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

“拉屎?”他睜大了眼睛,“對啦,對啦,我是來出恭的啦!”

“不講衛生!”

“我們這路人,沒有衛生。”

我又低頭斜着眼望了一下他的背後,他好像在想什麼,愣了一會兒,從短褂口袋裡掏出了一把玻璃球,都是又圓又亮的汽水球:

“吶,這些個給你。”

“我不要!”這種事一點兒也不能壞我的心眼兒。爸爸說過,不許隨便拿人家的東西。

“是我給你的呀!”他還是要塞到我手裡,但是我的手掌努力張開着,並不拳起來,球沒法落在我手裡,就都掉在草地上了。我又說:

“人家給的也不能隨便要。”

“這孩子!”他也很沒有辦法的樣子,隨後他又問我:“你們家知道你上這兒來嗎?”

我搖搖頭。

“你回去要告訴你們家裡的人看見我了嗎?”

我還是搖頭。

“那好,可千萬別跟人說看見我了呀!我也是好人。”

誰又說他是壞人了呢?他的樣子使我很奇怪!我猜想他不是來拉屎的,那堆東西,跟他有關係。

“回去吧!快黑了!”他指指天,烏鴉飛過去了。

“那你呢?”我問他。

“我也走呀,你先走。”他撣撣身上落下的碎草,好像要站起來,接着又說:“可別說出去呀,小姑娘,你還小,不懂得事,等趕明兒,我跟你慢慢地談,故事多着呢!”

“講故事?”

“是呀!我常常來,我看你這小姑娘是好心腸,咱們交個道義朋友,我跟你講我弟弟的故事兒呀,我的故事兒呀。”

“什麼時候?”說到講故事,我最喜歡。

“遇見了,咱們就聊聊,我一個人兒,也悶得慌。”

他說的話,我不太懂,但是我覺得這樣一個大朋友,可以交一交,我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分不清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樣,但是他的嘴脣是厚厚敦敦的。

我轉身向外撥動高草,又回過頭來問他:

“明天你要來嗎?”

“明天?不一定。”

他正拿一個包袱攤開來包些東西,草下面很暗了,看不清,但是可以聽見“噹噹”的聲音,準是那個銅盤子碰着掉在地上的汽水球了。那些是他的東西嗎?我走出了破磚牆,眼前這塊地方還是沒有人,但遠遠地我看見宋媽領着小妹妹回來了,我趕快向家裡跑,路過隔壁的人家,看見那收破爛的挑子還擺在那裡。

我和宋媽同時到了家門口,便牽了小妹妹的手一路走進家門,這時院子裡的電燈亮了,電燈旁邊的牆上爬着好幾條蠍虎子,電燈上也飛繞着許多小蟲兒。茶几已經擺在花池子旁邊了,上面準是一壺香片茶,一包粉包煙,爸爸要在藤椅上躺好久好久,跟媽媽談這談那,李伯伯也許會來。

我把皮球放在茶几上,隨手便把粉包煙拿起來打開,抽出裡面的洋畫兒,爸爸笑笑問我:

“封神榜的洋畫兒存全了沒有?”

“哪裡會!那張姜子牙永遠不會有。三隻眼的楊戩我倒有三張啦!”

爸爸摸摸我的頭笑着對媽媽說:

“這孩子,也知道什麼姜子牙啦,楊戩啦!”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個心氣兒,忽然問爸爸:

“爸,什麼叫做賊!”

“賊?”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東西的就叫賊。”

“賊是什麼樣子?”

“人的樣子呀!一個鼻子倆眼睛。”媽回答着,她也奇怪地望着我:

“怎麼問起這個來了?”

“隨便問問!”

我說着拿了小板凳來放在媽媽的腳下,還沒坐下來呢,李伯伯就進來了,於是媽媽就趕我:

“去,屋裡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這裡打岔。”

我洗臉的時候,把皮球也放在臉盆裡用胰子洗了一遍,皮球是雪白的了,盆裡的水可黑了。我把皮球收進書包裡,這時宋媽走進來換洗臉水,她“喲”了一聲,指着臉盆說:

“這是你的臉?多幹淨呀!”

“比你的臭小腳乾淨!”我說完噗哧笑了。我也不知爲什麼會想到宋媽的腳,大概是因爲她的腳裹得太嚴緊了。媽媽說過,那裡面是臭的。

宋媽也笑了,她說:

“你嘴厲害不是?咬不動燒餅可別哭呀!”

咬不動燒餅,實在是我每天早晨吃早點的一件痛苦的事。我的大牙都被蟲蛀了,前面的又掉了兩個,新的還沒長出來,所以我就沒法把燒餅麻花痛痛快快地吃下去。爲了慢慢地吃早點,我遲到了;爲了吃時碰到蟲牙我疼得哭了。那麼我就寧可什麼也不吃,餓着肚子上學去。

我把書包掛在肩膀上,自己上學去。出了新簾子衚衕照直向城門走去,興華門雖然打通了,但是還沒有做好,城門裡外堆了一層層的磚土,車子不通行,只有人可以走過。早晨的太陽照在土坡上,我走上土坡,太陽就照滿我的全身,我雖然沒吃早點,但很舒服,就在土坡上站了一會兒,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手扶着書包正碰着鼓起來的皮球,不由得想到了空草地裡的情景,那個厚厚嘴脣的男人,他到底是幹嘛的?

我呆想了一會兒,便走下坡來,出了興華門,馬上就到學校了。

五年級的童子軍把着校門,他們的樣子多兇啊!但是多讓人羨慕啊!我幾時能當上童子軍呢?

“書包裡是什麼?”童子軍指着我的書包問。

我嚇了一跳。

“是皮球,還給劉平的。”我說話都有點哆嗦了,我真怕他們。

童子軍對我很好,他沒有檢查,手一揮,放我進去了。我可看見他從別的同學的褲袋裡查出蠶豆來,查出山楂糖來,全給沒收了。不許帶吃的。

進了教室,我掏出皮球來給劉平,他愣着,大概忘了,我說:

“是你們那天丟的皮球呀!”

他這纔想起來,很高興地接過去,也不說聲謝謝。

有一些同學們在吵吵鬧鬧,他們說,歡送畢業同學全校要開個遊藝會,在大禮堂,每一班都要擔任遊藝會的一項表演節目,吵的就是我們這班會表演什麼呢?我真奇怪,他們的消息是從哪裡得來的?我怎麼就不知道這些事情?

上課的時候,果然老師告訴我們,一、二年級的同學不會表演整出的話劇什麼的,只好唱唱歌,跳跳舞。教跳舞唱歌的韓老師,要從一、二、三年級的同學裡,挑出幾個人來,合着演唱“麻雀與小孩”。啊!那是多麼好聽好看的一出歌舞啊!老師會選誰呢?會選我嗎?我心跳了,因爲我喜歡韓老師!她是我們附小韓主任的女兒。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鑲了白兔皮的邊,在大禮堂裡教我們跳舞,拉圈兒的時候,她剛好拉着我的手。她的手又熱又軟,我是多麼喜歡她,她喜歡我嗎?……

“……還有林英子,當小麻雀。”

啊!我還在做夢呢,什麼也沒聽見,什麼?真的是在叫我的名字嗎?

“林英子,從明天起,下了課要晚一點兒回家,每天都由韓老師教你們,到三甲的教室去,聽明白了沒有?記住,要告訴家裡一聲。”

我只覺得臉熱,真高興死了,同學們會多麼羨慕我啊!去跟三年級的大同學一起跳舞,雖然我當的是小小麻雀,只管飛來飛去,並不要唱什麼。

我覺得時間過得真慢,因爲我要趕快回家告訴媽媽,不要告訴臭小腳宋媽,她一定會抱妹妹來看遊藝會,我纔不要她來!下課的時候,同學都圍着我,問我跳舞那天穿什麼衣裳?害怕不害怕?女同學都跑過來摟着我,好像我是她們每一個人的好朋友。

好容易放學該回家吃午飯了,我加快了腳步,搶在同學的前面走出來。進了興華門,過了高高低低的土坡,再走一小段路,就到新簾子衚衕了。衚衕裡的第三家,是所大房子,平常大門關得嚴嚴的,今天卻難得地敞開了,門口圍着許多人,巡警也來了,不知道是什麼事。但我下午還要上學,不能擠進人堆裡去看,趕快跑回家來。

宋媽正在氣喘吁吁地跟媽講什麼,媽驚奇地瞪着眼聽,又搖頭,又嘖嘖。

“這回可大發了,一共偷了三十件,八成是昨天天好拿出來曬衣服,讓賊給瞄上了。”

“從外面怎麼能看得見呢?不是黑大門的那家嗎?我路過也難得看見他們打開門,總是陰森森的。”

“今天大門一敞開,咱們纔看見,真是天棚石榴金魚缸,院子可豁亮啦!”

“現在怎麼樣了呢?”

“巡警在那兒查呢!走,珠珠,咱們再看去。”宋媽領着小妹妹,回頭看見了我,“小英子,你去不去看熱鬧?”

“熱鬧?人家丟了那麼多東西,多着急呀,你還說是熱鬧呢!”我說完撇了她一嘴。

“好心沒好報!”宋媽終於又抱着妹妹走了。

我在飯桌上告訴媽媽,我參加表演“麻雀與小孩”的事,媽媽很高興,她說要給我縫一件最漂亮的跳舞衣。我說:

“縫好了就鎖在箱子裡,不要被賊偷走啊!”

“不會的,別說這喪話!”媽說。

我忍不住又問媽:

“媽,賊偷了東西,他放在哪兒呢?”

“把那些東西賣給專收賊贓的人。”

“收賊贓的人什麼樣兒?”

“人都是一個樣兒,誰腦門子上也沒刻着哪個是賊,哪個又不是。”

“所以我不明白!”我心裡正在納悶兒一件事。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學去吧,我的灑丫頭!”

媽的北京話說得這麼流利了,但是,我笑了:

“媽,是傻丫頭,傻,‘ㄕㄚ’傻,不是‘ㄙㄚ’灑。我的灑媽媽!”說完我趕快跑走了。

因爲放學後要練習跳舞,今天回來得晚一點兒。在興華門的土坡上,我還是習慣地站了一會兒。城牆上面的那片天,是淡紅的顏色了,海在這時也會變成紅色的嗎?我又默默地背起“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那麼現在不可以說是“金紅的太陽,從天上落下去”嗎?對的,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麼也分不清。

我從土坡上下來,邊走邊想,走到家門口,就在門墩兒上坐下來,愣愣地沒有伸手去拍門,因爲我看見收買破爛貨的挑子又停在隔壁人家門口了。挑挑子的人呢?我不由得舉起腳步走向空草地那邊去。這時門前的空地上,只見遠遠地有一個男人蹲在大槐樹底下,他沒有注意我。我邁進破磚牆,撥開高草,一步步向裡走。

還是那個老地方,我看見了他!

“是你!”他也蹲在那裡,嘴裡咬着一根青草。他又向我身後張望了一下,招手叫我也蹲下來。我一蹲下來,書包就落在地上了。他小聲地說:

“放學啦?”

“嗯。”

“怎麼不回家?”

“我猜你在這裡。”

“你怎麼就能猜出來呢?”他斜起頭看我,我看他的臉,很眼熟。

“我呀!”我笑笑。我只是心裡覺得這樣,就來了,我並不真的會猜什麼事,“你該來了!”

“我該來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他驚奇地問。

“沒有什麼意思呀!”我也驚奇地回答,“你還有什麼故事沒跟我講哪!不是嗎?”

“對對對,咱們得講信用。”他點點頭笑了。他靠坐在牆角,身旁有一大包東西,用油布包着,他就倚着這大包袱,好像宋媽坐在她的炕頭上靠着被褥垛那樣。

“你要聽什麼故事兒?”

“你弟弟的,你的。”

“好,可是我先問你,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兒呢?”

“英子。”

“英子,英子。”他輕輕地念着,“名兒好聽。在學堂考第幾?”

“第十二名。”

“這麼聰明的學生才考十二名?應當考第一呀!準是貪玩分了你的心。”

我笑了,他怎麼知道我貪玩?我怎麼能夠不玩呢!

他又接着說:

“我就是小時候貪玩,書也沒念成,後悔也來不及了。我兄弟,那可是個好學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氣。他說,他長大畢了業,還要飄洋過海去念書。我的天老爺,就憑我這沒出息的哥哥,什麼能耐也沒有,哪兒供得起呀!奔窩頭,我們孃兒仨,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呢!唉!”他嘆了口氣,“走到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明白我的話嗎?”

我似懂,又不懂,只是直着眼看他。他的眼角有一堆眼屎,眼睛紅紅的,好像昨天沒睡覺,又像哭過似的。

“我那瞎老孃是爲了我沒出息哭瞎的,她現在就知道我把家當花光了,改邪歸正做小買賣,她不知道我別的。我那一心啃書本的弟弟,更拿我當個好哥哥。可不是,我供弟弟唸書,一心要供到讓他飄洋過海去念書,我不是個好人嗎?小英子,你說我是好人?壞人?嗯?”

好人,壞人,這是我最沒有辦法分清楚的事,怎麼他也來問我呢?我搖搖頭。

“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還是搖搖頭。

“不是壞人?”他笑了,眼淚從眼屎後面流出來。

第57章 小紅鞋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13章 蘭姨娘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5章 我的童玩第65章 冬青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0章 貧非罪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4章 惠安館 (3)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8章 擠老米第6章 惠安館 (5)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2章 虎坊橋第64章 雨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5章 相思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70章 貧非罪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9章 愛與牽手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3章 看華表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5章 我的童玩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4章 蘭姨娘 (3)第4章 惠安館 (3)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7章 玫 瑰 (2)第2章 惠安館 (1)第58章 墮胎記第18章 後 記第45章 相思仔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3章 惠安館 (2)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8章 新竹白粉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49章 愛與牽手第69章 兩粒芝麻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7章 小紅鞋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0章 貧非罪第64章 雨第45章 相思仔第75章 蟹殼黃 (2)第64章 雨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8章 惠安館 (7)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70章 貧非罪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5章 我的童玩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18章 後 記第66章 玫 瑰 (1)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3章 初 戀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40章 友 情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69章 兩粒芝麻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章 惠安館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8章 會唱的球
第57章 小紅鞋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13章 蘭姨娘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5章 我的童玩第65章 冬青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0章 貧非罪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4章 惠安館 (3)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8章 擠老米第6章 惠安館 (5)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2章 虎坊橋第64章 雨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5章 相思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70章 貧非罪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9章 愛與牽手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3章 看華表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5章 我的童玩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4章 蘭姨娘 (3)第4章 惠安館 (3)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7章 玫 瑰 (2)第2章 惠安館 (1)第58章 墮胎記第18章 後 記第45章 相思仔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3章 惠安館 (2)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8章 新竹白粉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49章 愛與牽手第69章 兩粒芝麻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7章 小紅鞋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0章 貧非罪第64章 雨第45章 相思仔第75章 蟹殼黃 (2)第64章 雨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8章 惠安館 (7)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70章 貧非罪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5章 我的童玩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18章 後 記第66章 玫 瑰 (1)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3章 初 戀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40章 友 情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69章 兩粒芝麻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章 惠安館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8章 會唱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