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總管, 不是非常緊急的事情,但是孤想今晚就把這個匣子親手交給皇阿瑪。皇阿瑪應該是剛剛睡下, 勞煩你給通報一聲兒。”

“待會兒,皇阿瑪若是生氣的話,孤全給擔着,絕對不拖累你。”胤礽其實也是很困了,往常這個鐘點,他早就睡熟了。可是既然現在來都來了, 當然要見到皇阿瑪。他還有一肚子的話想和皇阿瑪講講。

於是小太子就用四阿哥慣常使用的“眼神殺技”, 努力睜大睏倦的雙眼, 眼巴巴的看着樑總管。

樑大總管的小心肝,撲騰撲騰的, 哎吆,太子殿下的小眼神太可憐了。

“太子殿下吆,皇上以前就吩咐過了,有關您的事兒不管啥時候都給通報。您先進西暖閣候着, 夜裡冷的很,先喝杯熱奶-子茶暖暖手腳。”樑九功大總管說這話就親自把小太子送進了西暖閣,又安排人送上來茶水點心。隨後麻利的轉到乾清宮後殿,通報給正在進行“創造小生命”運動的康熙皇帝。

阿彌陀佛,萬佛保佑, 皇上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千萬別怪罪老奴不想着您此時此刻會有的處境。因爲就算老奴知道太子殿下是照着四阿哥撒嬌的樣子,故意裝出來的, 老奴也實在是忍不下心拒絕哇。

被打斷了“和諧運動”正在進行時的康熙皇帝,,披着個厚厚的袍子從寢室走出來,臉色那個陰沉的吆,簡直可以直接拿只毛筆蘸着寫字,完美的詮釋了啥叫臉黑的能滴墨汁。

樑九功大總管頂着康熙皇帝的“死亡視線”,雖然身子有點顫抖,後背有點冒虛汗,好在是穩住身體跪住了沒趴下。

他可不敢讓盛怒中的皇上等的不耐煩了,然後直接就把火氣撒到他的身上,趕緊的擡出“滅火神器”太子殿下要緊,於是樑大總管壓低聲音,語速極快的解釋到:“皇上,是太子殿下有事兒求見您。”

果然,康熙皇帝不再死命的盯着他了,也收回了外放的殺氣騰騰。深呼吸,再深呼吸,胸口幾次起伏,終於是壓下了心裡沸騰不止的沖天火氣。

瞬間想到了上次小太子半夜擡着個裝滿火器資料的箱子來見他,讓他忍不住熬了一夜的事兒,康熙皇帝一聲不吭的轉進了另一個房間。

一邊被伺候着快速的穿好衣裳,一邊在心裡默默的發着狠,就算那個臭小子這次也是有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也要好好的教育他,讓他分清楚什麼是做事情的白天,什麼是隻用來睡覺的夜裡…

哪知道等他進了西暖閣,擡眼一瞧,居然看到了這個大半夜不睡,跑來乾清宮求見他的兒子,在他這個皇阿瑪過來的時候,自己卻是躺在暖閣的小榻上,雙手抱着個小匣子,眼神迷瞪着,一副好像快要睡着了的樣子。

康熙皇帝只覺得自己滿腔的火氣憋在了胸口,憋得那個難受啊。滿心悲憤的自我反省,他的這個平時恭謙有禮,孝順體貼的兒子,是怎麼給他寵的這麼沒心沒肺,無法無法的?

大半夜的硬是把他這個皇阿瑪從被窩裡挖起來,自己卻是困得撐不住了,先睡下了。

眼見小太子因爲發覺了他的到來,揉着眼睛就要爬起來行禮,康熙皇帝硬按下沒出發作的火氣,滿心無奈出聲阻止兒子的動作,“不用起來,接着睡。胤礽今晚是要把這個匣子親自送給皇阿瑪?”

原來剛剛小太子實在是困得做不住了,他也不知道皇阿瑪要什麼時候能過來,就想着先在小榻上躺下眯一會兒。此刻聽見皇阿瑪發話好像是不用行禮,簡直恍如天音入耳,模糊不清的嘟囔了一聲“皇阿瑪”,把小匣子朝康熙皇帝的方向推了推,就聽話的閉上眼睛,“接着睡”了。

完全忘記了他剛剛準備的一肚子的好話兒,以便勸說安慰看完資料後會傷心難過的自家皇阿瑪的事情。

康熙皇帝瞪着瞬間睡着了的兒子,啞口無言,實在是憋屈的說不出話來。

他當然知道太子平時不光是從沒熬過夜,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還要比大阿哥他們多一個鐘頭,生活作息又一向準時準點,今晚能撐到他過來,估計已經是極限了。可是還是氣不過。

臭小子居然這麼折騰他這個可憐的皇阿瑪。真的讓他很想踹兩腳出出氣。

運了半天氣,可憐的康熙皇帝輕輕的拿起小匣子放在牀榻旁邊的櫃子上,不光沒把這個讓他恨不得踹兩腳的兒子吵醒,還細心的給蓋好了被子。接着又捧起那個小匣子,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

直接做到了御書房裡,藉着御案上的蠟燭燃燒散發出來的柔和光線,康熙皇帝開始聚精會神的翻閱着匣子裡的每一張內容。

等到他仔仔細細的看完了這些資料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儘管心裡明白在明早上早朝之前,他還有時間可以小睡一覺,但是現實卻是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心裡翻江倒海的難受。

珍貴稀有的東三省黑土地將來會是一個很大的“穀物倉庫”,成爲大清第二個“魚米之鄉”的驚喜,也不能掩蓋住,因爲知道在原來的歷史上“康熙晚年禁海”和後人直接“閉關鎖國”的結果後,帶給他的悲痛和沉重。

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歷史記載中的“康熙晚年有心無力和懦弱保守”是個什麼模樣。

就好像他的皇父在將要駕崩的時候那樣,心灰意冷,毫無鬥志。

也好像這些年來他曾經捫心自問過的一樣,如果再重來一次,他還有沒有當初的勇氣,在剛剛親政不久,什麼都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倉促的決定削三藩,還堅持住了這場這耗時達八年之久的戰事?

他是皇帝,可他也是個吃五穀雜糧,有生老病死的凡人。

隨着他的年齡增長,更加成熟穩定,閱歷豐富的同時,他也會和普通人一樣變得更加的膽小守舊。心裡擔憂顧慮着更多的人和事的時候,人可不就是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勇氣和衝勁嗎?

可是他的後人不但沒有理解他在晚年的無可奈何和有心無力,反而跟着他的腳步,進一步完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做了一隻縮頭烏龜。就像一隻井底的青蛙,守着大清這一畝三分地,無視這些豺狼本質的西方諸國日漸強大的事實,驕傲自滿的過着自己的小日子。

康熙皇帝內心裡不住的嘆氣。

他害怕皇家阿哥們長大後和前朝皇子一樣的不學無術,吃喝玩樂,給他們請來滿漢的名師大儒,每天督促他們的學習,卻是沒想到子孫後代都只學了儒家的那套酸腐呆氣,全然沒有了祖先們縱橫白山黑水之間的血性。

他又想到太子這個臭小子,傻不愣登的半夜興起就來打斷他的好事不說,還貿貿然的就把這些,有關他的“不光彩的歷史資料”都交給他,此時還根本想不到啥是擔心的在呼呼大睡。

真是讓人忍不住想敲敲他的腦袋,再踹他幾腳,讓他長點兒心肝。

身爲太子,卻是如此的天真爛漫,沒有一點兒城府算計,怎能不讓他這個皇阿瑪操心擔憂。怪不得阿茹娜見到他就喊呆子。真是夠呆的。

第二天,一夜沒睡的康熙皇帝,雖然是非常的睏倦不堪,但還是強撐着跟往常一樣的早朝,批閱奏摺。

他還要抽時間把這次去沙俄的國都聖彼得堡打探消息,順便折騰點事兒的人員名單確定下來;再和八旗的議事大臣們商討逐步開放東南沿海海禁的問題。

因此康熙皇帝是一邊不停的喝着濃烈的茶湯提神,一邊在心裡罵太子那個罪魁禍首臭小子。

而在乾清宮暖閣很好的睡了一覺的胤礽,白天雖然有點兒精神不佳,但是也把所有的功課都順利的堅持了下來。

中午的時候,也沒耽誤他在毓慶宮的詹士府,和康熙皇帝分給他的幾位翰林院官員,完成了有關《大清律》第一章節序言總目錄之類的抄寫。當然新的內容都是標上了標點符號的,讀起來至少不再是像一顆大石頭一般沉重的“天書”那樣,晦澀難懂,難啃難讀。

父子二人都是忙忙碌碌了一天,一直到晚上康熙皇帝檢查完小太子的功課後,纔有機會就這個事兒,坐下來進行一番交流。

“胤礽,歷史上的朕是不是一個很失敗的皇帝和父親?” 康熙皇帝以前從來沒問過小太子這些有關的歷史評定方面的問題,也沒問過他的壽數多少,會有什麼病痛劫難之類的.

因爲他從記事起,皇父不喜歡他,皇母一直身體不好,他就沒有在父母膝下承歡過一天。在他皇父和皇母去世後,生命中更是隻有繁重的學業和繁瑣的國事。

他已經習慣了凡是隻依靠自己的拼搏努力。不靠天,不靠地,當然也不會去依賴什麼預知。

更何況他們現在做的一切就是爲了改變這些預知。

可是現在康熙皇帝動搖了想法,他覺得自己很失敗。他一輩子辛辛苦苦的拼搏努力,不過是讓他的後人們在國際戰爭這個大災難來臨之前,舒服的過幾天坐井觀天,愚蠢而不自知的好日子。

“皇阿瑪,您所做的一切,在歷史上評價很高,很多人都說你是大清朝的唐太宗,是個很好的皇帝。”

胤礽也不曉得怎麼安慰,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低沉情緒中的皇阿瑪,只能把他知道的都說出來,“真的,您平三藩,穩定國內局勢,恢復生產,讓華夏子民至少過了有二百年的好日子。您平定西藏,蒙古,收復琉球,把華夏的疆域版圖擴大好多。”

“皇阿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歷史作證,皇阿瑪的能力和品行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兒臣始終都希望,皇阿瑪您可以成爲一位所有大清子民的皇帝,不只是滿人的皇帝,是這天下各民族的皇帝。”

“兒臣希望皇阿瑪可以做的比歷史記載中的更好,得到後人更多的讚譽和敬佩。讓滿漢蒙回壯等五十多個民族的人民都以您爲傲。”胤礽滿心的期待和希翼。

他的皇阿瑪對他這麼好,又這麼在乎名譽地位,那他也希望自己能幫助皇阿瑪獲得更多的歷史肯定,以及後人的認可。

民族隔閡當然不會也不是問題。到了四十世紀,人類和人魚都是一家人了,星際各個種族之間也都是互相聯姻通婚,混血兒比純血還多,哪還有什麼民族的問題?

“有人說,不管天下興亡,都是百姓受苦。自古以來,老百姓的要求都很低,只要能吃飽穿暖,沒有人會去放着安穩的好日子不過,跟着造反起事的。唐朝安祿山糾結各個少數民族起兵,八年內戰,不也是失敗?我們這八年內戰,一開始打的那麼辛苦,還是贏了。”

“人心思安,尤其是多年天災**不停的南方各省。皇阿瑪,不用擔心。您等弟弟們和侄子們都出生長大了,您挨個的踹他們幾腳出出氣。”

一直沉默着聽小太子呱呱說話的康熙皇帝,此時一聲冷笑,“皇阿瑪現在就想踹你幾腳出出氣。”

作者有話要說:  啊,親們,我今天糾結了幾乎一天,今天還怎麼繼續這個情節,終究還是沒忍住自己的惡趣味,親們不要覺得小太子蠢笨,是在下智商欠費,嚶嚶嚶,看的不爽,歡迎來踹在下幾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