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蘭姨娘 (2)

“別看他六十八歲了,硬朗着呢!再過下去,我熬不過他,他們一家人對付我一個人,我還有幾個五年好活!我不願意把年輕的日子埋在他們家。可是,四海茫茫,我出來了,又該怎麼樣呢?我又沒有親人,蘇州城裡倒有一個三歲就把我賣了的親孃,她住在哪條街上,我也記不得了呀!就記得那屋裡有一盞油燈,照着躺在牀上的哥哥,他病了,我娘坐在牀邊哭,應該就是爲了這病哥哥才把我賣的吧!想起來夢似的,也不知道是我亂想的,還是真的……”

蘭姨娘說着,眼裡閃着淚光,是她不願意哭出來吧,嘴上還勉強笑着。

媽不會說話,笨嘴拙舌的,也不勸勸蘭姨娘。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北海看燒法船的時候,在人羣裡跟媽媽撒開了手,還急得大哭呢,一個人怎麼能沒有媽?三歲就沒了媽,我也要哭了,我說:

“蘭姨娘,就在我們家住下,我爸爸就愛留人住下,空房好幾間呢!”

“乖孩子,好心腸,明天書念好了當女校長去,別嫁人,天底下男人沒好的!要是你爸媽願意,我就跟你們家住一輩子,讓我拜你媽當姐姐,問她願意不願意?”蘭姨娘笑着說。

“媽願意吧?”我真的問了。

“願——意呀!”媽的聲音好像在醋裡泡過,怎麼這麼酸!

我可是很開心,如果蘭姨娘能夠好久好久地停留在我們家的話。她怎麼也說我要當女校長呢?有一次,我站在對街的測字攤旁看熱鬧,測字的先生忽然從他的後領裡抽出一把摺扇,指着我對那些要算命的人說:“看見沒有?這個小姑娘趕明兒能當女校長,她的鼻子又高又直,主意大着呢!有男人氣。”蘭姨娘的話,測字先生的話,讓人聽了都舒服得很,使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爸對蘭姨娘也不錯,那天我跟着爸媽到瑞蚨祥去買衣料,媽高高興興地爲我和弟弟妹妹們挑選了一些衣料之後,爸忽然對我說:

“英子,你再挑一件給你蘭姨娘,你知道她喜歡什麼顏色的嗎?”

“知道知道。”我興奮得很,“她喜歡一件蛋青色的印度綢,鑲上一道黑邊兒,再壓一道白芽兒……”我比手劃腳說得高興,一回頭看見坐在玻璃櫃旁的媽,媽正皺着眉頭在瞪我。夥計早把深深淺淺的綢子捧來好幾匹,爸挑了一色最淺的,低聲下氣地遞到媽面前說:

“你看看這料子還好嗎?是真絲的嗎?”

媽繃住臉,抓起那匹布的一端,大把地一攥,拳頭緊緊的,像要把誰攥死。手鬆開來,那團綢子也慢慢散開,滿是皺痕,媽說:

“你看好就買吧,我不懂!”

我也真不懂媽爲什麼忽然跟爸生氣,直到有一天,在那雲煙繚繞的鴉片煙香中,我才也聞出那味道的不對。

那個做九六公債的胡伯伯,常來我家打牌,他有一套煙具擺在我們家,爸爸有時也躺在那裡陪胡伯伯玩兩口。

蘭姨娘很會燒煙,因爲施伯伯也是抽大煙的。是要吃晚飯的時候了,爸和蘭姨娘橫躺在牀上,面對面,枕着荷葉邊的繡花枕頭,上面是媽繡的拉鎖牡丹花,中間那份煙具我很喜歡,像爸給我從日本帶回來的一盒玩具。白銅煙盤裡擺着小巧的煙燈,冒着青黃的火苗,蘭姨娘用一根銀籤子從一個洋錢形的銀盒裡挑出一撮煙膏,在煙燈上燒得嗞嗞地響,然後把煙泡在她那紅紅的掌心上滾滾,就這麼來回燒着滾着,燒好了插在煙槍上,把銀籤子抽出來,中間正是個小洞口。煙槍遞給爸,爸嘬着嘴,對着燈火窣窣地抽着。我坐在小板凳上看蘭姨娘的手看愣了,那燒煙的手法,真是熟巧。忽然,在噴雲吐霧裡,蘭姨娘的手,被爸一把捉住了,爸說:

“你這是硃砂手,可有福氣呢!”

蘭姨娘用另一隻手把爸的手甩打了一下,抽回手去,笑瞪着爸爸:

“別胡鬧!沒看見孩子?”

爸也許真的忘記我在屋裡了,他側擡起頭,衝我不自然地一笑,爸的那副嘴臉!我打了一個冷戰,不知怎麼,立刻想到媽。我站起來,掀起布簾子,走出臥室,往外院的廚房跑去。我不知道爲什麼要在這時候找母親。跑到廚房,我喊了一聲:“媽!”背手倚着門框。

媽站在大爐竈前,頭上滿是汗,臉通紅,她的肚子太大了,向外挺着,挺得像要把肚子送給人!鍋裡油熱了,冒着煙,她把菜倒在鍋裡,纔回過頭來不耐煩地問我:

“幹麼?”我回答不出,直着眼看媽的臉。她急了,又催我:“說話呀!”

我被逼得找話說,看她呱呱呱地用鏟子敲着鍋底,把炒熟的菜裝在盤子裡,那手法也是熟巧的,我只好說:

“我餓了,媽。”

媽完全不知道剛纔的那一幕使我多麼同情她,她只是罵我:

“你急什麼?吃了要去赴死嗎?”她揚起鍋鏟趕我。“去去去,熱得很,別在我這兒搗亂!”

在我的淚眼中,媽媽的形象模糊了,我終於“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宋媽把我一把拉出廚房,她說什麼?“一點都不知道心疼你媽,看這麼熱天,這麼大肚子!”

我聽了跳起腳尖哭。

蘭姨娘也從裡院跑出來了,她說:

“剛纔不是還好好的嗎?這會工夫怎麼又搗亂搗到廚房來啦!”

媽說:

“去叫她爸爸來揍她!”

天快黑了,我被圍在家中女人們的中間,她們越叫我吃飯,我越傷心;她們越說我不懂事,我越哭得厲害。

在雜亂中,我忽然看見一個白色的影子從我身旁擦過,是——是多日不見的德先叔,他連看都不看我一眼,直往裡院走。看着他那輕飄飄白綢子長衫的背影,我咬起牙,恨一切在我眼前的人,包括德先叔在內。

第二天早晨,我是全家最遲起來的人,醒來我還閉着眼睛想,早點是不是應當繼續絕食下去?昨天抽大煙鬧硃砂手的事,給我的不安還沒有解開,她使我想到幾件事:我記得媽跟別人說過,爸爸在日本吃花酒,一家挨一家,吃一整條街,從天黑吃到天亮。媽就在家裡守到天亮,等着一個醉了的丈夫回來。我又記得我們住在城裡時,每次到城南遊藝園聽夜戲回來,車子從胭脂衚衕、韓家潭穿過時,宋媽總會把我從睡夢中推醒:“醒醒,醒醒,大小姐!看,多亮!”我睜開眼,原來正經過輝煌光亮的衚衕,各家門前掛着圍了小電燈扎彩的鏡框,上面寫着什麼“弟弟”“黛玉”“綠琴”等等字樣,奶媽跟我說過,蘭姨娘沒到施伯伯家,也是在這種地方住。他們是刮男人的錢、毀男人的家的壞東西!因爲這樣,所以一看到爸和蘭姨娘那樣的事,覺得使媽受了委屈,使我們都受了委屈。把原來喜歡蘭姨娘的心,打了大大的折扣,我又恨,又怕。

我起牀了,要到前院去,經過廂房時,一晃眼看見蘭姨娘正在牆前的桌上摸骨牌,玩她的過五關斬六將,我裝着沒看見,直走過去,因爲心中還恨恨的。

“英子!”蘭姨娘隔着窗子在叫我。

我不得不進屋了,蘭姨娘推開桌上的骨牌,站起來拉着我的手,溫柔地說:

“看你這孩子,昨天一晚上把眼睛都哭腫了,飯也沒吃。”她撫摩着我的頭髮,我繃着勁兒,一點笑容都沒有。她又說:

“別難過,後天就是七月十五了,你要提什麼樣的蓮花燈,蘭姨娘給你買。”

我搖搖頭,她又自管自地接着說:

“你不是說要特別花樣的嗎?我幫你做個西瓜燈,好?要把瓜吃空了,皮削脫,剩薄薄格一層瓤子,裡面點上燈,透明格,蠻有趣。”

蘭姨娘話說多了,就不由得帶了她家鄉的口音,輕輕軟軟,多麼好聽!我被她說得回心轉意了,點點頭。

她見我答應了也很高興,忽然又閒話問我:

“昨天跟你爸瞎三話四,講到半夜的那隻四眼狗是什麼人?”

“四眼狗?”我不懂。

蘭姨娘淘氣地笑了,她用手掌從臉上向下一抹,手指彎成兩個圈,往眼睛上一比:

“喏!就是這個人呀!”

“啊——那是我德先叔。”

這時,不知是什麼心情,忽然使我站在德先叔這一邊了,我有意把德先叔叫得親熱些,並且說:

“他是很有學問的,所以要戴眼鏡。他在北京大學唸書,爸說,他是頂、頂、頂新的新青年,很了不起!”我挑着大拇指說,很有把蘭姨娘卑賤的身份更壓下去的意思。

“原來是大學生呀!”蘭姨娘倒也緩和了,“那麼就是你媽說過,常住在你們家躲風聲的那個大學生嘍?”

“是。”

“好。”蘭姨娘點點頭笑說:“你爸爸的心眼兒蠻好的,三六九等的人都留下了。”

我從蘭姨娘的屋裡出來,就不由得往前院德先叔住的南屋走去。我有權利去,因爲南屋書桌抽屜裡放着我的功課,我的小布人兒,我的《兒童世界》,德先叔正佔用那書桌,我走進去就不客氣地拉開書桌抽屜,翻這翻那,毫無目的。他被我在他身旁鬧得低下頭來看。我說:

“我的小刀呢?剪子呢?蘭姨娘要給我做西瓜燈哪!”

“那個蘭姨娘是你傢什麼人?我以前怎麼沒見過?”我多麼高興蘭姨娘引起他的注意了。

“德先叔,你說那個蘭姨娘好看不好看?”

“我不知道,我沒看清楚。”

“她可看清楚你了,她說,你的眼睛很神氣,戴着眼鏡很有學問。”我想到“四眼狗”,簡直不敢正眼朝他臉上看,只聽見他說:

“哦?——哦?”

吃午飯的時候,德先叔的話更多了,他不那樣旁若無人地總對爸一個人說話了,也不時轉過頭向蘭姨娘表示徵求意見的樣子,但是蘭姨娘只顧給我夾菜,根本不留神他。

下午,我又溜到蘭姨娘的屋裡。我找個機會對蘭姨娘說:

“德先叔誇你哩!”

“誇我?誇我什麼呀?”

“我早上到書房去找剪刀,他跟我說:‘你那個蘭姨娘,很不錯呀!’”

“喲!”蘭姨娘抿着嘴笑了,“他還說什麼?”

“他說——他說,他說你像他的一個女同學。”我瞎說。

“那——人家是大學堂的,我怎麼比得了!”

晚飯桌上,蘭姨娘就笑眯眯的了,跟德先叔也搭搭話。爸更高興,他說:

“我這人就是喜歡幫助落難的朋友,別人不敢答應的事,我不怕!”說着,他就拍拍胸脯。爸酒喝得夠多,眼睛都紅了,笑嘻嘻斜乜着眼看蘭姨娘。媽的臉色好難看,站起來去倒茶,我的心又冷又怕,好像我和媽媽要被丟在荒野裡。

我整日守着蘭姨娘,不讓她有一點機會跟爸單獨在一起。德先叔這次住在我們家倒是很少出去,整日待在屋裡發愣,要不就在院子裡晃來晃去的。

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8章 後 記第6章 惠安館 (5)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67章 玫 瑰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章 惠安館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5章 蟹殼黃 (2)第32章 虎坊橋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13章 蘭姨娘 (2)第40章 友 情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章 惠安館 (4)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0章 貧非罪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7章 小紅鞋第58章 墮胎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30章 臺上臺下第12章 蘭姨娘 (1)第23章 看華表第4章 惠安館 (3)第3章 惠安館 (2)第27章 文津街第7章 惠安館 (6)第23章 看華表第18章 後 記第68章 會唱的球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3章 看華表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55章 一件旗袍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4章 雨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章 惠安館 (3)第63章 奔向光明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28章 擠老米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3章 蘭姨娘 (2)第27章 文津街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40章 友 情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45章 相思仔第18章 後 記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12章 蘭姨娘 (1)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章 惠安館 (7)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23章 看華表第53章 初 戀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章 惠安館 (3)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8章 後 記第6章 惠安館 (5)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67章 玫 瑰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章 惠安館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5章 蟹殼黃 (2)第32章 虎坊橋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13章 蘭姨娘 (2)第40章 友 情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章 惠安館 (4)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0章 貧非罪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7章 小紅鞋第58章 墮胎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30章 臺上臺下第12章 蘭姨娘 (1)第23章 看華表第4章 惠安館 (3)第3章 惠安館 (2)第27章 文津街第7章 惠安館 (6)第23章 看華表第18章 後 記第68章 會唱的球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3章 看華表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55章 一件旗袍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4章 雨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章 惠安館 (3)第63章 奔向光明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28章 擠老米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4章 藍布褂兒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3章 蘭姨娘 (2)第27章 文津街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40章 友 情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45章 相思仔第18章 後 記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12章 蘭姨娘 (1)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章 惠安館 (7)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23章 看華表第53章 初 戀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章 惠安館 (3)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