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

“沒有道路?”

此話一出,夏侯楙神色越發感到糊塗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

那剛剛張合所說的奇襲又怎麼說……?

這一刻,堂下兩側羣臣都感覺自身頭腦仿若思維跟不上了般!!!

鍾繇,張合這是唱反調吧?

看到這,張合不由環顧周遭望了諸衆臉色上的疑慮,大概知道了是什麼情況,不由面露笑意,徐徐道:“這……諸位?”

“你們這什麼表情啊?”

說罷,張合好像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不由說着:“其實,夏侯將軍、諸位,合與鍾先生想法一樣!”

“畢竟,我等都屯聚長安數載甚至數十載,對關中間的地利早已是瞭然於胸,合出此下策也知曉成功機率太過薄弱,可也想奮力一搏!”

“萬一功成了呢……”

最後一語,張合也是面色凝重,言語低沉。

顯然,就連他自身都沒有奇襲漢中的把握。

畢竟,行徑子午谷的關鍵不在於對抗蜀軍。

而是在於如何對抗大自然之力?

如何走出綿延數百里的子午山道?

話落,夏侯楙此時也是感到六神無主,惶惶不安着,只得相問着:“張將軍,你確定了一定行進子午谷,奇襲漢中?”

一席話落以後,主位之上的夏侯楙聽聞了鍾繇對子午谷的地形地貌以及風土人情一番講述以後,他亦是不由聞之色變!

緊隨着,他更是神色驟變,緊緊凝視着張合半響:“張將軍,你準備領多少軍力前往?”

“嗯……”

說到這,張合緩緩沉吟了片刻,不由伸出三根手指頭比劃了下,濃濃道:“三千軍力足矣!”

“三千?”

這席話落。

剛剛那員出言反駁的中年士子卻是面色嚴肅,出言反駁着:“張將軍,我等皆知曉你用兵一向靈活多變,善於以不變應萬變之勢。”

“可通行子午,三千軍力又能如何?”

濃濃話語,一席驚恐。

周遭之衆瞬息間萬變。

剛剛鍾繇向他們講述了子午谷的地形以後,此時間在場諸衆幾乎沒有任何一人在膽敢小覷這道山間小路。

看到這,張合面色頓時嚴厲起來,沉聲道:“諸位多慮了!”

“實際上,諸君應該也明白了。”

“以子午谷的小道,就算帶領萬人又能如何,遭遇強敵施展不開不說,反而要時刻擔憂着要受大自然之力的肆虐,徒損傷亡。”

“那何必多此一舉呢?”

話音落定。

張合反而面色鎮定,撫摸着額下長鬚。

一席話音說到這,此刻正居於主位之上的夏侯楙卻是雙眼瞪大,全然無神!

他已經完全沒了主見,不知如何應對。

雖說他官封安西將軍,可要說統兵能力,那還真的……無力吐槽!!

要不是因爲仗着曹操十分親待夏侯惇,他又怎麼可能身居如此要職呢?

善經商,不知兵事。

這便是史書對於夏侯楙的評價。

原史上,曾在諸葛丞相將進行北伐大計時,漢中都督魏延便上奏過以行徑子午,如韓信故事,奇襲長安。

魏延此人頗有將帥之才!

以他鎮守漢中十餘年,又豈會不知子午谷的道路險峻?

可他依舊向諸葛丞相提出了,這又是爲何?

這說明他內心極爲自信,偷襲必定能成功。

那成功的關鍵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魏延如此自信自身所提出的子午奇襲,便在於當時鎮守關中的主將便是現在的安西將軍夏侯楙。

他正是清楚夏侯駙馬不知兵的能力,纔敢如此放出豪言。

必取長安!!!

很顯然,如若鎮守關中的主將是張合、司馬懿這類知兵善戰的大將,魏延豈還會如此行事?

那他就是真的傻了。

而事到如今!

此時的夏侯楙也是面色遲疑,被鍾繇、張合二人都給說糊塗了,停頓半響,他才無奈說着:“張將軍,鍾先生,那不知我軍如若想要算計漢中蜀軍一場,應當如何行動呢?”

聞言,二人對視一眼,借相視而笑!

隨後,張合才面露笑容,眼神示意鍾繇,隨即鍾繇會意,便透着絲絲從容淡定的神色拱手解釋道:“實際上,張將軍的計劃並不僅僅只極限於奇襲。”

“而是以奇正相結合,畢竟兵書上言:善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我軍此次征伐以山川地勢皆險峻的漢中來說,這是唯一的策略。”

“奇正相合?”

話音落罷,一時羣臣間不由徐徐唸叨着,隱約間有部分羣臣也是開始騷動起來,低聲議論着。

“這……這怎麼合?”

“張將軍,我軍如今駐紮關中的精銳大都已經隨二公子奔赴北疆戰場了,現在各郡縣只是以臨時徵召的郡兵爲主。”

“固守尚可!”

“可要主動進攻,恐怕有心無力吧……”

一時,諸臣不由各自向張合述說着。

話落,先前的那位士子不由面向張合,沉聲道:“諸君所言極是!”

“張將軍,我軍目前的確難以撼動漢中。”

“不得不承認,那大耳賊的確有幾分識人之能,想敵將魏延原本不過是籍籍無名的無名小將罷了,可魏延卻在上任以後的這大半年裡,便將漢中全境各道的防禦設施建設齊全。”

“能力顯然不可小覷!”

說到這,這員士子亦不由面色越發凝重起來,輕聲道:“而我軍目前軍力有限,張將軍還是應當慎重行事。”

說罷,這員士子便徑直退卻,默然不語!

很顯然,他心性沉穩,覺得以目前魏王曹操已經開啓北疆戰端,其他方面也應該以守爲主纔是!

不宜輕啓戰端。

不然,如若蜀軍忽然再次發動全面戰爭,那戰事纔是瞬息萬變,己方局勢也將瞬息危矣!

只不過。

聽聞,張合俊美的臉龐上卻只是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遂笑着道:“哈哈!”

“諸位多慮了!”

“按常理說,如今的情況我軍最好的方案的確應該是以穩爲主,等待魏王那面的戰鬥分出勝負以後在做決斷!”

“可正所謂,戰績稍縱即逝。”

說完,他遂望了望上首的夏侯楙,眼神中露出唏噓的目光,不由笑道:“可夏侯將軍的請戰,所也提醒了張某,事實上,我軍目前的確也有主動出擊的能力。”

“雖然不能以大兵團直取漢中,可卻可開啓局部對戰,以此消耗漢中的戰爭潛力。”

“你等應該知曉,曾經魏王率衆平定漢中以後,便曾將漢中約莫數萬戶逐步分批遷移到鄴縣一帶安置,而讓漢中逐漸成爲了一道軍事要塞。”

“可以說,漢中那時節早已是民生凋零,劉備雖然去歲大敗我軍,可得到的卻不過是空殼子罷了!”

話音落罷!

他環視周遭,又徐徐說着:“而數月以來,隨着漢中的軍事防禦設施逐漸又趨於穩定,大耳賊又開始逐步將蜀中北部百姓開始向漢中遷移定居,準備重新打造恢復漢中的繁華。”

“以長遠計,我軍勢必要阻止蜀軍開發漢中。”

“不然一旦漢中被開發而出,我軍將無休止的面臨着蜀軍發難。”

“這……又是爲何,張將軍?”

聽到這,夏侯楙可謂是越來越迷糊了,不由打斷話語相問着。

其實,自從去歲於比水一役,他被關平俘獲放回以後,便已經激起了他內心的怒火。

這段時日以來,他也是屢屢入軍旅或者向征伐經驗豐富的老將請教、交流。

短短數月時間下來,單論進步的話,夏侯楙兵事方面的話也並不算原地踏步。

進步還是有的!

可惜,進步須是一步步的,而戰事可不是如此!

故此,隨着目前張合的一番分析,他還是有些迷糊,感覺腦子沒有轉過來。

“咳……咳咳…”

聽罷,此刻一旁年老的鐘繇不由拾步緩慢上前,拱手道:“這便要牽扯到地利了。”

“夏侯將軍,巴蜀方面的地利其實便與江東情況差不多。”

“有一句話叫做守江必守淮。”

“可是卻由於淮地江北地區一直牢牢掌控在我軍掌中,故而每次孫吳進犯時都處於劣勢,局勢不利的一方。”

“漢中便有點類似巴蜀的淮地。”

說完,他斜眼望了望張合,看其暗自點頭示意自己繼續,遂便繼續說道:“衆所周知,巴蜀之地由於山川地勢的險阻,導致了此地表裡山河、重重疊疊的關隘衆多,可謂是易守難攻!”

“可世道卻是公正的,有因便有果、有利便有弊。”

“蜀地雖易守難攻,可也正是有着重重山川的阻隔,導致了此地極爲閉塞,也難以與外界取得聯繫。”

“故此,蜀地割據一方其實相當舒服。”

一席話落。

等待半響,約莫沉吟了半刻鐘左右,鍾繇一時面色也不由凝重起來,緩緩道:“可很顯然,劉備雄才大略、素有大志,有侵吞天下之心,他又豈會窩在巴蜀那窮鄉僻壤之地碌碌無爲的偏安一隅?”

“等待他消化鞏固漢中的戰果以後,必將提軍北犯,到那時單純靠巴蜀一地肯定不行,必須要以漢中爲跳板!”

“因爲漢中有極其獨特的地理優勢。”

“首先北連秦嶺,翻過秦嶺便直達關中之地,其次向東也可通行漢東三郡,與荊州方面的荊州軍彼此響應,聯手應對我軍。”

“甚至,漢西北更是相連武都、陰平二地,一旦攻取此二郡,那我軍涼州也將隨時暴露在蜀軍兵鋒之下,將陷入危局當中,隨時有被吞併的可能。”

“正是如此,漢中對於蜀軍的重要性……其實應該說是漢中對於劉備有極其重要且不可忽視!”

一席話落。

上首夏侯楙聽聞,遂緩緩沉吟一番,便暗自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他剛剛只是不清楚,如今經過一番開導,也基本上領悟了。

旋即,他稍微沉吟一番,便面向張合方向說着:“那張將軍提供下你的行軍方案吧?”

“我等一同探討一下!”

說罷,他便滿懷期望的緊緊凝視着他。

見狀,張閤眼見夏侯楙如此鄭重,遂也不在推遲,面上立即收了滿面的笑容,瞬間嚴肅起來,拱手沉聲道:“夏侯將軍,諸君,張某的計劃以正合其實很簡單,並不是用我軍之力!”

“而是藉助羌胡之力。”

“羌人?”

聽到此處,諸臣不由又略微震驚了。

“羌人,這又如何藉助?”

羣臣在議論,上首夏侯楙卻是若有所思,雖揮手止住並相問着:“張將軍,詳細說說。”

“諾!”

一記拱手應諾,張合不由拱手行禮着。

“藉助羌人之力,以他們的力量從涼州入侵漢中、巴蜀北部,將大耳賊的主力軍團向北部地帶調集,儘量將蜀軍主力吸引過去。”

“只要敵軍都被羌胡吸引了視線,那我軍奇襲子午的機會便來臨了!”

“這時候我軍行軍子午,只要路途中不受到太大的自然阻礙,那屆時必然可奇襲棧道,猶如神兵天降般出現於漢中平原,瞬息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只要能夠侵入漢中腹地,我軍雖然軍力只有三千,不能攻城略地,卻能夠縱橫馳騁在漢中平原的大地上,搶掠人口、摧毀敵軍防禦設施以及一道道農田。”

“儘量摧毀他們的戰爭潛力。”

一席洋洋灑灑的話語,約莫一刻鐘的功夫,張合才緩緩說完

說罷,那員中年士子一時面露沉思之狀,遂拱手說着:“張將軍這的確不失爲一條妙策!”

“此舉不僅保全了我軍實力,又消耗了羌胡與蜀軍實力。”

“可我有一個關鍵性問題,那便是如何能夠說服羌胡出兵?”

話音落下,他臉色再次沉重了數分,緩緩說着:“諸君應當也知曉了,我是涼州人,從小便居於涼州,深知羌人久居涼州、民風彪悍,習性桀驁不馴!”

“在過去的數十載裡,能夠真正驅使羌胡能爲之所用的唯有當年的董卓,韓遂以及馬騰,外加上幾年前曾被魏王打的倉皇而逃入蜀的馬超。”

“除此之外,再無人能夠整合羌胡爲之所用!”

“不知誰能夠說服羌人?”

這席話語落定,堂中再次沉默下來。

這的確纔是重中之重!

這個問題不解決,那前面所說的方案就算在完美,也沒任何用處。

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
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