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太子殿下站在甲板上, 一邊感慨通商體制下富商大賈、寶貨聚集的“蒼官影裡三洲路, 漲海聲中萬國商”,一邊興致勃勃的拍下這來之不易的大國氣象。

他在拍港口, 後面有侍衛舉着攝像機在拍他。自從出了紫禁城, 很多時候都被攝像機跟着的太子殿下對此已經完全習慣, 安然自得的做着自己的事兒, 沒有受到一點影響。

拍好了他想要的照片後,擡起手腕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想到這個時候皇阿瑪應該快要回來, 再想到每年夏天威海的暴雨和大風天氣造成的洪澇,還有歷史記載中有關明年泰州等地的洪水氾濫,他就迅速收拾東西回到書房。

把山東各地的水域地圖拿出來研究一番後, 心裡還惦記着昨晚上那番沒有結束的談話的他, 又開始認真的研究嘟嘟傳過來的世界各國土地政策。

注意力一投入進去,他就忘了時間,一直到晚上六點半的時候,阿茹娜實在等不到他來吃晚飯,直接過來喊人, 他才發現自己確實餓的慌。

想着昨兒才答應太子妃要好好的“吃睡長胖”,今兒就一不小心錯過飯點兒,自覺失信的太子殿下難免就有點兒不好意思。等他發現太子妃只顧着照顧他喝湯吃菜, 壓根兒就沒有提他因爲做事兒耽誤晚飯時間的事兒,心裡頭莫名的鬆了一口氣。

舒坦愜意的用完了這頓豐盛美味的晚飯,梳洗收拾妥當後才發覺吃的有點兒太飽, 胤礽望着窗外已經黑透的天色,輕聲說道:“太子妃,孤去皇阿瑪那裡轉一圈兒,順便散散步。”

阿茹娜自是樂意,不過她想着威海本來就比內地冷幾度,這大晚上的海上估計更冷,就轉身取了一件稍厚一些的袍子給他披上,細細的叮囑他,“珍珠奶茶做好了,正好送兩壺到“乾清宮”你們一起嚐嚐。”

“記得不要聊的太晚,也不要和皇上起爭執,有事兒慢慢的說。皇上雖然知道了歷史發展變化,可他畢竟不像是我們這樣有過親身經歷、切身體會來的深刻,很多事兒不細細的說清楚,他肯定無法理解。”

昨晚上回來的那麼晚,今天又看書忘記吃飯,太子妃心裡已然明白,他現在去“乾清宮”肯定還是有大事兒要和皇上商量。她對別的倒是不擔心,最怕的就是他犯小脾氣,一時說不通就和皇上對峙起來。

胤礽瞅着她溫柔的眉眼忍不住微笑,滿口答應,“太子妃儘管放心,孤一定有條有理地細細解說。”

太子妃瞅着他含笑不語。

太子殿下想到昨晚上皇阿瑪被他氣的臉上風雲變化,小尷尬的摸了摸鼻子,皇阿瑪年齡一天比一天大了,以後真的要注意,不能這麼氣着他。

慢慢的踱步來到書房,抱着放有自己整理出來的各種資料的小匣子,他就慢慢騰騰的朝康熙皇帝這裡逛了過來。

一大早就爬起來去接見威海當地官員的康熙皇帝,和他們一起用完晚飯後,剛剛回來飛龍號不久。一邊端着茶盞休息,一邊命人找來高士奇大人,和高大人說明大清國境內將要開辦圖書館、博物館的事兒,順便問問他的看法、建議。

反正兒子是鐵了心要折騰“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那麼這個圖書館、博物館的事兒也沒必要再等了。早日弄出來,還能早日把農工商階層培養出來。

高士奇大人在心裡默默的計算,這些年因爲太子殿下研究出來的鉛印技術,書籍的印刷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一套四書五經的初刻本,採用中等的粉蠟紙印刷,無缺筆斷線、古香古色,以前是在一百五十兩銀子上下,現在是一百兩銀子上下。

可是一個學子從秀才到舉人再到進士,除了一套四書五經之外,還需要購買各種科考輔助書籍。

高大人想到自己當年流浪京城的時候,爲了能夠繼續讀書,被迫在街上賣字畫維持生計,就滿腹感嘆。

一本《康熙字典》十兩銀子;一本《說文解字》八兩銀子;一套《大題三萬選》五十銀子;一套《小題選集》二十兩銀……。更不要日常所需的各種筆墨紙硯等物,綜合起來算,一個學子一年就需要花三百兩銀子。

如果讀書人可以在圖書館借書看,一個月二兩銀子,一年是二十四兩銀子的借書費用,一下子拿出二十四兩銀子看似不少,卻可以讓他們因此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買書花費,尤其是可以讓他們看到很多平時壓根兒就接觸不到,買都買不到的書籍。

蒐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覽、參考;整理、開發各種社會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培訓等巨大功能,這個圖書館只要一開辦起來,等於是把文化知識無償的傳播天下,真正的做到有教無類。

不分出身、貴賤;不分年齡、性別;不分國界、民族;不分聰慧愚笨、人品高低,只要他有心,不管是什麼人都可以自由的自發讀書受教。

高大人深刻的體會到,這個圖書館對士族儒家階層的打擊,將不亞於這些年朝廷大力興辦的新式學院。如果沒有《大清律》和新式學院在前,估計朝中的漢家文臣們真的會冒死勸諫、極力阻止。現在,他們一則是沒有那個膽子,二則估計也都是破罐子破摔了。

更何況,皇上的意思非常明顯,態度也非常的堅決,拉開架勢要一步步的打碎士族階級對於書籍乃至文化的壟斷地位,讓農工商階層,甚至是那些下九流階層,都有機會接觸到他們夢想中的知識學問。

“皇上聖明,微臣非常贊同。微臣估計,朝中衆人都是如此看法。”

“而且微臣覺得,此時開辦圖書館,時機正好。一是有新式學院在前面鋪墊,老百姓都接受良好;二是我們的印刷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運輸工具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建設圖書館的成本費用將會大大的降低。”

“大清國的圖書館,不光把文化知識普及給大清國的所有人,給予他們教育啓蒙。還可以讓天下學子們延伸和強化他們日常所學,給予他們前所未有的機遇和便利,功在千秋、利在當代。皇上雄才大略、澤被蒼生,微臣感佩。”

“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學說,皆充密府。”一個“密”字,充分表達了周朝以來各家藏書樓的“特權性”,皇家的藏書樓只供帝王家、大臣公卿們查閱使用;各大家族的藏書樓只供少數族人翻看學習。

“重藏輕用”的觀點深入人心,家家戶戶藏書樓裡面的藏書大多都是束之高閣,幾乎經年都沒有人翻看。可是即便書放在那裡沒人看,他們也絕不容有其他人染指。那些最想學習的人,最需要這些書籍的人往往都是“求看無門”。

千年來的文化壟斷,居然要在當今皇上的手上打破,自己還親自參與其中,高大人一時間心潮起伏,激動萬分。

康熙皇帝也明白,經過《大清律》鬧的那一場,敢站出來反對的人確實不多。不過他聽到高士奇對他的恭維,瞅着他臉上抑制不住的激動,又忍不住笑了起來,語氣輕快的說道:“愛卿的這番恭維,朕可不敢領。”

高大人不由的好奇,這裡邊難道有什麼故事不成?“微臣愚鈍,請皇上明示。”

康熙皇帝美滋滋的摸了摸自己的八字鬍,樂淘淘的顯擺道:“當年太子在元皇后的重孝時間剛剛結束,才那麼高的時候。···”

說到這裡,他還以從沒有過的親切笑容,對着高大人比劃那個時候太子的身高,眉眼舒展、語氣驕傲的接着說道:“有一天晚膳後朕和他在御花園散步,發現他又對着花兒發癡,就從他愛賞花,愛做插花,愛送花給家裡人開始聊起來。”

“他和朕說,朕賞賜給他的古玩字畫太多,把毓慶宮的小庫房擺的滿滿的,偏偏他自己又沒有多少時間經常賞玩,放在倉庫很是有些浪費,就建議朕開辦一些個,可以給天下人一起分享書籍古物的地方。”

高大人作爲一個非常合格的聆聽者,儘管心裡頭震驚異常,卻也是靜靜地站在一邊,連呼吸都放的很輕,絲毫沒有打擾皇上的顯擺欲和傾訴欲。

就見康熙皇帝說着說着,語氣漸漸變得感慨懷念,“愛卿也知道那個時候的緊張情況,朕怎麼能答應他這件事兒,把事態激化?雖然看到他眉眼耷拉着非常心疼,可也沒有辦法。”

“朕和他說爲了大局考慮,可能會安排熊賜履給他做老師,他心裡明明不喜歡,還是懂事的答應下來。小眉頭皺的,看得朕心裡特別難受。朕本來還對要不要同意石溪道人做他的書畫老師有所猶豫,見到他這般模樣,一時心軟就做了決定。”

康熙皇帝此刻回憶起那天他們父子倆在御花園聊天的場景,只覺得每一個細節都歷歷在目,就連兒子聽到熊賜履的名字後,微微皺起的小眉頭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兒子和他說梅文鼎和王錫闡在算法、曆法上的成就,他就派人去江南救治王錫闡;兒子誤會他的意思,呆頭呆腦的和他保證自己不會出家,被他冷着臉趕走。

他把什麼都安排好、算計到,自以爲可以很好的把太子護在自己的羽翼底下,讓他和普通人家的小娃娃一樣快樂健康的長大成人,卻沒想到被山門中人橫插進來,差點要了太子的小命。

高大人敏銳的察覺到,本來很是歡快溫馨的回憶太子兒時趣事的皇上,周身氣息突然變得低沉陰鬱,悲傷痛恨中甚至還透着一股子肅殺、暴戾之氣。驚駭之下,他立馬反應過來,皇上剛剛說的那個時間點,應該是在太子受重傷的不久之前。

一瞬間,高大人的眼前好像又出現了那鋪天蓋地的鮮豔的血色,好像又看到了宣武門菜市口的條條血河。

那真的血流成的河,流進地下,流進溝渠,流進每一個文武百官、四九城老百姓的心裡。

一夕之間,很多原本很有希望稱王拜相的大人們成了刀下亡魂。很多一念之差走錯路的老大人被流放的流放,貶官的貶官。就連那些一直被皇上優待寬容的滿清王公們,也都沒有逃過那個場風波,盛怒下的皇上把他們貶斥的貶斥,降爵的降爵,發配的發配。

至今爲止,滿朝文臣還是對那件事兒緘口結舌,不敢提一個字,對那些後進之官員的詢問更是諱莫如深,避而不談,把他們也嚇得象深秋的寒蟬一樣一聲不吭。

大家夥兒偶爾因爲其他事兒稍稍想起來,呆滯、後怕,回過神來,就是在心裡念神、唸佛,感激、感動滿天神佛讓太子殿下活了過來,讓皇上活了過來,讓他們跟着活了下來。

大地沉睡,夜涼如水,廣闊的大海靜的好像一個小巧可愛的小湖泊,整個飛龍號靜的好像就只有眼前這方小小的船艙,整個船艙靜的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心驚膽顫的高大人既沒有辦法把自己立刻變成一個隱形人,也沒有樑大總管的神功,秒變門柱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特別難捱,只能拼命強迫自己穩住心神。

在心裡頭默默的比劃着海風吹過窗戶的軌跡,計算着小浪花拍打礁石的力度,感覺有些撐不住的高大人企圖通過風雨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分擔一些皇上不知不覺中散發出來的威勢和悲痛。

還好,康熙皇帝並沒有放任自己沉浸在過去很久,雖然他再次開口說話的時候,聲音變得低沉沙啞。

“先在京城找個地兒,建設兩座圖書館試行,一座男子館,一座女子館。春節過後,在每個州、府各建設兩座圖書館,書籍的內容全部按照京城的規制來。最主要的是,要制定嚴厲的賞罰措施,並且切實的落實下去。”

高大人以過硬的臣子素質迅速接口,語氣平穩不見一絲顫音,“微臣明白,書籍珍貴難得,必須愛護和保護好,圖書館的安靜和整潔等問題更是重要。爲了圖書館可以順利的承辦下去,賞罰分明也是必須。微臣即刻擬旨?”

“嗯,就這個意思,去吧。”

得到皇上肯定的回覆,感覺自己又魂歸生天的高士奇大人麻溜的行禮,迅速退到隔壁間去起草聖旨。

康熙皇帝端起來他最愛的碧螺春品了一口,閉着眼睛,緩緩的平復自己激盪起伏的思緒。

樑大總管悄悄兒的給皇上換了一杯新茶後,又躲到門口裝柱子。一時間“乾清宮”又恢復了剛剛的寂靜無聲。

等到胤礽的身影出現在他視線裡的時候,樑總管白胖的老臉上,立刻綻放出飽含着他最大誠意的笑容,笑成了一朵盛開的白菊花。

滿天神佛保佑,太子殿下來的太及時了。

太子殿下因爲樑大總管熱情過頭的表現,淡淡的瞅了他一眼,樑大總館立刻回以更加熱情的笑容,在燈光下閃閃發光的大白牙和他的白頭髮一樣的顯眼。

不理會越活越活潑的樑大總管,大步踏進“乾清宮”的船艙,感受到其間這股莫名壓抑的氣氛,也就明白過來樑九功的古怪熱情。

吩咐宮人取幾個長條小湯勺來,太子殿下輕輕放下手裡的小匣子,神色平靜、動作慢吞吞的提起來太子妃讓人送來的奶茶壺,倒了兩大玻璃杯出來。

遞了一杯給明顯不大在狀態的康熙皇帝,發現他沒有反應,就出聲解釋道:“皇阿瑪來嚐嚐新做出來的珍珠奶茶。口感彈軟的珍珠顆粒,搭配濃淡合宜的奶-子茶,應該別有一番滋味。”

發現自家皇阿瑪終於有了反應,目光轉向他看過來,太子殿下再接再厲,“小珍珠是用地瓜粉做成,因爲小圓球的形狀像珍珠就叫它珍珠。做法和琉球的粉圓類似。粘稠、順滑、有嚼勁,彈牙可口。”說着話,他就把宮人取來的小湯匙放到玻璃杯裡。

“兒臣特意和太子妃交代,把小珍珠做成大顆粒,更方便您品嚐它圓潤香甜的咬勁兒。”

康熙皇帝瞅着寶貝兒子眼巴巴獻寶一樣的表情,終於有了動作,端起來自己面前的這杯珍珠奶茶,輕抿了幾口。

太子殿下在心裡輕輕的呼出一口氣。皇阿瑪一向情緒波動大,實在不能任憑他過多的沉浸在各種負面情緒裡面。

他拿起小湯匙舀出來兩顆珍珠顆粒放進嘴裡,細細的咀嚼,心裡頭琢磨着吸管的便利。

人類一出生就喝奶、或者用奶嘴兒喝奶粉,“吸”這個動作,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慵懶的便捷,對牙齒的保護,還有那份完全不同於“喝”的感覺,那份融入血脈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手裡抱着一個瓶子,伸着嘴巴像個小嬰兒一樣對着吸管一吸,吸走吸管內的部分空氣,造成管內壓強變小,爲了平衡氣壓,大氣壓強會迫使管內液體上升。在人們停止吸氣的時候,管內的液體下降,壓強回到平衡。

小小的一根吸管,不光有着很大的便利,還有着如此奇妙的原理與應用。奈何太子殿下雖然明白很多方便簡易的一次性塑料用品,比如吸管的方便實惠,卻並不打算研製這些出來,哪怕民間老百姓自己弄出來了,他也不打算推廣。

因爲在他看來,很多一次性的東西,比如塑料瓶、塑料吸管、塑料袋、塑料杯這些,都是對資源的肆意浪費。使用過後的亂丟亂棄,回收後的難以處理更是大大的破壞自然環境。當前大清國的塑料輪胎,“小雨衣”,玻璃杯,玻璃瓶這些垃圾的回收處理已經是花費了很大力氣。

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慢慢的用小瓷勺喝杯珍珠奶茶,也不錯?或者他可以研究出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吸管?

心裡琢磨着如何研究可循環使用吸管的太子殿下,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兒。

“皇阿瑪,兒臣有沒有把奶瓶給製造出來?”

康熙皇帝嚥下嘴裡的小珍珠,對於他的興致勃勃不以爲意,語氣淡淡的回了一句,“一個小奶瓶也需要特別製造?”

興致起來的太子殿下完全不被自家皇阿瑪的冷淡影響,自顧自高興的口說手比劃,和康熙皇帝解釋何爲奶瓶。

“兒臣說的奶瓶,不是我們平時用來裝牛奶的瓶子,而是帶有一個嘴套兒,這樣-這樣-套在奶瓶上,方便小嬰兒喝水、喝奶的小東西。”

康熙皇帝看到兒子比劃的嘴套形狀,一口氣嗆在胸口,猛地咳嗦出來,心裡的悲痛憤怒都飛的無影無蹤,尷尬的不行。

聽着他解釋奶嘴兒作用的語氣,瞅着他那一本正經的認真表情,康熙皇帝只覺得牙疼。兒子哎,咱能不能不用講說發明蒸汽機的語氣,討論這個奶嘴兒?你都虛歲十五了,不是說蒸汽機那年的五歲。

奈何太子殿下感知再靈敏,他也沒有讀心術,他發現自家皇阿瑪終於從剛剛的壓抑情緒中走了出來,就更爲高興。

“皇阿瑪,兒臣覺得這個物事好,應該早些弄出來。我們讓太醫院研究出來一種營養豐富的,類似麪粉一樣的奶粉。那些生產過後產婦奶水不足,卻又請不起奶孃的人家,可以直接購買奶粉兌上熱水,放進小奶瓶裡面,讓小嬰兒自己抱着奶瓶吸。您覺得如何?”

努力排除因爲奶嘴兒形狀引起的尷尬,康熙皇帝細細的琢磨着兒子說的奶粉,奶瓶,發現這個真的是一個非常惠民的物事,隨即就點頭給予肯定。

“可行。”

胤礽因爲皇阿瑪的肯定,心裡高興,就繼續滔滔不絕的把他所知道的信息講說出來。

“據兒臣所知,小寶寶三個月之前,適合用內頸平滑,裡面的液體流動順暢的圓形奶瓶;四個月以上的寶寶會有強烈的抓握東西的**,適合用長圓的弧形瓶,便於寶寶的小手握住;一歲以上的寶寶手上有了力氣,可以用帶有兩個小把柄的大奶瓶。”

“除了奶瓶的形狀不一樣以外,奶粉的配方根據小寶寶的不同成長階段,也應該不斷的變化,要跟的上嬰兒的成長需要。現在冰箱也有了,即使是母乳餵養孩子,也可以把奶水存在冰箱裡頭,到了餵奶時間母親若是有事不在,其他人直接把奶水加熱用奶瓶喂孩子也行。”

康熙皇帝看到他說的興起,眉眼舒展的小模樣,感受到他言語之間對於小寶寶的喜愛之情,嘴角微微抽搐。能不能記得自己還是個還沒圓房的毛孩子?

“有空寫個章程,皇阿瑪讓人送給太醫院。說說你今兒下午都研究出什麼道道?”總不會是呆在書房一個下午,晚飯時間都耽誤了,就琢磨着這個小奶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