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

連續數日的割採下,約莫小半個許田的稻穀被收割,此次響應而來的民衆亦是收穫頗豐。

故此,這段時日內,關平的聲名也逐漸受傳唱着,時常都能聽見歌頌的言語。

只不過,關平卻並未獨享名聲,反而趁機宣揚漢中王劉備的愛民之心。

“漢中王仁義。”

“真乃仁義之主也!”

由於劉備仁義之名早就傳遍天下數十載,此刻關平宣揚劉備的恩惠,短短時間,中原民衆便自發的感恩戴德。

許田,荊州軍大營。

“報,稟告少將軍,今日割稻的民衆又有數十人被突襲而來的曹軍士卒給斬殺田間。”

隨着斥候彙報,此刻的關平面色沉穩,絲毫未有驚訝之色,曹軍會如此實施,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聞言,關平徐徐道:“這兩日來,有多少民衆慘死曹軍屠刀之手了?”

“少將軍,已經有數百民衆慘遭厄運,現在已經有民衆心生畏懼,已經離去。”

“至於剩下的民衆也是人心惶惶,在無心思割稻,故此,這兩日來,割稻的效率已經大幅度下降。”

聽聞以後,關平面色陡然一變,厲聲道:“曹軍竟然如此殘暴,擅殺無辜。”

“你速速前去傳令,讓趙忠領衆時刻巡視田間,護衛民衆之安危。”

“諾!”

隨着斥候領命退卻,關平緊皺的眉目才恢復平靜。

這兩日,民衆被曹軍斬殺,也有關平放任的因素。

щщщ★ T Tκan★ ¢ O

畢竟,曹軍殺得越狠,中原各地的統治也就越不穩,治下民衆也必然痛恨曹軍,然後己方在施以恩惠,便能輕鬆收穫民心。

想了片刻,關平喃喃道:“不過,夏侯尚領軍駐紮郊外,防範許田,除了以殺戮民衆遏制民衆割稻的積極性,並無其他行動。”

“目前看來,恐怕曹軍是在拖延時機,等待冀州方面的援軍前來,將我軍一網打盡。”

“看來,是時候制定回軍江陵的路線了。”

是的,就是回軍江陵,而不是襄樊前線,從一開始關平策劃北上許都的計劃時,便未打算在返回襄陽。

直白一點,關平領軍北上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爲了掩耳盜鈴,繞道先行回軍江陵,駐防荊州,抵禦江東。

畢竟,如若關平直接率衆從襄陽南下,那就相當於不戰而逃,棄樊城前線大軍於不顧,這是關羽絕對不會允許的。

可從許都回軍便不一樣,只要引出了曹魏的援軍支援,關平便可佯裝不敵,趁勢回軍。

實際上,北上許都,繞道回軍江陵纔是目的,調動曹軍援軍南下,以此擴大戰局,這只是順帶的計劃罷了!

關平心底一直很清楚,目前爲止,己方最大的敵人還是隱藏在後的“盟友”,而且,現在也不是與曹軍決戰的最佳時機。

“現在已經九月二十日了,想必東吳方面已經整裝待發,該回軍了。”

此時,關平面露思索,暗暗沉吟着。

“從比陽南下,有兩條路線,一是橫穿整個江夏,回到江陵,只是現在文聘率衆屯駐隨縣,這條路行不通。”

“那就只有跨淮水,從汝南,江夏交匯地進入蘄春郡,繞行返回了。”

“雖然蘄春是東吳地界,可現在名義上兩家依舊是盟友,就算我軍借過,想必孫權爲了保證偷襲的隱秘性,也不會在這時候翻臉。”

想了片刻,關平暗暗的一錘定音,便決定借東吳境內,返回。

“不過,我軍要撤回,許都方面必定會堵截,不會這麼輕易放任我軍離開,應該想個能夠堵住敵軍的辦法。”

“至少,也要拖住幾日,不讓曹軍有追擊的機會。”

徐徐思索着,半響,關平望向從旁親衛,吩咐着:“你前去通告孫狼,讓他迅速前來帳中,有要事相商。”

“諾!”

話音落下,親衛領命退出。

約莫半刻鐘的功夫,孫狼跨步走進,拱手道:“少將軍!”

“孫將軍請坐!”

等待孫狼坐定,關平才切入正題,說着:“孫將軍,明日平將讓四周民衆各自散去,然後率衆挑戰曹軍。”

聽罷,孫狼沉思,摸着下巴,道:“少將軍,可是有何變故?”

“號召民衆割稻,這的確是好的策略,爲何就要停止了?”

“孫將軍,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現在,曹軍已經駐紮郊外,防範許田,每日都會率衆突襲,斬殺割稻民衆,如今的他們已經是人心惶惶,早已沒有了前幾日的幹勁滿滿。”

“照此看來,此策計劃已經失效,在進行下去已經毫無意義。”

“其次,曹軍現在擺明了就是在拖延時間,等待他們的援軍抵達,然後將我軍全殲於此。”

“我等是時候該回軍了!”

一時,關平一言一語,將目前將要發生的情況給告知孫狼。

其實,關平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如今已經是九月下旬,東吳背盟近在咫尺。

頓了頓,他話鋒一轉,說着:“所以,孫將軍,你領一軍隱藏起來,等待平率衆引離曹軍。”

“你便將我軍攜帶而上的火油,悄然澆灌在田間,然後再以稻穀遮掩。”

此刻,關平下達了作戰指令,雖然孫狼一時還未弄懂其意圖,可還是接令了。

就在二人商議的片刻,此時,帳外一斥候着急忙慌的闖了進來,喘氣彙報着:“少…少將軍,曹軍三千精騎已經過陳留境內,約莫不過多久,便要抵達許都了。”

聞言,關平面色凝重,輕笑着:“看來時不我待矣!”

“曹軍果真是想一舉殲滅我軍!”

“孫將軍,按照計劃,你速速前去準備吧。”

“諾!”

這一刻,隨着曹軍援軍已至,局勢也越發佔據優勢。

………

許田,田間。

“殺盡曹軍,護衛民衆安危。”

此時,趙忠正發現一隊襲殺民衆的曹軍士卒,不由高吼着,領衆向前搏殺。

這一日,隨着荊州軍的大力防範,民衆被襲殺的機率已經大大降低。

片刻後,今日前來的曹軍士卒便被趕出了田間離去。

下一秒,衆多辛勤的民衆亦是紛紛跪地,以此表示荊州軍的救命之恩。

“少將軍仁義,荊州軍真乃我等救命恩人矣。”

“漢中王威武,大漢萬勝。”

“漢室必興!”

此刻,一陣陣響徹雲霄的吼聲傳遍田間。

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五章 龐德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
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五章 龐德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