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

“羌道失守!”

“數千留守大軍全軍覆沒。”

隨着侍衛將羌道方面的情況稟告而出,府衙內頓時彷彿突遭晴空霹靂般,原本各渠帥還鬥志昂揚一致叫囂着全據蜀中,此時卻忽然鴉雀無聲。

府內寂靜得可怕。

半響,徹裡吉先行恢復平靜,漸漸壓下內心的憤怒,沉聲喝道:“究竟發生了何事,羌道城雖不似中原城池這般堅固,但本王亦是留守了數千兒郎屯駐於此,又如何會被漢軍殲滅?”

“平原之上,漢軍如何是我西涼鐵騎的敵手?”

說到這,徹裡吉好似又想到了什麼,升起一絲疑慮,說着:“不對,通往羌道城的唯有沓中道以及東面的武興、沮縣山道,除此以外再無其餘棧道通行,可武都以東乃是漢中方向,現越吉正陳兵於此,漢軍焉能得過?”

這番話一出,府中衆羌渠也一臉茫然着。

是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爲何漢軍會忽然出現於羌道城全殲了己方數千騎士呢?

衆羌渠畢竟乃是西涼人士,對於陰平小道也並不太清楚其中狀況,可能只是略有所聞,但覺得由於此道途中進皆是懸崖峭壁難以通行,便自動忽略了!

還待衆渠帥疑惑當場時,侍衛迅速從甲冑中取出一封帛書上前交遞給羌王徹裡吉。

徹裡吉見狀連忙伸手接過一眼掃過,片刻後陰鷲的目光彷彿要噴火般,怒火積攢心頭,陰沉着一字一句咬牙說着:“漢將關平竟是率衆偷渡陰平小道,從摩天嶺、孔函谷等崇山峻嶺,常人難以通行之地殺出,趁夜襲取了羌道城。”

“可恨,關平賊子當真可恨也!”

一拳再次砸在案几上,“關平”二字吐露於徹裡吉嘴邊,卻是恨不得生啖食肉的感覺。

羌道城陷落,己軍留守兵士皆喪,幾乎是瞬間打亂了羌人所制定的戰略計劃。

徹裡吉又焉能不怒?

只不過。

就在此時,其間一位渠帥卻是有些疑惑,忽是拱手說着:“羌王,小帥有一事不明,總覺得這其間有何蹊蹺。”

“什麼?”

聞言,徹裡吉目光上揚,望了望他緩緩說着。

“啓稟羌王,小帥覺得此事沒有如此簡單,陰平小道據陰平郡丞所述,此小道道路狹窄險峻難以支持大部隊行軍,那就算漢軍偷渡陰平,但兵力方面必定不會太多,而且肯定都是輕裝簡從。”

“如此一支軍卒就算成功穿行陰平道,只要我部注意防範,有了準備也不會懼怕漢軍的襲擊,無論是漢軍攻城亦或者是於平原上對戰,我軍都將保持着絕對的勝算。”

“小帥想不通,數千輕裝的漢卒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便輕取城池並全殲數千軍士的。”

此言一出,頓時便引起了徹裡吉以及諸渠帥的警覺。

“你的意思是……羌道城中有內應暗通漢軍?”

思慮一陣,徹裡吉好似有所想法但還是猶豫了片刻,面向着此渠帥淡淡道。

“嗯……這……小帥不敢確認,只是覺得有些蹊蹺。”

羌渠拱手猜測着,雖然他也認同己方內部中有人暗通漢軍,但畢竟只是猜測之詞,沒有言之確鑿的證據,覺得自己還是不要亂說的好。

不過,他不說不代表其餘人不說,先前的陰狠渠帥由於打壓伊寧不成,此刻卻是又找到了機會,不易覺察的笑容一閃而逝,隨即面露痛心之狀,沉聲道:“羌王,照此看來想必是漢士伊寧暗通漢軍,趁夜召集部分舊部打開了城門放漢軍入內控制了全城,隨後又誘騙城外宿營的諸渠帥入內將之一網打盡!”

“而漢軍則趁城外羣龍無首時,便將我部數千兒郎屠戮殆盡。”

此話剛落,徹裡吉本就陰鷲的目光更是冷厲不已,面上越發陰沉,緊緊直視着他彷彿攝人心魄般,厲聲道:“說出你懷疑伊寧的理由?”

這席話出落,衆渠帥都已瞭然,看來伊寧在自家羌王內心中的分量還是很足也!

如今局勢都到這種地步了,都還沒有猜忌的想法。

可此刻的陰狠渠帥被徹裡吉如此盯凝着,心神早已不適,後背彷彿直冒冷汗,他明白今日自己要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羌王定不會輕饒了他。

想到這些,陰狠渠帥靜靜的思索了片刻,隨即拱手高聲道:“啓稟羌王,小帥之所以如此想,確實是因爲漢士伊寧的身份,他本就是漢人之身,曾經也只是走投無路之際又恰逢羌王對其有救命之恩,纔會投入我大羌軍中。”

“可從此次伐蜀之事來看,伊寧從最初的反對出兵,在羌王率衆攻取陰平諸地時,他也同樣是力排衆議持着反對的意見,隨之羌王便因一時氣憤下暫時性冷落了他,而伊寧本就對漢人心有所屬,漢軍又兵臨城下外加上對我大羌南下以來殺戮漢民的舉動有所不滿而暗通漢軍,想來應是這樣。”

“由此來看,他暗通漢軍的嫌疑最大,而且以其身份也才能誘使城外的酋長以及諸渠帥一同入城將之一網成擒,換成其他人恐怕都沒這個能力。”

“此事乃關乎我大羌前途命運之事,還望羌王明察之!”

說到最後,陰狠渠帥忽然跪倒於地,面露悲慼之色,拱手力勸着。

見狀,徹裡吉擺擺手,沉聲道:“汝先起來吧,暗通一事,本王自會查清,但現階段漢軍已然全據羌道城,屠戮了數千兒郎,將我部所囤積的戰馬軍需全權佔爲己有,當務之急應當立即率衆奪回羌道驅逐漢軍,將軍需等物資重新奪回。”

“不然,我軍失去了羌道將進退維谷,並且沒有了戰馬的助力,兒郎們的戰力也將大打折扣,日後若伐蜀不利,也無法全身而退。”

一席話落,衆渠帥紛紛拱手附議着:“羌王英明,所言甚是,當務之急應當立即遣軍奪回羌道纔是!”

說罷,徹裡吉面向諸衆,沉聲道:“只是如今陰平已下,伐蜀一事已經進行大半,此時全軍回返奪羌道恐怕正合漢將關平之意。”

“本王心意已決,大軍繼續南下攻伐蜀地,直至取下成都爲止,只是不知汝等何人願意率一支偏師重返羌道驅逐漢寇,奪回城池?”

這席話語落下,剛剛還鬥志昂揚的衆渠帥卻都瞬間熄聲了,遂閉口不言。

他們都不想率軍征伐羌道城的漢軍。

無他,漢將關平去歲於荊襄一役的總總戰績,衆羌渠都早有所聞,再加上現在的輕軍偷渡陰平道,無不說明着關平的過人之處。

諸衆絲毫不想與之對壘。

眼見着諸渠帥都一言未發,徹裡吉心下不悅,有些失望透頂。

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章 夢議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
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章 夢議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