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

關平一騎絕塵,手執青龍偃月刀宛若天神下凡般,凌空斬落。

“乎!”

一層層刀影迅若閃電,彷彿正如嘶鳴的青龍將曹彰整道身影給包裹其中。

瞧着那攜着無盡之勢的偃月刀接踵而至,曹彰不自覺間倒吸一口涼氣,縱然還未對上,可他卻依然已經感受到了這一擊的威勢是多麼的凌厲。

力度何其強悍……

即便如此,反而是激起了曹彰求戰的慾望,隨即戰刀高舉橫掃而出。

“砰!”

眨眼瞬間,刀與刀於半空相交,激起周邊一陣陣碎石席捲四方,電光火石間所掀起的威勢令雙方士卒都不由倒提一口氣。

二人角力許久,才以平局而收。

一回合就此告一段落。

兩馬相交分開駐足而視,關平靜靜目視曹彰,良久才吐出一句話:“本將已經好久沒有如此暢快淋漓的戰鬥了,曹彰,你果然不負我所望!”

“今日戰個痛快……”

一席高喝聲頓時側響數裡間。

聞言,曹彰雖深陷重圍,此刻亦是大笑不已,戰刀遙指道:“你也很強,今日你我一戰,勝者生,敗者死。”

說罷,曹彰暗自提力,隨即再度縱馬挺刀直取關平。

關平自是不甘人下,也倒提偃月刀迎擊而上。

這一刻,青龍好似尋到了共鳴,發出了絲絲“嘶鳴”聲,關平與青龍偃月刀重合,宛若青龍從生。

這一柄曾經跟隨關羽於沙場上斬將無數的神兵利器縱然因關羽逝去,但接替者關平並未墮落這股威勢,反而是隱約間有突破往日間父親的高度。

“砰砰砰砰!”

一連數擊相過,二人絲毫未有多餘的招式,皆只是相互角力,一道道萬千之力不由讓二人盡是面色漲得通紅。

轉眼,十合已過。

二十合、五十合……

可雙方對戰卻依舊是激烈無比,刀與刀間所造就的碰撞,四周石地被一股股刀氣隱約間無形化爲了陣陣碎石。

兩軍士卒此刻彷彿看呆了。

世上竟然還有此等較量?

須知,刀屬於重兵器,持刀之間由於長時間的以掄、砸等招式爲主,必是氣力消耗極大,伴隨着二人的時間推移下,攻勢不僅沒有較之先前遲緩,反而越發激烈。

這一刻,雙方軍士都彷彿陶醉沉浸一般,紛紛不自覺間高喝着“將軍威武,必勝”之類的話語爲己方將軍打氣。

士卒間的吶喊卻並未影響到二人的爭鬥,因爲他們已經進入到了最後決勝負的階段,都已是全神貫注的迎敵而不敢有絲毫大意之心。

後方。

江水上方的一艘龐大車船上,水師都督傅肜瞧着戰況激烈膠着,即將就要決勝負時,其心情也不由大爲震撼道:“關將軍有此等天人之勇,縱是已逝世君侯曾經武道正值巔峰之際也不過如此吧。”

這一刻,漢軍諸將瞧着關平之勇,都不約而同的暗自嘀咕着,聯想到了已故關羽。

接近一百餘合時,關平忽是輕夾馬腹,控制着良駒賽風駒,高舉着青龍偃月刀暗暗蓄力,渾身氣勢竟是開始節節攀升,氣場亦是越發凌厲。

忽然,周遭好似氣抖變冷一般,諸軍士或許都已感受到了接下來這一擊的凌厲力道,都不約而同地各自倒退數步,將戰圈再度擴大。

眼見於此,曹彰心底清楚,這恐怕就是傾盡全力的最後一擊,一念於此,他深吸一口氣屏住心神,揮刀重重蓄力再度迎擊而上。

下一秒,攻勢卻反而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激烈,兩馬相交,一招平靜而過。

就在諸士以爲這一擊又是平手之時,可撥馬轉身的曹彰卻忽然間掌中戰刀斷裂,身形亦是不穩,一口血液從口中噴涌而出。

一擊而過,曹彰已是受了極其重的內傷。

縱然那一擊看似平平無奇,唯有用刀名將方纔能看出這一刀的恐怖力度,幾乎是雲集了關平渾身氣力所凝聚的一刀。

曹彰能夠全力抵擋已是十分難能可貴!

但迎擊過後,卻也令自身身受重傷。

兵器斷裂,身受重創,接下來已無對戰的必要。

這一戰,曹彰已經敗了……

下一秒,曹彰忽是從腰中拔出利劍,發出近乎癲狂般的笑容道:“哈哈哈。本將從四年前便以爲,這後半生或許只能在暗無天日的幽禁中渡過,可上天卻給了我再度拯救大魏的重任。”

“我本以爲憑藉我的一身之勇,扶大魏於危亡必然是輕而易舉,可現在……卻是實實在在敗了……”

一番癲狂般的怒喝,他眼神裡此刻亦掀起了陣陣紅眼,劍指關平,厲聲道:“關平,你確實更強,本將縱然已敗,但並不後悔,只願來世能再戰一場。”

話語落罷,曹彰再度仰天長嘯,發出悲憫般的喝聲:“父親,孩兒無能,未能於危亡間護佑我大魏,孩兒對不住您。”

一席悲傷般的語氣出落,曹彰擦拭着眼中的淚水,略顯平靜的說着:“諸位弟兄,待本將逝去,你等不必爲大魏死戰,可向蜀軍請降保全性命。”

“諸位謹記之!”

又是一番語重心長的交待,言語間已是透露出訣別的言語,一時令殘餘的數百騎不由紛紛悲憤不已,各自眼禽着淚,高聲道:“將軍……”

“將軍……”

“哈哈哈。”

曹彰最終於一番大笑聲中拔劍自刎,捍衛了作爲主將的尊嚴,真正的做到了馬革裹屍還,爲國盡忠,爲大魏赴死。

瞧着自家將軍了卻自盡,剩下的數百餘幽燕騎士頓時悲憤不已,其間一位將佐強忍悲痛,揮矛厲聲道:“弟兄們,平日裡將軍視我等爲兄弟,吃住一起,人家他縱是臨死亦爲我等前程考慮。”

“可若我等投降蜀軍,那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之輩?”

“既爲將軍效死,也爲大魏盡忠,若有膽量者手執長矛與我一同衝殺,願投降者便留在當場,本將絕不強求。”

“不降,不降……”

滿腔的悲憤之心伴隨着層層怒喝一力吼出,這股忠貞之色不由令天地聞而風雲變色。

縱然曹彰彌留之際應允他們可歸順蜀軍而保全性命,但數百騎士短暫之間便做出了決定,願與大魏共存亡,無有一人退縮。

“弟兄們,衝鋒。”

下一刻,數百餘騎手執戰矛,做好了縱馬衝鋒的準備。

瞧見於此,後方正負責接替關平指揮大軍的傅肜見狀遂絲毫不猶豫,立即大手一揮,令旗搖動,原本正緊緊圍困敵軍的漢軍步騎徐徐散陣。

隨之露出的則是遠處結陣有序的弓弩手,一位位士卒操控着元戎連弩嚴陣以待着。

“衝鋒。”

“射……”

頓時之間,成百上千支弩箭宛若漫天大雪般籠罩。

數百餘騎,不過短短片刻間的功夫,全軍皆喪。

戰鬥持續兩個時辰,關平以卻月陣大破魏軍精銳的幽燕騎士,而自身傷亡卻完全可忽略不計。

這是一場大捷,一場慷慨淋漓的大勝。

漢軍接下來便可攜着殲滅曹彰之勝再度北上鯨吞中原各州郡,若順利則可一戰而定黃河以南。

戰後,一股股硝煙騰空而起,關平面上大汗淋漓,望着無盡的屍首堆積於此,卻無任何一位魏卒投降時,不由由衷地感嘆道:“真乃義士也!”

說罷,關平將偃月刀遞給從旁周倉,隨即下令道:“將魏卒與我軍將士一道厚葬,他們都是華夏勇士,不可使之瀑屍山野。”

“喏。”

曹彰及數千幽燕騎士被全殲的消息不經奔走相告,待秦朗與王基各率步卒匯合後一番合計後,深知如今已是戰局不利,遂只得向江北撤離。

隨着寇虐江南令漢軍無暇顧及的計劃便因曹彰之死而徹底宣告結束。

江南諸郡再度得以恢復往日的寧靜。

……

數日以後。

曹彰之死傳遍中原諸州郡,一時間原本因隨着被曹彰以雷霆手段平定各地的叛亂忽然再度狼煙四起。

而此次規模比之先前越發之盛。

由於先前曹彰施以屠城等雷霆手段作爲震懾,如今他故去,自然中原民衆心底所暗藏的總總仇恨便徹底便激發出來。

且不說,其中還有暗衛勢力於暗中的煽風點火。

戰亂頻發,諸郡縣連連告破,魏國漸漸喪失了中原腹地的掌控權,令淮南前線的魏軍主力局勢岌岌可危起來!

中原遭此鉅變,近日來在青徐各郡施以恩惠的陸遜隨即不在前後夾擊攻略廣陵郡,而是調轉方向派遣各軍前往接應中原各地的叛軍,響應之。

一時,起義軍的火種漸漸蔓延四方。

漸漸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隨着中原的潰敗,淮南前線的主力軍團會戰也是陷入了危機當中!

現在的主將曹休陷入了兩難的抉擇間,若放棄淮南諸地,那則意味着己方將再無任何餘力防禦中原諸州,漢軍屆時將可大軍深入橫掃中原。

但若不放棄淮南,以如今中原糜亂的局勢,恐怕全軍皆會有傾覆之危。

他並不怨恨曹彰的計劃,因爲他的計劃本沒有錯,奈何對手太過強大。

總總選擇擺在面前,曹休一時陷入了焦慮。

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九章 假象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五十九章 整頓
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九章 假象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五十九章 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