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將

古書!

在當時來到這時代後,一部名爲《三十六計》的古書便植入到關平腦海裡。

只是,一年過去,這本古書卻未有絲毫激活的動向,也沒有任何關於激活的指示。

故,關平雖利用很多方法嘗試激活,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

“網絡小說的主角穿越所帶着的金手指都是那種虎軀一震,文臣猛將便四方來投的大殺器。”

“相比之下,我這金手指………”

由於噩夢一事,導致關平一夜沒睡,次日一早,便頂個黑眼圈走出營帳,前往主帳。

“少將軍,早安!”

剛剛走出帳外,一名約莫二旬的小將便緊隨前來,拱手行禮。

見狀,關平面色一震,鄭重道:“士載,你隨同我一起前往主帳,討論軍議。”

“諾,艾…多謝…少……將軍……器重!”

眼見少年還是一如既往地口吃,說話極其難受,關平不由搖了搖頭。

這少年正是原史上曹魏後期三大名將之一的鄧艾鄧士載。

來到這時代的一年,由於荊州相對和平,並無太大的戰事,關平除了適應這時代以外,也是時常結交有才之士,遍訪賢才。

鄧艾,便是關平遠赴汝南,費盡心機纔將其招攬而來!

來自後世,關平自然知曉鄧艾的軍事能力,更知曉他是覆滅蜀漢的第一功臣,不過,據史記載,鄧艾真正受到重視,是在司馬懿掌權過後。

故此,爲了提前得到鄧艾這員大將之才,關平不惜以身犯險,秘密前往曹魏領地,進行招攬。

“士載,衆多大夫爲你診治,都斷言你的口吃不是天生的,是由於習慣外加自卑心態所形成。”

“如今既然身處軍營,待在吾身邊,你自當重拾自信,大聲說話,改掉口吃纔是,沒必要繼續自卑。”

“吾麾下軍卒無人膽敢嘲笑你的!”

由於知曉鄧艾有口吃的毛病,關平在將他招攬後,也時常請醫術高明的大夫爲之診斷,結果都表明,口吃是後天養成,並不是先天生成。

如此,關平便決定,要幫助鄧艾改掉口吃之病,不讓這位歷史上的名將在懷有這等疾病。

其實,鄧艾口吃的嚴重,也與他年少時喪父,與母親相依爲命,鄉里少年嘲諷,嘲笑,所形成的自卑心態有關。

“艾…定…盡力改正!”

原本極爲簡單的一句話,卻見鄧艾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勉強說出,關平遂搖搖頭,知曉要將病狀徹底修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旋即,在關平的率領下,鄧艾以及數名親衛一同跟隨其後,前往主帳。

…………

主帳,大營

“兒拜見父帥,也見過諸位將軍。”

進入帳中,眼見衆將以及其父都早已在場,關平迅速行禮,隨即領鄧艾站立一旁,傾聽着。

等待片刻,主位上的關羽拂袖一揮,高聲道:“諸位,數日前我軍水淹七軍,大破曹軍,俘虜了于禁、龐德所部。”

“現如今,我軍聲勢高漲,軍士士氣飽滿,正是攻取襄樊之時,不知你等以爲,先取何城爲好?”

話音落下,前都督趙累率先站出,拱手道:“君侯,以末將之見,當取樊城爲上!”

“你,何出此言,可有根據?”

眼見有迴應,關羽也順勢詢問着。

隨即,趙累不在多言,徑直走到屏風處,在掛着的地圖旁伸手指着,道:“君侯,諸位同僚請看,樊城從地圖上看,位於漢水北岸,與襄陽隔江而望!”

“而此刻,劉封、孟達二位將軍已經兵取上庸,一旦我軍拿下樊城,便能從南北西三面包圍襄陽城。”

“屆時,擁有精銳水軍的我方,漢水上下將任由我軍馳騁,襄陽亦是囊中之物。”

“其次,樊城守將乃是曹仁,此人是曹氏宗親,更是奸賊曹操的愛將,一旦我軍全力圍攻樊城,曹操必定傾盡全力救援。”

“如此,我軍便可趁勢圍點打援,殲滅曹軍主力,則進可兵臨許都,擁立天子,興復漢室。”

“退,亦可奪取樊城,全據漢水,威脅宛洛。”

一席話,趙累分析得極爲有理,帳中其餘諸將皆面露贊同之色!

正當關羽準備宣佈任命時,卻忽然發現一旁的關平眉頭緊鎖,暗自苦思,不由叫道:“坦之,你在想什麼?”

聞言,關平回過神,拱手道:“稟告父帥,兒在思索應如何取襄樊之事。”

“哦?”聞聽,關羽頓時來了興趣,原本便通紅的臉頰露出一絲喜色,手摸額下美髯,道:“既如此,坦之,你便說說,趙都督的建議如何?”

眼見其父眼神裡對自己的看重之情,關平心情難耐,平復良久,鄭重說道:“父帥,諸位將軍,平以爲,趙都督之策不可取!”

一句話,關平說得擲地有聲,毫不猶豫地反駁了趙累的計劃。

聞言,不僅諸將面露疑色,就連關羽亦是大感意外,其子竟然沒有附和趙累的計劃。

此策,關羽覺得並無任何破綻,也符合其接下來的戰事。

雖然心有不悅,可知子莫若父,關羽知曉關平不會無的放矢,便默不作聲,准許他繼續說着。

關羽不發話,計劃被否決,趙累卻是沉不住氣,站出率先拱手詢問,道:“少將軍,你既否定末將之策,可否有根據?”

“哈哈!”聞言,大笑一番,關平大聲道:“趙都督的計劃,吾之所以不同意,就在於其中漏洞百出,而關鍵在於,這每一個漏洞都能置我軍於死地!”

頓了一頓,環顧四周,眼見衆人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關平目光如炬,高聲道:“以趙都督之言,樊城位於北岸,在往北便是宛城、洛陽地區。”

“諸位將軍可以試想想,我軍一旦奪取樊城,徑直北上可直取宛洛,隨後東進便能威脅許都。”

“其次,亦可取南陽郡爲根基所在,然後領大軍過武關,西進關中。”

“屆時,一旦關中拿下,我大軍便能成功與漢中接壤,領地連成一片,隨後佔據蜀中、關中,荊州的我軍,對於曹操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所以,樊城此等戰略重地,曹軍絕不會放棄,我軍如若真的全力相爭,曹操定會不惜一切的派遣援軍來援。”

“只是,我方實力有限,全面決戰,兵力卻遠遜於曹魏,差距太過明顯,不僅如此,我軍還要對東部的孫氏嚴加防範。”

“雖說我方與孫權互爲同盟,可一旦我軍與曹軍在前線形成拉鋸之勢,保不準孫權便會趁機落井下石,遣軍襲擊後方。”

“須知,孫權對於荊州時刻皆有覬覦之心!”

一席話語,關平解釋得堅錚有力,諸將聽聞,皆面露驚恐!

“少將軍,竟然懷疑盟友?”

此刻,這句話在諸將心底暗自沉吟着,在他們心中,是壓根不相信江東方面會背盟的,或者說他們認爲此刻以己方剛剛取得的大捷,全軍正值軍心高漲之時,孫權是不敢偷襲的。

思索一陣,關羽丹鳳眼微微凝視,說着:“那依你之見,我軍接下來當如何?”

聞言,關平徐徐道:“父帥,諸位將軍,以我之策,接下來應當調集全軍,水陸其發,一同攻打襄陽城。”

“奪取襄陽,穩定大局,隨後駐軍水營,與北岸曹軍形成對峙之勢,而曹操缺少水軍,是決計不敢主動進犯的!”

“如此,我軍主力便火速返回後方,全力防範長江下游的江東,謹防其偷襲荊州。”

一席話音剛落,帳中諸將頓時嗤之以鼻,紛紛鄙夷着。

“切,如此保守,那我軍還如何開疆拓土,何日才能打倒曹賊,解救天子於水火?”

“就是,就是!”

以趙累爲首之將皆如此小聲議論着,唯有另一旁的一員中年士子暗自點頭,對關平之策十分讚賞。

“叮!”

忽然間,關平腦海裡卻是亮光一閃,緊隨着,陡然興奮起來。

“一年了,終於等到這一天!”

此刻,關平不管帳中如何議論自己,暗自沉吟着。

ps:說明下,正史《三國志》沒有關平字的記載,坦之是在一本縣誌上記錄的,我引用的縣誌,以後關於關平字的說法,不在重複。

重申一點,這不是水字數!

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
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