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

交州。

華夏十三州,交州地處大漢最南端,自秦開拓以來便是蠻荒之地,南蠻、蠻越棲息之地。

自古便是蠻荒地區!

只不過。

士燮因師從劉陶而舉孝廉,受命爲交趾太守,其上任以來,整頓吏治、改善民生,對外則剿除匪患,保境安民。

短短時間,士燮於交州的威望便直線上升。

自天下大亂以來,由於交州距離中原太過偏遠,交通聯繫不便,又因當初曹操避免劉表做大,故上表朝廷命士燮總督交州七郡,制衡荊州。

正是如此,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士燮儼然成爲了交州的實際掌舵者,大肆任命自身親族爲郡守,掌控地方郡縣。

然而,建安十五年(215)孫權遣步騭入交州,士燮卻是舉衆降服於東吳,被孫權表爲左將軍。

隨着士家一族在交州根基根深蒂固,威望深厚,雖降服吳軍,可依舊坐鎮交州數郡,士燮亦是不折不扣的大軍閥。

交趾。

龍編城。

左將軍府。

“士老,騭此次特意趕赴交趾,特意是奉了吳侯之命,前來相見於你。”

“吳侯希望士老能夠整軍備戰,率衆北上,兵發桂陽,攻取荊州。”

一席話落。

步騭居於一旁,面露毅色,喃喃說着。

話落,上首一員皓髮蒼蒼,鬍鬚皆已面露花白,年過八旬,神態卻又面露神采奕奕之狀的士燮聞訊,不由喃喃沉思起來。

半響。

他面目凝重,徐徐道:“右將軍,攻伐荊州?”

“這真的是好時機麼?”

一時,士燮眼神微動,內心卻是極爲不願出兵攻伐。

雖說交趾相隔荊州甚遠,其間還相隔了一片原始森林,可荊州之戰影響之大,也同樣令他知之甚詳。

交惡漢軍,他不願爾!

當初,他決議率衆依附吳軍,也是由於以前曹操赤壁新敗無力南下,劉備又勢力淳弱,江南之地,以孫吳勢力最爲強盛。

故而,步騭奉命入交州時,士燮避免戰端一起,麾下全軍皆喪,才率衆依附,目的便是爲保全實力。

以目前的局勢而言,他也早已得到了確切消息,吳軍趁荊州軍大舉北伐之際而盡起主力逆江西進襲取,可最後的戰局卻是荊州軍反大敗吳軍,逼迫孫權割地求和。

此舉,也徹底讓士燮看清了荊州軍的強悍戰力。

他只想保全實力,此刻孫權要讓他率衆攻取荊州,自然極爲不願!

“右將軍,目前吳侯主力新敗於荊州,軍心皆喪,戰力還未恢復,江東腹地也才受山越叛亂所摧殘,現正是百廢待興,休養生息之際。”

“燮想,單憑我交州之力,抗衡如狼似虎的荊州軍,恐以卵擊石矣!”

說到這,士燮不由假意麪露畏懼之色,眼神凝重,說着:“據情報所述,前將軍關雲長長子關平勇武異於強悍,燮恐我軍當中無人可擋其鋒芒。”

“燮以爲,我軍還是繼續沉寂,等待吳侯主力休養生息完畢以後,再興師北伐,如此大局可成矣!”

見狀,步騭眼見士燮婉言拒絕,哪還不知他的打算,不由劍眉一凝,暗暗思忖着。

他自從當初入交州逼迫士燮率衆依附以後,便因此功而被孫權表爲右將軍,交州刺史,屯兵蒼梧郡,以此窺視荊州南部之地。

此次,荊州慘敗,孫吳損兵折將、割地求和,孫權自然咽不下這口氣,又如何肯善罷甘休呢?

可惜,卻由於己方實力大損,無法繼續對壘荊州軍。

關鍵時刻,還是呂範臨危獻策,遣使稟告交州刺史步騭,讓他聯絡士燮,以借士家之軍攻略荊州。

如今,步騭眼見着士燮爲保全實力而推諉,心下不悅,可畢竟有求於人,面上依舊笑容滿面,喃喃拱手道:“士老此言差矣!”

“目前正是我等發兵攻伐荊州最佳時機。”

“嗯?”

“右將軍何出此言,荊州軍纔剛剛大捷,軍心士氣正值鼎盛之際,我軍難以撼動。”

“這豈能是好時機?”

話落,士燮亦是露出絲絲笑容,撫須道。

聞言,步騭不由大笑着:“哈哈,士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雖說此戰吳侯於攻取荊州的戰役中受挫,可荊州軍也並不好受。”

“他們先是北伐,於襄樊與精銳曹軍大戰數月,軍力早已損失慘重,士卒間亦是士氣低落,後又與我方主力大戰一場,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此戰,荊州軍雖勉強獲勝,可自身亦是強弩之末,兵鋒早已不堪一擊!”

“騭能保證,一旦士老率衆北上荊州,必能推鋒必進,無往而不利,徑直取南四郡將湘江以南盡數劃入治下,遂兵臨荊州軍重鎮江陵。”

“屆時,吳侯將再次聯合魏王,一同從夏口、襄樊發兵南下圍攻漢軍。”

說到這,步騭臉色不由越發濃厚,眼神緊緊注視着士燮,高聲道:“真到那時節,荊州軍再有鐵血戰力,關平在勇武強盛如何?”

“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也!”

話音徐徐落定。

不得不說,這席話極爲有感染力。

這要是換成其他人,興許便真的被步騭給說動,然後興兵北伐了。

可士燮是何人,他活了將近九旬之高領,對世事、天下局勢早已看的通透無比,又豈會輕易被矇蔽?

“右將軍多慮了!”

聞言,士燮面露笑容,也不願開罪吳軍,便喃喃道:“燮實話實話吧,我軍地處最南端,這十餘載來,由於境內安詳平和,鮮有戰事。”

“軍卒間亦是久久疏於戰陣,戰力極弱,反觀荊州軍皆是能抗衡精銳曹軍之虎狼,我軍自保尚且不易,北伐已是妄想!”

“還望右將軍向吳侯言明情況,如實稟告我等的困境。”

話音落定。

士燮再次婉拒!

步騭見狀,面色越發凝重,他知曉目前來說,士燮是打定主意不會出兵了。

沉吟半響,他退了一步,不由道:“士老,既如此,那你看這樣如何?”

“您召集駐軍陳兵於荊州邊境,對桂陽領地俯視眈眈,將做出一副隨時要北伐的姿態,逼迫漢軍無法安定下來,發展內政民生。”

“士老,此策如何?”

話落,士燮思索半響,說着:“右將軍,此事還可考慮!”

“那接下來,你先下去歇息,等老朽與麾下諸將商討一番進兵事宜,再則通知您。”

“右將軍,你看如何?”

“好!”

“只不過,還望士老快些,進軍兵貴神速,如若讓荊州軍發展起來,以關羽的侵略能力,不僅我江東腹地將受其威脅,交州也會首當其衝面臨戰事。”

話音遂落,步騭提醒一番,心知肚明,遂徐徐退卻,等待消息。

“哼!”

“孫權小兒果真不安好心也!”

“他剛剛初敗,便想將我軍拉下水與漢軍交惡,讓我徹底結仇於劉備,最終迫於無奈之下只得與他聯合對抗荊州。”

“此人心機果然陰沉也!”

隨着步騭離去以後,上首的士燮面色才陡然一變,瞬息面露冷厲之色,冷哼一聲,義憤填膺道。

一席言語。

“那不知兄長當如何抉擇?”

“這荊州是攻還是不攻?”

下一刻,府中後方屏風內,卻是走出一員身席青衫士子服侍,年過七旬的老者徐徐屹立而出,與他一道的還有數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
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