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

有一陣子她對婚姻的本身起了懷疑,而且厭惡。抗戰時住在離重慶不遠的半山上,偶然下山到同學家去走動走動。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返。幾個同學都結了婚,拖着三個四個孩子,愁眉苦臉的,除了孩子,就是日子。不知是爲同情她未婚的境遇,還是真正實話,同學們見了她總異口同聲地說:“多玩幾年再結婚,可別受這罪!”那話對她誠然是忠告,不管說話的人本意如何。她簡直不要結婚,如果每個結婚的女人都不外如此的話。她覺得近代的女性高唱婦女解放,卻明明是給自己再加上一道箍,她們既離不開家庭,又捨不得放棄那點新女性的自尊,生活在矛盾的思想裡,憋得透不過氣來。她對婚姻懷疑,對現實不解,因此她連同學家也少走動了,和她們的生活好像脫了節,索性蹲在半山上守住辦公桌不下來了。

就是這麼,她走的路和婚姻的路,竟是背道而行,漸行漸遠。她回頭看看,不信那不知不覺所走過的,竟是那麼長遠的一段了!是從什麼時候,人家又把她列入女人所最恐怖最忌諱的名堂裡了呢?

“該結婚了!”她不是沒這麼想過,每次參加友人的婚禮時,她都可以聽見這樣的玩笑:“幾時吃你的喜酒呀?”但並不是對她而是對那些年輕女孩,好像她已無福享受這句含着無限憧憬的話。時間多殘酷,人家已經把她當成了什麼,她知道。

她也知道,在許多談到婦女與婚姻的場合裡,人們多麼會避重就輕地顧慮到在場的她,就好像客廳裡有了麻臉和狐臭的人,說話總要有三分戒心。可是她也知道人們在背後會怎樣談論她:“她怎麼還不結婚?”歸根總是“高不成,低不就”,這話並不錯,她雖無太高的目標,但也不能“人盡可夫”呀!但因此婚姻對於她竟成了困難的問題了。

續絃是像她這樣女人的歸宿?在臺灣的幾年中,偶然有人向她提到婚姻,總也出不了這圈子,她甚至於懷疑那些人是真的死了太太,還是存心要弄個“反攻夫人”呢!但就是這樣的機會,對於她也是難得的了。

因此對於表妹的美意,她倒覺得值得考慮一下,正像表妹所說,她何妨試試看,試試看。

也許終於有一天,離開這單人宿舍,離開這張單人牀吧!

亞芳從牀上驀地站起來,那竹牀經不住她這一動,又吱吱亂叫了。

坐在鏡前梳妝的亞芳,望着牀上幾件旗袍發了愁,她不知道今天的宴會應該穿哪一件對她更合適些。她隨便拿起一件綠旗袍比在身上,對着鏡子下意識地一笑,希望這一表情能給她一個圓滿的答覆,但是當她看見鏡中人的眼梢彎起魚尾樣的三條細紋時,突然一股莫名的悲哀涌上心頭,究竟自己還剩幾分姿色?青春真是一瞥即逝嗎?

爲了使自己的裝扮不要被人看做那是“顯然下過功夫的”,亞芳着實下了一番功夫。她不知道對方是怎樣一個男人,表示自己對於這件事的淡然之態,她什麼都沒向表妹打聽。唉,只要那人不是豬八戒,她也願意把握住這個對於她已日漸難得的歸宿。“歸宿”,她以往多麼恨人把這兩個字加到女人的身上,可是她不得不承認,對於單人宿舍的生活,已經有了終非長久之計的感覺。

坐在三輪車上,思潮還沒有打斷,她勸自己不要太矛盾,太顧慮,把心情放鬆些,可是簡直不能夠。她從沒有像今天這麼激動過,因此車子過了表妹的家門,她兩眼還直直地向前望着,心裡沒頭沒腦地不知盤算些什麼,若不是等在門口的小外甥們喊“表姨,表姨”,車子就要出巷口了。

表妹夫婦迎了出來,比往日更有禮貌,噓寒問暖,善意的微笑,她怕那種笑,笑裡含着“盡在不言中”的同情,她不要人同情!

走進小小的客廳,裡面已經烏壓壓地圍滿了客人。趙、錢、孫、李……妹夫一一爲她介紹,她嘴裡笑,心裡煩,雖然順着妹夫的介紹點頭,可是一個也沒記住。她只怪妹夫爲何請了這許多人,爲來看熱鬧?還是爲沖淡介紹朋友的拘束空氣?接着妹夫好像加重了語氣:

“這位是張蔭樣張廠長,這是我們的表姐韓亞芳小姐……”

張蔭祥?好耳熟的名字!她希望自己的耳朵沒有聽錯,啊!對面站起來的正是那個張蔭祥,一點兒也不錯!多麼奇妙的巧合,前天這個人還在她的回憶之海中打了一個滾,那麼輕輕地一滾!兩對驚奇的眼光相碰,亞芳連忙低下頭來,拉過站在身邊的小外甥的手坐下來,揉握着。

客廳中的空氣,突然因爲進來一位陌生的女客而跌入剎那的寂靜,妹夫爲打破這悶人的空氣吧,扯高了嗓子喊:

“宗瑜,可以吃了嗎?”

客人們也藉着主人這一聲哈哈笑起來,其實這句話有什麼可笑,可是亞芳也不得不跟着大家抿着嘴笑了一笑,因爲大家都是善意地要把這拘束的空氣緩和下來。

一陣讓坐又一場熱鬧,把亞芳正好安排到張蔭祥的對面,團團地圍住一圓桌。看桌上令人滴涎的美餐,大家又異口同聲地讚揚女主人的能幹。表妹客氣地推讓着,妹夫得意地傻笑着;身後三個蘿蔔頭,每人手中一個小碗在敲敲打打,嚷着要菜菜;另一個坐在小車裡的最幼小者,急得也要竄出來,表妹鼻尖掛着汗珠,連忙跑去扶抱,屋裡有些亂哄哄的。

“家,這就是家!”亞芳望着表妹的背影,那因生多了孩子的粗蠢的腰肢,像一根肉柱。“這便是女人所向往的歸宿嗎?世人所追求的,所厭惡的,可是又不斷地勸人入夥的,便是這樣的家嗎?”亞芳有些迷惘。

她不由得把視線又落到桌對面,對面的人正低着頭啃一塊雞肉,稀落的頭髮已遮不住頭頂的一塊光禿。“科學家的頭頂總要禿得早些。”她心想,“不知他到美國可曾得了博士回來嗎?可能是,因爲已經做到廠長的地位。”當初怎麼就那麼輕輕地丟棄了這個人呢?……也是一個宴會席上,主人給她介紹認識了在工學院擔任講師的張蔭祥,聽說他即將出國深造。第二天張蔭祥就來女中拜訪她,根據經驗,她已理會出張蔭祥一定對她有了好感,但是她卻對他談不上特殊的感情,既不壞,也不好。臨出國前,他又再次訪問,並且傾慕地要求以後時常通信,她雖答應了,也只是普通友誼上的禮貌。她記得那天張蔭祥還要求她一道去吃晚飯,她推辭了。“沒必要。”當時她心想:“泛泛之交,用不着做出依依惜別的姿態。”

果然出國後熱烈的情書寄來了,一封、兩封,那些情感句子並沒有挑動她,而且她心目中還存一個念頭:可笑這人的無聊。他以爲她會把他當做情人似的等待,等他念完碩士、博士,回來跟他結婚嗎?那是不可能的事。那麼對於回覆這樣的信,她也無法措詞,便擱置在一旁;以後,他在她印象中便很快地消失了,因爲他們究竟還談不到友誼……

“韓小姐還在教書嗎?”

她停着愣愣地回憶,沒有聽見對面人的問話,還是坐在身旁的表妹撞了她兩下,才從回憶中醒過來。

“啊啊!是的,在女中教史地。”

對面的人含笑點點頭,她忽然疑惑到那笑意中不含有譏誚的成分嗎?笑她若干年來還沒有離開教書的崗位,從北國教到海島,還在中學裡和一羣黃毛丫頭打交道?想想當年的追求者,在學業、事業、婚姻都有了成果,相形之下,她多羞慚!像一個健康人的體溫表,一點兒升降都沒有,太平凡了,健康的人有時也會有小熱度呀!

她偷眼望望他,他是比多年前胖了,筆挺的西裝,襯着一顆大而微禿的頭顱,但是這禿頂看上去並不太討厭,似乎更增加了對於他身份的尊嚴,她對他要重新估價了!在他身上彷彿她已觸及淡淡的溫情,她連他死去的太太都有點兒嫉妒了,這男人本來是應當屬於她的!如果她今天重新把握這機會,會嫌太晚嗎?

亞芳相信張蔭祥不會忘懷她,可是在這個裝做初識的尷尬場合中,她卻無法知道他對於今日重逢的印象如何,他仍記憶多年前曾對她的“一往情深”嗎?他會很不原諒當年她的冷漠嗎?如果以後他真對她再度追求,她應當怎麼表示?可是他能夠嗎?她已經不是當年的亞芳了,時間在她身上也許留下不少烙痕。她也知道,她雖然仍是那“高高的,冷冷的”,可是那點“薑汁”味卻散發了。

這一頓飯,亞芳吃得不知肉味,表妹不斷地讓菜,夾這夾那,菜碟堆得尖尖的,最後表妹似乎也覺出不對來了,問說:“表姐今天怎麼啦?吃得這麼少?”

亞芳用手按住心口,眉頭一皺:“這兩天胃不舒服。”

其實她的胃何嘗不舒服,倒是心真的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刻飛回宿舍,躲在冰冷無情的單人牀上痛哭一場,她賭氣自己爲何有這許多雜亂的念頭,矛盾又疑懼。

客人陸續地散了,亞芳也起身告辭。回身拿皮包的當兒,好像表妹又安排好了,示意叫張蔭祥順路送一送,亞芳和張蔭祥便一同走出了表妹的家。

街燈的微光,把一對行路人的影子從扁扁寬寬拉到斜斜長長,兩個人起初沒有說話,只聽見兩雙皮鞋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一個咯達咯達,一個吱喳吱喳,越走越有節奏。總是男的應該先開口吧,張蔭祥說:

“我們有多少年沒見了,韓小姐!”這不是句問話,而是一句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是呀,有十幾年了吧!”

“真想不到特意到臺北來見的卻是你。”說話的人笑着。

“可不是,表妹請我來吃飯,我也不知道請的是你。”

“如果知道呢,來不來?”

亞芳笑了,張蔭祥也笑了,把兩人間見面就存在着的尷尬空氣沖淡了。

談談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兩個人和表妹夫婦的關係,以及十幾年前別後各人的情況,張蔭祥忽然轉了話鋒:

“韓小姐,爲什麼當年不肯回信給我,對我印象太壞了,是嗎?”

“當年的情緒不記得了。”亞芳撒了謊,她明明記得清清楚楚。但隨即覺得不合適,又微笑地說:“也許當時有一種感覺……”不知怎麼修辭,她又停住口。

“哪種感覺?”對方迫切地追問着。

“是感覺到和你剛認識,彼此還沒有什麼瞭解,你就出國了,好像不容易建立起長久的友誼,所以就沒……”

張蔭祥斜着頭傾聽。“原來是這樣的。”他說。

前面就到了,那是很容易認清的地方,宿舍的門燈總是通夜地亮着,隨時都在迎接晚歸的人。只這一點對獨身者還能感覺到一些“家”的親切。

“到了。”亞芳說。

“到了?”張蔭祥說。好像有點嫌太快了。

亞芳停在虛掩的門前,準備說兩句免不了的道別的客套,但她是多麼期待他們的關係還有新的進展,不要就此完結。

“那麼,再見了!”他伸出手來和她握着,她感覺那大而熱的手掌又加重地握着她,“現在你肯答應和我通信了嗎?這一回我可沒有出國啊!”

亞芳輕輕縮回被緊握的手,對面的人向她凝望着,眼睛裡充滿了祈求和渴望,她被這溫情溶化了,像浸在暖水裡,輕飄而微熱,她垂下眼簾並且微微一笑,女人默許的記號!同時一個意念掠過她的心頭,表妹說的:“把你比做一株遲開的杜鵑,不可以嗎?”啊!爲什麼不可以呢!

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49章 愛與牽手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章 惠安館 (5)第5章 惠安館 (4)第53章 初 戀 (1)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45章 相思仔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8章 後 記第46章 竹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66章 玫 瑰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12章 蘭姨娘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45章 相思仔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54章 初 戀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3章 惠安館 (2)第46章 竹第7章 惠安館 (6)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45章 相思仔第13章 蘭姨娘 (2)第65章 冬青樹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49章 愛與牽手第74章 蟹殼黃 (1)第28章 擠老米第64章 雨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46章 竹第67章 玫 瑰 (2)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3章 初 戀 (1)第3章 惠安館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章 惠安館 (4)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65章 冬青樹第2章 惠安館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63章 奔向光明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5章 蟹殼黃 (2)第57章 小紅鞋第58章 墮胎記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章 惠安館 (2)第55章 一件旗袍第27章 文津街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7章 小紅鞋第70章 貧非罪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45章 相思仔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0章 友 情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4章 蟹殼黃 (1)第27章 文津街第56章 母親的秘密
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49章 愛與牽手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章 惠安館 (5)第5章 惠安館 (4)第53章 初 戀 (1)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45章 相思仔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8章 後 記第46章 竹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66章 玫 瑰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12章 蘭姨娘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45章 相思仔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54章 初 戀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3章 惠安館 (2)第46章 竹第7章 惠安館 (6)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45章 相思仔第13章 蘭姨娘 (2)第65章 冬青樹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49章 愛與牽手第74章 蟹殼黃 (1)第28章 擠老米第64章 雨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46章 竹第67章 玫 瑰 (2)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3章 初 戀 (1)第3章 惠安館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章 惠安館 (4)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65章 冬青樹第2章 惠安館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63章 奔向光明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5章 蟹殼黃 (2)第57章 小紅鞋第58章 墮胎記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章 惠安館 (2)第55章 一件旗袍第27章 文津街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7章 小紅鞋第70章 貧非罪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45章 相思仔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0章 友 情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4章 蟹殼黃 (1)第27章 文津街第56章 母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