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

漢章武二年,三月下旬。

自漢帝劉備親舉大軍跨越秦嶺,出祁山以來,隨着魏三郡羣起響應,漢軍一時聲勢正盛,頗有一種俯視天下的氣勢。

而反觀曹魏,此刻卻軍心受挫,朝野震動。

朝堂之上。

魏帝曹丕更是心亂如麻,心緒半響平復不下來,苦苦與諸臣商議着對策,索幸不久就收到了一封徵西將軍曹真遣人送來的信箋。

看罷,曹丕才稍作鎮定,重新恢復了天子威嚴。

曹真信中言:“蜀不過一小國爾,雖一時威勢無二,但與我大魏相比終究只是皮癬之疾,臣既得陛下、先王所器重得以鎮守西陲,那臣便定會全力以赴驅逐蜀賊,收復失地,還望陛下勿憂!”

此話說得極爲坦蕩,言語間也自信無比。

……

自天水、南安以及安定以西諸地羣起響應以後,這幾日以來,漢帝劉備親派諸將受其印綏率衆前往接收各郡城池。

而劉備則親統主力屯駐於南安的重鎮中陶城。

與其同時。

時任中軍大將軍的趙雲此刻也領了三千餘衆正率衆趕赴冀城的途中,他也是受命前往接收天水郡城的。

一路之上,兩側交錯縱橫的田間裡,一堆堆身着普通民服、頭裹斗笠的民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人羣正於田地裡辛勤耕種着。

趙雲坐胯渾身通體雪白,無絲毫一根雜毛的良駒夜照玉獅子,手持着長槍棱目斜視側方,緊緊望着這一幕,不由感嘆着:“唉,天下值此亂世,兵災連連,百姓們想要一口飽飯吃不容易啊。”

一聲感嘆,他隨即面色嚴肅的下令着:“傳令各部,我軍此次乃興復漢室,攘除奸逆的正義之師,各部行軍時務必遵守軍令,若有諮擾百姓者,踐踏天地者,定當以軍法從事!”

一席怒喝般的指令傳下,漢軍士卒陣勢再次嚴整了數分,紛紛提高警惕行進,深怕會諮擾到了百姓會遭受嚴厲處置。

眼見着大道上方軍士徐徐前進,下方的百姓亦不由各自慶幸起來,都長舒了口氣。

“咦,那是誰的軍隊,軍紀竟然如此嚴明,對我等竟然秋毫無犯?”

“那……那……看旗號隱約是高舉漢字大旗,應該是漢軍吧?”

“漢軍?就是曾經仁義無雙的劉皇叔,現貴爲天子的陛下?”

“應該是吧?”

一時間,田間百姓眼見漢軍並未趁機大肆搗毀田地,反而有時爲了避免踐踏田地而引起春耕受損都會繞路而行。

短短功夫,諸多百姓對於漢軍的好感度瞬息間便油然而生,各自紛紛讚揚着。

而此處的一系列情況,也在短時間內被刺探而出。

……

冀城西南部。

一處較爲隱秘的山坳中,一支約莫有二三百人左右規模身着樸素的民服,手持着棍棒等木質武器隱藏於此,而其中居於前方的一將則氣度不凡,目若朗星、棱目分明的青年,雖年紀稍輕,可卻給人一種濃濃的嚴謹感。

“伯約,我已經打探清楚了,漢軍率衆前來收復冀城的大將乃是五虎上將之一的常山趙子龍,約莫有三千部衆。”

片刻後,一少年領着數位身披斗笠的隨從快速奔來,向青年拱手說着。

聞言,姜維面上一笑,下額薇薇下垂,不由托腮沉吟着:“趙子龍嗎?”

緊隨其後,那少年又將先前于田間漢軍軍紀嚴明,未有擾民、踐踏田地的現象發生。

聽罷,姜維大喜,連連讚歎着:“劉皇叔仁義無雙,賢名滿天下,漢軍果真不愧爲仁義之師也。”

“對了,漢軍距離此處還有多遠?”

“以漢軍的行軍速度原本應該半個時辰左右便能抵足,但現在由於趙雲的嚴令下,漢軍所遇良田皆繞道而行,這極大的拖累了行軍,想必要傍晚之際才能到達了。”

“好!”

“姜夔,你繼續前去盯着漢軍動向,隨時監視着一舉一動,若有情況立即報與我。”

“諾。”

話音一落,少年便拱手應諾告退。

待姜夔率數位隨從離去,一旁的同鄉青年不由相問着:“姜郎,你胸懷大志,一向不是暗歎無用武之地嘛,現既然漢軍已於涼州大據上風,那你爲何不前往依附反設伏呢?”

話落,姜維側目微微看了其一眼,隨後面容輕笑着道:“哈哈。兄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我直接前往投之,那勢必會被安排于軍中最底層,想要出人頭地,建功立業,究竟需要多久時間?”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語氣稍緩後再次道:“但如果我能設伏擊敗威名遠揚的趙雲再率衆依附,豈不事半功倍?”

傍晚時分。

將近行進一日的漢軍此時終究是跨過了冀城郊外的良田區。

此刻,趙雲擡首微微望了下夕陽漸落,天空慢慢變黑,不由沉聲道:“我軍此時距離冀城還有多遠?”

“啓稟趙將軍,約莫還有二十餘里地。”

“只是據線報所探聽的消息來看,天水太守馬遵雖聞風而逃,但現在城門依舊緊閉,據說是主薄尹賞、功曹樑緒等官吏還在繼續堅守。”

一語落的。

趙雲一時也有些意外,隨後道:“這幾人倒也不錯,郡守都棄城逃亡了,還能做到堅守城池,若能招納之,則於我大漢穩定隴右數郡亦有助力。”

說罷,他便下令全軍繼續行進,意圖趕赴於城下再行休整歇息。

“殺殺……”

可就在此時,忽是嘶吼聲大作,一隊隊身着鄉民服飾的人羣嚷嚷着攻來。

見狀,趙雲眉目一凝,隨即厲聲道:“此等地界的山賊當真不識時務也,你遣一軍前去將之剿滅。”

一席話落,從旁副將連忙領命,遂領一軍上前拼殺。

雙方廝殺一團。

只不過。

這數百人尚且連衣甲、武器都不齊備,又何談是訓練有素、精銳無比的漢軍之敵手?

交戰不過片刻,這支軍衆便迅速遁逃而去。

隨之,漢軍也窮追不捨,意欲一網打盡。

由於此處地勢還較寬闊,對此趙雲也並未阻止追擊。

待副將率衆追殺而去,姜維縱馬再度率百餘衆殺出,直取漢軍。

直到行進於約有一箭之地時,才停卻下來,隨之姜維外收內斂,揮槍高吼着:“趙將軍,小子雖久居涼州,但時常聽聞您老斬將奪旗、神勇無敵的總總舉世無雙的勇武事蹟,心不自覺間便敬佩不已。”

“小子自持有數分用力,今既得一見,當與老將軍比鬥一番,不知老將軍可願否?”

只是,姜維說歸說,但卻根本趙雲允諾的機會便縱馬挺槍殺至。

途中且還高呼着:“弟兄們,今日我與趙老將軍顫鬥,無論輸贏,都不准你等插手。”

高吼一聲,他才笑對趙雲道:“老將軍,小子已安排妥當,來吧!”

一言落罷。

眼見眼前此青年生得器宇軒昂、長八尺身軀且威風凜凜,又兼有自信心,趙雲見狀,雖面露一絲無奈笑容,但他卻從這青年身間好似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隨即,他下令麾下軍士嚴陣以待,按兵不動,而自身則揮槍對上。

二騎相交。

長槍相互先對攻一次。

“砰。”

兩柄長槍於空中交旋着,陣陣激鳴般的火花頓時四處飛濺開來。

二人一時氣場都極爲強烈。

比拼半響,二人才揮槍退卻,隨即相互目視對方,目光緊緊凝視着。

“老將軍神勇果真不減當年也,小子佩服。”

片刻,姜維先行出言打破寧靜道。

聞言,趙雲笑了笑,也讚揚着:“你也不錯,年紀輕輕便有如此之勇,未來武道之路必不可限量!”

但話鋒一轉,他卻是自信道:“但目前的你槍法尚未達大成境界,武藝也未到巔峰期,此時的你不是本將對手。”

“哦?老將軍此言尚早了吧?”

說着,姜維便再度揮槍殺至,趙雲搖頭一笑,遂也繼續殺至。

“砰砰砰。”

一時間,戰場周遭彷彿天昏地暗般,緊緊襯托着二人的比鬥。

一連數十合相過,二分竟是鬥了個旗鼓相當,勝負未分。

但接下來,姜維卻是逐漸落入了下風,呈漸漸不敵的趨勢。

這其實也太過正常。

演義上二人相交比鬥勝負未分,那也只是由於姜維那時正值武藝巔峰期,而反觀趙雲卻已是年過六旬的白髮老者。

武藝、槍法技巧、力量以及反應力都急劇下降。

如此之間,二人才旗鼓相當,最終姜維略佔上風,趙雲才無奈退走。

但現在的情況卻又完全不同,此時的趙雲纔不過年過五旬,雖也老矣,但至少武藝衰退還不太明顯,又觀姜維武藝還在成長期。

數十合內,姜維戰平手自然尚可,但隨着時間的積攢流逝,趙雲豐富的廝殺經驗、嫺熟的槍法都遠勝於姜維。

再度廝殺十餘合,現姜維已經失去了攻擊的能力,只得苦苦支撐着。

而周遭漢軍軍士卻看得有些呆了,不約而同的討論着:“這小子可以啊,趙將軍神勇莫測,已經多年來未逢敵手,他卻能相持百餘合不落敗,果真強悍。”

“是也,是也。”

廝殺還在持續,正當姜維即將落敗之際卻忽然變故突生。

剛剛襲殺的數百人此刻卻押着被繩索束縛捆綁着的漢軍士卒急轉而至。

見狀,姜維連忙虛晃一槍,調轉馬頭回轉入陣中,拱手笑道:“老將軍之勇不減當年,小子甘拜下風不及將軍也!”

“但老將軍,戰場廝殺卻不僅僅只看個人之勇,統籌、謀略亦是最爲主要的。”

說到此處,姜維揮槍指了指周遭被俘獲的士卒道:“此戰,還是我拔得頭籌了。”

眼見着自家副將以及千餘衆都被俘獲,趙雲也不由心裡咯噔一下,顯然有些始料未及,但面上還是沉着道:“你武藝不俗,目前看來還頗懂用兵之道,但本將卻不知,你爲何要與本將對陣,助紂爲虐相助僞魏呢?”

“哈哈。老將軍嚴重了,小子本就是魏人,強敵來犯,自當要抵禦外敵也。”

笑了一番,他不由高聲道:“還望老將軍回去告知陛下,就言有天水姜伯約再此,漢軍休想全據天水。”

“若老將軍執意進軍,恐會丟了這一世未逢一敗的威名也!”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五十二章 不合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五十二章 不合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