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胤礽乖乖的坐在康熙皇帝的左手邊下首位置, 完美的一心二用,一邊安靜的聽着自家皇阿瑪和這些漢家近臣們討論,一邊在腦海裡面和嘟嘟聊天兒。

“你說歷史上, 今年還有一位漢臣要進南書房, 還是顧炎武先生的外甥,徐元文大人的弟弟徐乾學大人?”

“是的吆, 主人,徐乾學大人爲人剛正不阿, 不畏權貴。在康熙二十四年的廷試取得第一,入值南書房,教習皇阿哥們, 升內閣學士,任《清會典》、《 大清一統志》副總裁,康熙二十六年, 升任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劾罷江西巡撫安世鼎。”

“漢軍鑲紅旗, 現在擔任江西巡撫的安世鼎?查不到具體的彈劾原因嗎?嘟嘟?”

“查不到吆,主人。而且安世鼎也是有政績的, 他將會在明年親自到南豐敦,請到賦閒在家,在鄉野非常有名望的湯來賀先生出山擔任白鹿洞書院主講, 湯來賀先生可是會使白鹿洞書院重振昔日雄風,成爲大清所有書院楷模的吆。”

這幾天又偷偷的看了一些小白話本兒的嘟嘟,“吆”一聲就自以爲可愛的眨巴一下大眼睛, 美滋滋的甩一下黑亮的魚尾巴。

胤礽此刻也沒工夫理會它不倫不類的發嗲。他轉動腦筋,琢磨着怎麼處理這些,因爲修訂《大清律》,打壓程朱理學引發的這一系列蝴蝶效應。

徐乾學是熊賜履的親傳弟子,和熊賜履一樣推崇程朱理學,四年前因爲他的大哥徐元文大學士的懇請,被康熙皇帝派了外任,現在好像是在雲南那個地方做知府,聽說政績蠻好的。

秉承程朱理學□□的白鹿洞書院,最近這些年儘管有些式微,但仍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

歷史上的白鹿洞書院,因爲明清兩代程朱理學的盛行,在朱子先生把白鹿洞書院操辦的紅紅火火以後,它的這些教規和辦學模式,影響後世幾百年。

後人要辦學都紛紛效仿白鹿洞書院的模式,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後,更是讓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凡是學習儒家文化的人都尊稱它爲“天下書院之首”。

而且,胤礽心裡也非常認同,朱子先生寫的《白鹿洞書院學規》裡面,很多內容都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右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右接物之要:其務記覽,爲詞章,以釣聲名等等。

凡是學術思想,都是各有利弊,心學也罷,理學也好,不是說心學就沒有缺點和不合理的地方。既然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個百家當然也包括程朱理學。

胤礽只是不想讓程朱理學成爲人們的生活準則,朝廷的治國方針,單單作爲一門學術來說,程朱理學能夠延續發展這麼些年,得到天下文人的推崇,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兒優點和好處?

所以,待會兒還是提箱一下自家皇阿瑪,讓他派人查一下安世鼎大人,如果他真做了什麼不法之事,就算皇阿瑪顧忌他身爲老臣的面子,寬容對待,也應該會對他做出一些訓斥或是處罰,讓他收斂一二。

至於白鹿洞書院,歷史上記載,安世鼎深知湯來賀清守名節之志,則以入白鹿洞內是“入山非出山”也,終將湯來賀說動的時間是,今年的五月春?

胤礽被自己查到的資料驚到了,這可都六月了。要麼是湯來賀先生已經上任書院主講了,要麼就是湯來賀先生也被他引起的蝴蝶效應影響了。

···

少年太子的心情真的是無比複雜。

怪不得石溪道人老勸說他什麼,世間的事兒都是因果循環不休。讓他謹記自己身爲大清儲君的身份,做任何事兒都必須深思熟慮,謹慎再謹慎,萬萬不可輕舉妄動。現在這麼一琢磨,還真的就是這麼個理兒。

就像皇阿瑪曾經教導他的一樣,皇家人的一舉一動都非同等閒。朝廷每做出一個決策或者動作,哪怕是極小極小的改動,也都會給下面的老百姓帶來很大的影響,必須慎重小心的考慮周全。

越想心裡升騰着的煩悶和焦躁越甚的胤礽,不自覺的就皺起了眉頭。

一直都有注意兒子行動的康熙皇帝,立馬瞄了行色外露的寶貝一眼。少年太子察覺到自家皇阿瑪的眼神,立刻就發現自己失態了,趕緊的打起精神來,恢復和自家皇阿瑪慣常一樣的表現,端着臉面無表情,不露聲色。

此時,康熙皇帝和他的親信漢臣們都已經討論出來一些思路了。

胤礽總結一下就是,暫時不理會諸如童養媳,典妻出妻重婚,以及寡婦守節不得再嫁等等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但是以後大清朝廷從上到下也不再頒發貞節牌坊,不承認沒有正式結親的童養媳,典妻或者是重婚所生孩子的合法地位,以此來減少“買方市場”。

同時再積極努力的宣傳推廣“天下間男女同爲天地生父母養,當同心,同理,同情,同對待”的思想方針,反對“夫死守節”,“一女不嫁二夫”的民俗規矩,以及當前男子擁有的典妻和出妻的權利。

至少讓天下女子的婚姻不再只是,把自己的人生從父母的手裡轉交到夫君的手裡的一個過渡形式,而是有了一定的政策保障。

有朝廷出面鼓勵和支持寡婦再嫁,保護不願意被典妻或者被無故出妻的可憐女子,還有那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無辜重婚的女子以及原配,在整個大清境內嚴格的執行一夫一妻制度。

當然,對於康熙皇帝和這些漢臣來說,納妾那是上天賜予男子的權利,是非常天經地義,合情合理合法的事兒。

妾,立女也,可通買賣。《春秋》曰:“女爲人妾,妾不娉也”。再遠一點兒,從甲骨文字形上面解釋,從,從女。上面是字,即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起來就是表示有罪的女子,女奴。

至於那個作爲後世童養媳制度之始,一些貴族嫁女兒的時候必以侄女姊妹從嫁的滕妾制度,還有那所謂兩頭大的平妻制度,大清國以後也是不承認的。更不承認她們所生孩子的嫡子嫡女地位,一律視作庶出。

對於一個男子兼祧兩房,娶兩個妻子的情況,陳延敬大人的說法是,“兼祧後娶之妻,法律上應認爲是妾,惟定婚之時,不知有妻,又不自願爲妾者,許其請求離異”。一夫只應該對應一婦,“斷無二婦並妻之理”。

當然,針對多妻的問題,新版《大清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凡以妻爲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爲妻者,杖九十,並改正。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後娶之妻可以選擇離異歸宗,和原配平分該男子所有家產,並有權親自養育自己所出子女。”

所以現在,康熙皇帝和漢臣們就如何劃分妻妾的問題,終於提出來明確的標準,不管是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滕妻,平妻等等,統統不是妻。也不是以前那樣,因爲各種男尊女卑的考量,模糊不清的包庇着這天下的男子們。

雖然他們也對這條規定做了補充,那就是被重娶和被重婚的兩個女子,分得了該男子的全部家產後,不得揮霍轉贈等等,在她們百年以後都還是要留給該男子所出的子女們。

胤礽默默的在心裡唸叨,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

除了妻妾名分的事兒做了清晰的劃分以外,康熙皇帝還和這些翰林們剛剛還研究出來了,以後大清國的少年少女們合情合理,合法的成婚年齡,男子十八週歲,女子十六週歲。

其中男子低於十六歲不得完婚,在十六歲到十八歲之間完婚,需繳納白銀五百兩。女子十五歲之前不得完婚,在十五歲到十六歲之間完婚,也是繳納白銀五百兩。

夫妻雙方有一個不合格,比如男子不滿十六週歲或是女子不滿十五週歲,他們所生的孩子,朝廷就可以拒絕給上戶籍或者以庶出論。

如果是像他自己,或者大阿哥的情況一樣,在十二歲左右就完婚,必須等到女方滿十六歲圓房不說,還要繳納白銀五千兩作爲罰金。

也就是說,過幾天這些政策開始實施的時候,康熙皇帝還要給戶部送去一萬兩白銀,作爲他提前娶兒媳婦的代價。

一萬兩白銀對於私庫滿滿,財大氣粗的康熙皇帝而言,當然沒啥問題,就是表個態度的事兒。

只是這以後,從三阿哥三格格開始,皇家的阿哥格格們都需要嚴格遵守滿十八歲,滿十六歲才能大婚的制度了估計。否則以他將來弟弟妹妹們的那個龐大的數量,自家皇阿瑪要被罰的銀子,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吆。

本來打算過兩年滿了十五就圓房生娃的大阿哥,因爲這個新鮮出爐的政策,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再等一年。胤礽一想到一心一意想要早日抱孫子的皇阿瑪,這會兒在自個兒心裡頭會產生的鬱悶憋氣,就忍不住的想樂呵出聲。

可是,就算現在他們做了這些具體細緻的規定,也都只是根據胤礽摺子的建議,結合當前大清的情況,給進一步完善了一下而已。並沒有真正的解決掉,女子學院的那些女孩子將會面臨的麻煩好像。

康熙皇帝和這些博學多才的漢學大家們也都明白,他們剛剛商議定的這些方案,雖然對於大清國民風民俗的轉變有着很好的影響,可是對於古華夏這一千多年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七歲不同席,授受不親”等等男女婚姻禮法問題,都沒啥實際上的改良作用。

皺着眉頭沉思一會兒不得其解的康熙皇帝,很自然的就看向了自己的寶貝兒子。小子今天真的憊懶。

他這個皇阿瑪在這裡辛辛苦苦的,和一羣大老爺們絞盡腦汁的想辦法,給他折騰出來的女子學院的這些女娃娃們的事兒擦屁股,他自己倒好,居然偷懶走神兒。

察覺到自家皇阿瑪的不滿,胤礽立刻在腦海裡面呼喚,“嘟嘟快搜搜,歷史上的民國時期有哪些方式,可以很好的促進男女自由嫁娶?”

“來了。來了。半分鐘。相親,主人。相親公司,媒婆介紹相看,集體相親。主人吆,你這個馬上步入婚姻圍城的人,是體會不到那種“手遮羞臉面火紅,心撞酥胸懷忐忑”,小兒女們相親時候的美好情懷了吆。”

胤礽不理會嘟嘟的貧嘴,迅速的在心裡組織一下語言,開口說道:“皇阿瑪,各位大臣,胤礽這裡有個想法兒,說出來大家參考一下。”

“嗯,說來聽聽。”儘管康熙看不過眼兒子這種撥一下動一下的懶樣子,可是在臣子們的面前,還是要把兒子的面子做足的。

發現大家都熱切的注視着自己,少年太子更謹慎了,在心裡又琢磨了一遍語言,慢吞吞的開口說道:“兒臣的意思是,既然少年少女之間直接交流已經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那就差不多和我們治理黃河之水的策略一樣,採取疏通的辦法比強行堵住要好。”

“官方或民間的媒婆,或者是學院裡面直接組織,開辦一些相親活動。額,就是先給這些要找訂婚對象的少年少女們做個簡單的介紹,說明一下對方的家世容貌才華等等。”

“若男女雙方條件合適彼此也都沒有異議,就安排他們互相見個面。兩個人,兩家人都看好了再商議這門親事結不結。當然,有知根知底信得過的親朋直接給介紹更爲可靠。”

“雙方看好了,定親了以後,就儘量的讓兩個少年少女多相處幾次。在相處中如果發現對方有自己無法容忍的毛病,缺點的話,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的提出來退婚。”

“只是,這個需要朝廷慢慢的,慎重的引導社會輿論,讓老百姓認知到,女方主動退婚或被退婚,其實和男方一樣,名聲上都不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纔好。”

作者有話要說:  ?q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