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

郾城,臨時大帳。

“你是說,魏王已經率衆大舉南下,現已過宛城,正全力趕來?”

帳中,徐晃端坐主位,面目嚴肅,向稟告的軍卒,問道。

聞言,這名士卒也立即拱手道:“是的,徐將軍,而且魏王爲了保證將軍能夠快速突破賊軍防線,特意命二公子領三千精騎先行一步,前來援助將軍。”

話落,徐晃聞訊,面上陡然浮現出一絲喜悅,遂高聲道:“二公子,領騎士南下了?”

“小人不敢隱瞞!”

“現二公子應該已經過新野境內,最遲明日響午,便能抵達此處。”

此刻,這名軍士也鄭重回道,神情不似在危言聳聽!

旋即,徐晃再行了解一番,便揮手示意這名軍卒告退離去。

“諸位,看來我軍如今破關羽的時機來了。”

沉吟片刻,徐晃面向諸將,面露喜色,輕笑着。

由於徐晃已經安排了哨騎遊曳於樊城一線,時刻巡視,故而關羽率衆前來的消息也並未瞞住曹軍,徐晃第一時間便得到了消息。

聞言,此時帳中一身長七尺五,體態魁梧的將領不由站出,拱手道:“徐將軍,這何以見得?”

“雖說二公子勇武超羣,領三千精騎來援,我軍的確戰力大增,可從近日與荊州軍的交戰來看,我軍卻是並未佔得有利的局勢,反而是呈勢均力敵。”

“如今關羽親自來援,恐怕麾下軍卒實力會更勝一籌,末將擔憂,就算有二公子麾下三千精騎前來,也不一定能戰敗荊州軍。”

聞言,從旁同樣身軀雄壯的一將屹立而出,拱手道:“徐將軍,朱蓋之言有理,荊州軍戰力不可小覷!”

“呵呵,殷將軍多慮了,晃當然知曉荊州軍戰力強悍,故此本將並未打算正面擊潰荊州軍。”

“那……將軍的意思是?”

聞言,朱蓋、殷商一致拱手相問。

“徐商聽令。”

“末將在。”

一聲令下,一將奮聲而起,應諾着。

“本將命你,現迅速領一隊騎士疾馳向北,與二公子匯合,讓其注意到來的時機。”

“你就言,讓二公子等待時機,再晃與關羽激戰一團以後,便瞬息率三千精騎衝擊而來。”

“如此,荊州軍必破矣!”

此話一出,徐晃面色自若,一拳砸在案几上,朗聲道。

“諾!”

號令傳下,徐商遂也不怠慢,拱手應諾,便告辭離去。

沉思片刻,一旁的殷商不由面露疑慮,道:“徐將軍,可關羽當真會如我軍所願,被牽制於此,然後遭受二公子的精騎圍殲麼?”

事實上,荊州軍雖然步戰戰力強悍,可相比曹軍卻是有巨大的劣勢,那便是江南不產戰馬,無法組建成建制的騎士。

這一點上,如若徐晃當真拖住了關羽,等待曹彰率精騎分割而來,那荊州軍必定是無法避免敗亡一途!

聞言,徐晃思緒萬千,面如潮涌,徐徐道:“無妨,本將準備修書一封於敵營,與之陣前約談,想必以曾經關雲長身處曹營,與吾的私交之下,應不會拒絕。”

“如此,只要能夠拖住其一時半刻,料想無虞!”

“將軍高見,我等自愧不如。”

一席話落,諸將聽聞,進皆面色大喜,遂由衷拱手贊服。

“報!”

忽然間,就在帳中其樂融融之際,帳外持刀侍衛忽然奔進,高聲道。

“何事?”

聞言,徐晃揮手止住諸將聲響,面色不變,問道。

隨即,侍衛迅速上前,然後不敢怠慢,道:“敵營主將關羽遣使送來一封手書,還請將軍過目。”

下一刻,侍衛再次跨步上前,將手書放在案几上,隨後便退出帳外。

“哈哈,看來天助我也啊!”

片刻功夫,徐晃看罷手書,便不由面容滿面,大笑着。

見狀,從旁將領呂建不由道:“將軍,關羽手書究竟是何內容,將軍過目以後,爲何反而發笑?”

此言一出,其餘諸將亦是紛紛面露疑慮。

聞言,徐晃輕笑着:“吾本還擔憂,關羽如若拒絕陣前會晤,又當如何?”

“可卻沒想到,他竟然主動修書於吾,明日陣前約談本將。”

“這,算是天賜良機矣!”

一席解釋,遂解諸衆疑慮。

一夜徐徐而過。

翌日,清晨。

鄧塞防線外圍,空曠的曠野之上,兩軍相互結陣而對峙。

雙方陣勢中,皆是旌旗蔽空,仿若遮雲敝日,陣中軍卒俱是呼吸着大口的新鮮空氣,充斥着氣勢恢宏的氣勢,極爲壯烈。

對峙良久,周遭冷氣漸漸消散,空中一縷縷陽光徐徐升起,照耀在太平面上。

陣中,關羽一身墨綠袍,頭戴一頂綠帽,坐胯渾身通紅,身間仿若股股血流,卻又盡顯神采奕奕的赤兔神駒,手持着一柄約莫一丈有餘的青龍偃月刀,徐徐步出陣外,居中而來!

這一刻,縷縷陽光照射在刀鋒之上,卻是彷彿令青龍偃月刀被激活了般,渾身透着青芒,宛若青龍重生一般。

關羽,也彷彿成爲青龍,傲立兩軍陣前。

“徐公明,你我曾經相交莫逆一場,可敢有膽量,出陣一緒?”

此刻,關羽聲若銅鐘,吼聲傳遍方圓數裡,極爲刺耳!

見狀,徐晃劍眉一凝,環顧四周一番,暗暗道:“他竟然先發制人,軍卒間氣勢幾乎被他一人之力所震懾。”

此時,只見關羽單騎持刀屹立兩軍陣前,身間散發着無盡的威勢,震懾着曹軍士卒。

這是一股殺伐果斷的氣息,一種萬軍叢中取敵首級的無敵氣勢。

良久,徐晃膽色自然不弱,縱馬揮斧而出,徑直奔向關羽所在方向而至。

“雲長,看來多年未見,你依舊如此盛氣凌人,藝高人膽大啊!”

奔至近前,徐晃面露笑意,調侃着。

聞言,關羽面色淡然,並未有了以往的傲骨,言語和藹,道:“公明,你可還記得曾經我等的交情?”

“哈哈,雲長說哪裡話,你我相交莫逆,私交甚好,晃又豈敢所忘?”

一番爽利的大笑,二人此刻卻都放鬆了警惕,攀談起來。

說實話,同時代的衆多人物,能讓關羽瞧得上的沒有幾人。

甚至,關羽與徐晃的交情,超過了張遼,更對於曹氏宗親,如曹仁,夏侯惇等輩,壓根瞧不起他們的。

這,其實與他的出身相關,關家這一輩到關羽之父這一輩時,早已是家道中落,成爲了落魄的豪族。

史書記載,關羽傲上而不辱下,由此可見,他對於出身高貴之人,一向是瞧不起,特別是仗着家勢而官居高位之徒,亦是極爲痛恨!

至於徐晃這等同鄉,出身卻又相似之人,由於性格相近,反而能友情甚好。

攀談良久,關羽撫須大笑,道:“公明,吾記得你曾說過,這一生便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儘自身所能,全力扶保大漢,剿除天下逆賊,光復漢室。”

“讓大漢能夠烈火重生,重燃四百年盛世。”

“如今曹魏僭越稱王,視高祖之組訓於不顧,置當今天子視若無物,公明,曹賊所行之事,豈不是與你之志向相違背,你還依舊愚忠於賊麼?”

“吾兄乃漢室帝胄,其生所想便是能夠打倒曹賊,解救天子於水火,扶漢室於危亡!”

“公明,聽吾一句勸,棄暗投明吧,你我一同北伐逆賊,滅賊而興漢,方纔不枉此生,斷不可繼續效忠於賊。”

洋洋灑灑的一席話,關羽面露笑意,公然在兩軍陣前拋出橄欖枝,招降徐晃。

這一番言語,關羽說得極爲響亮,身後曹軍士卒紛紛清晰可聞!

頓時間,曹軍軍士紛紛側目而視,觀測着徐晃準備如何應對。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十一章 亂像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十一章 亂像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