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惠安館 (7)

“給你做盤纏。”

秀貞毫不客氣地接過去,立刻套在她的手腕上,也沒說聲謝謝,媽媽說人家給東西都要說謝謝的。

秀貞忙了好一陣子,亂七八糟的東西塞了一箱子,然後提起箱子,拉着妞兒的手,忽然又放下來,對妞兒說:“你還沒叫我呢,叫我一聲媽。”秀貞蹲下來,摟着妞兒,又扳過妞兒的頭,撩開妞兒的小辮子看她的脖子後頭,笑道:“可不是我那小桂子,叫呀!叫媽呀!”

妞兒從進來還沒說過一句話,她這時被秀貞摟着,問着,竟也伸出了兩手,繞着秀貞的脖子,把臉貼在秀貞的臉上,輕輕而難爲情地叫:

“媽!”

我看見她們兩個人的臉,變成一個臉,又分成兩個臉,覺得眼花,立刻閉住眼扶住牀欄,才站住了。我的腦筋糊塗了一會兒,沒聽見她們倆又說了什麼,睜開眼,秀貞已經提起箱子了,她拉起妞兒的手,說:“走吧!”妞兒還有點認生,她總是看着我的行動,伸出手來要我,我便和她也拉了手。

我們輕手輕腳地走出去,外面的雨小些了,我最後一個出來,順手又把窗臺上的那瓶吊死鬼拿在手裡。

出了跨院門,順着門房的廊檐下走,這麼輕,腳底下也還是噗吱噗吱的有些聲音。屋裡秀貞的媽媽又說話了:

“是英子呀?還是回家去吧!趕明再來玩。”

“噯。”我答應了。

走出惠安館的大門,街上漆黑一片,秀貞雖然提着箱子拉着妞兒,但是她們竟走得那樣快,秀貞還直說:

“快走,快走,趕不上火車了。”

出了椿樹衚衕口,我追不上她們了,手扶着牆,輕輕地喊:

“秀貞!秀貞!妞兒!妞兒!”

遠遠的有一輛洋車過來了,車旁暗黃的小燈照着秀貞和妞兒的影子,她倆不顧我還在往前跑。秀貞聽我喊,回過頭來說:“英子,回家吧,我們到了就給你來信,回家吧!回家吧……”

聲音越細越小越遠了,洋車過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兒又蒙在黑夜裡。我趴着牆,支持着不讓自己倒下去,雨水從人家房檐直落到我頭上、臉上、身上,我還啞着嗓子喊:

“妞兒!妞兒!”

我又冷,又怕,又捨不得,我哭了。

這時洋車從我的身旁過去,我聽車篷裡有人在喊:

“英子,是咱們的英子,英子……”

啊!是媽媽的聲音!我哭喊着:

“媽啊!媽啊!”

我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我倒下去,倒下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遠遠的,遠遠的,我聽見一羣家雀兒在叫,吱吱喳喳、吱吱喳喳。那聲音越來越近了……不是家雀兒,是一個人,那聲音就在我耳邊。她說:

“……太太,您彆着急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緊,大夫不是說了準保能醒過來嗎?”

“可是她昏昏迷迷的有十天了!我怎麼不着急!”

我聽出來了,這是宋媽和媽媽在說話。我想叫媽媽,但是嘴張不開,眼睛也睜不開,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身子,在什麼地方吶!我怎麼一動也不能動,也看不見自己一點點?

“這在俺們鄉下,就叫中了邪氣了。我剛又去前門關帝廟給燒了股香,您瞧,這包香灰,我帶回來了,回頭給她灌下去,好了您再上關帝廟給燒香還個願去。”

媽媽還在哭,宋媽又說:

“可也真怪事,她怎麼一拐能拐了倆孩子走?咱們要是晚回來一步,咱們英子就追上去了,唉!越想越怕人,乖乖巧巧的妞兒!唉!那火車,倆人一塊兒,唉!我就說妞兒長得俊倒是俊,就是有點薄相……”

“別說了,宋媽,我聽一回,心驚一回。妞兒的衣服呢?”

“雞籠子上扔的那兩件嗎?我給燒了。”

“在哪兒燒的?”

“我就在鐵道旁邊燒的。唉!挺俊的小姑娘!唉!”

“唉!”

兩個人唉聲嘆氣的,停了一會兒沒說話。

等再聽見茶匙攪着茶杯在響,宋媽又說話了:

“這就灌吧?”

“停一會兒,現在睡得挺好,等她翻身動彈時再說。——家裡都收拾好了?”媽問。

“收拾好了,新房子真大,電燈今天也裝好了,這回可方便嘍!”

“搬了家比什麼都強。”

“我說您都不聽嘛!我說惠安館房高牆高,咱們得在門口掛一個八卦鏡照着它,你們都不信。”

“好了,不必談了,反正現在已經離開那倒黴的地方就是了。等英子好了,什麼也別跟她說,回到家,換了新地方,讓她把過去的事兒全忘了纔好,她要問什麼,都裝不知道,聽見了沒有?宋媽。”

“這您不用囑咐,我也知道。”

她們說的是什麼,我全不明白,我在想,這是怎麼回事兒?有什麼事情不對了嗎?我想着想着覺得自己在漸漸地升高,升高,我是躺在這裡,高、高、高,鼻子要碰到屋頂了,“呀!”我渾身跳了一下,又從上面掉下來,一驚疑就睜開了眼睛。只聽宋媽說:

“好了,醒了!”

媽媽的眼睛又紅又腫,宋媽也含着眼淚。但是我仍說不出話,不知怎麼樣纔可以張開嘴。這時媽媽把我摟抱起來,捏住我的鼻子,我一張嘴,一匙水就一下給我灌了下去,我來不及反抗,就嚥下了,然後我才喊:

“我不吃藥!”

宋媽對媽說:

“我說靈不是?我說關帝老爺靈驗不是?喝下去立刻就會說話。”

媽給我抹去嘴邊的水,又把我弄躺下來。我這時才奇怪起來,看看白色的屋頂,白色的牆壁,白色的門窗和桌椅,這是什麼地方?我記得我是在一個?……我問媽媽說:

“媽,外面在下雨嗎?”

“哪兒來的雨,是個大太陽天呀!”媽說。

我還是愣愣地想,我要想出一件事情來。

這時宋媽捱到我身邊來,她很小心地問我:

“認得我嗎?英子!”

我點點頭:“宋媽。”

宋媽對媽笑笑。媽又說:

“你發燒病了十天了,爸爸和媽媽把你送到醫院來住,等你好了,我們就回到新的家去,新的家還裝了電燈呢!”

“新的家?”我很奇怪地問。

“新的家,是呀!我們的新家在新簾子衚衕,記着,老師考你的時候,問你家住在哪兒?你就說,新簾子衚衕。”

“那麼……”有些事情我實在想不起來了,所以要說什麼,也不能接下去,我就閉上眼睛。媽說:

“再睡會兒也好,你剛好還覺得累,是不是?”媽媽說着就摩撫我的嘴巴,我的眼皮,我的頭髮,忽然一個東西一下碰了我的頭,疼了一下,我睜開眼看,是媽媽手上套的那隻——那隻金鐲子!我不由得驚喊了一聲:“鐲子!”媽沒說什麼,把金鐲子又推到手腕上去。我的眼睛直望着媽媽的金錫子,心想着,這隻金鐲子不是——不就是我給一個人的那隻嗎?那個人叫什麼來着?我糊塗了,但不敢問,因爲我現在不能把那件事情記得很清楚。我怎麼就生病,就住到這醫院裡來了呢?我是一點兒也不清楚。

媽媽拍拍我說:

“別發呆了,看你發燒睡大覺的時候,多少人給你送吃的、玩的東西來!”

媽媽從牀頭的小桌上拿起來一個很好看的匣子,放在枕邊,一邊打開來,一邊說:

“匣子是劉婆婆給你買的,留着裝東西用,裡面,喏,你看,這珠鏈子是張家三姨送你的。喏,這隻自動鉛筆是叔叔給你的。你自己玩吧!”她便轉頭跟宋媽說話去了。

我隨着媽媽的說明,一件件從匣裡拿出來看,我再摸出來的是一隻手錶,上面鑲了幾顆鑽,啊!這是我自己的東西!但是——我手舉着表,一動也不動地看着,想着,它怎麼會在這隻匣子裡?它不是也被我送給人了嗎?

“媽!”我不禁叫了一聲,想問問。媽回過頭看見,連忙接過表去,笑着說道:

“看,這隻表我給你修理好了,你聽!”

媽把表挨近我的耳朵,果然發出小小滴答滴答的聲音。然而這時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我想起了一個人,又一個人。她們的影子,在我眼前晃。

“媽!”我再叫一聲還想問問。

媽媽慌忙又從匣子裡拿出別的玩意來哄我:

“喏,再看這個,是……”

我忽然想起好些事情來了,我跟一個人,還有一個人的事情,但是媽媽爲什麼那樣慌慌忙忙地不許人問?現在我是多麼的思念她們!我心裡太難受,真想哭,我忽然翻身伏在枕頭上,就忍不住大聲地哭起來。我哭着,嘴裡喊:“爸爸!爸爸!”

媽媽和宋媽趕着來哄我,媽媽說:

“英子想爸爸了,爸爸知道多高興,他下班就會來看你!”

宋媽說:

“孩子委屈嘍,孩子這回受大委屈嘍!”

媽媽把我抱起來摟着我,宋媽拍着我,她們全不懂得我!我是在想那兩個人啊!我做了什麼不對的事嗎?我很怕!爸爸,爸爸,你是男人,你應當幫助我啊!我是爲了這個才叫爸爸的。

我哭了一陣子很累了,閉上眼睛偎在媽媽的懷裡。媽媽輕輕搖着我,低聲唱她的老家的歌:

“天烏烏,要落雨,老公仔舉鋤頭巡水路,巡着鯽仔魚要娶某,龜舉燈,鱉打鼓……”

她又唱:

“ㄏ一ㄏㄨㄟ,飼閹雞,閹雞飼大隻,刣給英子吃,英子吃不夠,去後尾門仔眯眯哭!”那輕輕的搖動使我舒服多了,聽到這兒,我不由得睜開眼笑了。媽媽很高興地親着我的臉說:

“笑了,笑了,英子笑了。宋媽已經把家裡的油雞殺了給你煮湯喝呢!”

宋媽從桌底下拿出一隻小鍋,打開來還冒着熱氣,她盛了一碗黃黃的湯還有幾塊肉,遞到我面前,要我喝下去。我別過臉去不要看,不要吃。碗裡是西廂房的小油雞嗎?我曾經摸着它們的黃黃軟軟的羽毛,曾經捉來綠色的吊死鬼餵它們,曾經有一個長長睫毛大眼睛裡的淚滴落在它們的身上……我不說什麼,把頭鑽進媽媽的胸懷裡。媽媽說:

“她不想吃,再說吧,剛醒過來,是還沒有胃口。”

我在醫院住了十幾天,剛可以起牀伏在樓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僱來一輛馬車,把我接回家。

馬車是敞篷的,一邊是爸,一邊是媽,我坐在中間,好神氣。前面坐了兩個趕馬車的人,爸爸催他們快一點,皮鞭子抽在馬身上,馬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得得,一路跑下去。馬車所經過的路,我全不認識。這條大街長又長,好像前面沒盡沒了。

我覺得很新鮮,轉身臉向着車後,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兩邊的樹一棵一棵地落在車後面,是車在走呢,是樹在走呢?

我仰起頭來,望見了青藍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塊白雲彩,不,一條船。我記得她說:“那條船,慢慢兒地往天邊上挪動,我彷彿上了船,心是飄的。”她現在在船上嗎?往天邊兒上去了嗎?

一陣小風吹散開我的前劉海,經過一棵樹,忽然聞見了一陣香氣,我回頭看媽媽,心裡想問:“媽,這是桂花香嗎?”我沒說出口,但是媽媽竟也嗅了嗅鼻子對爸爸說:

“這叫做馬纓花,清香清香的!”她看我在看她,便又對我說:“小英子,還是坐下來吧,你這樣跪着腿會疼,臉向後風也大。”

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趕馬車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馬。皮鞭子下去,那馬身上會起一條條的青色的傷痕嗎?像我在西廂房裡,撩起一個人的袖子,看見她胳膊上的那樣的傷痕嗎?早晨的太陽,照到西廂房裡,照到她那不太乾淨的臉上,那又溼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流過淚坑淌到嘴邊了!我不要看那趕車人的皮鞭子!我閉上眼,用手矇住了臉,只聽那得得的馬蹄聲。

太陽照在我身上,熱得很,我快要睡着了,爸爸忽然用手指逗逗我的下巴說:

“那麼愛說話的英子,怎麼現在變得一句話都沒有了呢?告訴爸,你在想什麼?”

這句話很傷了我的心嗎?怎麼一聽爸說,我的眼皮就眨了兩下,碰着我蒙在臉上的手掌,溼了,我更不敢放開我的手。

媽媽這時一定在對爸爸使眼色吧?因爲她說:

“我們小英子在想她將來的事呢!……”

“什麼是將來的事?”從上了馬車到現在,我這才說第一句話。

“將來的事就如英子要有新的家呀,新的朋友呀,新的學校呀,……”

“從前的呢?”

“從前的事都過去了,沒有意思了,英子都會慢慢忘記的。”

我沒有再答話,不由得再想——西廂房的小油雞,井窩子邊閃過來的小紅襖,笑時的淚坑,廊檐下的缸蓋,跨院裡的小屋,炕桌上的金魚缸,牆上的胖娃娃,雨水中的奔跑,……一切都算過去了嗎?我將來會忘記嗎?

“到了!到了!英子,新簾子衚衕到了,新的家到了!快看!”

新的家?媽媽剛說這是“將來”的事,怎麼這樣快就到眼前了?

那麼我就要放開蒙在臉上的手了。

第67章 玫 瑰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2章 蘭姨娘 (1)第75章 蟹殼黃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2章 虎坊橋第8章 惠安館 (7)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46章 竹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0章 友 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49章 愛與牽手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5章 一件旗袍第46章 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章 惠安館 (5)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4章 惠安館 (3)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8章 後 記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章 惠安館 (6)第58章 墮胎記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68章 會唱的球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4章 蟹殼黃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30章 臺上臺下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2章 惠安館 (1)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4章 初 戀 (2)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3章 奔向光明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8章 惠安館 (7)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13章 蘭姨娘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2章 惠安館 (1)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3章 蘭姨娘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7章 惠安館 (6)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23章 看華表第5章 惠安館 (4)第28章 擠老米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6章 母親的秘密
第67章 玫 瑰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2章 蘭姨娘 (1)第75章 蟹殼黃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2章 虎坊橋第8章 惠安館 (7)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46章 竹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0章 友 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49章 愛與牽手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0章 臺上臺下第55章 一件旗袍第46章 竹第35章 我的童玩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章 惠安館 (5)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4章 惠安館 (3)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8章 後 記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章 惠安館 (6)第58章 墮胎記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68章 會唱的球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4章 蟹殼黃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30章 臺上臺下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2章 惠安館 (1)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4章 初 戀 (2)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3章 奔向光明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8章 惠安館 (7)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13章 蘭姨娘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2章 惠安館 (1)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3章 蘭姨娘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7章 惠安館 (6)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23章 看華表第5章 惠安館 (4)第28章 擠老米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6章 母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