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軍令狀

此時,關平亦不打攪,靜靜等待着。

等待片刻,鄧艾拱手徐徐說着:“少……將軍……”

見狀,關平凝神,沉默一秒,道:“士載,放鬆心態說,不要如此緊張,此處唯有你我二人。”

“放鬆心情,說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隨着,在關平的示意下,鄧艾暗暗下定決心,身形正坐,朗聲道:“以艾…之見…,以襄陽的…地勢,攻取難度很大。”

“此時,襄陽城由襄陽太守呂常領四千餘衆固守,這座堅城是曾經劉表傾以大半生的心血打造而成,外加襄陽連漢水,設有水門。”

“這無疑又給我軍增添了攻取的難度,就算我軍全力取襄陽,也需繼續留一軍圍困樊城,不然曹仁也不是傻子,也會與襄陽裡應外合。

“如此,強攻的話,損失兵力便過大矣!”

頓了一頓,眼見關平還在繼續傾聽,鄧艾繼續道:“故,艾以爲,此次我軍攻取襄陽,可以利用曹軍戰俘。”

“利用得當,我軍取襄陽便可不損一兵…一卒。”

“戰俘?”凝思片刻,關平臉色不起波瀾,平靜道:“士載,你之意莫非是以降將於禁爲首,糾集曹軍戰俘攻擊襄陽城。”

“只要雙方傷亡互損時,那便會徹底不死不休!”

“如此,我軍攻取襄陽不僅實力大增,戰後這支戰俘也必然無法在繼續效忠曹操,只能爲我所用,對否?”

聞言,鄧艾立即喜形於色,拱手道:“少…將軍,高見,艾正是此意!”

話音落下,關平便忽然意識到什麼,先是以異樣的眼神緊盯着鄧艾,隨之便欣喜萬分。

因爲,鄧艾剛纔說話時竟然未結巴饒舌。

遙見少將軍緊盯着自己,神色萬變,鄧艾不由心下緊張幾分,吞吐道:“少…將軍,你…這…是?”

“哈哈!”聞言,關平輕笑一聲,隨即說着:“士載,你可發現自己剛纔可有不同之處?”

“嗯?”

“你剛剛分析戰局時,竟然沒有口吃症狀了。”

關平提醒,鄧艾先是楞了片刻,隨後狂喜,自己剛纔好像真的沒有在口吃。

旋即,關平想了想,正色道:“士載,吾一直便強調,世上無難事,只怕無心人,只要你一直保持着今日的自信。”

“改掉口疾,必不在話下!”

“少…將軍,艾…必定早日改掉,不辜負……你的期望。”

緊隨其後,關平身軀筆直站起,領鄧艾一同往主帳行去,向其父陳述攻取襄陽的優勢,並自己的計劃。

其實,利用曹軍戰俘攻取襄陽,此策關平早已想到,讓鄧艾前來分析,只不過是想給他歷練的機會,早日進行培養。

畢竟,關羽此刻已經年近六旬,以日後蜀漢匱乏的將帥之才,關平隨其父鎮守荊州多年,將來必然是要接班的,既作爲主帥,便不能凡事親力親爲,那及早培養班底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

大營,主帳

“以曹軍戰俘取襄陽,你難道不擔心譁變?”

聞言,關羽並不是沒有想過此策,只是這計劃風險性太大,稍有不慎,以己方之力不能及時鎮壓,城內曹軍迅速出動,恐怕反而將大好戰局皆葬送。

隨後,關羽撫摸額下長鬚,道:“其次,雖可利用降將於禁彈壓戰俘軍心,可別忘了,還有一塊硬骨頭呢。”

“有他在,想要用戰俘攻城,根本不可行!”

話說到此處,關平也已經聽出了關羽已經動心,只是還有一絲猶豫,想了想,立即給吃了一顆定心丸。

“父帥,你所擔憂的莫非是龐德會在陣前攪亂我軍的計劃,可兒向你保證,此次在我的計劃內,龐德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

“而且,龐德不是寧死不降,誓死效忠曹操麼,此次兒定會讓曹營上下都堅信,龐德已經歸順我軍。”

一時,遙見關平說得信誓旦旦,所言非虛,關羽丹鳳眼微微一凝,輕聲道:“季常,平兒之策,你以爲如何?”

聞言,從旁的一員中年文士拱手答道:“君侯,良附議少將軍先取襄陽,隨後穩定大局,與曹軍隔江對峙的計劃。”

想了又想,馬良繼續道:“君侯,如今漢中王纔剛剛取得漢中大捷,暫時未有餘力在繼續北進,單憑我軍之力,很難與曹操進行拉鋸消耗戰。”

“暫時先取襄陽,等修養數年,漢中王領蜀中主力出秦嶺北伐關中之際,我軍在渡江圍樊城,取許都。”

“如此兩面出兵,何愁曹氏不滅,大漢不興?”

一席話語,馬良堅定的站在了關平一方,也贊同取襄陽的策略。

聞言,關羽面色一顯,緊接着猶豫道:“可本將在先前的軍議中已經表明先取樊城的態度,如此朝令夕改,對軍心不利啊!”

“而且爲了快速奪取樊城,吾亦加急調令後方,遣軍北上。”

話音落下,關平進一步勸說着:“父帥,其實無妨,無論樊城還是襄陽,都以城堅而聞名,我軍要想快速取城池,都必須要有充足的軍力。”

“至於軍心嘛,兒希望父帥繼續領衆將圍困樊城,防範北岸的曹仁所部,以及屯兵宛城的徐晃部。”

“然後調撥給兒五千精兵並周倉將軍以及曹軍戰俘,兒在此立下軍令狀,一月之內,必取襄陽!”

此刻,關平也是直接立下軍令狀,毫無拖泥帶水。

商議到此處,關羽既以動心,也不是猶豫之人,片刻後,便同意了關平的請求,自己領衆將屯北岸,防範曹軍,則調撥五千精銳於關平,將襄陽戰事全權交給關平指揮。

“兒必定不辜負父帥期望!”

眼見關羽同意,關平不由深吸口氣,拱手答道。

既然計劃同意,關平遂不在繼續停留,便領鄧艾拱手告退,退出營帳。

…………

退出帳外,關平緊繃的神色得以釋放,隨後大喜道:“哈哈哈,沉寂一年,也是時候該我揚名了。”

“此戰,亦是我揚名之時,也必讓曹軍諸將聞風喪膽!”

釋放片刻,關平話風一轉,說着:“士載,隨吾前往戰俘營。”

旋即,二人便徑直改變方向,朝戰俘營行去。

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九十章 對峙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
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九十章 對峙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