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32

“太子殿下和四阿哥有如此愛民之心, 又兄友弟恭, 乃是大清老百姓的福氣。 皇上英明。 奴才謹遵皇上旨意。” 明珠大人緊跟着站出來表態,當然心裡則是一邊懊惱晚了索額圖那個老傢伙一步, 一邊暗罵索額圖那個馬屁精。 回話的時候就故意捎帶上養在佟佳貴妃跟前的四阿哥, 噎那個老傢伙一下。

“奴才/微臣等謹遵皇上旨意。”

得, 索額圖大人和明珠大人都站出來表態了, 他們也麻溜的。 眼瞅着皇上這是鐵了心的要給賤民“出賤入良”了, 他們也不想因爲這些不大不小的事兒和皇上擰着來。

小太子雖然還是板着臉學着自家皇阿瑪不表露情緒,心裡則對這個突然反轉的場面有點懵。 他只是從史書上看到赫舍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兩位大人在康熙朝權勢很大,引起康熙皇帝忌諱, 最後二人都被撤職查辦,下場淒涼。 今兒參與議事第一次切實感受到了這兩位羣臣之首的威勢, 難免擔憂起來。

康熙皇帝卻是不動聲色, 似乎是習以爲常,“恩, 既然衆位愛卿都沒有意見, 那就想想具體的怎麼實施下去,有什麼想法都寫個摺子遞上來。 戶部尚書,你回去後帶着戶部的官員們好好的商討此事,寫個章程出來先。”

“朕的兩個事情都商議完了。 衆位愛卿, 你們可有什麼事情需要商議? 愛卿們都暢所欲言,有想說的都說出來,不用顧忌。”

“回皇上,奴才有個事情, 想說出來請皇上和諸位大臣們參考參考。” 沒想到是倭黑大人先站出來,殿裡大臣們都有點吃驚。

“倭黑,有什麼想法兒,說。” 康熙皇帝也是吃驚,這傢伙看着粗魯,可是卻也有點兒小精明,他知道自己胸無點墨,說不來那些引經據典的“之乎者也”,對於漢臣尤其是有關漢人的事情,一般是從不結交也從不開口的。

“謝皇上恩准。 奴才聽說南方被戰火波及的地方,有很多女娃兒受難,因爲她們裹着小腳,逃命的時候想跑卻跑不起來。 奴才對於那些失去女兒的父母們很是同情。 雖然現在戰事馬上都結束了,可是奴才想着,既然賤民都“出賤入良”了,也順便把這些小姑娘家裹腳的事情再給議議,杜絕了最好”

···

殿裡大臣刷的分爲兩派,滿清大臣們是連臉上的皺紋都在透漏出,我不認識這個傢伙的信息。 漢臣們則是用眼刀刷刷的射向言語無忌,口出狂言的倭黑大人。 什麼叫既然賤民都“出賤入良”了,也順便把這些姑娘家裹腳的事情再給議議? 合計着您倭黑大人是把賤民等同於我們漢人家裹腳的女兒們啊。

康熙皇帝忍住扶額的衝動,擡起右手捂着嘴,用力的咳嗦了兩聲。 他看着這個倭黑還一臉的蒙圈兒,渾身散發着“這是都怎麼了這是”的氣息,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小太子則是聽的一愣一愣的,這個“裹腳”居然在關鍵時刻妨礙逃命? 趕緊的和嘟嘟交流,什麼是“裹腳”。

說起來,漢人女兒家的裹腳習俗大約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那個時候的宮廷或者士族豪紳們之所以給家裡的女孩子裹腳,是爲了讓自家女娃兒的腳能長得“纖直”,“不胖不瘦”,就和現在各個滿漢蒙等世家大族給男孩子們在睡覺的時候綁腿,是爲了防止他們因爲騎馬等活動,長大後有雙羅圈腿兒一樣。 當然講究的家族是連家裡的女孩子們也給綁腿的。

只是這個習俗因爲一些漢人士大夫們的惡趣味和畸形的審美,在前朝慢慢的演變出來了“三寸金蓮”,要求女孩子的腳不光要小至三寸以內,還要有所謂的彎曲弧度美,即“不盈一握”,“步步生蓮”。 不光是達官貴人家的女兒都要裹腳,華夏各個階層的家庭都跟着學起來。

滿清入關以後,從多爾袞攝政王開始,歷代掌權者都屢次下旨禁止漢家女兒的裹腳習俗,可是收效甚微。康熙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就下過嚴令禁止此風氣,只不過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很多漢人認爲,家裡的女兒要想嫁個好婆家,裹好小腳就和精通女紅管家一樣重要。 對於朝廷的禁令,要麼陽奉陰違,要麼置之不理。 從女娃兒四,五歲開始,家裡的女性長輩就安排着,準備裹腳布之類的。

當然了,滿清統治者下令廢除漢人女兒家的裹腳,只不過就和下令漢族男人們都留辮子頭一樣,都只是爲了穩定滿清統治而施壓漢人的一種手段而已。

“雖然倭黑說的有點詞不達意,咳咳。” 康熙皇帝自己說着“詞不達意”,但是面對殿裡漢臣們齊齊發黑的臉色,卻也感覺到有點兒不好意思。 “朕覺得,這裹腳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當初也就是爲了讓小女兒家的腳長得齊整些。 現在這樣的情況,着實是有點兒太過了。”

“皇上,微臣有話說。” 原來是內閣大學士李光地這位漢臣站了出來。

“微臣以爲,倭黑大人所說,話糙理不糙。 在微臣十三歲的時候,曾全家遭遇山賊,微臣和小廝們攙扶着母親奮力逃生,但是微臣的一位姐姐卻因爲小腳,跑不動,被賊人追上慘遭殺害。”

李光地大學士說着說着聲音慢慢的低了,說起這段往事難免引起心中的傷痛,擡袖擦了一把眼睛,舒了口氣,才繼續道: “因此,微臣家裡的女兒都沒有讓裹小腳。”

“現在大清境內的戰事基本快要結束了,當然不會再有倭黑大人所說的情況。 可是微臣還是認爲,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 微臣再怎麼盡心盡力,也不能保護女兒們一輩子, 她們自己健健康康的,能跑能跳的,比什麼都好。”

滿殿的大臣們因爲李光地大人的這番話陷入死寂,都收斂神色沉默着。 就小太子感受到的情緒,有的是不以爲然甚至強烈的不滿,有的則是感同身受跟着難過,對李光地大人深表同情。也有的大臣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當然,這些人大多是滿臣。

“皇阿瑪,兒臣也有話說。”

“哦,太子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康熙皇帝看着小太子剛剛站在那裡跟一根小青竹似的,學着他做出一副面無表情深沉的模樣,心裡那是滿滿的欣慰和驕傲。 太子有想法,他當然也是樂於傾聽。可又想到小太子昨天在那些摺子上,留下的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耿直”批覆,心裡就有點兒打鼓,希望這小子不會說出來什麼“驚人之語”。

“謝皇阿瑪。” 小太子理理思緒,慢條斯理的道出他的觀點:“兒臣認爲當前女子的 “裹腳”風俗,是大事也是小事,是國事也是家事,應當認真對待,不能放任自流。”

“怎麼說?” 康熙皇帝來了點興趣。 殿裡的大臣們也都是安靜的等着小太子的“下文”。 想知道這位因爲身體原因,連日常的學習功課都停了好久的太子殿下,會說出來什麼道道來。

“皇阿瑪,兒臣先說小事。 可能在場的大人們都認爲,這不就是一個小女子的習俗嗎?不耽誤她們學習女紅管家,也不耽誤她們出門請安聚會。 兒臣覺得也是這個理兒,沒錯兒。”

“再說家事,兒臣也同意,這是士族豪紳,平頭百姓家的家務事。 男主外女主內,家裡的女主子負責管家理事,教養子女。 安排女兒裹腳就和安排家裡的菜米油鹽一樣,都是屬於各家各戶自己的私事。 似乎是有那麼點兒不應該把這件家事,拿到商議國際大事的乾清宮來說。”

“可是兒臣覺得,皇阿瑪心繫天下蒼生,大人們也都是老百姓口裡的父母官。 這大清子民的任何事情,不分大小,不分內外,都是要給予關心和關注的。 既然如此,這裹腳的風俗也應該被認真的討論,謹慎的對待。”

“兒臣常聽皇阿瑪說李光地大人才品俱優,尤其一片忠心難得。 今天聽到李大人講述的過往,覺得李大人孝順父母,愛護子女,其情更爲可嘉。 兒臣可以想象,李大人家的家風應該是很好的,李大人那位遭遇不幸的姐姐如果能夠長大嫁人,應該也會是一位很好的當家主母,很可能會給我們大清教養出來幾個優秀的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

“女兒家的事情雖然是小事,是家事,但是他們作爲女兒,作爲母親,甚至一族宗婦,卻是對家庭對國家甚至是對後代子孫們都有着重大影響。 因此這既是國事也是大事。”

“倭黑大人對於南方各地有些小姑娘明明有機會逃生,卻因爲裹着小腳,跑不動而遭難的事情心生憐憫,同情那些失去了女兒的父母們。 兒臣不認爲倭黑大人有什麼錯兒,反而應當獎賞。”

小太子把他剛剛看到的,有關古華夏女子裹小腳,抄背《女戒》等等不平等待遇的各種資料,粗略整理了一下,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同爲父母所生,女子也沒有不事生產吃閒飯,天天操勞家務教養子女,憑什麼就低了男子一頭? 他又想起經常給他繡荷包的三姐姐和五姐姐,還有粉嘟嘟肉呼呼的六妹妹,不由的慶幸她們不會去遭受裹腳之痛。 當然“一耳三鉗”六個耳洞想來也是挺疼的。

小太子心裡暗搓搓的計劃着怎麼把女學給儘早弄出來。 二百年後,全世界的女子們在各行各業裡大放光彩,有一些女子還在她們的行業領域裡做出了很高的成就,對全人類的發展都有着重大貢獻。

比如那位對放射性深入研究,發明了元素釙和鐳,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著名法國化學家居里夫人。 還有另一位發現了老祖宗的醫書記載中,青蒿對於治療瘧病的效果,歷經千萬次枯燥乏味的實驗提取出青蒿素,造福全人類的華夏女教授屠吆吆。

想想古華夏這一千多年裡,因爲整個社會對女子的禁錮,損失了多少人才?可惜又可嘆。

青蒿素對於治療瘧病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成本低廉,快速高效,挽救了全世界無數瘧病病人的生命。 想起來這個小太子就想起了孫老御醫的青蒿研究,估計還是沒有頭緒,畢竟研究條件的限制太大。 小太子打算等這裡議事一結束,就吩咐內務府玻璃處研製一些研究實驗中使用的玻璃器械,找個時間他自己親自動手,使用他的高精神力,做一些實驗看看。、

現在玩具處有黃履莊帶領着,蒸汽機的各個實驗進行的都很順利,幾乎沒有需要他動手的地方。 手錶那裡也是可以坐等着收到樣品了,正好有時間可以去給孫老御醫幫幫忙。

因爲過了一個異常忙碌且沒有個人時間的春節,小太子覺得他似乎有好久沒有正正經經的親自完成一個實驗了,一想到最喜愛的實驗研究,這心裡就跟長了毛毛蟲,癢癢的不得了,心急的想明天起牀就可以開始動手,至少先把電力實驗的東西給準備起來。

康熙皇帝聽着小太子侃侃而談,不帶打嗝的說了這麼多,還條理清晰,有理有據的。 一面在心裡暗暗高興,一面瞅着殿下的羣臣,面上非常謙虛的表示:“太子年幼,最近功課也停了大半,小兒之言,有什麼思慮不足之處,諸位愛卿多多包涵。”

“回皇上,太子殿下這個年紀有這番見識,實屬不凡。 奴才非常感動太子殿下對奴才的誇獎。” 倭黑大人首先站出來表態。

他聽了這半天,覺得皇上對於說的話應該是表示了認可的意思,太子殿下更是對他大加誇獎。 既然如此,那些漢臣們不開心,那就不開心唄,摧殘自家女兒還有理了? 不過這位李光地倒是挺不錯,和自己一樣疼愛女兒,是個好阿瑪。 想到上次聽到的消息,皇上還要讓他做太子殿下的老師,這心裡就開始琢磨開來,在近期找個時間和這位李光地大人好好嘮嘮。

索額圖大人心裡則琢磨着,這倭黑大人首先開口了,他表態一下支持太子殿下應該不會太顯眼。 剛要擡腿站出來,卻聽到了他的老對頭納蘭·明珠那個傢伙搶先開口:“回皇上,奴才也覺得太子殿下說的非常有道理。”

“女子之事關乎國家社稷,不可輕視。 奴才提議由南書房,翰林院,國子監,等所有的文武同僚們展開辯論,是否在大清境內各階層,大力推廣女子放腳一事。” 明珠大人說完還得意的瞥了一眼剛剛晚他半步的索額圖大人。 心裡高興啊,看到馬屁精索三吃癟,渾身都舒坦。

康熙皇帝對於殿下兩位重臣的眉眼官司看的分明,只做不知。 點名問道:“李光地,張英,你們對於明珠的提議,有什麼看法? 儘管說給朕和衆位大臣們聽聽。”

李光地大人首次站出來回話:“回皇上,微臣也認爲太子殿下說的很有道理。 微臣也想着可以多幾家女兒可以放足。 微臣對於辯論之事沒有任何異議。”

李大人退回原位站好,緊跟着馬英大人也跟着表態:“回皇上,微臣對於辯論之事也沒有任何異議。”

“微臣沒有女兒,只有一個孫女兒。 微臣曾經聽過孫女兒哭訴,說裹腳很疼。 說實話,微臣聽着小孫女兒哭的悽慘這心裡很是心疼。 可是微臣的大兒子和大兒媳雖然也很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卻還是不同意孫女兒停止裹腳,怕影響孩子將來的前程。”

“如果這次大家齊心協力,認真對待,大力推廣,把這個女子裹腳的風俗慢慢的廢除掉,微臣認爲這是一件大好事。 就像李大人所言,孩子們健健康康的,能跑能跳的,比什麼都好。”

馬英大人向來爲人清正高潔,人品出衆,特別受康熙皇帝的信重。 他自幼受家裡長輩薰陶,坦蕩無私,且心胸寬大,對於漢人女子自幼“裹腳”這一陋習心裡也很是不贊同。 小孫女兒天天開開心心的多好,哪怕是跟着滿人女兒學習騎馬射箭,和她最喜歡的那位倭黑家的大格格一樣,一起玩耍打鬧也行啊,爲何要強制她裹小腳?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寶寶們,火器這個副本到這裡要準備結束了,估計還有幾章。 親們看完文有什麼想法? 誠懇的希望大家留下感想。

親們儘量都飲食規律,吃好喝好哈,尤其冬天天冷,把保暖工作做好。 在下是習慣了被家人嘮叨。 因爲在下腦子裡如果想到了什麼句子就馬上放下碗筷,打開小筆筆記下來。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