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

隨着呂蒙等衆計議已定!

接下來的一兩日間,每日夜間,江陵城外四周營壘,都將有大批吳軍士卒趁夜悄然無聲的徐徐聚集於城北主營隱藏。

然後,次日則繼續廣豎旌旗,大造聲勢,與城內守軍相互對峙。

由於攻城將近半月有餘,荊州軍徵召民衆協助守城,卻導致吳軍難以撼動堅如磐石的城防。

故而,一方面礙於氣溫的愈發下降,另一方面也爲了減少傷亡,雙方也形成了拉鋸戰。

只不過。

吳軍士卒雖然趁夜暗中遣軍集結,可天下並未有不透風的牆,城中終究是看出了絲絲端倪。

郡守府。

“你是說,近兩日來,吳軍疑似調軍頻繁?”

“殷別駕,的確如此。”

“這兩日來,雖然吳軍趁夜悄然無息的遣軍,可末將也時刻巡查着,倒也發現一絲端倪,故此便暗中用竹簍將數員斥候送下去,冒險打探。”

“果不其然………”

一席話落,孫狼便拱手將斥候親眼所見,吳軍各部暗中集結於城北大營,而原本其餘營中則大肆豎立旌旗的消息徐徐匯報而出!

“吳軍悄然集結,呂蒙又想作何打算?”

話音剛落,一旁潘濬便不由面露疑慮,喃喃自語着。

至於郡守糜芳,自從歲月前關平大斬十餘員叛將,肅清軍中不安的隱患以後,糜芳便整日享樂,遂不再過問軍中要務,將守城諸事皆交給了關平、殷觀,潘濬等衆。

聞言,殷觀也不由沉吟半響,面露狐疑之色,道:“如今君侯已經率主力輕取夏口城,又有少將軍的情報言,江東腹地的山越民早已俯視眈眈。”

“吳軍於漢津遭逢慘敗,吳地境內必然是狼煙四起,山越各族必不會放棄此次趁火打劫的機會。”

“按理說,以現今的局勢來看,呂蒙久攻不下吾方城池,回軍奪回夏口,回援吳地方爲正途,可按照目前的情況,吳軍卻是趁夜悄然集結大軍。”

“看來,呂蒙絕不是要撤兵,而是別有用心矣!”

暗自苦思半響,殷觀不由望向一旁的潘濬,遂面露求助的眼神,徐徐道:“承明,以你之見,呂蒙如此動作,意欲何爲呢?”

聞言,潘濬面做沉思之狀,喃喃道:“濬估計,呂蒙應該是準備撤軍了。”

“畢竟,如今夏口失守,江東門戶便轟然打開,其腹地將隨時暴露於君侯兵鋒之下,以孫權的秉性,他必然不願再繼續攻略荊州。”

“那下令主力撤軍便是必然的!”

頓了頓,他面色凝重,猜測道:“以呂蒙勢在必得,做夢都想取荊州的心態,他必不甘心此次半途而廢,而放棄荊州的爭奪。”

“可江陵又城防堅固,吳軍一時難以攻陷。”

“故此,吾猜想,呂蒙暗中調集主力集結於城北一線,想必是想吃掉廖主薄所部的萬餘大軍,以此削弱我軍的實力了。”

一席話落。

殷觀聞訊,頓時面露驚恐之狀!

“呂蒙,竟如此大的魄力?”

一時,殷觀不由也感到難以置信。

廖化率萬餘大軍從陸路回援,與朱然領軍於湖口抗衡,連連壓制着吳軍。

故此,驟然聽聞聽着呂蒙準備吃掉己方萬餘軍卒的計劃後,也半響未平復過來心緒。

“沒什麼不可能的!”

“以平之見,這纔是呂蒙敢想敢做,孤注一擲的秉性。”

下一秒,不待二人繼續議論,府外便傳來陣陣沉重的步履聲。

須臾間,關平身披戎裝,攜親衛將劉伽前來。

見狀,殷觀、潘濬不由略微愣神,遂拱手道:“少將軍,你這……”

“你還有傷再身,應當靜心休養,豈可再操勞于軍務?”

一時,二人一同勸誡着。

只不過。

聞訊以後,關平遂徐徐揮手打斷二人,面色沉靜,嚴肅的語氣道:“殷別駕、潘從事,此戰已經關乎着我軍安危,平又豈可繼續沉浸府中養傷,而坐視着廖主薄所部被吳軍全殲?”

“料想,呂蒙既然已經能算計我回防大軍,便必然不會嚴密封鎖消息,必不會讓廖主薄得到絲毫風聲。”

“然後,趁我軍與湖口吳軍激戰正酣之際,吳軍主力卻是趁機齊出,將之分割。”

“如此,我軍折損萬餘精銳,則荊州不穩,此戰,吾當親自出戰,率軍出城攻襲吳軍。”

一席話音。

關平此刻面露決然之色,表情上看不出絲毫的猶豫,錚錚說着。

可此時殷觀卻立即勸誡着:“少將軍,您親自出戰?”

“這可不行,你現今傷勢還未痊癒,一旦出戰,傷勢崩裂,可將有性命之危矣!”

此言落下,殷觀直言拒絕。

不過,關平既然已經做出決定,又豈會輕易改變?

“殷別駕,你不必再勸,平已計議已定,絕不會再改變。”

話落,他又喃喃解釋着:“此戰,將關乎着我軍萬餘精銳的生死存亡,可我軍城內能夠出城野戰者,不過數千餘衆,兵力遠遠遜色於吳卒。”

“如若沒有平親自領導,我軍很難接應到廖主薄所部。”

這一番話,殷觀、潘濬其實都清楚,只不過他們礙於關平所受傷勢,卻還是依舊直言反對。

當然,最終還是勸不住罷了!

就在此時,就在吳軍暗暗集結時,關平亦在暗中調度數千精銳悄然集結着,等待着出戰的時機。

不僅如此,已經甦醒的龐德聽聞己方要出城野戰,也帶傷請戰,態度亦是極爲執着。

無奈下,關平也只得答應。

次日,湖口方向。

“吳軍將士們,我等已經堅守這道防線數日有餘,讓前方荊州賊子猖狂至今。”

“今日,本將與你等一道,率軍衝擊敵軍,搏戰荊州賊,殺盡他們!”

“你等可敢一戰?”

“喔喔。殺,殺。”

一時間,朱然三言兩語,亦是激起了麾下軍士的戰心。

此刻,方圓之地,吳軍喊殺聲,響徹數裡。

“咚咚。”

此時,戰鼓如潮,洶涌澎湃。

萬千吳卒紛紛結陣,高吼着向荊州軍殺入。

眼見着吳卒竟然放棄防線,徑直向己方殺奔而來時,主薄廖化不由面露疑慮,喃喃道:“吳軍今日爲何如此反常,竟然主動出擊了?”

這也不怪廖化疑慮,自從他領軍從麥城抵達此處以後,吳軍便依託早已構建完畢的湖口防線,與他所抗衡,一直阻擋着己方回軍江陵。

不過,疑慮歸疑慮,可如今吳軍已經當先殺奔而來,荊州軍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局面!

“荊州兒郎們,吳賊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想要野戰與我軍廝殺。”

“今日,我等便用掌中刀劍告訴吳賊。”

“當今天下,唯有我們是天下無敵的!”

“兒郎們,殺!”

“殺,殺。”

陡然間,廖化亦是面色一變,奮力拔劍,厲聲喝道。

轉瞬息,萬餘荊州精卒亦結陣向前迎戰。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章 名將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九十章 對峙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九章 假象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章 名將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九十章 對峙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九章 假象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