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

夷陵城東外,約三十餘里。

吳軍大營。

此刻,營寨之中,氣氛低迷,一股股股悲憫氣息若有若無的散發着。

吳軍士卒亦是軍心盡喪,士氣極爲低落!

這一日,攻堅之戰的猛烈,超乎想象。

原本,萬餘之衆規模的吳軍前來奪取宜都郡各處險要,可就短短的一日功夫,吳卒便將近損傷數千餘衆。

不僅如此,作爲宗室將領的孫桓還下落不明,不知所蹤!

此戰,於吳軍來說,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慘敗。

因爲,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卻是依然未攻陷夷陵重鎮,這也自然不怪吳軍士卒軍心低迷了。

主帳中。

“凌將軍,小人與數名同袍奉您之令,特地翻山越嶺,沿孫將軍所率衆離去的方向前去打探,據山中村落的村民所交待。”

“他們言,跨過天險雞冠嶺,便能繞至夷陵城西。”

“然後,小人們也貿然穿過了雞冠嶺,沿大道悄然抵達夷陵西門外。”

“我等發現,城西方向戰火累累,屍山血海,血跡斑斑,顯然是剛大戰一場。”

“可是,我等卻並未打聽到孫將軍的消息。”

一席話落,淩統楞神片刻,遂不由面露憂色,無力擺擺手,示意斥候退卻。

隨着斥候徐徐離帳,淩統心下不由一沉,半響無言,他明白,恐怕事情當真如他之前所猜測的那樣,真正發生了。

孫桓,被擒獲!

這則消息,此時也幾乎被證實。

畢竟,斥候言,夷陵城西發生過大戰,可西門正對的乃是蜀中方向,除了孫桓成功翻山越嶺,繞至後方,奇襲城池以外。

淩統,想不出其他人了!

其次,趙雲從蜀中領軍來援,那必然要經過西門,可他卻毫髮未損的抵達了東門方向。

這,說明什麼?

要是孫桓奇襲夷陵建工,那他早就大舉攻擊東門,與主力裡應外合破城了。

如今局勢發展至今,淩統已經於心底斷定,孫桓此次奇襲必然是失敗了,而他麾下軍卒也由於趙雲的忽然來援,不是被全殲便是被俘虜。

不然,如若孫桓率衆返回,不可能絲毫杳無音信!

這一席席心理話,都是現階段淩統根據目前局勢,所推測的。

想到此處,淩統也不由感到頭疼欲裂,喃喃自語着:“唉,希望孫將軍已經戰死城下,而不是被俘吧。”

“不然,局勢將越發不利也!”

這一刻,他也想的極爲透徹,如若孫桓戰死,那他還能以此作爲藉口,激勵己方本就軍心低落的士氣,然後重奪夷陵,也未嘗沒有可能。

畢竟,趙雲雖強悍至極,可也不過是孤身一騎,還當真能殺盡數千軍士不成?

再說,夷陵守軍此時也不過才增加了數百餘衆,於大局上並無大礙!

只要吳軍士卒軍心重新恢復,重奪夷陵並不是問題。

哀兵必勝嘛!

可他怕就怕在孫桓是被荊州軍所俘。

如若當真這樣,那便不好辦了!

因爲,夷陵守軍守不住城頭之時,便必然會在戰俘之上想辦法,然後以此攪亂己方軍心。

“唉。”

“大都督啊大都督,統當真辜負了你的期望啊,並未奪取江陵西部屏障夷陵城。”

“末將,心底有愧啊!”

這一刻,哀嘆一聲,淩統也不由面露憂色,極爲輕聲的喃喃道。

原本,他自領軍令狀時,曾向呂蒙保證,必將短時間之內便將夷陵這道重鎮給打通,徹底切斷荊益二州,讓南郡徹底淪爲孤城。

如今,才交戰一日,己方損傷兵力便約數千有餘,並且主將還下落不明。

先前領命出發時,淩統還曾信誓旦旦。

可如今,他卻束手無策,不知接下來應當如何進行?

畢竟,如今吳卒初逢大敗,軍心低落,再想大舉攻城,已然是不現實的決策。

此時,就在淩統於帳中焦慮不已,徘徊踱步的時間,帳外親衛陡然掀開帳簾,快步走進。

一席話落,淩統憂慮的面色陡然大變,忽然大喜起來。

“報!”

“啓稟凌將軍,剛剛黃老將軍所派遣而出的信使已經抵達大營。”

“小人將其截住,詢問了一番情況以後,那信使才告知了黃老將軍已經攻取了二郡。”

“現在,黃老將軍親自領衆跨過沅水,兵渡油水,現前鋒距離我部,已不足十餘里了。”

正是黃蓋率衆前來的消息,不由讓淩統再次喜色連連,神情再次充滿着希望。

特別是,當他聽到,黃蓋已經成功攻取武陵、零陵二郡以後,不由越發興奮着。

須知,如今的己軍剛剛經歷敗仗,軍心正值低落之際,可想而知,只要能夠等待黃蓋率衆前來匯合,再將二郡收復的消息昭告全軍。

不用多想,吳卒軍心都將必然大幅度提升。

沉思片刻,淩統此時面容鬆動,輕笑着:“你速速前去傳令各將校,迅速寨門集合。”

“本將,要親自於大營外隆重接待黃老將軍率衆抵達!”

徐徐思索片刻,他亦是想到了這則大張旗鼓,激烈己方軍心的做法。

與此同時,夷陵城,軍府。

此刻,趙雲身居主位,階下守將陳鳳,以及一衆將校也徐徐而立。

半響,守將陳鳳面露慮色,當先拱手道:“趙將軍,你不是正在成都麼?”

“如今,爲何會忽然抵達夷陵城?”

此言一出,其餘將校,亦是面露疑慮,皆不自覺間望向趙雲的身影,希望得到可靠的答案。

趙雲爲何會忽然出現於此,這正是諸將所不解的!

聞言,思緒片刻,趙雲輕笑着:“哦,實際上,早在一月前,本將便不再成都城了。”

“當時,由於漢中大捷,主公於衆羣臣的一致力諫下,上表天子,設壇於漢中稱漢中王,正式與曹賊並立,意圖興復漢室,迎接天子。”

頓了頓,他望了望周遭諸將的目光,遂繼續道:“當然,雖然漢中大捷,可主公卻依舊心憂東部局勢,便不由命本將領數百白耳兵東進,坐鎮魚復,探查當地局勢。”

“也正是於此,南郡所派遣返回蜀中的信使,告知吳軍大舉來襲的消息時,也被雲提前得知。”

“故此,雲心憂荊州方面局勢,便命信使繼續回返成都稟告漢中王,而本將則領數百白耳精兵,星夜兼程,趕往荊州。”

“由此,才正好遇到了吳軍大舉攻城,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不然,一旦夷陵有失,那荊州局勢危矣啊!”

徐徐一番話,趙雲也徐徐將自身如何前來的來意,徐徐告知了諸將。

話音落下,諸衆才面色稍緩。

………

吳軍大營外。

此刻,淩統率衆於營外,也迎接了黃蓋大軍的到來。

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章 夢議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
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章 夢議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