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

“報,啓稟王子,現城外敵已經殺過草原,驅逐牧民逼近到了王城以外,敵軍現正攜着大勝之勢而來,軍心士氣異常高漲,局勢已經萬分危急也!”

只在西羌王子義憤填膺時,城防守衛軍的一位青年將領再向禁軍衛士通稟以後便迅速奔入大殿當中,面露急促之色,連忙跪地拱手稟告着。

“啊?”

“報……”

“啓稟王子,現敵騎已經突入了王城之中,正向宮城殺至,我軍衛士雖拼死抵擋,但敵軍戰力異常強悍,所向披靡,軍士們難以抵擋,現已一觸即潰!”

“將軍命末將連忙通知王子且護送您轉移王城,向西突圍以後再次號召羌氐各部族出手相助,重新恢復實力再次與丞相聯合奪回王城,殺盡敵賊。”

只可惜,上一條戰報殿中諸衆連絲毫的驚訝時間都沒有,就又是一條仿若晴天霹靂般的軍情驟然傳至。

此聲剛落,西羌王子一臉的難以置信,隨之卻咆哮連連道:“這……怎會如此?”

“王城城高牆厚,城防堅如磐石,蜀賊不過區區千餘騎士,焉能如此迅速破城?”

一時,不僅他懵逼了,諸多臣子也是半死思不得其解,蜀軍戰力如此強悍?

關平手段豈會如此過人?

“哈哈哈!小王子,看看吧,微臣說啥來着,蜀軍軍力如此之強,連王城這等堅城都擋不住其攻伐的腳步,我軍如何擋之?”

“小王子想活命的話應該立即遣微臣出城前去面見蜀將關平陳明王子您的識時務之心,隨後再輔以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必關將軍爲了減少損失也會接受我等的納降。”

“到時,王子您擁有獻城之功,蜀軍不僅不會傷害您,反而還會好生安頓您已做表率,如此不僅王子身得已保全,全城民衆亦能免受戰火之苦,又何樂而不爲呢?”

一時之間,耳聽着蜀軍竟如此給力,迅速的便攻入了王城內,羌人大臣面上也是越發興奮,大笑數聲,也更加堅定了投誠的意志。

他如此說着,也是希望西羌王子識時務,爲了活命而不是因怒而責他。

一語落的。

可他卻並未想到,因這席話卻令西羌王子愈發憤怒,臉色再度陰沉新來,厲聲喝道:“賊子,你這吃裡扒外之徒,爲了自身安危竟不顧國家利益,視羌王於你的恩惠於不顧,戰前如此蠱惑軍心,我豈能饒了你?”

“唰!”

一劍劈下,羌人大臣喉頸頓時鮮血直流。

“你……你……”

他好似還想含血厲吼幾句,可最終卻無力倒下,只是留下了滿臉的幽怨。

下一秒,持着滴血長劍屹立當場的王子見狀依舊面露冷漠之色,絲毫不正眼瞧之,一記唾液徑直吐到其臉上,冷冷道:“這等小人,死有餘辜!”

說罷,他環顧四周,眼神冷漠,淡淡道:“從此刻起,諸君若再有擾亂軍心者,殺無赦。”

一席之令,殿中諸臣近乎於人人自危,望向這位年紀不過十六歲的少年,好似感受到了從地獄般而來的恐懼。

此子狠勁幾乎令人窒息,比之其父還猶有過之!

眼見諸人都已戰戰兢兢,西羌王子才放緩了神情,隨後面向城防軍將領朗聲高喝着:“爾等速速前去傳令,命各部宮城聚集,今日我要親鎮王城,戰至最後一人,定當讓蜀賊看到我大羌兒郎的軍威是何等壯哉!”

“人在城在……”

“王子,這……”

只是,此語直接被西羌王子揮手打斷,高喝着:“不必多言,執行便是。”

“遵命……”

……

王城內四周。

此時,隨着羌漢騎士紛紛入城以後,王城巡防軍也是鬥志全無,被碾壓驅逐,只得瘋狂四處逃竄。

城池各處街道上現亦是空無一人,敵軍已然破城,這說明西羌統治的日子已經走到了盡頭,一些豪族此時已經開始構思後路,故而召集家僕護衛全權居於民居、宅子內不準外出。

以免與漢軍起衝突而節外生枝!

總總局勢看來,西羌都好似已經衆叛親離,走到了末日般。

一處民居前。

關平倒拖着滴血的大刀,身席藏青色戰袍,頭頂着綠巾,胯下潔白如雪、雙蹄生風的賽風駒神采奕奕的屹立不倒。

一眼望去,他那八尺的身軀亦是神勇無比,威風凜凜,當真有其父正值壯年之時的數分睥睨天下的氣勢。

若不是胯下神駒太過顯眼,關羽、關平父子站立一團,尋常人等還真難以辨認身份。

關平果有乃父之風,此言不虛也!

片刻後,他扯了扯繮繩,忽然目光微睜目視四周民居,瞧了瞧,不由嚴肅的說着:“這周遭一片應該都是民居,可現在卻安靜得可怕,看來城內的衆豪族、達官顯貴都很識時務嘛。”

“知曉我軍破城已是勢如破竹之勢,西羌王城覆滅也指日可待,現如今竟如此果斷的收縮僕從固守家中坐觀其變。”

“看來這些人還真是人精,一個個的老謀深算。”

觀察半響,關平喃喃沉吟着。

但他的神色上卻半喜半憂,有些鬱悶,從旁隨時護衛一旁的劉伽見其臉色變幻,不由拱手問着:“少將軍,您這是……?”

“我本來還寄希望於破城以後城內各豪族、達官顯貴們都一致出力保王城的,如此我軍纔有藉口趁機搶掠諸豪族們的家財給養以充軍資,但現在他們卻如此識相,坐觀其變並不相助西羌國,此事此時反而棘手了。”

聞言,關平扭頭望了他一眼,隨即徐徐解釋着。

他此次奇襲王城途中借道羌氐領地時,打的就是時間差,故而是以輕騎出擊,全軍所攜帶的乾糧也就夠奔襲所用。

但若將王城拿下,爲了大局着想,他肯定不會輕易放棄臨羌的。

因爲臨羌接連河西之地,向西便徑直可由河西走廊通武威郡的郡治姑臧,打通與河西數郡間的聯繫。

若能夠趁機結識一部分河西羌氐各部族,那對於接下來的涼州隴右、隴西大戰將更具備優勢。

這也是關平執意奇襲取王城的關鍵所在。

但關平也很清楚,己方輕裝簡從那糧食給養方面便會存在極大的問題,所以從一開始他想的便是一旦破城,只要發現各豪族協助羌人守城,那便藉以通敵罪名論處名正言順收刮各家族家資以充軍資,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但卻未料到,王城之內的衆豪族竟人人都是人老成精,都坐視不理、靜觀其變,這反而讓關平有些爲難了。

“這羣老狐狸,果真老謀深算不上套啊,接下來該怎麼處理?”

思慮半響,關平暗自沉思着。

一席解釋,劉伽跟隨關平雖只有接近一年時間,但整日朝夕相處處,他也是心領神會遂不再問。

只是笑了笑,覺得自家少將軍的謀劃果然不簡單也!

“看來當初我力排衆議率衆投漢軍當真是一條正確的出路,若少將軍在,大漢復興恐不再是奢望。”

此刻,劉伽也在心底暗自心念急想着。

半響功夫。

正於前方率衆奮戰廝殺的趙統此時卻忽然持槍縱馬奔至,面露急切之色,拱手稟告着:“啓稟兄長,我軍各部分散四周,現已擊潰殘敵,肅清城內隱患,控制了全城。”

“好!”

“只是,已逃竄的羌賊城防軍卻被敵軍所收攏與禁軍匯合聚集宮城,其中一人身席華麗金甲想必也是身份顯赫之輩,照此看來羌賊是準備死守宮城,而另一方面則派遣死士突圍前去報信雅丹回防救援了。”

一時,趙統毫不拖延,瞬息間便將目前軍情所稟告。

“哦?”

一席話落,關平面上卻流露出一絲意外之色,遂沉聲道:“我軍一路以來皆勢如破竹,輕而易舉的便攻破了王城,我原以爲羌人應該會喪失銳氣、鬥志,緊急向西率衆轉移,以保留元氣。”

“但……這……”

不過驚詫的功夫也就這一瞬間,下一秒他又重新恢復了鎮定,高聲喝道:“傳令各部,迅速向宮城靠攏且圍攏四方,務必布好層層警戒,絕不能放羌賊死士突圍而出!”

“諾!”

號令傳下,趙統哪敢怠慢,連忙縱馬前去傳令。

……

南安郡。

邊境所在的榆中城。

府衙之內。

此時曹將郭淮正一席戰袍屹立,高居主位,正與匯聚一團的諸將商討着軍情。

至主將夏侯楙與羌胡各部聯軍達成一致的決議後,便分兵進軍,而郭淮所部便從隴西西北部的天水郡急行軍直行南安。

約莫花費了兩日間的功夫,郭淮便屯兵於重鎮榆中。

眼見着郭淮凝神,緊緊盯凝着屏風處上所掛着的地圖半響以後,他纔回望諸將高聲喝道:“諸位,本將緊緊觀望了半響,針對於目前局勢卻生出了別樣的想法,若能一試一旦成功,那對於我軍於隴西大戰的優勢將更爲擴大也!”

一席話落。

堂下諸將都微微有些遲疑,好似都還未反應過來,唯有韓德思索片刻後,遂拱手相問着:“郭司馬的意思是徑入河西,而不是繼續向西靠攏狄道與夏侯將軍合兵一處與蜀軍、白馬諸羌氐部族決戰?”

此言一落,又一曹將屹立起身,厲聲道:“徑入河西?”

“這……這怎麼可能,據近日來的情報所述,自從燒當羌拒絕了與我軍聯軍的請求後,燒當酋長便徑取精銳趁機沿河西走廊殺入了河西數郡。”

“由於河西之地勢力衆多、形勢錯綜複雜,相互之間也是連連攻伐,燒當一入局勢便瞬間勢如破竹呈一邊倒的態勢,現據聞武威西部、張掖等地周遭的各馬幫勢力都已紛紛依附燒當。”

此言落下,這位曹將倒也有些眼光,遂面露擔憂之色道:“末將擔憂若我軍入河西,燒當羌是否會誤以爲我軍會搶佔他們勝利果實而出手相對?”

一語落的。

府中也頓時開始熱議起來,各方討論匯聚一堂。

“是呀,如今燒當實力不可小覷,若換在平常,我軍自然不懼小小的燒當羌,但現正值涼州大變之際,若我軍忽與燒當敵對,豎立強敵,豈不是將之推到蜀軍那面了?”

“此策,末將以爲不妥!”

“的確,我覺得還是向西匯合夏侯將軍與諸羌胡聯軍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剿除關平這個禍害纔好。”

一時,各將各抒己見的探討着自身看法。

靜靜等待半響。

眼見諸將討論聲逐漸消失以後,郭淮咳嗽一聲以示諸衆安靜,方纔手指地圖說着:“剛纔本將也聽了諸位的一些看法,大致也明白了你等的意思,那就是擔憂我軍會與燒當羌交惡。”

此話一落,郭淮面浮笑意,輕笑着:“但此事本將早有考慮,我軍若想打破狄道決戰的僵局,單靠決戰是萬萬不行的,唯有開闢河西戰局方好!”

“至於燒當羌,我軍只需跟隨其後進軍,攻城拔寨由他們爲我軍出擊豈不是更省事,還能保存實力何樂而不爲呢?”

“畢竟我等入河西只是爲收復各方勢力以爲己用,大壯聲勢,從西面對蜀軍造成威脅,以此給夏侯將軍的主力軍創造決戰的機會。”

“而河西的地盤並不重要,燒當賊子想拿就拿吧,待我軍徹底消化掉河西各部的勢力站住腳以後,想收復河西數郡還是難事嗎?”

“而且,如今有燒當賊子對付河西各土著勢力,他們越逼迫,我軍收復的機會也越大也!”

話落此處,郭淮話鋒一轉,又轉而分析着向南靠攏狄道的弊端,說着:“若我軍靠攏狄道,無外乎增添了數千軍力,又能改變多少戰局?”

“倒是收復河西以後,反而能從西面對蜀軍造成威脅。”

“說實話,本將現在反而還擔憂蜀軍會搶先一步入涼州呢。”

話落最後,郭淮也是面露擔憂之色,徐徐說着。

“蜀軍入河西?”

“不會吧,現在狄道方面我軍軍力可盡佔上風啊?”

聞言,韓德面上露着數分不可置信之色,高聲道:“此等情況,蜀賊亦有餘力入河西?”

“哈哈。”

聞言,郭淮大笑一番,隨即面露嚴肅之色,厲聲道:“韓兄,永遠不要輕視你所面對的敵將,更何況,自關平成名以來,戰績顯赫,戰鬥雖看似用險,可卻次次能有奇效,堪爲常勝將軍也!”

“與此等人物對敵,我等務必要重視,絕不能輕視,不然勢必要吃大虧。”

一時,郭淮長嘆口氣,連連說着,隨後又沉聲道:“而且,其餘蜀將面對這種局勢未必會入涼州,但關平卻當真不好說……”

“此人用兵從不按常理出牌……”

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十三章 內亂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
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十三章 內亂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