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

魏國國都。

一瞬之間,一股股令人壓抑無比的氣息便仿若雪花一般飄落都城洛陽,一絲絲大戰而起的緊迫感接踵而至。

這數日間,一則則從邊境傳回的戰報猶如流水匯聚皇宮呈於天子御前。

漢軍全線來襲,魏國朝野震動,天子震驚。

曹叡新君繼位,政局尚且不穩,對內對外亦未建立好自身的威望,現在漢軍北伐,的確是天賜良機。

“諸卿,現漢軍來勢洶洶,三線分別於秦嶺隴右一線、上庸襄陽一線,淮南一線對我大魏邊地大舉進攻,朕有意御駕親征,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瞧着一席席戰報,這一刻的曹叡當真是意氣風發,絲毫不懼漢軍的鋒芒,沉聲說道。

此言一落,已被敕封爲大司馬的輔政大臣曹休立即拱手高聲道:“陛下乃九五之尊,身份何其尊貴,豈可君臨前線將安危置於險境之中?”

“臣願請戰前往淮南一線,督軍抵禦漢將關平的進攻。”

一席話落,曹休堅錚有力的高聲請戰着。

些許是受其豪情所影響,天子曹叡頓時大喜過望,連聲道:“皇叔既有心懷豪情,那朕便與你持假節總督許都、淮南一線諸軍事以抗衡蜀賊的攻伐。”

“喏。”

詔令一下,曹叡轉念一想,又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道:“現雍州之地,乃是安西將軍夏侯子林固守,只是他所面對的或許是蜀大將魏延,此人曾於絕境間孤軍突襲晉陽造成了皇叔祖的陣亡,將雍州重任全權託付於子林,朕難免憂慮。”

“爲避免子林難以對陣蜀將魏延,不知諸卿誰願前往長安主持大局?”

一席話落,曹叡雖然知曉近年來夏侯楙的領軍水平亦是在日復一日的提升,但他考慮到蜀中方面的蜀軍畢竟是主力軍,他也擔憂夏侯楙一人獨木難支。

一記話語而落,大將軍曹真攜高昂戰意,以振奮的語氣高聲道:“陛下,蜀賊既然來犯我大魏之地,臣理當請戰前往破敵,還請陛下恩准!”

“皇叔既有此意,朕又如何不準?”

詔令再度下達,天子曹叡加封大將軍曹真爲雍州大都督,持假節總督雍涼戰事,隨後並調令左將軍張合於曹真麾下聽令,一同前往長安負責抵禦蜀軍即將來臨的侵犯。

隨後,天子曹叡立聲道:“現有兩位皇叔出戰,想來我大魏東部、西部防線終究穩如泰山,蜀賊之危無憂也!”

說罷,他又環顧階下羣臣,面露憂心之色道:“據刺探所報,蜀軍襄樊方面所佈置的軍力相比其餘兩線並不算多,應該是作爲偏師佯攻以此分散我大魏實力。”

“只是,南陽郡、南鄉郡與襄樊相鄰,且南陽盆地又一馬平川,極爲適合大兵團作戰,重鎮宛城又是我大魏國都南部的屏障所在,一旦有失,則我國都危也!”

“所以,爲穩妥計,朕決意遣一上將親鎮宛城以應對蜀軍的侵襲,司馬太傅您久經沙場,曾跟隨先帝、先王屢屢南征北戰,戰陣經驗極爲豐富,朕有意任命你爲鎮南將軍,駐軍宛城,節制荊襄戰事,你意下如何?”

一席話落,階下的司馬懿如蒙大赦,他絲毫未預料到天子竟然會親自點他爲將,一時卻有些反應遲緩,但回過神來便連忙拱手接令:“臣感謝陛下看重,此次當定不辱使命,爲大魏防範來犯之敵於國門以外。”

司馬懿徐徐接旨,出任鎮南將軍,駐軍宛城。

……

隨着魏軍的全線增援下,大司馬當先從許都趕赴壽春,然後思慮一番便齊聚主力屯駐於合肥一線,與漢軍主將關平爭奪濡須塢。

漢、魏雙方廝殺十餘日,江水都染紅了卻依舊勝負未分,漢軍未能突破濡須塢防線。

水營裡。

漢軍諸將已經各自焦慮的爭吵起來,對於連日來遲遲無法突破濡須塢進逼合肥城下,他們都極爲惱火。

眼瞧諸將爭吵半響,主將關平立於屏風處的地圖旁面露雲淡風輕之色,揮手打住諸將,沉聲道:“本將自起大軍連續攻擊數日,但礙於皖口、濡須塢皆屯駐有魏軍重兵集團,短時間內難以突破,我軍若想配合西線的丞相北伐關中,便不能再此拖延時日。”

“所以……”

“不知君侯有何對策?”

聞言,一側的親衛將周倉詢問着。

自從關羽逝世以後,周倉便猶如侍奉關羽那般來服侍關平。

話落,宋謙、留贊等將紛紛出言詢問。

見狀,關平並未言語,只是揮手重重在輿圖上的廣陵處一指,其意已經極爲明顯,他要轉變攻勢,取廣陵,下徐州。

“本將決議暗中調遣精銳晝夜疾馳奔赴建業,然後悄無聲息謀奪京口,然後趁機渡江殺入廣陵腹地,從側翼打開淮河防線取得突破。”

“黃刺史,接下來便有勞您高舉本將的旗號堅守不戰與魏軍對峙,只消拖住魏軍數日功夫便可,屆時本將必定建功。”

針對於取廣陵的策略,關平早在戰前便有所思慮,他心知魏軍定會對主要的皖口、濡須塢等重要淮河防線集結重兵防守,以防範己方的突襲。

所以,奇襲廣陵也是他計劃中最爲重要的一環。

廣陵(今揚州)不僅僅連通長江與淮河支流東部,向北更是可直取徐州下邳,直接威脅曹魏腹地。

當然,關平奪廣陵的用意自然不會如此簡單。

計議已定。

關平本就是雷厲風行之人,當天夜裡便開始挑選精銳集結,隨即趁夜悄然乘船向東疾進。

三日後。

關平率衆趁機猛攻京口,京口守軍猝不及防下,堅守不過短短半個時辰便宣告破。

待收復京口,漢軍馬不停蹄地準備船隻,意欲渡江攻取廣陵重地江都。

只是濡須塢方面,黃權雖然竭力大打關平旗號迷惑魏軍,但連日來的堅守不戰,終究是讓大司馬曹休感受到了不尋常,當聽聞京口失守的消息,他面色瞬息大變,立即間便着手調令軍士趕赴廣陵援助。

可黃權又豈是擺設,他也瞬間出軍襲擾,阻止魏軍援救廣陵諸地。

眼見無法擺脫黃權的襲擾,無奈之下,曹休只得立即嚴令發往青徐之地,命徐州刺史呂虔以及鎮東將軍、青州刺史臧霸領主力軍團儘快趕赴廣陵,以協助駐防,以免廣陵失守。

眼見着青徐諸郡的魏軍源源不斷的開始援助廣陵,關平反而是喜色連連,絲毫不慌。

一側的將領朱異不由狐疑無比,隨即問着:“將軍,如今青徐二州的魏軍源源不斷的增援,使我軍奪取廣陵的希望越發渺茫,您這是?”

“哈哈。”聞言,關平卻笑着道:“這便是本將想要的效果。”

一言落罷,眼見諸將越發疑惑,他也不由耐心解釋着:“自古以來,南北相爭最爲重要之地便是東起廣陵,中至合肥一線,西則至襄陽一線。”

“這三處地界無論何方奪之,都能徹底轉守爲攻,佔據極大的優勢,反之亦是同樣之理,而目前除了襄陽在我軍掌控之中以外,合肥、廣陵都在魏軍手上,曹休既然要掌控全局,那便斷然不會坐觀廣陵丟失,那麼不顧餘力的遣軍增援便成爲他唯一的選擇。”

“這一點本將早有所料,不然我軍此刻早已渡江攻佔江都了,又豈會等待魏軍源源不斷集結?”

眼見着關平信誓旦旦地分析着戰局,面上洋溢着滿滿的自信以及全局盡在掌控中的神情時,衆將都不由疑惑不已,他們的大將軍究竟暗藏何等後招?

不過,將近半月以後,一切便真相大白了。

……

半月後。

青徐後方等腹地掀起了陣陣軒然大波,漢軍將領陸遜率軍忽然出現至東萊已東,短短之間便席捲青徐二州,各州郡間連連陷落。

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五章 龐德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八十六章 病重
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五章 龐德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八十六章 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