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

“荊州軍?”

關平來了!

就在呂岱下定決心準備趁此良機將殘餘的士武一衆斬盡殺絕時,這一刻他陡然面露震驚、驚恐之色。

半響。

呂岱倒吸一口涼氣,瞳孔微縮,驚懼道:“荊州軍如何會出現在我軍後面去了?”

此時間,他不僅感受到了一絲深寒的寒意,更是感受到了濃濃的畏懼!

除掉士武,利用荊州軍,也是他經過深思熟慮所過濾以後才最終敲定的計劃。

在他的計劃當中,此刻荊州軍應當全力以赴圍殺交州所部的,就算主將士武能夠僥倖逃脫,那必然也是強弩之末,所率領亦不過是殘餘部衆。

他也可憑藉自身麾下數百精銳軍卒秘密將之殺害,然後藉機推諉給荊州軍,挑起士家與荊州的全面大戰。

而且,爲了能夠保證此事真僞性,呂岱也忍痛放棄了將近三百餘吳軍軍士於城中與交州軍一道覆滅!

可以說,對於此次計劃,他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可現在卻是變故突生。

荊州軍忽然從後背來襲。

這幾乎是完全打亂了呂岱的計劃,令其猝不及防!

“全軍快撤。”

“速速撤退。”

下一秒,呂岱眼尖,已經發現關平手執大刀一馬當先殺奔而至,軍中軍士皆氣勢恢宏,士氣高漲,凝聚力極爲強悍。

這一刻,己方驟然遭襲,軍心大亂不說!

此時,對面士武見此一幕,也在麾下數員將官的提醒下,率衆向吳軍發動了進攻,想趁亂突破重圍,然後與榕江留守部衆匯合。

爲了避免腹背受敵,呂岱果斷倉促下達撤退指令。

一時,吳軍數百餘衆,各部紛紛接令。

短短功夫,吳軍便向東側的山巒倉惶逃離,將近損失了百餘卒纔算擺脫了雙方的圍殺。

只不過。

吳軍雖然憑藉兵力衆多的優勢勉強撤離了,可殘餘的士武所部卻反而陷入了包圍。

此刻,大道之上,數百荊州軍將百餘殘餘交州軍士圍困於正中,戰刀之上寒氣逼人,真俯視眈眈的緊盯着敵軍。

眼見這一幕,士武此時面露委屈,好似淚珠要從眼眶中流露出一般,渾身直打顫,極爲恐懼!

今夜,他受到的壓力幾乎是與日倍增。

先是呂岱設計要殺害他,緊接着好不容易死裡求生,拼死突圍而出,本以爲可免於一死時,卻未料到吳軍斬殺他的決心依舊不可動搖,就在此處靜靜等待着他的到來。

最終,雖然避免了成爲火中的焦炭,可卻還是落入了荊州軍的手中。

半響。

大道之上,荊州軍人手一支火把,照耀四周,顯耀堂堂。

亮火中,關平此時已經返回了大刀,手執利劍徐徐從外圍跨步而來,一眼便注意到了中心正魂不守舍、驚懼不已的士武,不由面容鬆動,輕笑着:“關君侯長子平拜會士將軍!”

一席話落。

關平遂面露笑意,絲毫未有任何的凌厲氣息展露而出!

這一刻,反而輪到士武疑惑了。

關平,這是打算幹嘛呢?

思索良久,還不待士武有絲毫頭緒時,關平拱手緩緩道:“士將軍,你不必心懷憂慮!”

“其兄掌控交州數郡已經數十載,於當地有絕對的話語權,實力異常強盛。”

“可貴軍雖與我大漢毗鄰,但自從我軍坐鎮荊州十餘載來,我們雙方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一直友好相處。”

說到這,他面色才緩緩轉變,言語也逐漸變得陰沉,冷聲道:“此次,士將軍有廣鬱之失,也是貴軍咎由自取,野心勃勃所導致的。”

“我大漢之敵乃是北方曹賊,無意於貴軍戰場兵戎相見,可我軍同樣不是那麼好輕與的,犯境之人必殺!”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最後一席話,關平面色再次涌上數分,怒喝之聲凌厲般吼出。

一記冷喝,吼聲極爲響徹!

士武本就畏懼荊州軍如虎,如今眼見關平如此盛怒,更是膽戰心驚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吞吐半響,才放足了姿態,拱手低沉道:“關將軍,您錯怪士某以及家兄了。”

“其實一直以來,兄長都知曉大漢之師精銳無比,故而時刻都謹記着不與貴軍爲敵!”

“可這一次由於關將軍大破吳軍主力,孫權惡氣難忍,便強硬命我方大舉集結部衆,侵犯荊州邊境。”

“由於吳軍的態度強硬,家兄推辭不下,無奈只得集結境內軍士侵犯貴軍州郡。”

話到此處,士武又小心翼翼的望了關平一眼,劍眉一凝,又喃喃說着:“可關將軍,我軍出兵卻並未真的是要結仇大漢,侵犯荊州州郡,只是爲了給吳軍一個交待,不讓他們繼續逼迫我等,還望將軍相信!”

“故此,士徽將軍所部以及小人率衆兵臨邊境以後,都只是象徵性的屯兵邊境卻並未殺入荊州境內,這便是明證。”

“只願關將軍有大量,能饒恕我等,只要小人能夠回返交趾,必定不遺餘力的勸說家兄停止繼續屯兵邊境與大漢作對,撤回軍力。”

“還請將軍信小人一次。”

話音落下,士武再次露出了他卑微的一面,躬身行禮,極盡卑躬屈膝的求饒着。

見狀,關平內心已經有底,遂開始暗暗沉吟起來。

半響。

他不由喃喃道:“只是撤軍?”

“這恐怕不行吧?”

話落,關平面色又再次轉變,輕笑起來,沉聲道:“此次貴軍集結部衆威我邊境,致使我軍只得臨時糾集大軍馬不停蹄趕赴而來。”

“這其中的損失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矣!”

“士將軍以爲,只要你等撤退返回便行了?”

話音遂落,他又陡然面色陰沉起來,雙目直視着士武,厲聲說着。

此次,交州軍大舉襲邊境,關平深思了半響,也大概摸透了士燮的想法。

他估計以士燮的膽色來說,必定是不敢直面上與己方對壘的!

可如若只是普通的集結部衆威脅邊境還是可以樂於效勞的。

如若吳軍還有重新殺回荊州的打算,他亦會趁機遣軍北伐,奪取荊南數郡。

故此,士燮響應吳軍,可不單單只是爲了給孫吳面子,也同樣有染指荊州的想法在內。

關平心知肚明,己方既然已經大敗敵軍,大佔上風,自然不可輕易放過敵軍,故而直接言語不善,冷厲說着。

聞言,眼見着關平面色冷淡,士武內心不由再次沉了數分,輕輕拱手道:“那……那不知關將軍想要如何,可否提出要求?”

話落。

關平面容輕笑,輕輕道:“也談不上要求吧,我軍與貴軍一向井水不犯河水,關係自然也不惡劣。”

“既然此次貴軍是受吳賊的脅迫纔會集結部衆襲我荊州的,那本將也不再過多追究了。”

“只要貴軍願接濟我軍十萬錢、五千石錢糧,以及其兄宣佈不再依附孫權,那我軍也將針對此時而既往不咎,繼續支持貴軍治理交州。”

說到這,關平雙目亦是緊緊直視着士武,面色鄭重道:“不僅如此,到時本將還將請求吾父,讓他上報漢中王,親表你兄長爲鎮南大將軍,交州牧。”

“如此,其兄也可名正言順治理一方,而不再受吳賊所約束,看孫權臉色行事。”

“而且,士將軍也不必憂慮漢中王會不同意,想必你等也曾聽聞過吾父與漢中王情同手足、誓同生死,只要吾父親上表,此事便一定會落實下來!”

“士將軍如何,考慮考慮?”

一席話音落定。

還不待士武反應過來,關平面色又忽然大笑起來,半響才淡淡道:“當然,貴軍也可再次選擇聯合吳賊,與我軍一戰。”

“只要貴軍願意,我軍也不怯戰,自當奉陪到底!”

話落此處,他又面露自信之色,高聲喝道:“我軍既然能夠以少勝多,以疲兵大破來犯的數萬吳軍主力,那自然也無懼貴軍的侵襲。”

“兩月前,本將能以數千兵力大破呂蒙數萬精銳,那士將軍也可儘管試試,貴軍如若當真選擇要戰,今日此戰還會不會繼續發生。”

話音落罷。

關平臉色又恢復了滿面笑容,遂閉口不言,靜待着士武的權衡。

此次,他與費詩一番商討以後,也覺得以如今己方的實力,還並未到摧毀士家的統治,全據交州的地步。

故此,二人商議良久才最終敲定,武力爲輔,安撫爲主,先將交州軍徹底打怕,讓他們對上荊州軍便膽寒,不敢再面對己方的對壘。

然後,再上表漢中王,封士燮爲正式的交州牧,讓他總署一方,這算是施以恩惠。

畢竟,如今的士燮不過是漢庭所冊封的交趾太守罷了,只不過是由於中原大亂、朝廷不穩,交州又地處偏僻蠻荒之地,交通聯繫不便,他才能趁機掌控各郡,以自身親族掌控各地。

事實上,按法理來言,士燮壓根沒有掌控交州一州的權利。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如若沒有交州牧這道名譽頭銜,那日後荊州軍便可隨時以士燮心懷不軌,以一郡太守妄圖控制一州之地要圖謀不軌的藉口藉機討伐。

可以說,有了這道名譽官職,那至少日後便有了一道雙保險,無論是荊州軍還是江東都不能在輕易對交州出手。

畢竟,如今曹操未亡,漢庭尚在。

東吳也不敢明面上肆意攻擊大漢官吏,以受人把柄!

這也是如今關平與費詩商討以後所制定的計劃。

那便是以交州作爲緩衝之地,以根深蒂固的士家勢力來制衡江東,從而保證荊州南部的安危。

話音落定。

士武聽聞關平的言語,卻是不由感到字字珠璣,面露驚恐之色,後背彷彿有層層冷汗低落。

沉吟半響,他拱手道:“還請關將軍給小人一點時間,此事幹系重大,小人做不了主,務必要回返交趾稟告家兄,聽從他的建議。”

“不知關將軍可否放我軍回返?”

一席言語。

士武面露請求之色,關平見狀,好似早有準備,遂不慌不忙道:“自然如此!”

“時間,本將可以給你們。”

“不過,我軍時間是很寶貴的,卻是必須有一個限制,再這個所規定的時間內如若貴軍沒有絲毫的答覆,那本將將默認你等要禮物與我大軍爲敵。”

“到時,我軍將繼續用兵,直至攻取整個交州爲止!”

“請說。”

“還請關將軍言明時日。”

話落,雖然關平言語不善,可如今自家諸人不過是倉皇的殘兵敗將,士武也只得小心翼翼的拱手問着。

“最遲不過五日。”

“如若五日之內貴軍未給出絲毫答覆,那本將將率衆徑直北上,攻取榕江,覆滅貴軍所部。”

一時間,關平亦是面露堅毅之色,厲聲高喝着。

這一聲,極爲響動,周遭被圍困的殘餘軍士不由紛紛被嚇住,頓時間便將焦點聚集在關平身間,露出絲絲畏懼!

這一刻,關平身間也瞬息散發出無盡的威勢,令交州軍殘餘部衆眼神中露出絲絲忌憚的目光。

“殺,殺。”

“喔喔。”

下一秒,關平沉默不語,可四周渾身氣勢恢宏,身堅執銳的荊州軍卒卻是忽然厲聲高喝,亦是露出嚴酷的眼神,厲聲高喝着。

“啊,啊!”

陣陣高呼,殘餘交州軍士本就士氣低落,如今更是被連連嚇住。

見狀,士武好似露出了極爲決然的神色,長吐一口氣道:“好,關將軍,小人答應了。”

“小人務必迅速回返交趾,請求家兄批覆。”

“好。”

“看來士將軍如此識時務,那本將便不再爲難諸位將士了。”

話落,關平頓時大手一揮,數百軍卒所圍困的陣間便徐徐散出了一條寬百米的通道。

眼見這一幕,士武哪還敢怠慢,立即率衆快速離去!

時間徐徐而過。

等待交州殘兵離去半響,此時費詩才屹立於前方,眼神微動,隨後才面露喜色,拱手道:“少將軍,詩當真是對你佩服至極也!”

“當時,你言要從城南方向繞道城北部,偷襲吳軍後方,詩還覺得這不過是小題大做。”

“卻沒想到,吳軍竟然當真在這裡潛伏,詩佩服矣!”

一席話音剛落,費詩面上便是一副敬佩之色。

見狀,關平輕笑,喃喃道:“公舉兄不必如此恭維平。”

“其實此事也有公舉兄的功勞,如若不是當時你提醒平,要放士武一條活時,平也不一定能想到呂岱竟然要對他下手。”

“所以,此功應有公舉兄的一半!”

“哈哈。”

聞言,眼見關平平易近人,並未獨居此功,費詩也不由大笑數聲。

緊隨着,他才說到:“唉,看來呂岱此人心計果真狠辣也!”

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
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