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

赤阪南門。

“張合老賊,有膽便速速出城與本將一決勝負,縮在城中豈是大丈夫所爲?”

此刻,張飛手執約莫一丈長左右的蛇矛,身胯高大烏黑的神駒,厲聲高喝着。

他只是單純挑戰,沒有絲毫強攻的想法。

曹軍好歹也有數千衆的生力軍,亦是去歲敗退漢中的精銳士卒,攻堅戰除了徒損傷亡以外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爲什麼如此篤定這支曹軍是精銳?

這壓根不用猜,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漢中四道,以難行程度來論,子午谷、儻駱道又是其中之最!

可張合卻領着這部兵馬走出來了,不是精銳誰又信呢?

想了想,張飛高舉蛇矛,怒罵着:“張合小兒,速速給俺滾出來,躲在城裡算怎麼回事,你偷襲子午谷不就是爲了奪取漢中全境嗎?”

“可汝現在閉門不出,何談攻漢中?”

“哈哈哈!”

“曹賊遇見張將軍果真慫了,連一戰之力都沒有了,吹噓張合是什麼良將,那曹孟德估計是老糊塗了吧?”

“膽小如鼠的小賊。”

緊接着,聚集於城下的各方軍陣中,各將官也紛紛招呼着本部軍士竭力納吼着,一席席不堪入耳的謾罵、嘲諷聲傳遍城頭各處。

這一刻,城上亦是瞬息炸鍋了!

“將軍,蜀賊欺人太甚,讓末將提一軍攻殺賊子。”

“將軍,賊子如此欺辱於您,如此劣勢我等,是時候出城一戰全殲蜀賊,讓膽小如鼠、只會逞口舌之利的蜀人看看,什麼才叫精銳!”

此時,不僅曹軍各將怒火沖天、連連請戰,城牆上的守軍十餘同樣也是義憤填膺。

他們甚至覺得飽受屈辱!

一支百戰精銳今日竟被歧視,焉能不怒?

就當諸衆將目光聚集於張合身間期待其決斷時,張合望了望城下的那騎身影,想了想面露笑容,高聲道:“哈哈哈,吾當是誰前來呢。”

“這不是莽夫張翼德嘛?”

“幸會幸會!”

似笑非笑的罵了一番,他又繼續道:“莽夫,打仗豈是一定要出城野戰乎?”

“呀呀呀!”

這席話出口,張飛直接氣得牙直咬,陡然舉矛高喝着:“全軍準備,攻城,吾勢必要一舉奪城將張合小兒給捅一萬個窟窿去,此賊欺吾太甚。”

說幹就幹,轉眼間漢軍軍陣便急速朝着城牆行進,準備開始攻城。

張合這席話真的惹怒了張飛,卻也令他被怒火衝昏了頭腦喪失了理智,直接攻城。

見狀,張合大喜,連忙低聲吩咐着:“諸位各就各位,賊子張飛已經喪失了理智,我軍接下來一定要守住城牆,痛擊蜀人,以挫其銳氣。”

“諾!”

一聲令下,諸將轉念一想頓時明白了將軍意圖,遂紛紛面露笑意拱手應諾着。

張飛挑戰,張合卻並未有出城野戰的想法。

原因嘛,其一己方軍力不過三千餘衆,雖皆是精銳之士,奈何漢軍太過勢大,外加上以猛張飛的戰力,野戰不一定能穩操勝券……

這畢竟乃是在敵軍腹地,勝了還好,敗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張合豈能不穩妥考慮?

其二,兩載前的瓦口一戰,也讓張合久久難忘!

當時雙方於宕渠內狹窄的山道間相遇,如此兩軍相爭,憑藉的便是一股狹路相逢的氣勢取勝。

結果卻是,他野戰慘敗張飛之手。

戰後,張合自己也做了深刻反省,野戰絕不能與張飛硬接,以張飛的戰力難以抗衡。

激怒張飛!

讓張飛不顧一切攻城,以消耗漢軍實力、挫其銳氣,纔是張合的打算。

城下。

眼見着如今前方的張飛暴怒無比,渾身上下氣勢飄升,並望着己方軍士悍勇般的攻向城頭,張達、範強大驚,遂連忙一致拍馬趕來,慌忙拱手道:“將軍,不可啊!”

說完,範強雖知曉動怒的張飛極容易暴漲,可爲了全軍安危還是忍不住出言勸慰着:“將軍,敵軍在上,我軍此次倉促行軍,將攻城器械遠遠拋在後面,單憑輕裝簡從的我軍,如何能攻陷城頭?”

“這乃是張合小兒的奸計也!”

“其激怒將軍,目的便是爲了讓將軍盛怒進軍,他好領麾下軍卒痛擊我軍,消耗我方的實力。”

“哼!”

一言落下,張飛目光冷厲般的望了他一眼,冷哼一聲,神情令人畏懼。

不過,隨着範強的勸誡,他怒氣衝衝的怒火倒也緩緩消散、多了幾分理智,揮矛厲吼着:“全軍止步,無本將之令不可攻城!”

一席高喝,漢軍退後重新列陣,一切動作皆井然有序、毫無慌亂之心。

此時,張合撫劍立在城頭,居高臨下緊緊凝視着下方漢軍的動作,不由苦嘆着:“唉,這支漢軍的戰力也不可小覷也!”

“張飛此人,確有良將之資。”

嘆息一聲,他不由苦笑着:“原本想借機激怒張翼德,讓其憤怒之下率衆攻城,好消耗其實力、銳氣,沒想到他竟然醒悟了。”

此刻下方張飛亦是仰視城頭,舉矛厲喝着:“張合小兒,汝的雕蟲小技本將豈會中計!”

“放心吧,本將絕不會攻城,你我雙方就如此耗着吧。”

此言一落,張飛便調轉馬頭,率衆遠遠離去。

話落,城上的張合卻是暗道“不好”,面上重新恢復了凝重之色,剛剛張飛的話語已經展露出一個信號。

那就是漢軍不會攻城,但會一直駐紮於赤阪周圍與之對峙,一旦發現曹軍出城便尾隨而擊!

此事幾乎是越想越遭。

心生煩悶之下,張合竟是拔劍,一劍砍在城牆上發出了一絲清脆的響聲,以夯土築成的城牆卻是隱約間流露出一道劍痕。

“究竟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我率衆襲取子午谷,乃是機密中的機密,知曉者也不過安西將軍、郭伯濟等寥寥數人,按理說,漢軍當中應無人知曉纔對,可按如今這局勢,漢軍卻是早知曉我軍會奇襲子午谷,不然張飛何至於在我軍纔剛剛佔領赤阪之際,便率衆前來?”

張合此刻面露凝重之色、腦海裡也透露着絲絲不解!

原本,他的算計是己方奇襲子午谷出秦嶺以後,便率衆一路輕取諸地,一兩日之下便可兵臨漢中腹地南鄭。

到那時,就算漢軍發現了己方的意圖也將無濟於事!

因爲奇襲一策,已然成功。

這時候,屯軍陳倉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便可入散關、出斜谷匯合羌人主力,直逼南鄭。

可現在卻是局勢有變、甚至是極度惡化。

己方纔剛剛出子午,還未有下一步動作時,便被漢軍鎖定,陷入了被動。

“究竟哪一步出了問題?”

任張合如何思索都決計不會想到,他的這道奇襲子午之策乃是魏延猜測之下所破。

須知,魏延自上任漢中太守以來,一方面雖是大力沿秦嶺、險關構造防禦關中的防線,另一面卻也時常巡防各地、探查漢中各地的山川地勢。

子午谷,如此重要的地帶,豈會不察?

魏延想必同樣對奇襲子午做了一番推算、謀劃,如何才能安穩走出子午奇襲關中。

那既然如此,他肯定也會想到對方也會反過來奇襲漢中。

畢竟,按原史上數載以後,魏延便會提出“子午谷奇謀”的戰略規劃。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章 名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章 名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