷,還未考試,實際上大家已經認定他是狀元了。不僅考官以爲如此,考生也有同感。比如王維是公認的才子,考前就被定爲第一名,結果也就是第一。

大詩人白居易曾行卷到了當時著名詩人顧況門下,顧見白居易的名字,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君何居易?”後來,讀到白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擊節叫好,說:“有才如此,居亦不難。”

李賀把自己的詩作送給韓愈看,正趕上韓愈送客回來,非常疲倦。門人把李賀的詩作呈上,他已經準備就寢了,一邊解帶一邊看,當讀到“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之句,來不及繫上衣帶,連忙下牀將李賀接了進來。後來,因李賀父親的名字中有一個“晉”字,跟進士的“進”諧音,還是沒能參加進士考試。

這種行卷的規矩,必須建立在士林道德水準比較高,考官和有力量推薦的人都能出於公心的前提上,否則,就會流爲賄賂和舞弊。有唐一代,人們對於科舉非常看重,無不將之視爲關係王朝命運前途的頭等要事。別的事情可以馬虎一點,摻點私心,但在這個問題上,絕不敢亂來,否則不僅當時彈章交集,而且還會遺臭萬年。甚至連皇帝推薦的人,如果不夠格的話,也不能隨意錄取。此外,由於唐朝詩風大盛,考官和推薦者也是詩人,他們對自己詩名的看重,不亞於生命。如果胡亂薦人和取人,那麼對他們自己在詩壇的名聲也是一個傷害。所以,在唐朝絕大多數時期,科舉考試都是公正的,雖然也因爲各種原因遺漏了一些人才,比如李白與杜甫都沒有中進士,但大多數出名的詩人還都是進士出身,大多數的賢臣能吏,也是從進士科裡冒上來的。

玄宗朝,有王如泚者,其岳父爲玄宗方伎供奉,深得皇帝喜愛。是年王如沘應試,其岳父求玄宗讓女婿及第,玄宗答應了,於是告訴禮部本科考試讓王如洸及第。禮部負責考試的侍郎(知貢舉)將此事告知執政的宰相們。宰相問侍郎,王如沘文章如何?能夠及第標準嗎?侍郎答道:介於及第落第之間。宰相於是說,若是如此,就不應該讓他及第。明經、進士考試,是國家取才大典,若單憑皇帝一句話,就可以輕易把功名與人,那麼以後將怎麼取才?隨後,宰相即將此事告知皇帝,取消了成命。而這邊,王如沘以爲已經得到了皇帝允准,在家中大宴賓朋,忽然聽說原議取消,大爲喪氣。(王讜:《唐語林校證》卷1)

4.科舉與學校

隋唐的學校開始跟漢代不太一樣,儒學的學習雖然佔了主要方面,但屬於應用學科的學校也不少。既有學醫卜星相的,也有習律、習算和習字的。各種專業學校不僅中央有,地方也有。這表明,經過玄學的變異,佛學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社會的發展,以及世界的交流與文化引進,使得漢代經學籠蓋一切知識的局面被破壞了,價值追求有多元的跡象。人們需要各種各樣的知識,而且多樣的知識也有進一步系統化、專業化的可能。

隋唐時期的學校可以分爲中央的和地方的,也可以分爲儒學的和技術、雜學的。大體情況是這樣的:在京師,由中央政府(國子監)出面辦的儒學學校,分爲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的是國子學,招收皇族嫡系子孫和三品以上大員的子弟。第二等級是太學,招收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弟。第三等級是四門學,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和有散爵者的子弟。有時兼收庶人子弟中的優秀者。除此之外,還有貴族學校,如門下省所屬的弘文館,額員30人,只招皇族嫡系子孫以及皇后、太后嫡親子孫,以及宰相之子。還有東宮所屬的崇文館,額員20人,招生對象與弘文館同。這種學校師資好、待遇好,有時連公主的兒子都進不去。

京師的第二類學校是屬於技術性的,有律學、算學和書學,分別以學習法律、算學和書法爲主。

京師的第三類學校屬於雜學類的,主要有太醫院的醫學、太常寺的卜學和太僕寺的獸醫學、司天臺所屬的司天臺學(天文曆法)等等。

地方在州縣兩級均設有儒學性的官辦學校,是爲主流,但有些地方也辦醫學學校,專爲培養地方醫生之用。

顯然,這種學校的分佈,雖然依然是以儒學的學習爲主,但各種技術和雜學,也有一席之地。不至於讓所有人都擁擠到一條狹窄的官僚小路上去,可以使社會需要的各種學科進一步專門化。可是,隨着科舉制度的推行,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在前現代社會,做官畢竟是一個最穩定、收益最好,同時獲得社會榮耀最多的職業,所以,學習以文科知識爲主,有利於科舉考試、尤其是進士考試的學校,隨着科舉制的實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們都紛紛涌向這些學校,使得這類學校無論從場地、師資和經費上都可以得到最優的配置,學校不斷上臺階。而相形之下,那些技術和雜學類的學校則一天天地萎縮。最終,中國失去了在一個最好時機實現學科專門化的可能。

5.唐代科舉制度的評價

在整個科舉制度的歷史上,唐代的科舉效果是最好的。在考試內容上,最重要的進士科以詩賦取士,實際上是將錄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從而使得官僚體系得到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將全國的精英吸到了國家的管理網絡中。不僅使官僚制獲得了較高的管理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離心離德的可能。正如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話那樣,“天下英雄盡人我彀中”。

當然,推行科舉制的結果,對於官僚制帝國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削平了大門檻,掃蕩了自東漢以來門閥世族的勢力。雖然隋朝統一以後,世族已經處於衰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門閥政治依然陰魂不散,對於這種導致君權式微的政治社會狀況,皇帝自然不能容忍。自隋朝以來,皇帝就一直在處心積慮地削弱世族殘餘勢力,儘量打破人們過去的門第觀念。但是,到了唐太宗的時候,高士廉等修《氏族志》,依然按從前的規矩,將北方的所謂第一大族的崔氏列爲第一。受了皇帝的申斥,纔將皇族排在第一,但仍然抵制唐太宗的意思,不按現任官僚的地位來排列氏族。可是,科舉實行多年以後,舊世族勢力逐漸地不削而自削,一步步退出歷史舞臺了。無論什麼人,只要不是法律規定不能科考的賤民,只要讀過書,有相應才華和才能,就有可能通過考試進入仕途。雖然舊世族還有些殘存的文化優勢,但隨着唐代文體形式的轉變,文風的轉移,六朝華麗的文風不再受欣賞,駢文和大賦也不再有市場,而且進士考試說是詩賦並考,但實際重視的只是新興的詩體排律,舊士族的文化優勢也就逐漸消失。當然,唐代的政策其實是對現任官僚實行優待的,中央國子監繫統最好的學校,都只對中高級官員和皇族開放。但是,由於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教出來的,學校的好壞對於一個人的詩才的影響並不太大,所以,科考並沒有因此而向官宦和皇族子弟敞開大門。從那以後,歷朝歷代,從科舉考試出息的人中,寒族子弟佔了絕大比例,而王孫貴族則沒有多少份額。唐代以後,即使是父祖都爲官的人,往往也將家族的傳統定位在讀書上,強調子孫必須從科舉上出息,在考試上見功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自宋代開始,中國就沒有了高門檻——世族。

科舉制的推行,還在客觀上改變了社會文化面貌。唐朝詩歌的興盛,顯然與進士考試考詩賦有着很大關係。唐詩繁盛,創造了中國文化的又一個高峰,以至於後人再也無法在詩上超越唐人。由於唐朝是當時世界頭號帝國,其文化影響了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周邊地區,所以唐詩也傳播到了世界,甚至成爲周邊國家喜愛的文化形式。日本和新羅的精英甚至來到中國留學,參加中國的科舉考試,越南和新羅還模仿唐朝實行了科舉制度。

科舉對中國文化的改造,還體現在鄉村社會的文化結構上。隨着科舉推行,原來統治鄉村世界的精英發生了變化,從原來對門第的看重,過渡到對文化的看重。一個人無論門第高低,擁有相應的文化底蘊纔有受人尊敬的資本。由於機會對更多的人開放,人們對知識和文化的需求也逐漸旺盛起來。樂意讀書的人越來越多,讀書人學詩的也越來越多,印刷術從此普及,書變成了一種商品。不僅男人能詩,女子也能詩,有些能詩的名妓甚至讓科考的佼佼者慚愧。好詩隨着人們的傳誦,歌兒舞伎的吟唱,很快就傳遍全國。能詩的人,即使沒有官位,在鄉村世界也能得到尊重。

更重要的是,科舉使得鄉村的文化教育圍繞着它來運行,從而使中國文化烙上了官文化的烙印。一個與國家政權密切相連的階梯,從鄉村一直連到廟堂,使國家對鄉村的控制得到了文化網絡上的支持。

科舉制也對官場風尚的變化有某種影響。知貢舉的考官,往往通過考試,與所錄取的考生結成師生關係。而同年被錄取的人,則形成了“同年”關係,進士們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房師座師,視之爲知遇者。而同年也是一種非常強固的紐帶,在官場上,這些人往往憑藉這種關係,形成網絡,相互攀緣,人稱“朋黨”。雖然皇帝一般對此都持否定態度,但是,這種由科舉產生的朋黨關係,在官僚帝國裡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個農業的傳統國度裡,人們脫離了農村之後,往往要依託某種類宗族鄉土組織,纔有可能更好地開展活動。科舉正好給了進入仕途的人們一個非常合適的機會和憑藉。

當然,科舉制的推行,對歷史的發展,也帶來很大負面效應。首先,它使得學校體系從此以後就和選官制度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學校成了科舉的附庸;這種狀況,使得從隋唐已經開始的學科分化和技術學習專門化、系統化的趨向被遏制。知識學習被限制在文字、文字書寫、文學和道德講求上。其他專業知識則退回到了師傅私相傳承的作坊階段。使中國本來就該發展起來的科學技術,受到了影響,以至於長期無法進化。其次,科舉雖然強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體系吸走,影響了社會整體發展。其三,科舉制雖然推動了人們向學,但也極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長。整個社會的運行,都圍繞着官僚體制打轉,這對於中國社會以後的發展影響甚巨,以至於今天仍舊餘波未平。

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18章 三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
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18章 三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