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

建業。

吳候府。

隨着魏王曹丕稱帝的消息初一傳遍四海之地,吳候孫權便緊急召集了羣臣商議此事。

其間,顧雍拱手建言道:“啓稟主公,以雍愚見,當今之天下,曹魏實力本就貫絕於我軍與蜀軍,若我軍再繼續征伐荊州與劉備爲敵,那將是魏國君臣皆喜聞樂見之事!”

“如今曹操新喪,新君繼位,政局尚且不穩,我軍應當聯蜀抗曹趁機侵佔魏國領地,若一旦待魏帝曹丕穩固實力以後,想借此提升自身威望的話,勢必會拿我江東開刀。”

一語落的,顧雍之言也將利弊給分析而出。

現今局勢魏強蜀弱,不宜再與蜀軍繼續敵對,應聯合抗之。

只不過。

孫權也非常人,雖心底對四年前的荊襄慘敗恥辱,但爲了大局着想,他還是聽從了顧雍的建言,遂立即遣諸葛瑾爲使出使成都,商議重啓聯盟一事。

……

漢中王府,成都城。

蜀中地區,此刻民間、坊間卻流傳着曹丕身性狠毒,武力逼迫漢帝禪讓給自己稱帝,天子隨後又於前往封地途中時沉江遇害等等消息。

聽聞大漢已亡,漢帝遇害的消息以後,漢中王劉備先是吐血三升,隨之昏迷數日。

緊隨其後,廣漢郡的雒城、綿竹以及漢中諸地、荊襄各郡卻都相繼出現了白龍、火鳳初登九天以及麒麟等瑞獸的祥瑞。

也致於各地百姓都紛紛大肆評論:“瑞獸降臨,必將預示着大漢未亡,現帝星已西向,看來承繼漢室者必當屬漢中王也!”

“漢中王當稱帝與曹賊分庭抗禮。”

隨着民間呼聲衆高,蜀漢羣臣亦是一致請求劉備晉升九五,以承繼漢室誓師北伐,以剪除奸逆匡扶天下正義。

但劉備此刻卻悲憤交加,卻義正言辭的駁斥着:“一派胡言。如今天子遭受奸人所害,尚且屍骨未寒,孤身爲漢室帝胄,還未手刃奸賊爲陛下報仇,豈能效仿奸逆行此事乎?”

劉備堅決拒絕,仁義之名更是靚麗數分,其在蜀中民衆的形象也陡然升爲高大偉岸的忠厚長者。

但羣臣又豈會猜不透此乃是謙遜之言?

接下來的數日內,幾乎每日都有諸多百姓匯聚王府之外請願,請求漢中王建國稱帝,以續漢室基業,對抗暴魏奸邪。

民間呼聲越發高漲,以諸葛亮、法正,馬超,李嚴、關羽,張飛等羣臣一致上表建言:“還請漢中王上承天意,下意民心,登基建漢延續漢室正統,匡扶漢室。”

一片片的懇求聲下,最終劉備不忍之下,以淚滿面道:“陛下呀,非是臣不忠不孝,實是大漢處於危急存亡之際,臣此舉也是爲順應民意,對抗暴魏也!”

待登基一事敲定,軍師將軍諸葛亮等衆也開始積極籌備着登基儀式。

魏黃初元年,九月初。

成都南郊。

距魏帝曹丕脅迫漢帝劉協禪讓稱帝建國約莫兩月時間以後,漢中王劉備也在諸羣臣、各方百姓的聲淚俱下懇求下,於南郊設壇禱告大漢二十四位先帝,以宣誓登基儀式。

隨後,漢中王劉備身着新趕製的鳳冕龍袍緩緩登上大壇之頂,高聲宣誓:“朕順天應命,應天子慘遭奸臣所害,大漢陷入危亡之間,故而順應民意登基稱帝以圖續接漢室基業,與僞魏抗衡之!”

“今朕登臨帝位,所擬第一詔爲追封已故天子協孝愍皇帝,願先帝長眠之下可助我大漢世代強盛,剿除僞魏。”

隨後,劉備又命親衛將軍拿過早已擬好的詔書,高聲念着:“今朕上奉天意,下順民心承天子位,與諸君的勞苦功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軍師將軍諸葛亮自出山之際便兢兢業業輔助朕,故以爲丞相、錄尚書事,持假節。”

“又尚書令法正自依附朕便屢出奇策,助朕開疆拓土,功勳卓著,現領尚書僕射、御史大夫,領綿竹鄉侯。”

“關雲長與朕親密無間,情同手足,又爲大漢鎮守東部十餘載,斬獲無數,戰功赫赫,現以爲大將軍,節制大漢各軍,持假節,以其爲江陵侯,繼續都督鎮守荊襄。”

“張翼德駐軍巴西亦有功績,以爲車騎將軍、司隸校尉,當陽縣侯。”

“馬孟起自西涼來歸,於羌族當中頗有威望,以爲驃騎將軍。”

“黃漢升世之老將軍,雖已年近七旬,可其勇武不下戰國廉頗,依舊憑一身勇力斬夏侯淵首級而歸,可謂老當益壯,以爲衛將軍,封南鄉侯。”

“趙子龍渾身皆是膽,一身忠勇無雙,數次護朕於危難之間,誓死相隨,曾兩次救幼主,以爲中軍大將軍,留守成都城內統領禁軍。”

“魏文長擊退來犯之敵,保漢中不失,以爲上軍大將軍。”

“陳叔至亦忠勇無雙,於朕不離不棄,以爲羽林郎掌羽林軍。”

“又以關雲長之長子關平,雖年紀尚輕,可其人膽識過人、有勇有謀,智勇超羣,曾於局勢危亡之際力挽狂瀾,大破強敵,其頗有乃父之風,故朕特敕封爲徵北大將軍,繼續領夷陵鄉侯,並增食邑五百餘戶,領上庸太守屯駐上庸。”

“以吳氏爲皇后,母儀天下,並追封甘夫人爲一品護國夫人,糜夫人爲二品護國夫人,以劉禪爲太子,輔助朕處理國政。”

“李嚴領丞相長史,糜竺爲丞相少史,糜方爲中領軍,許靖爲司徒……”

“朕今日並下詔書,從即日起,全國上下開始整軍備戰,計議北伐,以圖匡扶漢室江山。”

一時間,皇恩浩蕩,羣臣稽首。

各臣間皆有封賜。

隨後,劉備建國爲漢,意寓爲延續漢室正統,定都成都,並於宮中大宴羣臣,以爲慶賀。

而就在劉備登基之際,東吳使臣諸葛瑾也連日來艱難的跋山涉水,風塵僕僕的趕到了成都。

……

聽聞東吳來使節,天子劉備與諸葛亮前往偏殿進行商議此事。

“丞相,你之兄長諸葛瑾已經抵足成都,現朕已經將之安頓在驛站當中歇息,不知丞相以爲孫權派使臣來易欲何爲呢?”

雙方依次落座以後,劉備不由撫須問着。

聞言,諸葛亮一身正式朝服,依舊手執羽扇,氣閒若定的淡定道:“陛下,依臣看,吳候派遣吾兄前來無外乎二事,一爲慶賀陛下登基之事,二嘛應該是商議重啓漢吳聯盟,應共同對抗曹魏一事。”

“何以見得?”

此話一落,劉備面上陡然不悅,隨即冷哼道:“哼,聯盟?若四年前不是平兒橫空出世以寡擊衆,屢破吳人,恐怕雲長早已兵敗而歸。”

“孫權此等小人聯盟大敵,暗害盟友,他之話朕豈可再信?”

此時間,劉備面色上亦是越發瞧不起孫權爲人。

這個時代由於全據荊益二州之地且涼州各郡,各羌族都開始遵從着漢室,他的勢力處境相比原史不知好了多少倍。

自然已經不將偏安東南一隅之地的吳人放在眼中。

眼見着劉備心底不願結盟,諸葛亮無奈,只得揮揮扇勸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賊子曹丕新君繼位,政局尚且不穩,並無出兵之機。”

“若一旦曹丕穩固朝政,爲了提升自身聲威之下,必將傾全力以南征吳地,以圖拿下江東,而若一旦孫權覆滅,我軍便將會遭受着僞魏北、東,西北三方面的進攻,而局勢亦於我方不利。”

“正所謂脣亡則齒寒,孫權想必也是看到了這一點,纔會重新遣使結交,以重啓聯盟在共同對抗曹魏。”

瞬息間,諸葛亮一言一語的分析着。

聽罷,劉備稍微沉思一番,倒也認同了此意見,隨即再宴請羣臣結束以後,便於大殿當衆接待了東吳使臣諸葛瑾,雙方並共同商議重啓聯盟,再次對抗曹魏的攻伐。

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
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