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已經蒼蒼老矣的太皇太后,看着尚且年輕的皇帝孫兒愁眉不展的焦躁模樣, 反而擱下了剛剛的憂心忡忡, 安慰的笑了出來, “皇帝, 你呀別急,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事兒都還沒發生那,我們有的是充裕的時間琢磨這個事兒。”

康熙皇帝站直身體, 居然是有點兒迷茫的樣子,對着一臉慈祥穩重的太皇太后,好像是喃喃自語的說道:“皇祖母,太子認爲一個民族要長久的發展,需要的是文化底蘊和文化傳承。”

“他曾經和孫兒提過, 可以把漢家文化和海外西方國家的文化結合起來, 做出來一門新的學說, 海派學說。”

太皇太后心神震動,一雙渾濁的老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康熙皇帝,顫顫巍巍的問:“皇帝,你和太子,可是要給滿清的傳承,重新找一條路子?”

這些年來太皇太后越是學習漢家文化, 越是心驚,歷朝歷代,雖然有不少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成功例子, 大唐李家也有明顯的胡人血統,可是這幾千年來,真正能夠統一天下的卻只有漢家文化。

漢人老百姓可以不用管做皇帝是什麼出身,什麼來歷,因爲他們明白,要治理天下,就必須是用他們的漢家文化。

雖然他們滿清爲了讓自己不被漢家文化同化,用盡了各種方法,可是卻收效甚微。因爲但凡一個有頭腦有見識的人,只要他見識了精妙絕倫的漢家文化,他就不可能不被吸引。

太皇太后真的擔心,再過幾代人,估計連皇家的兒孫們,也不再會說滿語,蒙語了。別的不看,就只看大阿哥和三阿哥,這倆孩子天天在外頭的新式學院進學,學的這些新式做派,和那些漢家兒郎有什麼區別?

三阿哥還好一些,大阿哥現在的蒙語只夠打個招呼,滿語也是不順暢。

發現太皇太后激動的模樣,反應過來的康熙皇帝趕緊的上前扶住老人家,給她輕輕地拍着背,“皇祖母,你別激動,這個事兒,還是要看緣分。就好比容若的那個天賦才情,滿人裡頭,一百年能出一個就不錯了。”

緩下來的太皇太后也輕輕的拍拍皇帝的手臂,“皇祖母沒事兒,皇帝不要擔心。皇祖母就是高興,這個事兒,你們父子倆心裡頭有數就好。”

“我們呀,也只能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至於將來的事兒,這天下誰能說得準?兒孫自有兒孫福,千萬強求不得。”

“皇祖母現在看着大清國現在人人安居樂業,家家富足安康,你們又都穩穩當當,健健康康的,這心裡頭高興,滿足的很。這個事兒做成了對於我們滿人是好上加好,美上添美;做不好也沒什麼。太子已經做得非常優秀,皇帝別給他太多壓力。”

康熙皇帝憋了一肚子的話不能和任何人說,只好在心裡罵一句臭小子。

“皇祖母,那小子每次都只是上下嘴皮子一動,最多就寫個章程。最後這些大小各種事兒還不都是孫兒在忙乎?你看他現在被慣得,連你也給勞動上了。”

聽到皇帝嫌棄她最喜歡的重孫孫,太皇太后一瞪眼,滿臉不樂意,“家裡孩子有麻煩不好解決,來找自己的烏庫瑪麼幫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難道皇帝嫌棄皇祖母這老胳膊老腿的,給你礙事了?”

康熙皇帝趕緊告饒賠笑,“皇祖母,孫兒哪兒敢嫌棄你,孫兒這不是怕你嫌煩嗎?本來應該是我們小輩兒孝敬你安養天年的,可是這幾年下來,不光是勞煩皇祖母天天盯着那幾個還沒剃頭的皮小子,還把蘇茉兒姑姑從你身邊調了出去,孫兒心裡頭不安。”

“皇帝放心,天下人的日子都越來越好了,皇祖母也是活的越來越舒坦。有這些小阿哥們天天在身邊兒歡喜的鬧騰着,纔是好那。”說着說着,太皇太后想到了昨兒小阿哥們鬧出來的趣事兒,不由的就笑了出來。

“至於這小兒女們說親的問題,你們這些大老爺們還真的不好出面,更不好明白直接的按照那些國家大事操辦。”

“而且這事兒的關鍵還在於漢家兒女,朝廷出頭引導估計會適得其反,引發無謂的滿漢之爭。就跟放腳那個事兒一樣,雖然是個大好事兒,可還是要漢家人自個兒回過神來纔好。”

“少年男女之間那層模模糊糊的窗戶紙,不光不能捅破,稍稍碰一下也是不行的,輕輕的摸一下就會留下給人說嘴的印記,就好像是那些讀書人天天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太子的提議是對的。既然這些漢官代表都鬆口了,皇祖母明兒給張英,李光地,高士奇這些人家裡的夫人,都傳個話兒,讓她們後天一起進宮一趟。”

“把皇太后,皇貴妃,蘇茉兒也都喊來聽聽。商議好以後,再給滿漢蒙八旗的各家福晉們也都解釋清楚,做出個明確的安排。”

康熙皇帝聽到這裡,煩悶的胸口立馬透了一口氣,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兒以後再說,先把現在的難關給過了先。

心裡輕鬆舒坦的康熙皇帝認真的和太皇太后道謝,“孫兒謝皇祖母操勞。”

太皇太后卻是搖頭,“皇帝,這個事兒對於皇祖母而言,並不難解決。皇祖母心裡頭最擔心的是,這個事兒不光是京城滿漢蒙二十四旗和漢家的事兒,東北老家和科爾沁也會受此風氣影響,而且這影響,可能還不小。”

太皇太后確實愁這個事兒好久了,一直也沒機會提到,今天既然說到這裡,索性就都說了出來。實在是這個瀝青路面和青磚瓦房對於科爾沁的改變,太過巨大,讓她和蘇茉兒一想到這個問題就不由的憂心忡忡。

隨着這兩年通往科爾沁的道路的暢通無阻,以及那幾條瀝青路面兩旁,因爲衛兵崗亭的出現帶來的安全保障,大清這邊的新物事瞬間是一乎隆的朝北邊涌動。

絡繹不絕的大清商人們,每天都是幾個拖拉機車隊朝科爾沁販賣新式貨物和海外來的西洋貨物。再把科爾沁的皮具毛毯等物事販賣到中原大地,引得中原這邊的年輕文人都紛紛的跑去科爾沁遊山玩水,寫詩作賦。

新的事物方便好用;新的思想觀念震撼人心;尤其因爲今年開春男女新式學院的興建,帶去的這股中原大改革的風潮。

中原的這些新變化,不管哪一項,都在日日不停的猛烈的衝擊着,科爾沁蒙古原本屬於遊牧民族的民俗風氣。

當然,這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水泥和青磚瓦房的出現,因爲它讓科爾沁人有了足夠堅固的,可以抵抗住大草原的風沙,造價還十分低廉的房屋來長期居住。而不再是以前那依據水草的方位變動,不斷遷移的蒙古包。

祖祖輩輩都是靠放牧爲生的科爾沁人開始笨拙的學習漢家文化,學習那些天文地理,幾何算法的知識,甚至是那些什麼英語,俄語等等外國語言學問,仿照精明的漢家商人模樣,自己和沙俄人做外貿。

科爾沁人開始嚮往,並且身體力行的學習中原的生活模式。

太皇太后和蘇茉兒姑姑雖然擔憂不已,對此卻是毫無辦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她們怎麼可能,去阻止心愛的科爾沁人們,想要過上安穩優渥的好日子的腳步?

可是長此以往,科爾沁還是她們記憶裡樸實悍勇,每天無憂無慮的騎馬打獵的科爾沁嗎?會不會慢慢的被漢家文化同化?

雖然蒙古人的人口基數相對於滿人來說,非常的多,沒有了漠南的科爾沁,還有漠北的喀爾喀,漠西的準噶爾汗國。

可是他們都不是科爾沁,不是“黃金家族”博爾濟吉特氏的科爾沁。

康熙皇帝那精明周密的帝王腦袋,瞬間就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擔憂之事。說起來,這個事兒,還是他聽太子那個臭小子在一次聊天中提到的事例,引發的思路。

他和大臣們認真的商議後的方案,就是不斷的同化訓化蒙古各部。

從漠南的科爾沁開始,先是武力征服,再利用儒家的懷柔政策,以及中原的這些新物事新的思想觀念等等,引誘他們從顛簸的馬背上跳下來,住進舒適寬敞,明亮堅固的房屋裡面。

慢慢的熬殺掉,他們那一身被廣袤無比的茫茫大草原滋養出來的血性和傲骨;也慢慢的消磨掉,他們那一身被無邊無比,冷酷無情的大沙漠培養出來的悍不畏死的精神。

更是要狠狠的打壓下,他們那種婦女兒童皆可爲兵的騎兵上的優勢。不給他們任何捲土重來,反覆崛起的機會,讓大清國以後的帝王,都不需要再爲了蒙古的事兒擔憂。

所以此時此刻,一手導演出來這個結果,很是厚臉皮的康熙皇帝,面對滿心憂愁的太皇太后,若無其事的安慰道:“皇祖母不用擔心,這也是個好事兒,科爾沁人現在的生活,一天天變的更好起來。而且,科爾沁的語言和信仰是很難有變化的。”

“至於皇祖母擔心的,科爾沁和東北老家婚俗方面會有的改變,這個孫兒也想過,確實是不可避免,只能是提前做好完善的準備。”

太皇太后思索片刻,沒有說話,只輕輕的嘆了口氣。她豈會不明白,皇帝孫兒的朝廷在科爾沁的這些變化裡面扮演的角色?

可這心裡頭縱是再明白,她也萬分清楚,此事涉及國家大事,她們婦道人家即使再煩惱再不忍,也只能在京城裡頭眼巴巴的望着科爾沁的方向。

她們能夠做的,也只是和現在對待這些漢家女兒們的策略一樣,讓科爾沁的當家福晉們提前做好準備,把這些改變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康熙皇帝見太皇太后接受了現實,心裡暗暗的舒了一口氣,“皇祖母,科爾沁那邊你不要擔心,孫兒會看着。而且科爾沁一般都是以門當戶對的聘婚爲主,和中原這邊的情形差不多,人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一向都是快的很。”

“孫兒心裡最擔心的是東北老家那邊,讓那些佐領貝勒老王爺們放棄栓婚的權利,估計比當年在老家開發黑土地還要艱難。”

自從鐵木真大汗進軍中原後,蒙古各部幾百年來都深受漢家風俗的影響,現在已經很少有以前粗魯的搶婚風俗了,都是以“多求則貴,少求則賤”的聘婚爲主。即男方要到女方家多次求婚,來顯示他的決心和對女方的尊重。

因爲在蒙古,有女兒的父親都認爲,“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

擇喜日迎娶的時候,除了有男方到女家投宿娶親,和女方親友搶新郎官帽子的婚俗以外,主要是以夫妻二人到男方家後,在當地喇嘛的主持下,共同拜火爲主要儀式。

所以科爾沁目前可以說是,既沒有中原這邊的男女大防“三從四德”等等約束,風氣開放自由;又有着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情,婚禮儀式,子民們樸實好學,生活富足。估計將來也都不需要做什麼改變。

這也是科爾沁越來越吸引漢家文人前往遊山玩水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東北老家的滿洲婚禮習俗,雖然沒有了“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的收繼婚風俗,以及“指腹爲婚”的習慣。可是,他們同時也沒有了肅慎時代的“插戴”,和女真時期的“行歌於途,以申求偶之意”的婚俗。

他們還是以入關前的正經栓婚爲主。青年男女婚嫁必須嚴格遵循,滿清入關以前的軍事化政治化管理。

也就是說,東北老家那邊自由民八旗兒女的婚姻,必須上報各牛錄章京或者佐領;貴族子女的婚事要上報給各主旗貝勒。換言之,八旗父母互相同意兒女們的婚事是沒有用的,需要佐領和貝勒的同意纔可以正式完婚。

而不是像在京旗人家的婚嫁這樣,雖然也還是需要上報給佐領的,但只是走個形式過場而已。

康熙皇帝只要一想到,不久的將來,他又要和那些倚老賣老的老王爺們扯皮打嘴仗,就習慣性的頭疼不已。

太皇太后看到皇帝孫兒苦哈哈的皺巴着臉,就和五阿哥被他太子二哥派人盯着,每天不得不老老實實的轉圈圈減肥的模樣兒差不多,忍不住笑了出來,心裡因爲擔心科爾沁的煩悶瞬間消散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嘿,對“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的理解,一個是對“其母”的意思,“其母”不是兒子的親生母親,而且多爲年紀要比自己還小的後母。在滿洲傳統觀念中,男子不能把自己家族的寡婦“收養”照顧,就是讓外人家笑話。收養,就是娶回家的意思。

後來, 皇太極受到中原漢族文化中家族倫理觀念的影響,頒佈諭旨,對收繼婚永行禁止。滿人入關後也漸漸地沒有了姑姑侄女同嫁一人的事兒,一直到同治皇帝娶了皇后阿魯特氏以後,又納了她的庶出姑姑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