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 多抽抽時間去鞏華城, 陪陪你皇母。皇阿瑪今兒早朝上定下了啓行的日子,以後啊, 能去看看她, 和她說說話的機會, 不多了。”

對康熙皇帝而言,這又是一個是無比艱難痛苦的決定。可是,他總要讓仁孝皇后和昭仁皇后入土爲安。因此就和禮部商定好了日子,這個月的十九日就正式啓行,送仁孝皇后和昭仁皇后的梓宮進入他的地宮主陵, 三月初七正式下葬。

“兒臣明白。皇阿瑪莫要太傷心,皇母她應該也是希望您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是啊,你親額娘以前是天天的唸叨着皇阿瑪,要注意休息, 不要熬夜,放鬆心情。”

“她從小兒就性子好, 體貼周到,把身邊的大小事兒都給安排的妥妥當當的。 難得閒下來的時候, 就會去捧着本書,認認真真的看,哪怕是個話本兒,也是一字不漏。” 回憶起仁孝皇后因着比他大了一歲,懂事早點兒,從小到大對他都是無私的貼心照顧着, 康熙皇帝不由的笑了起來。

現在想想,那應該是他這一生中最幸福的的一段時光了,以後啊,也不會再有了。

小太子眼見皇阿瑪又沉湎於對皇母的懷念中,也跟着難過。可是想到史書記載中的,佟佳貴妃死後皇阿瑪的悔恨和愧疚,不由的有點兒着急,這距離貴妃娘娘去世的時間也就幾年了。

“皇阿瑪,兒臣聽小李子說了您這次要大封后宮的事兒,各宮娘娘都在等着好消息。兒臣也明白烏庫瑪麼和郭羅瑪法的顧慮。兒臣心裡很感動,他們都是關心兒臣。可是兒臣覺得貴妃娘娘挺好的,四弟也挺好。兒臣也希望皇阿瑪開開心心的。”胤礽說完這番話還以示確定的點點頭。

不管佟佳貴妃會不會做皇后,在胤礽的眼裡,其實與他根本就沒有關係。他只是不忍心看着皇阿瑪如此自苦罷了。

明明對佟佳貴妃情深義重的,爲何要壓抑自己?就算佟佳貴妃做了皇后又如何,佟家是皇阿瑪的母家,這是事實,佟家的繁榮強大也不是完全靠的裙帶關係。

就好比他不想去依賴皇阿瑪的寵愛或者赫舍裡家的勢力一樣,他也不想去限制佟家的榮華富貴。

小太子一直認爲,只要他和這些勢力都劃分開,將來應該就不會有那麼慘烈的“九龍奪嫡”,大家把力量都團結起來,可以爲大清國做多少事情啊,爲何要浪費在爭鬥上面?

康熙皇帝卻是一愣,看着兒子滿臉的真誠懇切,心裡酸酸漲漲的,既感動於太子的一番心意,又無奈於自己已經下定的決心。“這件事情,皇阿瑪已經做了決定,皇貴妃。”

雖然這次太皇太后爲了他的感受,明明心裡很是顧忌太子的處境和他的母家佟家的勢大,卻也不在是像以前那樣,對於要不要立貴妃表妹爲皇后的事情,堅決的反對了。可是他自己,卻猶豫遲疑了。

想一想,他雖然是很想對得起她們每一個人,仁孝,昭仁,表妹,可是最後卻總是爲了大清,爲了朝廷穩定等等理由,只有滿心的無可奈何和愧疚殘忍。

“可是皇阿瑪。” 胤礽着急,他想提醒自家皇阿瑪注意貴妃娘娘的身體狀況,想說貴妃娘娘的身體不宜生育,可是又怕多說多錯。畢竟現在很多事情已經改變,歷史上的記載很多都只能作爲參考了。

關鍵是書上都說,天下的每一個女子都想要做一個真正的母親。

哎,阿茹娜格格要是在就好了,以她的立場和她兩輩子經歷,應該知道怎麼做纔是最好。“皇阿瑪,兒臣想見阿茹娜格格。”

康熙皇帝耐心的等了這麼些功夫,看着自家兒子的臉色變來變去,猶猶豫豫,吞吞吐吐的糾結,結果就等來了這麼一句,一氣之下,顧不得傷感,“啪”的一聲,給小太子的光腦門上一個響亮的腦崩兒。“你烏庫瑪麼沒派人通知你嗎?明兒個就見到了。”

胤礽這次是真的委屈,“烏庫瑪麼讓兒臣明兒晚膳後去一趟慈寧宮。兒臣不知道阿茹娜格格明兒進宮。”

“倭黑和朕提到過,阿茹娜在家給她額娘幫忙,管家理事。所以最近都不方便進宮。”頓了頓,終究是不忍心看太子失望,“不過,你要是表現好的話,皇阿瑪就考慮讓你出宮轉轉。”

“皇阿瑪聖明,兒臣還沒有逛過這京城。兒臣要讓大哥三弟陪着,帶着四弟一起,把這四九城都逛逛。”

“想的挺美。先把你的手裡的事兒做完再說。你要的那個“黑油”,已經到京了。明珠彙報說嘉州的石油井也修復完成了,已經開始產油。朕也傳令負責此事的駐地官員,就先按照先賢們的意思,生產石燭,石墨和石膏,節省一些林業資料。”

“皇阿瑪英明神武。兒臣以後不叫它黑油了,稱呼石油更順口。” 胤礽也跟着轉移了注意力,爲了石油得以被大量的使用開始高興。

老百姓生活好了以後,大清的人口會越來越多,栽種樹木的地方就會越來越少,但是人們對於木材的需求卻是越來越多,從各個方面保護,節約林業資料,實在太重要了。

說起來,華夏的老祖宗在石油的認識和使用上,真的是歷史悠久,估計比西方國家要早一千多年。

魏晉時期,人們稱呼它爲“石漆”,製造出了石膏,用在車軸上當做潤滑劑。到了唐朝時期,老百姓又叫它“石脂水”,開始用它來照明。

宋朝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關於石燭的記敘是,點燃一支石燭,大約相當於三隻蠟燭接連燃燒的時間,而且比蠟燭光更爲亮堂。

而關於石墨,卻是宋朝沈括先生研究出來的,用石油製成石油炭黑,取代常規的松木、桐木炭黑,來製作用以寫字的墨汁。因爲沈括先生首創的這個用石油炭黑製作的墨,在當時極爲有名氣,還被譽爲“延州石液”。

沈括先生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道:“延境內有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爲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說的就是石墨的優點。他希望人們多多的使用石墨,好節省林業資料。

掰着手指頭數了數,他最近要做的事情有點兒多啊,小太子有點兒難過,“皇阿瑪,兒臣最近好像時間不多,兒臣把石油的提煉方法儘量都詳細的寫出來,皇阿瑪您讓太醫院或者龍虎山的道士們,反正您安排人先讓他們研究起來。”

“以後,在大型的器械上,比如作坊,廠房,蒸汽機還是燒煤炭。但是一些小的器械,比如那個自動的二輪車,或者馬車,我們就用石油。 兒臣再讓黃履莊他們研製使用石油作爲能源的發動機。”

“恩,這個可以。皇阿瑪先去更衣,準備接見大臣。” 頓了頓,看太子一副要告退的架勢有點兒不順眼,“今兒你耽誤了皇阿瑪這麼多時間,回毓慶宮之前,把御案右邊的那兩疊奏摺給批覆了。記得語氣盡量委婉一點兒。”

“兒臣遵命。”

想到明天要見阿茹娜格格,小太子很是期待,幹勁兒十足,腦袋裡只想着怎麼把這兩疊奏摺快速準確的給批覆完畢。

誰知他在批第一本奏摺的時候,就給卡住了,停頓了一下想想,發現自己確實寫不出來皇阿瑪要求的儘量委婉,就提筆寫下“時間緊要,故此簡潔。” 然後刷刷的幾句話,按照自己的原本想法批覆完畢。

以此類推,在每本奏摺上都先標註一句“時間緊要,故此簡潔。” 再寫批覆的話。自覺已經把皇阿瑪要求的事項都給做好了,胤礽懷揣着工部的那幾本摺子,和樑九功大總管打了一聲招呼,就回了自己的毓慶宮。

他要先把初步提煉石油的各種方法,和後世兩千多年的練兵經驗都寫出來,再畫一副更爲詳細精確的大清國山川地貌的地圖,明早交到皇阿瑪的手裡。

二十世紀的人們天天喊着“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皇阿瑪也要先修路。這個路這麼重要,小太子當然想貢獻一份自己綿薄之力。這有了地圖,纔好修路啊。

現在鋼鐵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了,石油也開始開採了,皇阿瑪也不像以前那樣“小我”的排擠打壓漢人了,還答應了開始興辦女子學院和男子學院,尤其是工商軍這三個學院。

小太子覺得他應該更多的信任皇阿瑪的錚錚傲骨,胸襟氣度。相信他不會讓自己和阿茹娜格格失望,相信他會做出比史書上記載的,更爲大氣宏偉的功勳成就。

反正二百年後不管愛新覺羅家的結果如何,都應該比史書上寫的結局要好。再差也沒得差了,“寧與洋人,打壓漢人。” 真的是罵名千古,遺臭萬年。

寫完了這些,再把工部的幾本摺子看了看。瀝青的實驗很好,皇阿瑪也已經在批覆中吩咐工部,安排人手去最近的瀝青產地開採天然瀝青。

水泥磚和鋼筋混凝土的實驗對比,各有優劣,因此工部暫時選擇更爲適合小型建築的水泥磚。這個也在胤礽的意料之中,畢竟鋼筋混凝土需要鋼鐵,對於現在的大清而言,把鋼鐵大量的用來建造房屋,還是普通老百姓的房屋,這是不管哪個階層的人們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重點是南北城規劃,小太子仔細的看了看,工部衆人居然把他預計在南城興建的廠房給挪到了天津。也就是說以後這京城,哪怕是四個外城以外的京郊,也不會有任何使用蒸汽機的廠房。

···胤礽沉默無語。古華夏人愛護環境和保護環境的行動力真的是,讓他汗顏不已,自愧弗如啊。

瞧瞧這工部尚書寫的,“微臣惶恐,明知此乃對上天之大不敬,卻無法捨棄這蒸汽機神器,微臣有罪啊。” 天天當吉祥物的滿人工部尚書也認真寫道:“奴才參觀完蒸汽機神器,震撼難以言表,只恐懼薩滿大神發怒,降罪人間。”

最下面幾行還有工部衆人的“微臣有罪”簽名。

再看看皇阿瑪的回覆,小太子覺得自己真的是要對古華夏人認真隆重的刮目相看。即日起安排在天津和京郊附近營的兵士植樹造林,在天津廠房區建設排污排水系統,嚴禁排污到海,觸怒海神娘娘。

再有就是天津廠房區附近的老百姓遷居事宜,正好藉着南北城規劃,把那些人也一起妥善的給安置了。

還有上次他和皇阿瑪提到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玻璃垃圾和將來的橡膠垃圾,工部也做了明確的規定,還讓刑部方面也配合着出來了一套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雖然簡單粗陋,卻是真的極盡嚴苛。

因爲這些垃圾散落民間,會影響土地的耕種,所以要從各個村落街道,到鄉鎮州府,一級一級的回收,官辦廠房收到後能再利用的就利用,不能利用的,就和那些不能處理的垃圾一起,每年兩次的都拉到國境線外再做銷燬處理。

···

拉到國境線外再做銷燬處理?這不是和二十世紀毒害華夏人的“洋垃圾”一個道理?

這讓胤礽想起了一直在擔心的問題,將來就算是皇阿瑪不想征戰四方,可是這滿朝文武大臣可都等着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啊。估計不等東西方的戰爭打響,大清的官兵就會忍不住的先出手,到處圈佔地盤,尤其是各個稀有資源產地。

更何況熟讀兵書又已經知道歷史的皇阿瑪,他能忍得住嗎?哪本兵書上不是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看看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現在,只是對西方國家稍作了一些瞭解,就對着那些西洋人一副防備警惕的態度,皇家阿哥打小受到的教育裡就包括“防患於未然”。

想來想去,小太子只有嘆氣,到時候再說,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預防,去制止。

看到這個農民耕種,他又想起來了一件事兒,五皇叔恭親王常寧曾經帶回來的那些境外作物,也不知道皇莊裡實驗的如何了。也不知道他們此次去南方各國的老林子裡尋找金雞納樹,現在走到哪個國家了?

恭親王常寧都去周邊各國各轉了一圈了,他還沒逛過一次這做古老的“四九城”。哎,就想不明白了,爲何有那麼多人爭着搶着要當皇帝,進來這個比“海深”的皇宮。

七想八想了一會兒,小太子趕緊拉回來飛揚的思緒。既然明兒午後難得的能見到阿茹娜格格,那就要把一些要送給阿茹娜格格的資料提前準備好。還要把發動機的圖紙畫出來送給黃先生先做研究。

忙忙碌碌的,小太子終於完成了他計劃中要做的事情。此時天色也已經黑下來了。胤礽吩咐魏忠小管事,明天早上把那個裝了初簡版本的發動機圖紙的匣子親手送到黃先生手裡,並帶個話,讓他先看看,等石油初步提煉成功,把柴油搞出來後,就可以開始動手研製發動機了。

簡單的又吃了一餐飯後,胤礽安然的坐下來,心情愉悅的開始着手做他一直想做的那件事-研製發電機。

根據這次研製蒸汽機的經驗,小太子決定先把在曾經的歷史上,最簡單的手搖式直流發電機研究透徹,在慢慢的一步一步改進。

手搖式直流發電機,一開始是十九世紀的法國人畢克西發明的,到了二十世紀,雖然有各種更爲先進多多的發電機大放光彩,但是手搖式發電機卻是一直沒有被人們捨棄。

因爲手搖發電機操作簡單,便於攜帶。作爲充電的應急電源,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它都可以用人力手搖發電,供給各類電子產品。在野外進行訓練或者旅遊的時候,因爲自然災害等原因長期缺電的時候,等等,各種特殊情況下,都是要用到它。

反覆的思考修改,終於確定了兩張手搖式發電機的圖紙,就到了就寢時間。

第二天一大早,小太子做完晨讀早課,翻了一遍明天的拜師儀式流程,又拿起康熙皇帝上早朝前,給他佈置的四書五經的功課,認真的書寫起來。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午休和晚膳時間。

和皇阿瑪用過晚膳後,小太子讓魏忠小管事抱着那個,裝有他準備送給阿茹娜格格各種資料的,稍稍有點大的顯眼的紫檀木匣子,腳步輕快的來到了慈寧宮。

一進慈寧宮的宮門,就聽到各種歡聲笑語,原來是四阿哥和五阿哥帶着六阿哥在玩樂場嬉笑熱鬧的玩耍,三格格和五格格帶着宮女太監奶嬤嬤們,在一旁看護着他們小哥仨。

“太子二哥,來滑梯。” 四阿哥胤禛麻溜的跑過來抱住小太子的右腿。

“太子二哥,滑滑” 五阿哥胤祺還跑不利索,跌倒了自己無事人一樣爬起來繼續向前衝,抱住了小太子的左腿。

“啊,啊呀”六阿哥坐在鞦韆搖籃裡,衝着這個看起來眼熟的哥哥,揮舞着被惠妃娘娘養的胖胖的手腳。

“參見太子殿下。” 三格格和五格格雖然是姐姐,可是她們和大阿哥一樣,見到小太子要先行君臣之禮。

“兩位姐姐請起。” 胤礽說着,擡手抱拳給三姐姐和五姐姐行了姐弟之禮。然後慢慢的蹲下身來,摸了摸兩位弟弟的大腦袋。這剛剛開始長個頭的小娃娃,可不是看起來腦袋很大嗎?

“四弟,五弟,今兒你們先讓太子二哥進去給烏庫瑪麼請安。等哪一天得空了,太子二哥帶你們去二皇伯裕親王開的大型遊樂場,儘量的玩耍,如何?”

“胤禛今晚和太子二哥一起睡。” 小四阿哥睜着大眼睛,眼巴巴的看着最疼他的太子二哥,抖着小機靈趁機要求。上個月他知道太子二哥要做治療,就忍着沒有去求額娘。 “胤禛有一個月沒有陪太子二哥了。”

胤礽聽着小四阿哥的小兒無賴之言,忍不住笑出來:“行,今兒晚上我們的四阿哥好好陪陪孤。五弟也一起來嗎?”

“胤祺,可以?太子二哥?” 五阿哥胤祺因爲自小跟在皇太后身邊兒,又還沒進學,所以現在只會用蒙古語嗚嗚嗚的說話。大阿哥胤褆一般沒有耐心帶他一起玩,有時候還會因爲聽不懂他說的蒙古語,兇巴巴的“哼”他。三阿哥胤祉嫌棄他的大腦瓜太笨,連話都說不利索。

所以在五阿哥幼小懵懂的心靈裡,太子二哥不光是蒙古語說的好,還脾氣好,最重要的是,太子二哥很厲害,大哥和三哥都要聽太子二哥的。除了天天帶着他玩的四哥,他最喜歡的就是太子二哥了。

“當然可以。等太子二哥的事情做完,就來接你們去毓慶宮。太子二哥讓人去和皇祖母,佟佳貴妃都說一聲。”

四阿哥胤禛學着他太子二哥的小大人模樣,拍了拍五阿哥胤祺的手臂,小哥倆鬆開抓着太子二哥長袍的小胖手,“弟弟等着太子二哥。”

“恩。放心。你倆玩一會兒就休息一會兒,不要玩的太久了出汗,也讓兩位姐姐自己玩會兒,知道嗎?” 小太子摸着四阿哥已經紅撲撲冒熱氣的臉頰叮囑着。又抱了抱被三姐姐抱過來的的小六阿哥,惦了惦小六阿哥見風長的份量。

懷抱着那個有點大又有點重的大匣子,進到慈寧宮內殿的時候,太皇太后和蘇茉兒姑姑還有阿茹娜格格正在愉快的聊天說話,太皇太后被阿茹娜小格格給逗的直樂呵。

“胤礽給烏庫瑪麼請安。”

“胤礽快起來,抱着個大匣子做什麼?” 自從胤礽的身體徹底好了以後,太皇太后每天見到他都是眉開眼笑的。

康熙皇帝說的不錯,這個宮裡頭,也就他和太皇太后是真正的疼愛太子,雖然這份疼愛是排在滿清的權勢地位後面。

“烏庫瑪麼,這是胤礽準備送給阿阿茹娜格格的。” 小太子說着話,就將匣子遞給站在一邊的阿茹娜格格。卻發現阿茹娜格格的氣息有了些變化?好像多了一絲穩重平和,少了一絲戾氣驕縱。

“匣子那麼重,阿茹娜如何拿的動?放在烏庫瑪麼這裡先,等阿茹娜走的時候讓宮女幫忙送出宮。”

“謝謝烏庫瑪麼。” “謝謝太皇太后。” 兩個小傢伙兒趕緊的都給太皇太后行禮。

“哎,好。”老人家看着面前的兩個金童玉女般的好孩子,就好像當年的皇帝和仁孝一樣,心裡又是高興又有點兒傷感。 “胤礽,你蘇茉兒姑姑已經和阿茹娜格格談的差不多了,這女子學院啊,不要着急,先招收學生,選址籌建學院。”

“不過那個報紙,可以先開始。你帶着阿茹娜去御花園轉一轉聊一聊,這個報紙要怎麼弄,我們長輩們就不管了,讓你們這些孩子自己折騰。”

這是阿茹娜格格重生後,第一次逛御花園。居然發現這座御花園是真的非常大氣漂亮,和那些歌功頌德的文臣們描述的一樣,玲瓏別緻,疏密合度。瞧那幾株臘梅枝頭上的花開的,看着就讓人心情舒展,心曠神怡。

又細細的打量着有一個多月沒見的太子殿下,恩,不錯,沒有了那股子好像隨時會病危的弱氣。確實是如阿瑪所說的大好了。 “太子殿下的身體,好像都好了?”

“謝謝格格關心,已經都好了。” 胤礽看着好像長高了不少的小格格,察覺小格格好像比他還要高點兒。“格格,孤送你的那個匣子裡的東西,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看看,對你的身體康健應該是有益處。”

太子殿下這身體一好起來,健康紅潤,精神飽滿,果然是看着順眼多了。“太子殿下放心,阿茹娜一定認真看。”

看來皇上還真的是煞費苦心了,這麼短的時間內養好了太子的身體。她這段時間在家裡一直替小太子擔心。生怕小太子的身體堅持不下來接下來的拜師進學,尤其給送元皇后下葬景陵。

胤礽看了四周,宮女太監們都遠遠的跟着後面,遂悄聲說道:“格格,孤一直想見你,是有些事情想當面請教格格。”

“太子殿下請講,阿茹娜知無不言。正好我也有事兒要拜託太子殿下。”

“多謝格格,那孤先來講。”摸了摸鼻子,胤礽突然覺得有點兒小尷尬,他是真的希望歷史上皇阿瑪的那些站住的兒子們,女兒們都按時出生的。那些沒站住夭折的兄弟姐妹們,比如六阿哥胤祚,小太子也希望他這次可以保住性命,平安健康的長大成人。

可是事與願違,因爲他的間接原因,這眼看着有一位弟弟和一位妹妹就要被他“蝴蝶”掉了。

“其實這事兒格格也知道,四弟本來應該再有一個親妹妹和親弟弟。這並不是孤的本意,孤並不想剝奪任何一位兄弟姐妹出生的權利。”

頓了頓,胤礽繼續說道:“還有這次冊封后宮,皇阿瑪決定不立後,但是佟佳貴妃?”

“格格,孤不想皇阿瑪將來悔恨愧疚。可是孤覺得,你更有立場,去決定怎麼做。而且我們身邊親近之人的命運,已經多多少少的隨着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有了變化,所以現在孤也確實是有些猶豫不決。”

“太子殿下你真是胸懷坦蕩,純淨無私。對於這些事情,太子殿下都無須擔憂,不過既然太子殿下開口了,我會和皇上提及的。太子殿下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不要去參合進這些爭鬥裡面來。”

“你之前不和皇上說是對的。太子殿下要記得,皇上是君,是龍,是虎,是所有阿哥們的皇阿瑪。” 阿茹娜看着小太子,就好像看到了上輩子滿心滿眼濡慕信賴皇上的自己。

自己只有皇阿瑪,而皇阿瑪卻有很多很多的兒子,不論他的哪個兒子,都有權利繼承他的江山。

胤礽皺了皺眉,他今兒早上拿着那幾張石油,煤鐵等等稀有資源的世界分佈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一起打包送給皇阿瑪。

他覺得,大清國的工業化發展慢一點兒也沒事,先把軍事,教育和環境保護這三個方面抓起來,纔是最重要的。就好像皇阿瑪一直教導的一樣,慢一點兒,順其自然一點,纔會更穩妥一些。

當然,可能他還是擔心皇阿瑪拿着這些地圖,會控制不住稱霸天下的野心,點齊兵馬過去勒索搶佔,就好像十九世紀的西方國家那樣,用野蠻殘忍沒有底線的,燒殺搶掠的方式聚集資源。

可是,好像阿茹娜格格說的和他所理解的有點兒偏差。“格格說的,孤好像明白,可是又怕理解錯了。孤知道皇阿瑪是君,也一直把自己擺在“兒臣”的位置。孤也知道兄弟們都是皇阿瑪的兒子,所以希望他們都好好的。

“可是孤昨兒和皇阿瑪提到送大阿哥進軍營好好鍛鍊鍛鍊,遠離明珠大人一些,皇阿瑪目前還在考慮。”

阿茹娜小格格聽完小太子自己迷惑不解的這番話,忍不住的想笑。她也沒忍着,捂着腰,肆意的大笑。當然以阿茹娜格格這個年紀,宮女太監在後面聽着看着,也只是覺得,這位小格格好活波,笑起來聲音清脆好聽。

這位太子殿下,真的是···哈哈哈,皇上他根本不想同意啊,只是礙着你纔會說去考慮一下。沒有大阿哥,怎麼吊住納蘭·明珠那個精明的老傢伙?哈哈哈,沒有明珠大人,怎麼制衡赫舍裡家和佟家?

笑着笑着阿茹娜小格格又有點兒心酸,上輩子的那些兄弟,一開始不都是被皇阿瑪引着才都生出膽量希望,開始爭鬥的嗎?可笑他們當時都身在被安排好的棋局中,傻傻的順着皇阿瑪的意思做一顆棋子。

現在的太子殿下既然有才華勇氣和膽識氣魄跳出皇阿瑪畫的圈圈,真正的兄友弟恭,友愛兄弟,那她就給推一把!

哈哈哈,想想就覺的刺激,今兒個進宮真的是來對了。

小太子安靜的站着一傍,聽着小格格哈哈哈的大笑,他聽懂了小格格笑聲裡的悲憤淒涼,難免的跟着她心酸難過,心裡有了些後悔。

他作爲一個外來之人,只是看了史書記載的寥寥幾筆,並不能切實的體會到當事人阿茹娜格格的感受,可是剛剛他把自己的糾結疑惑都攤給小格格,是不是有點兒欠缺考慮,冒失了些?

越想越愧疚,於是胤礽就擡手抱拳,彎腰,鄭重的給正哎吆哎吆揉肚子的阿茹娜格格施了一禮。“讓格格如此傷心,是孤沒考慮周全。孤給格格道歉,希望格格能開心一些。”

阿茹娜小格格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愣愣的看着小太子,不言語。

她想,他明白了爲何上輩子那個心狠手辣,爲了大清國算計每一個親生兒子的康熙皇帝,這輩子卻會對着這麼一個外來的兒子心慈手軟,對於其他兒子們的安排,也開始了“考慮考慮”。

作者有話要說:  在下昨天好像答應了一位親親,今天要寫阿茹娜格格,可是在下寫到3000字,也沒寫出來。 就一直寫啊寫··· 8000字是不是看着太長了,以後在下分開發表。 一章4000字左右。 更新多的時候就一天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