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

一席話落,甘寧鬥志昂揚,當先請戰。

緊隨着,身披硃紅戰袍,年過三巡的中年壯漢亦是瞬息站出,拱手道:“大都督,末將朱然請戰。”

“末將徐盛請戰。”

短短片刻功夫,諸將自信滿滿,高聲道。

話落,呂蒙徐徐起身,眼神環顧四周,遂道:“你等請戰可要想清楚了,率衆襲擊漢津港,可不僅僅只是攻佔那麼簡單。”

“如若不出所料的話,得到我軍攻略荊州的消息以後,前線關羽必定將率主力軍沿水路南下。”

“屆時,漢津作爲南郡唯一的港口所在,必將直面遭受荊州軍主力的猛攻。”

“關羽之驍勇,天下聞名,你等當真不懼?”

話音落下,府中頓時陷入了沉寂,剛剛還一臉面露戰意的諸將,卻是瞬息間熄滅了數分。

那可是關羽啊!

萬軍從中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前段時日又創造了水淹七軍,聲勢威震曹軍。

此等戰功,聲名赫赫,吳軍諸將又焉能不懼?

見狀,呂蒙凝眉,心底暗暗嘆氣,輕微搖頭。

顯然,諸將的表現,他很不滿意。

“哈哈哈。”

就在他失望之際,甘寧一聲豪邁的大笑打破了寧靜,高聲道:“大都督,末將甘寧願領軍前去攻佔漢津,阻攔荊州軍。”

“不就是關羽麼,一介匹夫罷了,此戰,吾勢當生擒之!”

一席話語,甘寧堅錚有力,渾身氣勢暴漲。

下一刻,衆將也紛紛受之鼓舞,紛紛拱手請戰着。

“我等請戰,此戰必定擒獲關羽,還望大都督批准。”

一時,高昂的請戰聲徹響在府內。

聞言,呂蒙、陸遜面露笑意,對視一眼,呂蒙則頓時嚴肅起來,厲聲道:“本督決議,以陸遜爲將,領甘寧、徐盛,並五千軍士立即動身,襲取漢津港。”

“諾。”

號令傳下,陸遜、甘寧,以及面色嚴肅的徐盛紛紛拱手應諾。

“朱然,你隨本都督一道,屯軍公安,整頓治安,厲兵秣馬,等待主力軍抵達,再西進取江陵。”

“諾。”

隨後,呂蒙徐徐躬身行禮,朗聲道:“諸位,此戰,事關我江東國運之戰,只可勝,不可敗!”

“還望諸君用力,吾再此拜託各位了。”

“還請都督放心,我等定當奮勇爭先,擊潰荊州軍,生擒關羽。”

言語落畢,諸將也紛紛高聲附和。

同一時間,江陵城外,廢棄沼澤地。

“士載,這兩日來,城中局勢如何了?”

此刻,關平、鄧艾屹立一處,交談着。

聞言,鄧艾拱手道:“少將軍,據少夫人所傳遞的消息,她已經與殷別駕制定了詳細的計略,現在計劃已經進入正軌,凡是有嫌疑的將領,都已暗中安插了暗哨監視。”

“局勢可保無虞,他們沒有機會開城獻降。”

頓了頓,他又繼續道:“其次,爲了以防不測,少夫人已經派遣軍士暗中出城,沿着夷陵西進蜀中,面見漢中王,稟告實情,請求援助。”

“只是……”

最後一語,鄧艾卻是面色凝重,言語道斷,卻是半響說不出口。

“士載,沉重可是有何變故?”

眼見着鄧艾神色不對,關平面目嚴肅,沉聲道。

聞言,他不由長吐口氣,遂道:“少將軍,據所傳回的消息來看,由於糜郡守下令強制禁止百姓出城逃難。”

“如今,江陵城中已是人心惶惶,艾擔憂持續如此,屆時會生出民變矣!”

“少將軍,不得不防啊!”

一席話語,關平聽罷,細細沉吟着。

半響,他揮手喃喃道:“此事,暫時無礙。”

“相比起清除城內暗通吳軍的奸細,民患尚在其次。”

“等奸細剿除,本將再率衆回防,頒佈惠民措施,在已安民衆之心,更容易便平息下去。”

“士載,你不用太過在意!”

話落,關平面色淡然,眼神裡透露着極爲自信的目光,遂不再繼續訴說這話題。

“士載,我軍遍佈於江面上,以及陸路上的暗哨,可否有斬獲?”

聞言,鄧艾遂不再想其他,面色陡然鄭重,拱手道:“少將軍,昨日有數名軍士企圖順江直下,向公安方向行去。”

“卻被我軍暗哨給截下,搜身以後發現,果真是江陵一些將領暗通吳軍的信念。”

“觀信來看,暗通吳軍的大部分將領都出自長沙、桂陽等郡。”

“少將軍,艾以爲,這會不會是孫權暗中誘降他們?”

徐徐一語聽罷,關平皺眉,緊緊思索着。

“此事暫時不管,繼續加派人手,巡防陸路、水路,務必不要有漏網之魚!”

“諾。”

指令下達,鄧艾也不怠慢,便領命告退,前去進行佈置。

等待鄧艾徐徐離去,關平目光凝視,腦海中思緒萬千,輕聲道:“目前來看,計劃都在掌控之中。”

“現在,就不知曉父帥能否先吳軍一步,進駐漢津港。”

想到此處,他也是面露憂慮,喃喃思索着。

畢竟,關平知曉漢津港的重要性,己方絕不能丟失,可他卻也分身乏力,不能率衆親自進駐港口。

畢竟,相比漢津,江陵城纔是核心。

不僅僅只是城中有己方全軍軍士家眷,更是由於江陵城地利的因素。

江陵,西接宜都郡,夷陵、巫峽,是與蜀中聯繫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荊南四郡全部合起來,其重要性也遠遠比不了南郡。

因爲,只要江陵城在手,那蜀中便相當於有了二路北伐的路線,而不僅僅只是出秦嶺,伐關中。

可一旦江陵城失守,那就算四郡皆在手,可孤立無援之下,四郡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關平,正是再權衡了江陵的重要性,才毅然的放棄了漢津,保江陵的方案。

只不過,他也同樣心存僥倖,希望己方主力能夠先一步,回防。

時間徐徐相過,夜色散去,又一日。

這日清晨時分,負責水路、陸路佈防的孫狼、龐德一致來報,言他們晨時又捕獲了企圖聯絡吳軍的使者。

片刻後,關平手拿着各信箋,大致掃了數眼,心裡隱約有數,頷首道:“孫狼,龐德,前去召集諸將前來吧,我軍回城的時間到矣!”

“諾。”

半響功夫,諸將一致聚齊。

“諸位,這兩日來,自從江陵城得知士仁背叛,吳軍將大舉來襲的消息以後,守備軍卒中有數將竟然暗藏反心,暗通吳軍。”

“想以打開江陵城爲代價,換取他們的榮華富貴。”

“諸位將軍,你等可否答應?”

話音落下,關平徐徐將近日來所截獲的信箋一一拿出,命諸將傳閱察看。

看罷,孫狼本就是民衆出身,脾氣火爆,怒罵着:“這羣膽小如鼠之輩,豈配成爲荊州將領?”

“國難當頭,不思報國恩,守住荊州,卻是吃裡扒外,暗通賊軍。”

“少將軍,末將請求,立即回返,誅殺奸細。”

一聲怒喝聲,約有數將也是面露決然,一致附和着:“孫將軍說得有理,此等貪生怕死之輩,理當迅速斬殺,以儆效尤!”

這一戰,自從八月底,軍中諸將皆跟隨關平征戰以後,這短短的一月多時間,他們便受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計破襄陽,孤軍伐許而全身而退,假途滅虢迷惑陳羣撤軍,舉口挑起曹孫守軍的仇恨,最後更是設計於三江口,以衆擊寡,全殲數千吳賊。

正是這總總戰績,讓諸將紛紛對他讚佩不已。

故此,連年的勝利,諸將也是逐漸蛻變着,鐵血無比。

話落,從旁龐德拱手奮聲道:“少將軍,你準備何時回軍?”

“今夜。”

聞言,關平面色不變,肯定着。

頓了頓,他才解釋着:“本將便是要趁夜回防城中,讓暗通吳軍的奸細措手不及,再睡夢中將他們擒獲,然後處以極刑,威懾其餘軍將。”

一席話語,諸將才漸漸打消了疑慮。

旋即,關平目視鄧艾,道:“士載,先安排斥候悄然返回江陵,秘密與暗使接頭,讓少夫人、殷別駕做好準備,趁夜迎接我軍迴歸。”

“諾。”

聞言,鄧艾面色堅毅,拱手道。

此時,眼見着鄧艾身間氣勢越發濃厚,面色也逐漸趨於冷靜,關平心底也暗喜,輕聲沉吟着:“鄧艾,看來是在逐漸成長,並未廢掉。”

自從收復鄧艾以後,關平一直以來憂慮便是,他在離開原本的棲息地以後,會無法成爲原史上的名將。

可如今事實證明,名將就是名將,只要有出色的天賦,以及後天的努力,就算環境不盡相同,可依舊能夠成長起來。

軍令安排下去,荊州軍卒繼續隱藏,暗暗等待着夜色降臨。

………

江陵城,關府。

內堂中,趙氏與一名年近五旬、面色老態,遍佈着滿臉皺紋的老婦對坐,交談着。

這老婦,正是關羽之妻,關平之母,胡氏。

“琳兒,你與殷別駕所暗中制定的這則計劃當真可行麼?”

“這一旦受察覺,勢必會讓他們提心吊打,鋌而走險,提前叛亂,控制城池矣!”

“如今平兒還未率衆回防,一旦程諮遭受叛亂,那我軍可麻煩也。”

一席話語,胡氏目視着趙氏,言語略顯擔憂的說着。

聞言,趙琳面容輕笑,道:“母親,你便放心吧,我等安插的暗哨天衣無縫,叛將定然無法察覺。”

“而且,如今夫君便隱藏於外圍,他們所派遣而出的聯絡使者,壓根無法暗通吳軍。”

“故此,我等目前最重要的便是要掌控叛將越多的信息,如此,夫君回防後,才能名正言順,剿除這批奸細,徹底肅清城中。”

話落,眼見着她信心滿滿,胡氏也心安不少,遂道:“老身對於軍政一事也一竅不通,如今夫君與平兒都不再城內。”

“琳兒,你出自將門,如今城內安危便交與你了,務必不要讓暗通吳軍的陰謀得逞。”

“母親,放心吧,我會處理妥當的。”

言語落下,趙琳說罷,也起身前去攙扶着胡氏,回房歇息。

一言一行,盡顯賢惠。

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
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