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解夢

汝水,一處支流,河畔邊。

此時,一員白髮蒼蒼,鬆行鶴骨,氣宇軒昂,面容反而十足精神的六旬老者正手持竹竿,從旁放着竹籮,裡面盛滿了水,數條大鯉魚正在嬉戲着。

顯然,今日他收穫頗豐!

良久,遠處陣陣腳步聲由遠及近的響徹着,這老者早有察覺,嘴角不自覺間露出一絲笑容,裝作不知,繼續垂釣着。

“小子關平,拜見水鏡先生。”

片刻功夫後,關平持刀跨步走到老者身旁,拱手行禮着。

聞言,老者卻是反而露出一絲意外之色,暗暗道:“這小子好眼力,竟然一眼便看穿了我的身份?”

“哦,這位公子何出此言,水鏡先生早在建安十三年便已逝世,此事荊襄之地的民衆皆有所聞。”

“觀公子的口音,也是荊襄人士吧,怎會不知此事呢?”

“你可不要認錯人了,老夫只是一介山野村夫罷了,可當不得水鏡先生大名啊。”

眼見着面前司馬徽面容輕笑和藹,卻極力否定着自身身份,關平亦不由心生疑慮,暗暗沉吟着:“司馬徽竟然願意爲我解夢,可爲何又不願公開身份?”

是的,在斥候向他稟告實情後,關平轉念一想,便果斷想到此人有可能便是司馬徽。

因爲,當時黃承彥曾說過,司馬徽精通陰陽學,善於相面、解讀術,還告知他,要想解心底疑慮,唯有水鏡先生。

頓了頓,關平又暗暗想着:“難道說,建安十三年,荊襄民衆皆傳言司馬徽逝世,這只是他所施的障眼法?”

“實際上,他只是詐死?”

本來,關平也以爲司馬徽的確是真的逝世,可直到黃承彥推舉他,關平心底才逐漸升起疑慮。

直到此刻,在第一眼所見司馬徽以後,瞧見他全身間所透露出的不凡,關平便隱約斷定,此人就是水鏡。

只是,沒想到司馬徽卻是裝傻!

見狀,眼見他不願透露真實身份,關平遂不再問,轉變話題,拱手道:“老先生,吾聽聞你能爲小子解心中困惑,特斗膽前來。”

“還望老先生予以賜教!”

聞言,老者面容浮現濃濃笑意,淡淡道:“小子,想要答案,易耳!”

“看見從旁的魚竿沒,你我來比比,以一個時辰爲限,誰要是釣的魚兒多,誰便勝出。”

“如若你能贏過老夫,那吾在爲你解惑。”

話落,一時間發現司馬徽竟然直接無視了自己的問題,轉而眼神飛轉,緊盯着魚竿,說着。

旋即,關平也知曉這等隱士的脾氣,做事就喜歡故弄玄虛,不由微微搖頭,遂走過去伸手拾起魚竿,然後放上魚餌便拋入水中。

轉眼間,二人便坐在岸邊石墩處,垂釣着。

時間一分一秒相過,轉瞬息,半個時辰已經過去,老者面色坦然,悠然自得!

就在這段時間內,老者已經垂釣起兩條大鯉魚,放入了竹籮中。

反觀另一旁的關平,卻是苦釣半個時辰,連一條魚的身影都未碰見。

此時,關平心緒不由微微浮躁着。

見此,司馬徽側目看其一眼,笑容滿面,略微搖了搖頭,卻是並未表現出來,繼續垂釣。

下一刻,空中驕陽似火,氣溫越發炎熱,一個時辰亦是逐漸相過。

只是,一個時辰內,老者卻是已經釣起數條大鯉魚,將竹籮都已裝滿,十餘條大魚此時正在其中活蹦亂跳着。

關平,卻依然一無所獲!

此時,望着身旁司馬徽滿滿的收穫,關平本沉靜的心緒卻是越發焦躁,遂不由起身,在岸邊四處踱步着。

“小子,聽說過渭水河畔,姜太公垂釣的故事麼?”

眼見着關平來回徘徊着,心底極爲焦慮不安,不由輕笑着。

聞言,關平瞬息停下,遂喃喃道:“姜太公?”

“姜太公垂釣,願者上鉤?”

話音落下,老者笑容越發濃厚,便揮手招呼着關平前來坐下,然後才道:“小子,你也知曉這道理啊!”

“曾經,姜太公身負萬千之能,畢生的夢想便是希望能夠輔助一介明君,覆滅殘暴的殷商,故而,他便以古稀的年紀整日在渭水河畔垂釣。”

“最終,釣到了周文王,姜太公從而出仕輔助,則奠定了大周八百餘年基業。”

說到這裡,老者喜色越發濃厚,面向關平,自顧自說道:“小子,你現在明白垂釣最需要的是什麼了麼?”

“是耐心,只有時刻保持着心情順暢,不焦慮、不急躁的心態,才能最終釣到大魚。”

“試想想,要是當初的姜太公垂釣毫無耐心,他又怎可釣住周文王這條大魚,又如何能輔助他建立大周,奠定數百年基業,自身又如何能青史留名呢?”

頓了頓,老者加重語氣,繼續說着:“小子,釣魚便要有足夠的耐心,像你這般急急躁躁的樣子,不把魚兒嚇跑便算謝天謝地了,又如何能夠釣到大魚?”

一席話語,關平聽罷,卻是面色凝重,盡顯疑慮,顯然未弄懂這番話其意。

隨即,老者繼續垂釣着,半響後,他輕笑一番,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道:“小子,行軍征戰便猶如垂釣,兩者皆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就是不能心急,就算是連戰連勝,也要保持最初的心態,一旦控制不住自身心緒,而要強行出擊。”

“恐怕到頭來,因實力不濟,吃虧的依舊是自己啊!”

“少將軍,好好仔細想想吧!”

最後一句話,老者忽然起身,大笑着說道。

話畢,這老者竟然端起了竹籮,然後將所有釣起的大魚放歸水中,然後便手提籮筐,怡然自得的哼着小曲,悠然離去!

此刻,關平並未起身追趕,而是目視着滔滔江水,思索着剛纔這席話的其意。

他知曉,司馬徽既然提前在此處等待着自己,那肯定是有目的的!

思索許久,直到司馬徽的身影已經漸漸消失不見,關平陡然起身,面色大變,大笑道:“哈哈!”

“吾明白了!”

隨即,他目光炯炯,對視着水面,高聲大喝着:“老先生,小子多謝你的出現爲吾解惑!”

話落,關平則拾起大刀,疾步離去。

此刻,經過對司馬徽這番話的剖析下,關平才明白了,其實水鏡先生是在藉以姜太公垂釣一事告知他,行事務必要沉靜,不能太過貪圖便宜,要懂得知足。

正是因爲己軍襄樊大捷,他關平纔會生出領軍北上,襲擊許都,擁立天子的想法。

可是,卻由於實力不夠的緣故,自己纔會在夜間做噩夢。

司馬徽其實便是在隱晦的告訴他,不要一昧的窮追猛打,要根據自身的實力,懂得進退。

簡而言之,司馬徽的意思表示,就算許都擺在眼前,可以輕易攻取,也不能攻下。

一旦攻下,荊州軍的危機便在無緩和的餘地!

遠處,望着關平的背影漸漸遠去,司馬徽才徐徐走出,喃喃道:“這小子,悟性倒是不錯嘛,竟然短短片刻,便悟透了。”

此話一出,司馬徽遂也迅速離開,不知所蹤。

這一刻,汝水岸邊,安靜一片,彷彿從未有人待過一般。

PS:鳳溪查了下百度,百度說司馬徽174出生,208逝世,也就是說他34歲就逝世了,對於此點,我是不信的,司馬徽既然是諸葛亮他們那一輩的老師,208年的諸葛27歲,作爲老師怎麼可能才大十歲,這不科學,再說,精通陰陽學的水鏡英年早逝,這也不合常理,所以鳳溪覺得,百度上關於他生平的資料是不可信的,208年的司馬徽不可能才30多歲,更有可能是障眼法,假死,原因是曹操攻下荊州後,一直徵辟司馬徽爲官,但這樣一位隱士肯定不會出仕,爲了讓曹操放棄這想法,想出假死的想法也就不足爲奇了,鳳溪在這裡說明一下我的設想,還請各位看到這裡,勿噴!

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
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