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

明朝立國之初,承襲元制,在中央政府設中書省,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總理朝政。但是,很快這種體制就令朱元璋感到不自在,有大權旁落的感覺。此公是有名的雄猜之主,有做大事的才略和膽魄,但也難免心地狹隘,猜忌心重。出身遊民的他,早歲顛沛流離,生活中充斥着白眼和歧視,不得不時刻處於防範他人傷害的警惕之中,生怕一不留神就會被同伴和對手算計了去。在打天下的時候,這些隱藏在深處的陰暗心理還能剋制,儘量表現出大度、善於用人的一面。然而,做了皇帝以後,身在深宮裡的他,越來越對大臣們放心不下,生怕人家在背後搗鬼,瞞着他做一些對他不利的事情。他覺得這個制度將他與國家日常事務分開了,真正操控一切的是宰相,而不是他本人。加上擔任宰相和其他高官的大多是他昔日的夥伴,幫他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他的猜忌心就更重了。他未嘗不知道這些人對他的忠心,只是他更瞭解他們的本事。當天下初定之後,對功臣本事的擔心越來越重,生怕他們在天下太平之後,將這些本事用在他的身上。事實上,除了自己的親骨肉以外,朱元璋什麼人都信不過。

徐達是朱元璋的“布衣之交”,又是朱的親家,爲人忠厚老實,對朱元璋一向忠心耿耿,雖然能征善戰,功勳卓著,但從來不居功,不攬權。在戰爭歲月,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對徐達的評價是,“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可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卻對這個老實人也不信任,一次,要將自己當初做吳王時的舊宅賜給徐達,試探徐的反應,徐達堅決地拒絕了。但是,朱還不死心,一次藉故和徐來到他的故居,將徐達灌醉,然後令人擡到正室的牀上。徐達醒了以後,發現自己原來在朱元璋的舊居正房裡,嚇得連忙爬起來,跑到朱元璋腳下跪倒,連呼死罪。顯然,朱元璋對徐達的表現還算滿意,於是龍心大悅。(《明史》卷125《徐達傳》)

於是,一場陰謀開始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拿獨任丞相的胡惟庸開刀,說他謀反,一口氣株連了三萬餘人,封了侯的功臣被殺了二十幾個。原來功勞最大的李善長、宋濂等都被牽連進去(李被誅,宋賴皇后太子救援,總算保住了性命,遭到貶斥)。從某種意義上說,功臣問題和宰相體制是連在一塊的,胡案也可以說是朱元璋爲了廢相而尋出來的。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將宰相制度廢掉,提升六部的規格,同時將原來負責軍事的大督都府一分爲五,六部、五府均直接隸屬皇帝。從這種深思熟慮的安排看,應該是早有準備。朱元璋只等着拿胡惟庸的人頭做2引子,啓動這個過於重大的制度變革,結果是在三萬人頭落地的聲響中,一個延續1500年的制度就這樣被革掉了。胡案之後,朱元璋又接連興三個大獄,幾乎將跟他打天下的功臣悉數殺掉。沒有被殺的,實際上也在這接二連三的大動盪中憂懼而亡。朱元璋連半個舊臣宿將也沒給他的繼承者留下,原以爲是幫子孫的忙,替繼承他的皇太孫去掉隱患,結果卻是使他的繼承者建文帝身邊連一個有經驗的大臣也沒有。在削藩過程中舉措失當,面對朱棣的反叛,喪失了抵抗能力,這也是朱元璋所始料未及的。

在廢相15年後,朱元璋怕他的子孫再次恢復舊制,特意將不立宰相作爲朱家的家法,定爲永制,不許更改。自以爲是的他至死也不知道,他的這個改革,給他的子孫和他創立的王朝,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1.作爲皇帝秘書班子的內閣的由來和演變

(1)從四輔官到殿閣學士。

廢相之後,朱元璋實現了大權全攬,用今天的話來比方,就是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但是這樣一來,原來由宰相分擔的政府日常事務,就悉數壓在了他自己肩上。加上此老猜忌心重,事無鉅細均要過問,臣子早就在接連的大獄中給嚇破了膽,自然什麼事情都推到他那裡去,請他定奪。每天要處理幾百件事,弄得他廢寢忘食,還忙不過來,很快,他就覺得受不了了。當然,剛愎自用的他,決不可能也決不樂意恢復舊制。他還是堅持親自處理政務,只是要找幾個幫忙的。在廢相的當年,他找來了幾個在他看來比較老成的儒者,任命他們爲四輔官,春夏秋冬各一,每官有數人。按季節值班,幫助皇帝處理公務。四輔官實際上是內閣的先聲。

不過,幾個老儒雖然夠老實,但辦事能力和經驗卻一點也沒有。沒辦法,朱元璋只好撤掉四輔官,另尋出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廢相的第二年,他下令讓翰林院的詞臣先幫他擋擋駕,奏章上來,先讓他們看一道,認爲合適才聞奏。接着,他設置了殿閣學士一職,從翰林院裡挑選一些文辭優美的翰林,擔任殿閣學士,幫他審閱奏章,操持筆墨,做名副其實的秘書。所謂的殿閣學士,意思就是能進皇宮裡的殿閣的學士。到了這個階段,內閣已經有一點眉目了,只是這些學士還沒有辦公地點,只是跟着皇帝轉。

(2)殿閣學士有了辦公處。

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皇帝對於秘書班子的要求趨於年輕化。他從翰林院挑選了一些年輕幹練的一般翰林,作爲他的秘書。定都北京之後,在新建皇宮的東閣開闢了一個辦公處,讓這些秘書在裡面辦3公。這些秘書被明成祖朱棣依爲心腹,朝夕相處,甚至皇帝上了牀,想起什麼來,還要招他們來,在臥榻上嘁嘁喳喳。這些人不僅幫助皇帝處理公務,操持筆墨,而且在軍國大事上提供諮詢,地位已與朱元璋時代不能相比。這些人後來陸續被提升爲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和殿閣大學士,備受信任。他們不僅爲皇帝出謀劃策,而且還擔負教育太子的職責,實際上成爲最核心的智囊團。到此,內閣的雛形已經具備了。只是,秘書班子還沒有屬員和印信。這些皇帝的秘書,雖然身在中樞,參與機要,但仍然是翰林院的官員,官階不過五品,比起六部長官還差得遠。

(3)內閣制度的最後形成。

朱棣的兒子仁宗朱高熾,是長在深宮裡的皇帝。由於他一向不爲父親所喜,因而地位幾乎不保,幸虧他有個好兒子,格外聰明討朱棣的喜歡,加上作爲他師傅的內閣成員拼死相爭,他才能最終登上帝位。他一上臺,馬上提升他師傅們的官階,讓他們掛上了六部堂官(負責人)的頭銜,並加太子少傅和少保銜,領雙份薪餉。這樣,內閣成員的地位一下子躍上了官僚機構的頂端,地位遠在各部尚書之上,突破了原來位卑權重的秘書模式,向重臣方向演進了。後來,內閣成員也不再限於從翰林中選拔,凡六部尚書和侍郎中有被皇帝看上的,就可以入閣。

更重要的是,內閣正式獲得了“票擬權”。所謂的票擬,又叫條旨,就是內閣成員先將需要處理的公文奏章審閱一遍,然後代皇帝草擬好處理意見,即代皇帝擬好批答諭旨,然後貼在奏章上送交皇帝最後拍板。皇帝如果同意,再用硃筆謄改一遍,作爲正式諭旨下發,如果不同意,則交內閣再議。至於那些儀式性的制、誥等類的皇帝詔書,更是出自內閣的手筆了。其實,在朱棣時代,皇帝批答奏章也經常參考“秘書”的意見,複雜的詔令,讓“秘書”先打個草稿的事情也是有的,只是當時朱棣經常喜歡操筆塗鴉,也沒有票擬這個說法,所以,人們一般認爲票擬權是在永樂以後纔有的。票擬權的出現,使得內閣實際上掌握了朝政的處理大權。由於皇帝對奏摺的批示意見是內閣起草的,六部開始向內閣請示工作,以便預先留有餘地,免得奏摺被駁回。宣宗即位,內閣的名稱,也逐漸開始見於官方文獻。到了明英宗時,人們開始將內閣類比中書省,英宗甚至稱閣老爲輔相。到了嘉靖年間,內閣開始出現首輔和次輔的排次,更加接近於原來有宰相時的左右丞相,入閣的人,外間統稱閣老,以示尊崇。

(4)明代內閣的特點。

明代的內閣,從本質上來說4,實際上是朱元璋以後的皇帝對宰相體制的部分恢復,或者說一種替代補償機制。因爲讓皇帝親自處理繁雜的日常政務,對皇帝來說,實在是一項過於辛苦的差事。有從政經驗的雖然辛苦,也許還能對付,輪到那些生長在深宮裡的皇帝的時候,往往不堪其苦,不僅身體受不了,對精神和心理都是一種折磨。況且,作爲世襲制的帝王,能力參差不齊,碰上能力差的,可能連應付都應付不下來,祖制又不能違反。或者後來的皇帝內心裡也不想違反,所以只能在原來的秘書班子上打主意,不斷地增加他們的地位,添加其權力,讓他們幫自己幹活,部分地做事實上的行政首腦。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18章 三國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18章 三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
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18章 三國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18章 三國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