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

“殷別駕,此事再議吧。”

話音落下,糜芳並未接受,緩緩說着。

如今江陵城防軍力不足,他也並未強烈駁回這數員將領的建議,而是做了冷處理。

此刻,糜芳心裡全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盤,要是持續到後,城池當真不可守,那舉城歸順這條路,還是有得選嘛!

“殷別駕,你既然如此自信滿滿,可是有何破敵之策?”

半響,糜芳目視着他,朗聲道。

這員青衫壯漢,正是如今州治別駕,殷觀。

曾經孫權想攻取蜀地,便打算與佔據荊州的劉備聯合,共同進軍。

只不過,劉備怎麼可能會讓吳軍進蜀地,殷觀也獻策,明面上答應聯合進軍,實際上則是按兵不動,讓吳軍獨自穿行南郡伐蜀。

試想想,孫權豈會放心穿行荊州,獨自伐蜀,由於劉備採納了此策,伐蜀一事也就無疾而終了!

殷觀,也因此從主薄被任命爲州別駕從事。

聞言,殷觀思緒萬千,半響功夫後,才緩緩道:“糜郡守,其實少將軍率衆前往漢津,反而是明智的決定。”

“殷別駕,你此言何意?”

“少將軍既然都已經知曉吳軍將大舉襲擊荊州,他不思回防江陵固守,反而進駐彈丸之地的港口?”

“這,豈不是因小失大?”

話落,先前計議降城的將領聞訊,不由面露冷笑,譏諷着。

“是極,是極,南軍侯所言不錯。”

“少將軍,真的太沒有大局觀了。”

話落,一時府中諸將也不由紛紛附和着南君侯,聲討着關平率衆進駐漢津的軍情。

“哈哈哈。”

“一羣目光短淺之輩,你等豈能明悟戰略要地?”

此時,殷觀面露冷笑,陰沉着臉,目視着諸將,好似再看跳樑小醜一般。

半響功夫,他才緩緩出聲,解釋着:“糜郡守,潘從事,諸位將軍,你等細細沉思,漢津的戰略位置,再說其他。”

“漢津港,位於江陵東,距離夏口不過百餘里距離,是襄樊南下,水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我軍唯一的港口。”

“如若少將軍坐視不管漢津港,那一旦吳軍趁機大舉襲擊,侵佔港口。”

“那君侯沿水路南下,退路便斷,我等與君侯的主力聯繫也將斷絕。”

“到時候,諸位試想想,如若君侯無法回援,那就算少將軍領麾下數千餘衆固守江陵,又能如何?”

“以吳軍的軍力,團團圍困城池,那我軍的局面便是曾經曹仁所處的境地。”

“此刻,你等還以爲,少將軍是因小失大,不懂兵事麼?”

一席話,殷觀自信滿滿,高聲道,言語間滿含着笑意。

這一刻,話音傳遍府中,諸衆聞聽,卻是瞬息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着。

下一秒,沉思片刻,潘濬拱手道:“糜郡守,殷別駕分析不錯,少將軍這道部署的確算是深思熟慮後的行動。”

“江陵地處江漢平原之上,唯有安然讓君侯率主力回防,才能憑藉優勢兵力,堂堂正正與吳軍一戰。”

“不然,一旦漢津失陷,君侯被阻隔,吳軍勢必會利用優勢兵力,進行圍城。”

“如此,我軍必敗矣!”

此時,眼見着階下府中最位高權重的二人都一致肯定着進駐漢津的計劃,糜芳亦不由深思起來,細細深思着這道計劃。

半響,他面色陡然一變,瞬息嚴肅着,高聲道:“殷別駕,潘從事所說不錯,本郡守決議,繼續加固城牆,繼續加派軍士防範城中防守。”

“此次,我軍務必嚴防死守,守住江陵,等待主力回援。”

此刻,糜芳也受殷觀、潘濬提醒,遂頓時奮聲站立,高聲下令。

指令傳下,雖然還有數將忿忿不平,可也只得無奈,拱手接令。

只說,就在軍議持續的同時,城中城東街道的一處盡頭,一座略顯簡易的府邸屹立於此。

只見,這座府邸佔地不大,雖談不上破落,可也不算豪宅,與江陵各大族的府邸相比起來,反而略顯寒酸。

門上府門的牌匾上,豎立着“關府”兩個大字,這二字書法絕倫,字間充斥着一種氣勢磅礴,彷彿整座府邸都彰顯着一種貴氣。

這,正是關家府宅,由於關羽本就出身破落的豪族,對於所居住的宅子並未有多麼講究,像其他大族一樣花紅酒綠,反而是一切從簡,極爲節儉。

此時,關府之內,一片院落裡。

一名年近二旬,天資國色,面上洋溢着絲絲笑容,烏黑的雙目仿若小喬流水般飄逸,身穿一席純白裙,全身間亦是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般,是那麼的一塵不染!

此刻,這女子目光緊緊凝視着府門,沉吟半響,喃喃道:“你初從軍中返回,夫君如何了,可有性命之憂?”

話音徐徐落下,這女子透露出極爲關懷的言語之色。

聽罷,先前回返的什長頓時面色鄭重,拱手道:“少夫人,放心吧,少將軍並無大礙。”

“最多不過一兩日,他便將率衆返回了。”

話落,這女子懸着的心才微微放下,轉而嘴角露出絲絲笑容。

此女正是關平之妻,今年剛過妙齡十九的年紀,早在去年關平穿越到這時代以後,其父關羽便包辦了這一場婚姻,進行完婚。

事到如今,二人成婚也已經一年有餘。

雖然關平心底的靈魂是現代人士,可一年的融合、相處之下,二人的婚後生活也很甜蜜,並未有太大的矛盾發生。

故此,在關平跟隨其父北伐以後,她也時常屹立於院落裡,緊緊凝視着北面方向,心裡思念、掛念着他。

擔憂之色,久久不能忘懷!

沉思半響,這女子徐徐道:“對了,你說夫君命你託一封重要信箋與我,可是有何重要之事?”

話語落下,她也不由細細深思着,自家夫君可是遇見困境了,不然,以他的秉性,是不想將軍情告知於她的。

“是的,少夫人,此有少將軍書信一封,還請過目!”

話畢,從旁什長也不再怠慢,立即從甲冑中取出一封保存完好的信箋,並道。

旋即,女子接過信箋,並未立即拆開,而是目視什長,輕聲細語着:“你,暫時退下吧,有事,吾在通告你。”

“諾。”

指令傳下,什長立即拱手應諾,隨即告退。

眼見着什長徐徐退出了府外,女子纔不由拂步走到一旁的石凳處,輕輕入坐,然後緩緩攤開信箋,觀看着。

信箋前半部分,自然是對妻子的關愛之言,女子徐徐看着,也越發動容,淚水便在眼眸裡打轉,看到後面,便迎來了這則信箋的重點。

“夫君,當真遇見困難了?”

半響以後,女子面色憂慮,默默嘀咕着。

這一刻,她不由想到了更多,自家夫君究竟有何困境。

信箋中,關平表示,讓她注意防範城中諸將,緊盯着他們,以防勾結東吳,舉城歸順。

並且,要時刻注意郡守糜芳、州治從事潘濬的動向,避免他們暗通東吳,最後,還告知她,時刻與別駕從事殷觀商議。

殷商此人,絕對可靠的!

實際上,關平之所以如此相信別駕從事殷觀,也是在一年來,時刻與他接觸,已經深深瞭解了他的性格,知曉其忠義不二,對己方並無反心。

其次,殷觀也是早在劉備屯駐樊城時,便歸順的老臣,他今天所擁有的地位,這一切也全耐於劉備的提拔。

故此,他如今心底只有士爲知己者死的心理,並未有其他想法。

這也是關平讓其妻,凡是遇到難事,便前去找他進行商議的因素。

看罷信箋,女子也不由暗暗沉吟起來,腦海涌動,開始思索着。

“夫君,竟然開始懷疑糜郡守,潘從事了?”

“不過,夫君倒是很難冤枉人,照此看來,他們應該是有問題的。”

頓了一頓,女子徐徐道:“接下來,我便暗中盯凝一番,看他們動向如何。”

當然,作爲枕邊人,女子自然是相信關平的,短短一席思索,便打定了主意。

片刻後,她徐徐起身,便揮手命傭人前去召集侍衛隊長前去面見她。

“少夫人,召集我等前來,可有要事?”

沉默半響後,腳步聲匆匆響起,片刻功夫,百餘名渾身散發着無盡氣勢的精銳侍衛,便一致而來,其間,侍衛隊長拱手緩緩說着。

這百名侍衛,前身便是關羽引以爲傲的王牌軍,五百校刀手中精選而出的百餘軍士,充當府內侍衛,負責平日裡的家人安危。

故此,他們忠誠度,戰力都極爲可觀!

聞言,女子輕笑,喃喃道:“我召集你們前來,便是需要你們分散而出,潛伏城頭之上,暗中觀察諸將,關注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旦發現他們派遣使者出城,或者有暗通敵軍的情況發生,立即報與我。”

“可有誤?”

這一刻,女子也不由面露嚴肅,絲毫不拖泥帶水,果決的下令着。

號令傳下,百餘侍衛除了十餘名依舊防範在府中,負責府內安危以外,其餘人則都分散而出,開始混入城頭,潛伏着,執行指令。

只說,安排完命令以後,女子也進屋收拾一番,身穿戎裝,一副女將軍打扮的形象。

此刻,女子相貌又與剛纔大有不同,現在的她頭髮盤起,一身戎裝,那金燦燦的盔甲穿在身間,可謂是英姿颯爽,英氣更是逼人。

要說,剛剛她還是小鳥依人的話,此刻便是一副雷厲風行的女將軍。

“走,都跟隨我前往別駕府,面見殷別駕。”

“諾。”

話音落下,數名持刀侍衛便護衛着女子上了馬車,然後向街道上行去,逐漸消失不見。

ps:這章3000字章節。由於今天活動晚會表演,所以就只有3000字的更新了,抱歉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九十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四章 軍令狀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十一章 亂像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九十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四章 軍令狀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十一章 亂像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