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惠安館 (5)

“在哪裡?”我轉回頭去看跨院門,並沒有人影兒。在我的幻想中,跨院門邊,應當站着一個女孩子,紅花的衫褲,一條像狗尾巴似的黃毛辮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簾子似的長睫毛,一閃一閃的,在向我招手呢!我頭有點昏,好像要倒下來,閉了一下眼睛,再睜開,門那邊,果然有個影子,越走越近了,那麼大的一個東西,原來——原來是秀貞的媽正向我招手,她說:

“秀貞,怎麼讓小英子在老爺兒裡曬着?”

“剛纔這地方沒太陽。”秀貞說。

“快挪開,這邊兒不是有陰涼兒嗎?”秀貞的媽過來拉起我。

那幻影在我眼中消失了,我忽然又想起秀貞還沒講完的故事。我說:

“妞兒,不,小桂子在哪兒呢?我剛說的?”

秀貞噗哧笑了,指着她的肚子:

“在這兒呢,還沒生呢!”

秀貞的媽是來這院裡晾衣服的。一根繩子從樹枝上牽到牆那邊,她正一件件地往上晾。

秀貞看了說:

“媽,褲子晾在靠牆邊兒去吧,思康出來進去的不合適。”

王媽罵說:

“去你的!”

秀貞被她媽媽罵一句,並不生氣,又對我說:

“我媽倒是也疼思康,她跟我爹說,咱們沒兒子,你這老東西又沒念過書,有個讀書識字的人在咱們家也是好事兒。我爹這才答應了。我剛纔說到哪兒啦!噢,他好了,我不是病了嗎?他就說都是他害的我,他不是說要娶我教我念書嗎?就在這時候,他家裡來了電報,他媽病了,叫他趕快回去。……”

“小英子,”王媽忽然截住秀貞的話,對我說:“你怎麼那麼愛聽她那顛三倒四的廢話?也真怪,小孩子都怕她,躲着她,就是你不。”

“媽,您別攪,我這兒還沒說完呢!我還有事託小英子呢!”

老王媽不理她,只顧對我說:

“小英子,該回去了,剛纔我聽見宋媽在衚衕裡叫你,我不敢說你在這兒。”

老王媽說完拿着空盆走了。秀貞看見她媽媽走出了跨院門,才又說:“思康這一去,有……”她搬着手指頭算,“有一個多月了,有六年多了,不,還有一個多月就回來,不,還有一個月我就生小桂子了。”

不管是六年,是一個多月,秀貞跟我一樣地算不清楚。她這時把我的手拿起來看看,便把指甲上的幹爛花剔開,喲,我的指甲都是紅的了!我高興極了,直笑直笑,擺弄我的手。

“小英子,”她又低聲說,“我有件事託你,看見小桂子就叫她來,一塊兒找她爹去,我們要是找到她爹,我病就好了。”

“什麼病?”我看着秀貞的臉。

“英子,人家都說我得了瘋病,你說我是不是瘋子?人家瘋子都滿地撿東西吃,亂打人,我怎麼會是瘋子,你看我瘋不瘋?”

“不,”我搖搖頭,真的,我只覺得秀貞那麼可愛,那麼可憐,她只是要找她的思康跟妞兒——不,跟小桂子。

“他們怎麼都走了不回來了呢?”我又問。

“思康準是讓他媽給扣住了。小桂子呢,我也納悶是怎麼檔子事兒,沒在海甸,沒在我嬸兒屋裡。我一問,媽急了,說:‘扔啦!留那麼一個南蠻子種兒幹嗎?反正他也不回來了,坑人!’我一聽,登時就昏倒了,醒了,他們就說我是瘋子。小英子,我千託萬託你,看見小桂子就帶她來,我什麼都預備好了。回去吧。”

我聽得愣了,腦子裡好像有一幅畫,慢慢越張越大,我的頭也有點不舒服似的,我一邊答應:“好好,好好。”一邊跑出跨院,跑出惠安館,一路踢着小石塊,看着我手上的紅指甲,回到了家。

“看你臉曬得那麼紅!快來吃飯。”媽媽看見我滿頭大汗地回來,並沒有太責備我。

但是我只想喝水,不想吃飯,我灌了幾杯涼開水下去,坐到飯桌上,喘着氣,拿起筷子,可是看我自己的指甲玩。

“誰給你染的?”媽問。

“小妖精,小孩子染指甲,做晤得!”爸爸也半生氣地說。

“誰給你染的?”媽又問。

“嗯——”我想了一下,“思康三嬸。”我不敢、也不肯說秀貞是瘋子。

“跑到外面去認什麼阿叔阿嬸!”媽給我夾了一碟子菜,又對我說:“你叔叔說,還有一個月就要考小學了,你到底會數到什麼數了?算算看,不會數就考不上的。”

“一,二,三,……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六,……”我的腦筋實在有些糊塗,只想扔下筷子去牀上躺一會兒,但是我不肯這樣做,因爲他們會說我有病了,不許我出去。

“亂數!”媽瞪了我一眼,“聽我給你算,二俗,二俗錄一,二俗錄二,二俗錄三,二俗錄素,二俗錄五,……”

在旁邊伺侯盛飯的宋媽首先忍不住笑了,跟着我和爸爸都哈哈大笑起來,我趁此扔下筷子,說:

“媽,聽你的北京話,我飯都吃不下了,二十,不是二俗;二十一,不是二俗錄一;二十二,不是二俗錄二……”

媽也笑了,說:

“好啦好啦,不要學我了。”

我沒有吃飯,爸媽都沒注意。大概剛纔喝了涼開水,人好些了,我的頭已經不暈了。爸媽去睡午覺,我走到院子裡,在樹下的小板凳上坐着,看那一羣被放出來的小油雞。小油雞長得很大了,正滿地地啄米吃,樹上蟬聲“知了知了”地叫,四下很安靜。我撿起一根樹枝子在地上畫,看見一隻油雞在啄蟲吃,忽然想起在惠安館捉的那瓶吊死鬼忘記帶回來。

我雖這樣想着,但是竟懶得站起身來,好像要困了,不由得閉上了眼睛,隨着俯下身子來,兩手抱住頭,深深地埋在大腿上。

在這像睡不睡的夢中,我的眼前一片迷亂;在跨院的樹下捉蠶,吊死鬼在玻璃瓶裡蠕動着,一會兒又變成了秀貞屋裡桌上的蠶,仰着頭在吐絲,好像秀貞把蠶放在胳膊上爬,一發癢,猛睜開眼擡起頭來看,原來是兩隻蒼蠅在我的胳膊上飛繞。我揚揚手轟開蒼蠅,又埋頭睡下了。這回是一盆涼水,順着我的脊背澆下來,涼颼颼的,我抱緊了頭,不行,又是一盆涼水從脖子上灌下來,又涼又溼,我說冷啊!旁邊有人咯咯地笑,我掙扎着站起來,猛下子醒了,睜開眼,鬧不清這是什麼時候了?因爲天好像一下子暗了,記得我坐這裡的時候是有太陽光的呀!站在我面前的是妞兒,她在笑,我還覺得背脊是溼的冷的,用手背向後面去摸,卻又不是溼的。但身上還是有些涼意,不禁打了一個哆嗦,隨着又打了兩個噴嚏,妞兒笑容收斂了,說:

“你怎麼啦?傻乎乎的,睡覺直說夢話。”

我好像還沒醒來,要站不住,便趕快又坐下來。這時雷聲響了,從遠處隆隆地響過來。對面的天色也像潑了墨一樣地黑上來,濃雲跟着大雷,就像一隊黑色的惡鬼大踏步從天邊壓下來。起了微微的風,怪不得我身上覺得涼。我不由得問妞兒:

“你冷不冷?我怎麼這麼冷。”

妞兒搖搖頭,驚疑地看着我,問:

“你現在的樣子真特別,好像嚇着了,還是捱打了?”

“沒有,沒有。”我說,“我爸爸只打我手心,從來不會像你爸爸,打你那麼兇。”

“那你是怎麼了呢?”她又指指我的臉,“好難看啊!”

“我一定是餓的,中午沒吃飯。”

這時候雷聲更大了,好大的雨點滴落下來,宋媽到院子來收衣服,把小雞趕到西廂房裡。我和妞兒也跟着進來。宋媽把小雞扣好在雞籠裡,就又跑出去,嘴裡還說着:

“要下大雨了,妞兒回不去了。”

宋媽出去了以後,可不是,雨立刻下大了。我和妞兒倚着屋門看下雨。雨聲那樣大,噼噼啪啪地打落在磚地上,地上的雨水越來越多了,院子犄角雖然有一個溝眼,但是也擠不下那麼多的雨水。院子的水漲高了,漫過了較低的臺階,水濺到屋門來,濺到我們的褲腳上了,我和妞兒看這兇狠的雨水看呆了,眼睛注視着地上,一句話也不講。忽然媽媽在北屋的窗內向我說話又揚手,話我聽不見,揚手的意思是叫我們不要站在門口被雨濺溼了。我和妞兒便依着媽媽的手勢進屋來,關上了門,跑到窗前向玻璃外面看。

“不知道要下多久?”妞兒問。

“你可回不去了。”我說完,連着又打了兩個噴嚏。

我望着屋裡,想找個地方倒下來,最好有一牀被讓我臥在裡面。屋裡雖然有舊牀鋪,但是牀上堆了箱子和花盆,並且滿是灰塵。我受不住了,不由得走向牀那邊去,靠在箱子上。忽然想起妞兒存在空箱裡的兩件衣服,打開拿了出來。

妞兒也過來了,她問:

“你要幹嗎?”

“幫我穿上,我冷了。”我說。

妞兒笑笑說:

“你好嬌啊!下一點雨,就又打噴嚏,又要穿衣服的。”

她幫我穿上一件,另一件我裹在腿上。我們坐在一塊洗衣板上,擠在牆角,這樣我好像舒服一些。但是妞兒卻心疼被我裹在腿上的衣服,說:

“我就這兩件衣服,別給我拉扯壞了呀!”

“小氣鬼,你媽給你做了好多衣服呢!借我一件都捨不得!”也許我的頭又發暈,不知怎麼,嘴裡說妞兒的媽,心裡可想到秀貞屋裡炕桌上一包小桂子的衣服。

妞兒瞪大了眼,指着她自己的鼻子說:

“我媽?給我做好多衣服?你睡醒了沒有?”

“不是,不是,我說錯了。”我仰起頭,靠在牆上,閉上眼,想了一下才說:

“我是說秀貞。”

“秀貞?”

“我三嬸。”

“你三嬸,那還差不多,她給你做了好多衣服,多美呀!”

“不是給我做,是給小桂子做的。”我轉過頭,對着妞兒的臉看,她的一個臉,被我看成兩個臉,兩個臉又合成一個臉。是妞兒,還是小桂子,我分不清了,我心裡想的,有時不是我嘴裡說的,我的心好像管不住我的嘴了。

“幹嗎這麼瞪我?”妞兒驚奇地把頭略微閃躲了我一下。

“我在想一個人,對了,妞兒,講講你爸跟你媽的故事吧!”

“他們有什麼可講的!”妞兒撇了一下嘴,“我爸爸在前清家有皇上的時候,不用做事,一天到晚吃喝玩樂,後來前清家沒有了,他就窮了,又不會做事,把錢全花光了,就靠拉胡琴賺錢,他教我唱戲,恨不得我一下子就唱得跟碧雲霞那麼好,那麼賺錢。——嘿!小英子,我現在上天橋唱戲去了,圍一圈子人聽,唱完了我就捧着個小籮筐跟人要錢,一要錢人都溜了,回來我爸爸就揍我!他說,給錢的都是你爺爺,你得擺個笑臉兒,瞧你這份兒喪!說着他就拿棍子掄我。”

“你說的那個碧雲霞也在天橋唱呀?”

“哪兒呀!人家在戲院子裡唱,城南遊藝園,離天橋也不遠,聽碧雲霞的才都是大爺哪!可是我爸爸常說,在戲園子唱的,有好些是打天橋唱出來的。他就逼着我學,逼着我唱。”

“你不是也很愛唱嗎?怎麼說是他逼的。”

“我愛隨我自己,願意唱就唱,願意給誰聽就給誰聽,那纔有意思。就比如咱們倆在這屋裡,我唱給你聽。”

是的,我想起剛認識妞兒的那天,油鹽店的夥計要她唱,她眼睛含着淚的那樣子。

“可是你還得唱呀!你不唱賺不了錢怎麼辦!”

“我呀,哼!”妞兒狠狠地哼了一聲,“我還是要找我親爹親媽去!”

“那麼你怎麼原來不跟你親爹親媽在一起呢?”這是我始終不明白的一件事。

“誰知道!”妞兒猶豫着,要說不說的樣子。外面的雨還是那麼大,天像要塌下來,又像天上有一個大海的水都倒到地上來。

“有一天,我睡覺了,聽我爸跟我媽吵架。我爸說:‘這孩子也夠拗的,嗓門兒其實挺好,可是她說不玩就不玩,可有什麼辦法呢!’我那瘸子媽說:‘你越揍她,越不管事兒。’我爸說:‘不揍她,我怎麼能出這口氣!撿來的時候還沒冬瓜大,我捧着抱着帶回家,而今長得比桌子高了,可是不由人管了。’我媽說:‘你當初把她撿回來就錯了主意,跟親生親養的到底不一樣,說老實話,你也沒按親生的那麼疼她,她也不能拿你當親爹那麼孝順。’我爸嘆了口氣,又說:‘一晃兒五六年了!我那天也真邪行,走到齊化門臉兒屎急了。’我媽說:‘是呀,你說一大早兒撿點煤核來燒,省得讓人看見怪寒磣的,每天你不都是起來先出恭後才漱口洗臉嗎?那天你忙得沒上茅房,饒着煤核沒撿回來,倒撿了個不知誰傢俬生的小崽子來。’我爸又說:‘我想着找城根底下蹲蹲吧,誰知道就看見個小包袱了呢!我先還以爲我要發邪財,打開一看,敢情是她,活玩意兒,小眼還骨碌骨碌直轉哪!’我媽媽說:‘哼!你而今打算在她身上發財,趕明兒唱得跟碧雲霞那麼紅,可不易。’……”

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35章 我的童玩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23章 看華表第30章 臺上臺下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68章 會唱的球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3章 惠安館 (2)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2章 蘭姨娘 (1)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14章 蘭姨娘 (3)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2章 惠安館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2章 蘭姨娘 (1)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章 惠安館 (2)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64章 雨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6章 玫 瑰 (1)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6章 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0章 友 情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5章 冬青樹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7章 玫 瑰 (2)第3章 惠安館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8章 新竹白粉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67章 玫 瑰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40章 友 情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5章 冬青樹第57章 小紅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章 惠安館 (6)第2章 惠安館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6章 玫 瑰 (1)第53章 初 戀 (1)第2章 惠安館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28章 擠老米第28章 擠老米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4章 蘭姨娘 (3)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4章 惠安館 (3)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29章 賣凍兒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4章 初 戀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2章 遙念胡蝶第28章 擠老米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6章 驢打滾兒 (2)
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35章 我的童玩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23章 看華表第30章 臺上臺下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68章 會唱的球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3章 惠安館 (2)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2章 蘭姨娘 (1)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14章 蘭姨娘 (3)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2章 惠安館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2章 蘭姨娘 (1)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章 惠安館 (2)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64章 雨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6章 玫 瑰 (1)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6章 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0章 友 情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5章 冬青樹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67章 玫 瑰 (2)第3章 惠安館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8章 新竹白粉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67章 玫 瑰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40章 友 情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5章 冬青樹第57章 小紅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章 惠安館 (6)第2章 惠安館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6章 玫 瑰 (1)第53章 初 戀 (1)第2章 惠安館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28章 擠老米第28章 擠老米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4章 蘭姨娘 (3)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4章 惠安館 (3)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29章 賣凍兒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4章 初 戀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2章 遙念胡蝶第28章 擠老米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6章 驢打滾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