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戰事糜爛

年老的農人代替大家接受了命令,管家一撥馬便領着幾個隨從向下一個寨子趕去。農人們從地上爬起來,年老的農夫叮囑了幾句,一個半大不大的孩子便撒開雙腿,向寨子裡狂奔而去……

類似的情景,在一處處寨子裡上演着,白蠻的勇士從四面八方向總寨彙集,原本只有兩千多居民的總寨,到了第二天傍晚的時候。已經匯聚了足足三萬勇士,還有更多的人正從四面八方打着火把向這裡彙集。有人騎馬、有人步行。

……

隸屬於雲軒土司的蒼水寨自從土司大人發兵攻打薰月土司的寨子以後就加強了戒備,白天干農活時要在遠處派人警戒,晚上寨子上更是增加了數倍的人手巡邏。

這天午夜,黑夜的叢林中突然傳出各種古怪的聲音,棲鳥紛紛驚飛起來,野獸在林間奔跑,戍守在寨子上的壯丁提起弓箭,驚恐地四下張望着。

黑漆漆的夜色中突然響起了淒厲的嗩吶聲和蒼涼的號角聲、急促的梆子聲。一支火把亮起來,然後是無數支火把,無數支火把好象夜空中無數的繁星突然落到了紅塵,整個寨子被星的海洋包圍了。

寨丁手中的竹弓“吧嗒”一聲掉在地上,他是個勇士,獨自面對一隻熊羆時都沒有恐懼過,此刻也不是因爲怕死,他是因爲絕望,他無法想象,這麼多的敵人,寨子怎麼可能還守得住……

類似的反擊在一個個寨子裡上演着,嗅覺靈敏的外地商人已經意識到這一次的戰爭似乎不同尋常,雖然戰火還沒有蔓延到雲郡城,他們已經提前打點自己全部的財產,開始逃離這座城市了。

沒有人注意到,武邈土司和雲軒土司最忠心的管家,也帶着一些心腹,把兩大家族千百年來積攢的如山的金銀珠寶裝在一輛輛犛牛車上,夾在商賈隊伍裡,撤出了雲郡城。

烏蠻雖也受到了襲擊。但是比起白蠻來所受的損失不大,因爲烏蠻以遊牧爲主,他們的部落分佈在水草豐盛的地方,離大城大阜又遠。人員又分散,所以雲軒和武邈的部族勇士首先襲擊的是與他們毗鄰的白蠻。

烏蠻諸部不像白蠻一樣普遍會說漢語,而且和草原民族一樣,大多以牛羊皮做衣服,準確說起來。烏蠻纔是當地的原住民,而白蠻的大部分都是蠻化了的漢人,這也是白蠻比烏蠻擁有更高的文化水準和主要以農耕蠶桑爲主經濟模式的原因。

烏蠻大土司嶽緞蘭因爲統管的區域大,部下又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人,所以他的行蹤不太確定,平時很難找得到他,但是這一次不同,因爲大齊欽差駕臨,武邈已經派人去促請過他,雖然嶽緞蘭沒有來。卻也沒有馬上返回草原深處,而是留在了距雲郡比較近的一個部落裡,所以薰月很容易就找到了他。

“哈哈,尊敬的薰月土司,真是稀客呀,你怎麼會來我這兒的?”

薰月走進嶽緞蘭那幢用竹木製成的高腳樓時,嶽緞蘭正盤膝大坐,捧着一盆手抓羊肉在嚼。大塊的連骨羊肉燉的酥爛,肥腴鹹香,嶽緞蘭雙手抓着羊骨頭的兩端。一張大臉幾乎都埋進了肉裡,吃得滿腮油膩。

薰月走到他面前,盤膝坐下,臉色異常嚴肅:“老漢此來。是要找你商量一起出兵的事情!”

嶽緞蘭的大臉還埋在肉骨頭裡,吃得稀哩嘩啦的,薰月“砰”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喝道:“緞蘭,你個混賬小子,聽見老漢說話沒有?”

嶽緞蘭從肉骨頭裡擡起頭來。別看這大漢動作粗魯,長得濃眉大眼。倒是一表人才,英氣勃勃的一張面孔,鬍鬚如戟更爲他增添了幾分威勢,這樣一條大漢遠比薰月更像一個部落的大頭人。

只是,他的神色有些慵懶,鬍鬚和臉頰上全是油呼呼的肉汁,未免影響了他的英雄氣概。看歲數,這位孟土司頂多三十出頭。也難怪薰月生起氣來會叫他小子。

嶽緞蘭笑嘻嘻地道:“嘿!你們白僰人一向不大看得起我們烏僰人,沒想到這一次你們竟然願意和我們聯手,更叫人想不到的是,你薰月土司居然會親自來見我這個晚輩。”

薰月沒有理會他的調侃,肅然道:“你不用裝佯啦,我知道你的族人也被他們派兵劫掠過,依着你老傢伙一向不肯吃虧的性子,你願意忍了這口氣纔怪。”

薰月頓了頓,又道:“你應該看得出,那個混賬欽差雖然想在這裡攪風攪雨。但是這一次也未嘗不是雲家和文家意圖挑戰你我兩家地位的一次嘗試。如果我敗了,到時候你以爲會有你的好處嗎?”

嶽緞蘭嘿嘿一笑,抓起一塊大毛巾擦淨了臉頰,又擦了擦雙手,把毛巾往桌上一丟,滿不在乎地道:“武邈和雲軒那兩個白癡以爲薰土司已經老成了沒有牙的老虎,可我清楚,薰土司的尖牙利爪依舊鋒利着呢,他們……不是你的對手!”

薰月冷靜地道:“他們爲什麼敢跟老漢動手?倒不見得是認爲我老了。而是因爲他們背後站着朝廷欽差。這口氣我要是忍了,從此以後在雲郡就再也不用擡起頭做人了,我要不忍,倒也不怕他們聯手。

可是那位欽差雖然既貪婪又殘暴,卻不是昏庸之輩,只怕在他們動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向朝廷請兵了。朝廷如果派兵來,我孤掌難鳴,如果我被吞掉,到時候你也不會好過,沒有木頭,支不起房子,沒有鄰居,過不好日子啊!”

嶽緞蘭神色一正,道:“鄰居平安,自己也平安,這個道理,我懂!薰月土司要與我族聯盟,可以!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薰月道:“你說!”

嶽緞蘭道:“我要你的女兒嫣兒姑娘做我的女人!”

薰月眼神一厲,嶽緞蘭卻毫不迴避,他的眼神很認真。

薰月凝視他良久,緩緩說道:“她是我最寵愛的女兒!”

嶽緞蘭道:“還是薰月土司部落裡最美麗的一朵金花!”

薰月道:“你想娶她,可以,但她必須做土婦(王后)!”

嶽緞蘭咧開大嘴笑了:“當然!我的土婦去年病死了,連個娃兒都沒給我留下,嫣兒做了我的女人,不但將是我烏蠻七部的土婦。而且她若生個兒子給我,將來這個土司就是他來做!”

蠻族的漢子做事從不拖泥帶水,生死大事也只在三言兩語之間,薰月沒有再說別的。直接伸出右手,對嶽緞蘭道:“一言爲定!”

“啪!”

“啪!”

“啪!”

三擊掌,比山盟海誓更有效,比蓋了玉璽的國書更權威,雲郡地區最強大的兩個部落正式聯手了。

星星之火。燒成了熊熊的烈火,兩堆熊熊的烈火,合成了衝宵的大火。白蠻和烏蠻聯盟的第三天,雲郡城破,武邈土司和雲軒土司裹挾着欽差洪瑟焱倉惶逃竄,逃進了文家在深山裡的老巢。

雲郡地區一連串的變化把遙兒弄懵了,他想做的事還一件都沒有做,所有的一切便按照他想要的結果發展了,甚至比他設想的發展的更徹底、更迅速。

當雲郡城破的時候,遙兒終於驚醒了。她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看下去,她應該馬上出手,她到雲郡本來是來“點火”的,現在卻變成了“滅火”,滅掉洪瑟焱這頭蠢豬燃起的沖天大火!

當遙兒決心採取行動時,她才發覺在兵荒馬亂之中,一個人想要做點事情會有多難,這完全不像他和陳如之謀劃時想的那麼簡單:等待矛盾激化,蠻族造反,找到他們的首腦人物。曉以利害,勸其休兵,然後籍此上書,彈劾御使臺。藉助地方上的反彈,迫使女王以御使臺爲替罪羊,平息天下之怒。

現在蠻族真的反了,遙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們的首領,僅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武邈和雲軒來不及帶走的士兵化整爲零同白蠻和烏蠻的士兵打起了游擊戰。

這雙方的軍隊平時都是農民、樵夫、漁民和牧人,本就談不上什麼作戰紀律,再加上一切補給需要靠自己,如果軍隊太過集中,就無法找到足夠的糧食來添飽他們的肚子,所以除了攻打雲郡城的這一階段,其他時候雙方軍隊都是化整爲零,零散作戰的。

這種作戰模式很適合這裡的部落,這樣的戰鬥規模對這些蠻族部落來說也已經不算小了,但是看在早就見識過大軍團作戰的遙兒眼中自然是不值一提的。

但是這種規模的戰鬥其實更適合當地多山多河的地形,小股部隊行動靈活,補給方便,遠非集團軍行動所能比擬的。朝廷兵馬憚於在此地用兵,其實也有這方面的顧慮,你的兵力優勢在這裡施展不開,會被無處不在的游擊戰拖死在這裡。

這種到處發生的零散戰鬥給出行者製造了莫大的困難,尤其是遙兒這種人地兩生的外鄉人,更是寸步難行。她的準備終究是不太充足,她低估了洪瑟焱闖禍的本事,當她匆匆趕到雲郡,還沒喘上口氣兒,洪瑟焱就把薰月逼反了。

遙兒是從化外之地恨天回來的,她不瞭解洪瑟焱這種人骨子裡揮之不去的那種優越感,那種天朝欽使面對蠻夷之族的高傲和蔑視。

遙兒花了兩天功夫都沒有找到白蠻的薰月土司,反倒被幾夥語言不通的烏蠻兵疑爲奸細,如果不是她與沈人醉身手了得,早就被當場打殺了。

遙兒正覺無計可施,戰場形勢突然又發生了變化,邛郡、戎州和嶺南道的官兵急赴雲郡平叛來了,白蠻和烏蠻聞訊之後立即緊急收縮兵力,撤回他們固有的領地。

洪瑟焱殺了個回馬槍,耀武揚威地又回來了。

其實,邛郡、戎州和嶺南道官兵來的並沒有這麼快,否則薰月和嶽緞蘭的軍隊已經打到邛郡邊境,是沒有那麼順利就撤回來的。

朝廷軍隊畢竟訓練有素,統兵將領又知兵法。不是這些只有過小型衝突經驗的部落兵壯所能比擬的,朝廷兵馬只要對他們進行一番有序的追擊和攔阻,他們的傷亡必定慘重。

邛郡、戎州和嶺南道確實已經出兵了,但是兵馬並不多。

洪瑟焱決定劫掠白蠻和烏蠻山寨,向他們發動挑釁的時候,就已經快馬向邛郡、戎州和嶺南道駐軍將領求援了,說是發現涉嫌謀反的流人受到蠻族包庇,蠻族居心叵測,有可能會攻擊朝廷欽差。要求三地將領派兵援助,彈壓局勢。

三地將領接到欽差來信後,分別派了一衛兵馬赴雲郡增援。因爲只是預防萬一,並不確定蠻族會造反,派兵的目的只是爲欽差一壯聲勢,恫嚇地方不要輕舉妄動,所以所派的兵馬並不是很多。

可是他們趕到半路時,雲郡就已一團糜爛了。

洪瑟焱逃到武邈的山寨,派出信使聯絡援兵,獲悉援軍趕到的消息後,馬上與他們取得聯繫,打起旗號,號稱邛郡、戎州和嶺南道各發兵三萬,共九萬大軍兵發雲郡,白蠻和烏蠻不知其中底細,只好匆忙撤退。

這三支來援的人馬兵力薄弱,只是虛張聲勢,也不敢分兵追擊,以免被蠻人所乘,所以白蠻和烏蠻從容撤回了他們的領地,而朝廷官兵也兵不血刃地收復了雲郡城。

這個意外事件給遙兒製造了一個機會,白蠻和烏蠻既然收兵了,兵馬集中於一處,她要找到對方的土司就容易許多。而目前朝廷軍隊佔了上風,也給她的談判創造了最佳時機,想到這裡,遙兒立即向白蠻的村寨趕去。

遙兒與沈人醉牽着馬站在山坡上,默默地看着面前的水田。

站在高坡上望下去,一塊塊不規則的水田更像是打碎的鏡面了,藍田白雲依舊倒映在水中,但是已經失去了那詩一般優美的氣氛,因爲水田裡那原本整齊的一束束水稻,現在七扭八歪,有的整個倒伏在水中,有的掙扎着擡起頭來,顯得一片荒涼。L

第212章 女王心術第436章 吃天鵝肉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1章 若水人家第131章 三子小白第392章 蝴蝶效應第407章 醉人瘋狂第314章 勝負終定第40章 烈火焚身第七十八章 莫名敵意第351章 倆倆偷聽第271章 接連不斷第250章 終成姐弟第435章 針鋒相對第286章 遙兒的心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352章 惡人攔路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176章 梅花血雨第六十六章 楚侯猖狂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345章 末日瘋狂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八十八章 意外來客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336章 雞鴨魚肉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168章 醉人往事第一百零二章 母女交易第364章 戰事糜爛第213章 宰相之肚第41章 谷廟小曲第259章 三重門兒第243章 管仲之謀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八十章 聚會美食第288章 伙食尾子第267章 “情”字襲來第416章 一兒一女!第126章 貼心男友第190章 難解相思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170章 你的味道第433章 不請自來第443章 焰火映天第306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304章 西門之死第九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189章 不告而別第320章 打情罵俏第1章 若水人家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27章 遙兒的心第415章 用盡心機第146章 狄蠻王者?第330章 再遇三奇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238章 邑人之禍第9章 市井之象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52章 遙兒的悟第164章 李代桃僵第九十二章 小鮮肉兒第226章 風起青萍第432章 殺招萌動第122章 管彌密謀第353章 按兵不動第2章 逃難乞兒第189章 不告而別第32章 擊鞠挑戰第115章 管伯查案第190章 難解相思第210章 一頓肉打第57章 道士進宮第157章 魚兒咬鉤第六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七十七章 沁梅小妮第325章 俏小廝兒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234章 佛也是魔第266章 琪花瑤草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138章 小狼呼義第九十三章 歐陽玉珩第55章 秋雨如夢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429章 各懷鬼胎第288章 伙食尾子第27章 遙兒的心第116章 一籌莫展第九十九章 漸起微瀾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367章 強敵來犯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232章 情之灼灼第214章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323章 秋風乍起
第212章 女王心術第436章 吃天鵝肉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1章 若水人家第131章 三子小白第392章 蝴蝶效應第407章 醉人瘋狂第314章 勝負終定第40章 烈火焚身第七十八章 莫名敵意第351章 倆倆偷聽第271章 接連不斷第250章 終成姐弟第435章 針鋒相對第286章 遙兒的心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352章 惡人攔路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176章 梅花血雨第六十六章 楚侯猖狂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345章 末日瘋狂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八十八章 意外來客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336章 雞鴨魚肉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168章 醉人往事第一百零二章 母女交易第364章 戰事糜爛第213章 宰相之肚第41章 谷廟小曲第259章 三重門兒第243章 管仲之謀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八十章 聚會美食第288章 伙食尾子第267章 “情”字襲來第416章 一兒一女!第126章 貼心男友第190章 難解相思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170章 你的味道第433章 不請自來第443章 焰火映天第306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304章 西門之死第九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189章 不告而別第320章 打情罵俏第1章 若水人家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27章 遙兒的心第415章 用盡心機第146章 狄蠻王者?第330章 再遇三奇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238章 邑人之禍第9章 市井之象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52章 遙兒的悟第164章 李代桃僵第九十二章 小鮮肉兒第226章 風起青萍第432章 殺招萌動第122章 管彌密謀第353章 按兵不動第2章 逃難乞兒第189章 不告而別第32章 擊鞠挑戰第115章 管伯查案第190章 難解相思第210章 一頓肉打第57章 道士進宮第157章 魚兒咬鉤第六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七十七章 沁梅小妮第325章 俏小廝兒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234章 佛也是魔第266章 琪花瑤草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138章 小狼呼義第九十三章 歐陽玉珩第55章 秋雨如夢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429章 各懷鬼胎第288章 伙食尾子第27章 遙兒的心第116章 一籌莫展第九十九章 漸起微瀾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367章 強敵來犯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232章 情之灼灼第214章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323章 秋風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