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

“良拜見君侯。”

徐徐走進大帳,馬良目視關羽,拱手行禮。

“季常,你前來可是北面防線出現了何變故?曹軍南下了?”

“君侯,北面徐晃所部還暫時未動,不過的確有一事,卻是相比曹軍來襲,更爲嚴重。”

聞言,馬良徐徐解釋着,並且快速將紙張取出,上前放在案几上。

“君侯,請看。”

見狀,關羽丹鳳眼微微凝視,面色略顯疑惑,不由拾起紙張,看罷起來。

片刻功夫,關羽看罷,馬良遂解釋着:“君侯,此乃是一月多前,少將軍率衆伐許都時,曾留於良的。”

“當初,他特別告知良,不要立即打開,故此我一直放到現在,直到少將軍遣軍士返回,良纔打開看罷,前來稟告君侯於你。”

“那豎子現在何處?”

聞言,關羽通紅的臉龐上,神色陰沉,絲絲怒火在徘徊着。

這一刻,也別怪他心生怒火,那五千精卒纔是荊州軍的精銳,陸戰實力極強,作爲攻取樊城主力的話。

關羽心想,恐怕現在樊城早已奪取。

可惜,卻由於關平擅做主張,領三千衆北上,剩餘的兩千軍卒也要由周倉率領,駐軍襄陽城。

這不由全權推翻了關羽的決策,也使他惱怒無比。

“君侯,依所迴歸的軍士所報,少將軍已經從淮水南下,繞道江夏回防了荊州。”

“畢竟,以少將軍所留的錦囊來看,他早就推測到我軍之大敵是江東,而我軍如今江陵、公安這等戰略要地所駐防兵力不超過三千軍力,一旦吳軍逆江而上襲擊,那必定會勢如破竹!”

“如此來看,少將軍先行回防,也就不足爲奇了。”

頓了頓,馬良緊緊凝視着關羽,半響,他才鄭重說道:“君侯,少將軍所派遣回歸的軍士,在返回時曾在江夏境內所遇一支曹軍。”

“這支曹軍旗號正是屯軍合肥的張遼所部。”

“良再度力諫君侯,還請迅速領軍撤離樊城,渡江屯駐襄陽穩定局勢,然後領軍回防後方,以防不測!”

話落,一旁的王甫也不由大爲震驚,急忙道:“季常,你也認爲,吳軍會偷襲?”

雖然王甫先前還在與趙累據理力爭,領軍回撤,可他也並不是由於江東要偷襲的緣故,只是不想己方軍力折損過大罷了!

聞言,馬良扭頭回望一眼,緩緩道:“是的。”

“兩月前,少將軍便說,江東會背盟偷襲我軍,當初,良也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可回返軍士在向我稟明瞭張遼率衆前來援助樊城的消息以後。”

“恐怕,曹孫已經聯盟了。”

“曹軍聯盟?”

此話一出,帳中諸將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半響無語,感受到了一絲絲不可置信。

沉默半響,趙累不由當先道:“不對啊,我軍北伐之前,孫權小兒便率衆進犯合肥一線,這纔多久,互爲死敵的曹孫就能摒棄前嫌?”

聞言,馬良面色不變,解釋着:“利益驅動下,沒什麼不可能的,良曾經出使過江東,與孫權會面過。”

“在良的認知裡,此人就是一個唯利主義者,只要有利益,何事都能做出來。”

“目前來看,張遼常年駐防合肥,屢屢挫敗孫氏的進犯,而如今卻忽然領軍西進,前來援助曹仁,諸位覺得,此事不可疑麼?”

“要是曹孫沒有達成什麼共識,曹賊敢命張遼率衆棄守合肥,反而支援樊城麼?”

一席話語落下,一旁的王甫頻頻點頭,表示附議。

“只是,甫很疑惑,曹孫之間同樣頻繁發生戰爭,外交關係亦是極爲惡劣,他們爲何能夠達成一致對付我軍的共識呢?”

此言落下,諸衆亦是極爲疑惑。

按理說,曹魏強盛,江東、荊州唯有相互聯合,才能抗衡曹軍的兵鋒,這纔是制勝之道,孫權背盟,他有單獨抗衡曹軍的實力?

這一刻,諸將內心不約而同的想着這席話。

沉吟半響,馬良面色凝重,喃喃道:“興許是曹賊許諾了盡割江南之地與孫權的條件吧。”

“畢竟,曹賊雖是逆賊,可他卻控制了天子,他以天子旨意將江南之地盡數割於孫權,這便相當於是給了江東進犯我軍,給了一道正當的理由。”

“至於孫權,他早就覬覦荊襄九郡,無時無刻不想奪取荊州,全據長江,曹賊以利誘之,如此正當奪取荊州的理由,恐怕他不會放棄。”

“那麼,孫權背盟,將在所難免!”

一席話落,馬良繼續目視關羽,拱手到:“君侯,如今我軍已經攻取樊城兩月有餘,可曹仁卻是擅守之將,雖然城池一直搖搖欲墜,我軍依然未能攻進城中。”

“以目前的局勢看,孫氏背盟的意圖已經極爲明顯,我軍必須儘快回防,坐鎮江陵,威懾吳軍,迫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話落,關羽卻是並未拒絕,一直撫須思索着,懸疑不覺。

這一刻,攻城兩月,樊城只差一步之遙便能攻陷,關羽雖知曉後方局勢不容樂觀,可他更是不甘心,數月以來的戰果就此放棄。

“如今曹仁所部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在強攻兩日,必破樊城。”

“這要是撤軍了,可就功虧一簣了,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麼?”

這一刻,關羽暗暗沉吟,尋思着。

畢竟,此次關羽北伐,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勝績,並不單單是軍事實力的強悍,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由於宛城侯音、衛開叛亂,導致了曹軍後方不穩。

其二,秋季暴雨時節,讓關羽抓住了機會,大破于禁、龐德所部,取得大捷。

其三,孫權率衆進犯合肥,牽制了曹軍實力。

關羽相信,下一次要想再有如此天賜良機,恐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此時是一直權衡不覺,既憂慮後方局勢,又不甘心放棄前線戰果。

沉思良久,關羽忽然起身屹立,面色嚴肅,高聲道:“吾以決議,繼續圍攻樊城,等攻進城內誅殺曹仁以後,再回防荊州。”

一席高昂的話語,關羽決心已定。

麾下諸將紛紛附和,趙累更是高聲道:“君侯,末將必定在兩日之內拿下樊城。”

“不讓吳賊有窺視我荊州的希望。”

此言一出,其餘諸將亦是紛紛面容肅然,暗暗下定決心。

這一刻,諸衆的士氣更是上升數分!

從旁馬良見狀,面露憂愁,遂不在勸,只得無奈嘆息。

“君侯,我軍軍中糧草已經告窯,恐怕已經不利於繼續圍攻樊城了。”

“江陵方面也傳回消息,今年收成欠佳,往年存糧已經無法供應,還望君侯領軍回防。”

下一刻,王甫卻是陡然站出,拱手稟告着。

“軍糧不足?”

話落,關羽眼神微動,徐徐思索着。

尋思半響,他喃喃道:“既如此,本帥下令,命糜芳取湘關米,以援我軍。”

“取湘關米?”

此話一落,王甫、馬良臉色瞬息大變。

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九十章 對峙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
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九十章 對峙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