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

三國中的曹魏,本是來路不夠純正的門閥創立的國家。曹氏發跡,要歸功於勢力很大的高級宦官,雖然來路不正,被袁紹門下文人詆譭爲“閹豎遺醜”,但已經不能算是“寒族”。過去歷史學家在判別門閥和寒族的時候,往往看他們的儒學根基,出身的清要與否,顯然不合理。事實上,判定門閥應主要考慮其對權力控制程度,以及是否能將這種權力在家族中傳遞下去。自曹操起兵以來,已經形成了世襲化的軍事集團,本身就具有了門閥的特徵。當然,這種來路不正的門閥貴族,在發展過程中,由於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往往要儘可能爭取更多的人才,而自然也不像老資格門閥那樣,有那麼多意識形態的顧慮,他們往往會選拔一些平民出身的土人,進入集團的高層。可是,集團形成較大的規模以後,曹操集團內部的成員,一部分卻又以半獨立諸侯的名目存在,將領分兵各地,領土管軍。朝中歸附的東漢門閥,大多勢力依然,只是一時還難以與曹氏家族抗衡。但在曹操在世之日,始終是他稱帝的障礙。

曹操的兒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後,面臨着兩個重大課題,一是重新開始道德講求,建構儒家意識形態。二是削平門閥,重整官僚體系。

顯然,曹家想解決這兩個問題,而且也採取了相應的制度變革,選官體制實行九品中正制,就是這種努力的一部分。

九品中正制是針對察舉一徵辟制選舉權流失的弊病,而採取的選舉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將選舉權收回中央,便於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與朝廷官僚制的正常關係,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傾向。

公元220年,曹丕繼任魏王,代漢在即,思有所作爲。他採納吏部尚書陳羣的建議,在地方設立中正官代替鄉里評議考察人才。具體辦法是,每州設一大中正,每郡設中正,由當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擔任,(《通典》卷14《選舉二》)負責將本地士人狀況考評定級,以供吏部選官參考。中正雖然屬於兼職,但也設屬員,負責訪問與編定士人等級。由於吏部選官完全依照中正的考評,所以,此制度又稱九品官人法。

中正編定的本地士人材料,在技術操作上分爲兩項:一是“家世”,即每人父親和祖父姓甚名誰,任何官爵,任職狀況,本人直系親屬姻親的官爵大小,類似於今天的家庭出身和狀況。二是“狀”,即對本人道德狀況、才能學識的評語。然後根據“狀”,參考“家世”,評定每個人的“品”。品的分類,受班固評議古代人物分類的影響,將人物等級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2。由中正將本地人士評出等級,然後向朝廷彙報,此後每三年清查一次。當時的官階也有九品,但與這個人品的九級並不是一回事,然而它們之間還是有聯繫的。一般來說,中正所評的品級越高,所授的官職往往在比較清要的位置,以後升遷就快,反之則比較不容易得官,授官也不是重要的位置,事務瑣碎且繁忙,即所謂的“濁官”。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開始的目的主要是將原來的鄉里評議改爲官方評議,或者朝廷評議,無形之中將選舉之權收回了中央。最初,由於曹操“唯纔是舉”選舉思想的餘風尚在,中正評定士人的時候,還比較注意其人品和才能,特別是碰到中正比較識人之時,往往比較聽從當地的公議,選出優秀人才,人稱“猶有鄉議餘風”(《晉書》卷36《衛瑾傳》)。但是,用不了多久,這個制度就變了味道。中正評定人才,越來越依據士人的家世,父祖爲高官者,在選舉上佔了越來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門第高者品級就高,門第低者品級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時,往往要徵求本地出身的高官們的意見,連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漸喪失。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晉初尚書左僕射劉毅語。見《晉書》卷45《劉毅傳》。)的局面。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從表面上來說,是由於一個簡單的技術環節,即在評議的標準中設置了“家世”這一參考項目。這個項目雖然只是參考因素,但由於“家世”是死指標,或者說硬指標,而一個人的德才狀況的標準相對來說則要軟得多,有見仁見智可能,很難有一個統一而又確定的標準。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軟指標依從硬指標的現象,這樣一來,“家世”就從配角變成了主角。但是,當初的評定指標爲什麼會將“家世”考慮進去,而且,後來任命中正時爲什麼會考慮高官的意見。顯然這其中有門閥政治的因素,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門閥世族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在政治設計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都要受他們所左右,這纔是九品中正制最終變質的深層原因。

曹家這個來路不正的門閥做了皇帝,事實上不可能從根本上剷除門閥。所以,選官制度改革的舉措適得其反,不僅沒能實現重整官僚體系、重新確立皇權至上地位的目標,反而成了門閥政治的催化劑。

進入晉朝,九品中正製出現進一步的異化,人們越來越往高等上攀。等級雖然有九個,但在人們眼裡,只有上下或者高卑兩等。只有一、二、三品爲上品,其餘爲下品。而上品之中,一品是留給皇族的,這用不着中正來評,結果等於虛設。所以3,大家都往二、三品上擠。久而久之,三品也沒有人樂意要了,大家只想着二品,人稱“灼然二品”,不評爲二品就不依不饒。事實上,凡是像樣的門第出來的人,基本上都擠進了二品。而門第不高的,則統統被排除在二品之外,都算是卑品。這樣,作爲漢代以來統治基礎的士人,就被明顯地從血緣上分化成爲世族和寒族兩個部分。前者處於政治權力的壟斷地位,而後者則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長期徘徊在邊緣。

在制度上,到了完全按門第選舉的地步,中正官也就沒有什麼用了,吏部靠名門大姓的譜牒直接選官就是了。但是由於同一個姓氏,門第高下是不一樣的,而某些跟望族同姓的寒族,往往假造譜牒,冒充高門。於是,作吏部的官,都必須有一種特殊的本事,即熟悉譜牒,精通譜牒之學。進而造成一時之間譜牒之學大盛,民間多有人習之,甚至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的秦王府還有位屬吏李守素,特別精通譜學,“人稱‘肉譜’”(《隋唐嘉話》上)。

西晉實行“戶調式”,原本意義是打算藉此抑制豪強門閥兼併農戶的勢頭,爲國家多增加編戶齊民。因此,它規定了王公貴族和官僚們佔田和蔭客的數額,比如第一品官可以佔田五十頃,每低一品,減五頃。一、二品官可以蔭客五十戶,三品十戶,四品七戶,五品五戶,六品三戶,七品二戶,**品一戶。原以爲規定了佔田和蔭客的數量,就可以抑制兼併,將門閥豪強蔭佔的農戶限定在一定範圍。然而,“戶調式”實行後,實際等於將豪強門閥佔田蔭客的現象合法化、制度化了,由於大多數官僚體系的成員都或多或少地豪強化了,所以沒有多少人會認真地按規定去限制自己,削減本來已經有的田畝和蔭客佃戶,人們所在乎的往往只是制度規定可以佔田、可以蔭客的層面,而這個層面的內容,落實到操作層面,只起到了進一步促使社會貴族化的作用。如果說,九品中正制還只是將讀過書的士人家族貴族化的分化加以強化,而“戶調式”則加劇了整個社會的貴族化傾向。西晉時期,東海王氏、河內山氏、泰山羊氏、京兆杜氏、潁川荀氏、陳氏、平原華氏、山陽郗氏、河東裴氏、衛氏、扶風蘇氏等一併顯赫一時,成爲最爲人豔羨、權勢也最大的名門望族。

西晉二世而亡,但渡江以後的偏安政權,由於勢單力薄,對世族的依賴更加嚴重。顯然,已經發展了百多年的世族門閥勢力,不可能僅僅因爲一場戰亂而退出歷史舞臺。雖然胡人石勒殺掉了幾萬士族,但是還是有一部分隨着殘餘的晉室逃到了江東。東晉建立之初,就是依靠這些渡江的士族的支持4才維持下來。所謂“王與馬共天下”,講的就是身爲世族領袖的王導,輔佐司馬睿的事。據說司馬睿登基時,居然要王導和他一起坐牀(牀即龍牀,用來坐的,當時還沒有椅子)。後來,在王導等人的調和下,江東當地的士族也承認了司馬氏政權,王、謝、桓、庾四大姓佔據了東晉門憫金字塔的塔尖。 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

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18章 三國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
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18章 三國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