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

屹立廣場中央,環顧四周,關平眼神微動,已有定計,開始組織着語言。

“諸位江陵同袍們,自從我軍坐擁荊州以後,吾父漢壽亭侯在任對各位並無壓榨之心吧,反而時刻遵循漢中王之意,扶持你等鄉民。”

“以往你們時常被地方豪族壓榨,每年田間收成大部分都被收斂。”

“豪族的欺壓,沉重的苛捐雜稅,時刻伴隨於你們身旁,可你等細細想想,這十餘年來,吾父漢壽亭侯都督荊州以來,你等生計是否有改善?”

此話高聲而出,響徹方圓數裡,周遭民衆聽聞,皆不由沉思着。

半響,人羣當中,一位略顯佝僂,年近五旬,手拄柺杖的老者不由神色頓變,瞬息神采奕奕起來,高聲道:“少將軍,此話所言不錯。”

“這十多年,我等生活卻是較之以往,的確改善許多,少了官府的橫徵暴斂,少了地方豪族的欺壓,至少我們納稅以後,能自給自足。”

“小人明白,這都是君侯整頓吏治的局面。,不然,我等豈會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關君侯,便猶如我等再生父母矣!”

頓了頓,這員老者忽然轉身,面色陡然嚴肅着,老態的眼神目視諸衆,高聲道:“諸位,你們說,我等是否該感謝關君侯,關少將軍?”

“是,是。”

只說,有了老者的帶頭下,很快,衆多的民衆便反應過來,他們能有今天的生活,全耐於關羽都督荊州以後,一力整頓吏治,大刀闊斧的改革。

故此,片刻功夫,百姓們紛紛高吼着。

下一刻,全城民衆卻是忽然一致跪地,高呼着:“漢中王仁義,關君侯威武。”

“仁義,威武。”

一時間,百姓們不遺餘力的高吼,這吼聲卻是傳遍全城,江陵周邊村落亦是進皆所聞,然後也一同加入到吼聲當中。

此刻,高臺上,郡守糜芳、以及周遭諸衆都面露驚色,紛紛感到了不可置信!

“這,少將軍竟然短短兩句話,便引起了民衆們的頂禮膜拜?”

“少將軍,果真足智多謀矣,君侯有此子,當真是人生之福氣也。”

“照此看來,關平的演技絲毫不弱於漢中王也。”

最後一席話,是糜芳心底所想。

一時之間,眼見於此,諸衆也紛紛暗暗讚揚着關平,對其也不由更看重了數分。

嘶吼半響,關平面容鬆動,揮手示意着。

漸漸地,民衆們也先後停滯了呼聲。

此刻,關平輕笑着:“諸位,都請起吧!”

“漢中王,吾父整頓吏治,也只是希望天下民衆都能夠安居樂業,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早日匡扶漢室,掃除奸賊,撥亂反正,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讓我大漢百姓都能猶如諸位一般,並無餓殍之憂。”

“所以,諸位不用特意拜謝吾父,這都是他應該所做的。”

一席話語落下,民衆們徐徐起身,此刻,他們雖未明言,可眼中的絲絲信念卻早已受關平這席話打動,對關羽、劉備更崇敬數分。

頓了頓,關平覺得時機已到,遂道:“諸位,我等如今已經擁有安定的生活,可本將卻得到情報,身處長江下游的吳軍竟然不顧與我軍的盟約,肆意毀盟,趁君侯率主力北伐之機,大舉來襲,企圖奪取荊州,破壞我等的安穩生活。”

“諸位以爲,我軍應當如何?”

一番反問,他又徐徐停卻,繼續引導着百姓。

本來,關平還未想到,應當如何激發城中的民衆士氣,讓他們能夠同仇敵愾,萬衆一心抵抗即將來襲的吳軍。

可是,剛剛的叛將掙扎行刑官的束縛,狂奔而來,大吼大叫,企圖利用民衆的輿論保住性命。

此舉,卻是頓時令關平靈機一動,想到了激發民衆間的士氣。

話落,周遭民衆紛紛高吼附和着:“我等應當誓死捍衛城池,抵擋賊軍,不讓他們毀掉我們安穩的生活。”

“抵擋吳軍,誓死不渝。”

“對,我等就應當拾起武器,抵擋賊軍的猛攻,保衛我等來之不易的生活。”

頓了頓,關平面目瞬息嚴肅起來,又翁聲道:“只不過,吳軍好歹也是外敵,他們襲擊我軍,尚且也情有可原。”

“可是,再聽聞吳軍來襲的消息後,我軍中竟然有衆多貪生怕死之輩,吃裡扒外,暗通吳軍,企圖獻城歸降。”

“以此作爲投名狀,出賣我們的利益,卻換取他們的榮華富貴。”

“你們說,這樣的敗類,可還能留?”

“不能,不能。”

“殺,殺。”

這一刻,隨着關平的層層鋪墊下,不僅周遭民衆沸騰了,結陣的軍士們亦是怒火沖天,義憤填膺,一致目視着行邢臺上的叛將,眼神內充斥着無盡的怒火,高呼着。

此時,高臺下方,名爲“老何”的將領見狀,不由心下一沉,面無表情,喃喃道:“完了!”

本來,他的打算是大喊大叫,引起百姓的注意,利用輿論,讓關平投鼠忌器,放棄處決他們。

畢竟,他們只是纔剛剛與吳軍通信箋,並未有實質性的勾結。

故此,他想的是,興許迫於百姓輿論的壓力下,至少死罪可免!

可惜,他卻低估了關平的能力,萬萬沒有料到,關平竟然能夠反戈一擊,反而激起了民衆們內心的無名怒火。

如今,百姓們看他們的眼神裡,不由都充斥着無盡怒火,恨不得將之生吞活剝,又怎會施加輿論呢?

果不其然,下一秒,關平手執利劍,面露冷色,步履蹣跚,極爲沉重的向他走來。

此時,他望着關平那遍佈滿臉的殺機,頓時感受到了恐懼,好似背脊都在發涼。

“少將軍,饒命,末將知錯,日後再也不敢了。”

這一刻,此將立即雙膝跪地,拱手求饒着。

半響功夫,關平走近,面容冷漠,毫不留情,拔劍出鞘。

“啊!”

一劍封喉!

緊隨着,此刻仿若廣場之上皆陷入了沉寂,只流傳着那無盡的欺凌聲。

下一秒,關平再屍首上擦拭着劍上血跡,然後放回劍柄,遂冷喝着:“聽本將令,將叛將斬盡殺絕。”

“斬盡殺絕!”

這一記喝聲傳遍廣場每個角落,極爲冷厲。

下一秒,行刑官面無表情,紛紛揮刀斬落。

“啊,啊。”

瞬息之間,行邢臺上剩餘的叛將無一例外,皆被腰斬,然後鮮血淋漓,齊流而出,沾染於大地之上。

只不過,十餘名叛將卻是並未立即死去,還在呻吟着,面目扭曲,極爲痛苦。

這,便是腰斬!

堪稱古代最痛苦的行刑方式。

由於腰斬以後,會先是鮮血直流,只有失血過多,人才會死去,故此,在這階段,被腰斬之人將會承受着非人般的痛苦。

關平下令腰斬,也是想以此告誡剩下之衆,誰要是膽敢言降,也勢必會被處以此等極刑。

半響時間,呻吟聲才緩緩沉寂,顯然是叛將已經失血過多,徹底死亡!

此刻,關平才面色一舒,重新走回廣場中央,面向周遭民衆,高聲道:“諸位,如今叛逆已經徹底清除,可吳軍卻也已經大舉殺來。”

“可是,君侯率領的主力軍一時半會卻是無法返回,所以江陵城還需我等堅守一段時間。”

“可我軍面對着傾巢出動的吳軍,兵力上卻是略顯弱勢,本將希望,再這生死攸關之際,你等能夠站出來,拿起武器,保衛屬於我們自己的城池,擊退賊軍。”

“諸位,可有自願響應的麼?”

一席話落,關平靜靜等待着。

只不過,半響時間相過,人羣之中,除了有人猶豫之外,卻是並無何人站出。

見狀,關平面色一沉,高聲道:“諸位,如今正值生死攸關之際,難道我堂堂荊襄大地,竟無一人可站出,捍衛自身利益麼?”

“難道,你等忍心看着吳賊肆意踐踏自家的家園麼?”

“我大漢民衆理當是不避戰、不怯戰,當戰,敢戰之人,豈可畏懼如鼠,懦夫不配成爲大漢百姓,那隻能是恥辱!”

話音一落,忽然有十餘名青壯受不得激,立即站出來,奮聲到:“少將軍,我等願從軍征戰,保衛大漢,保衛我等自身的利益。”

“擊退吳賊,大漢必勝。”

隨着十餘人拱手站出應召,短短時間,又有百餘名青壯站出應召。

“好,好,這纔不愧爲我大漢兒郎,有血性。”

激勵一聲,關平又陡然高聲道:“本將替吾父承諾諸位,凡是此戰自願受徵召守城者,等戰事結束後,所有應召之士,其家庭皆免除賦稅三年,賜田十畝。”

“如若有不幸身亡者,官府當發放雙倍撫卹金於他家庭,贍養其家眷。”

一記高喝,響徹廣場之上。

聽聞此言,全城民衆進皆沸騰了,眼神裡仿若瞬息冒着金光,蠢蠢欲動。

“少將軍,我等願應召。”

“我等願上陣殺敵。”

一時間,應召之人越發增多,短短之間,竟是有數萬應召之人。

見狀,關平劍眉一凝,喃喃下令道:“此戰,我軍只需徵召五千民衆,青壯優先,有勇力者優先。”

“劉伽,由你負責選拔!”

“諾。”

號令傳下,劉伽立即拱手接令,隨後率衆前去進行選拔。

這,便是免賦稅、賜田地的魅力。

就這簡簡單單的一道承諾,便瞬息引得城中民衆紛紛應召守城。

高臺上,諸衆眼見周遭民衆羣起應召的這一幕,不由紛紛側目盯凝在關平身間,不由都感嘆着:“少將軍,果真不愧是將門虎子矣!”

“此等能力,再成長數年,恐怕君侯都略有不及也!”

至於一旁的糜芳見狀,則是暗暗思緒着:“照此看來,有關平在,吳軍無憂也。”

“江陵必定堅如磐石。”

這一刻,諸將紛紛見識了關平的能力,都不由更凝固了信念,加強了守住江陵的信心。

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章 名將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章 夢議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八十章 嫁禍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五十一章 信件
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章 名將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章 夢議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八十章 嫁禍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五十一章 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