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胤礽察覺到黃履莊的猶豫不決, 納悶了,他根本沒有想過黃履莊會拒絕他。“黃先生,你有什麼顧慮或者不方便之處, 請直言。”

黃履莊深深的吸一口氣, 眼睛卻是已然溼潤,“太子殿下,小臣不怕死, 小臣也想在老年的時候,可以像陶成道先生那樣, 身殉“天疆”。可是現在小臣捨不得這條命。”

“蒸汽機,發動機, 電動機, 電燈,電話,還有下一步的唱片機, 放映機, 小臣還沒有看着這些改進完善, 甚至還沒有全部研製出來。小臣心裡頭放心不下。”

“太子殿下,可否緩一緩,不要現在就開始飛天登月的研究?當然,小臣知道這個想法兒不大妥當,你就當小臣沒說過。”

明白了黃先生的想法和顧慮,胤礽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黃先生有這樣的念頭纔是正常,纔是正經的墨家子弟該有的態度和心理。

“黃先生,無須擔心。你們只負責研究和製造,飛天實驗操作的人選,會另外安排人。”

黃履莊瞬間目瞪口呆,“這如何使得?太子殿下?”

誰的命不是命?他們怎麼可以貪生怕死的躲在後面,讓其他人去做明知道會喪命的飛行實驗?

更何況,他們本人不親自參與,如何有切身的體會,獲得第一手的數據資料,然後進行接下來的改進?

胤礽點了點頭,他也不想這樣操作,可是不管怎麼衡量計算,這都是目前唯一的,“合理”的解決方法。

“黃先生,此事孤也沒有辦法。飛天實驗風險太大,皇阿瑪和孤都必須,首先保證你們的安全,玩具處這幾個院子哪一個都離不開你們幾位。”

“到時候,皇阿瑪會把做飛天實驗的人選,送過來做簡單的培訓和指導。”

“但是登月飛車,也就是飛機的研製勢在必行,不能在等了。因爲研製飛機估計需要很長的時間,孤也不知道具體需要多久,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十幾年,不順利的話或許需要幾十年。”

“但是我們的壽命都有限,不可能等到陶成道先生那樣的晚年再開始。”

“就算等到晚年,可是人有福禍旦夕,事有多變,將來會發生什麼,是個什麼情況,誰也不能確定,趁着現在的大好時候,我們必須儘快開始。”

因爲這個時代人們的平均壽數問題,胤礽始終有一種緊迫感。他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不了他心裡的全部計劃。

他也害怕,萬一將來等他長大了,和自家皇阿瑪的關係,和兄弟們的關係,會變得和曾經的歷史的一樣,天天爭來鬥去,無休無止,非要鬧的你死我活才能收場。

黃履莊從他最尊敬的太子殿下的眼睛裡,看到了一種深深的擔憂。雖然他不知道,受盡皇上的寵愛,尊貴無比的太子殿下在擔憂什麼困難。

可是他明白,更相信,太子殿下肯定是有他不能說的考慮和思量。否則以他的心軟善良,一定不會同意皇上這個決定。

黃履莊輕輕的,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他以前只覺得自己的腦袋很聰明,或者很蠢笨,有時候想問題多了會疼,生病了也會疼。可是他從想此刻這麼深刻的感受到,他的腦袋是這般的沉重。差點兒讓他承受不住這份沉甸甸的重量。

“太子殿下,小臣明白了。小臣參加這個飛機的研製。我們一定會拼盡全力,寒暑不休,連年無假,儘快的把飛機早日研製出來。”

早一天研製出來,就可以早一天解決太子殿下的煩惱;早一天實驗成功,或許就可以多挽救一個做飛行實驗的人的性命。

“好。”

此時此刻,胤礽的心情也很是沉悶。

這不是在戰場上,生死由命成敗在天。這也不是面對他的生死敵人,應該心狠手辣,一擊致命,以殺止殺。

能夠心甘情願去做飛行實驗的合格的人選,大清國的忠良之輩,棟樑之才,他們,都是大清國真正的脊樑,承天巨柱。

“黃先生暫時無須擔心。當年做牛痘疫苗的實驗,就是刑部把牢裡的死囚給拉了出來。所以這一次,孤也會盡量和皇阿瑪再協商協商。大清國的忠臣良將,不會損失在這個上面。”

胤礽的眼睛裡閃着堅定,總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事情還沒有開始,不要着急,不要慌亂,靜下心來,慢慢的想辦法,總會有什麼不同的方案,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

黃履莊卻是笑了笑,反過來安撫胤礽,“太子殿下,小臣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就算最後還是要這麼操作,小臣們也都理解您,您不要爲難自己。”

他們匠人的身份本來那麼低,沒有士族的權勢,沒有農民的安穩,也沒有商人的富貴,每天矜矜業業的勞作,不過是圖個溫飽,混口飯吃。也就只比賤籍之人強了那麼一些。

可是現在皇上和太子殿下,把他們提到了和農民一樣的地位,還把賤籍給徹底取消了。大清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自由之身,他們甚至獲得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來自其他人的尊重和崇拜。

對他們這些匠人尚且如此關心愛護,更何況是對待那些真正的忠臣良將?

所以,他們都相信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一向仁厚的皇上和太子殿下不會採取那個方案。

如果有一天,不得不有人作出犧牲,他們也會自動的,去揹負起來這份沉重的命債,而不是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太子殿下這麼一個小娃娃的身上。

研究這些器械,飛天登月,本來就是墨家子弟的夢想和責任。

發現黃履莊的情緒已經穩定了下來,胤礽也跟着暫且放鬆下來,微微笑道:“孤明白。黃先生請放心。此事暫時先不要對其他人說,以免影響大家的心情。”

“等玩具處的所有人全部做完考覈後,再統一的,和有可能會進第四個院子裡的匠人大師們,一一解釋清楚。”

“好。小臣明白,謝太子殿下對小臣的信任。”

“應該的。黃先生,有你們纔有大清的玩具處。現在三點了,孤先走一步。黃先生記得叮囑大家,一定要按時作息,保重身體。黃先生自己也當是。”

胤礽心裡惦記着自家鬧彆扭的皇阿瑪,想趕去乾清宮看看他。

黃履莊催促道:“太子殿下放心,大家夥兒都想多活一天,好多做一個試驗,珍惜自己的很。您有事兒,趕緊去處理,不要耽擱了。玩具處有我們幾個老人盯着,不會有什麼亂子的。”

“好。學徒們的考覈時間定在兩天後。有問題不好解決的話,你到毓慶宮尋孤。”

從玩具處出來,胤礽快步朝乾清宮而來,哪知道他心心念唸的皇阿瑪居然不在。

看到那一疊疊還沒批覆的奏摺,胤礽坐下來,一邊挨個的翻閱處理完畢,一邊等自家皇阿瑪回來。

康熙皇帝此時正在慈寧宮裡頭,和太皇太后大吐口水,抱怨兒子的不孝順不體貼。

“皇祖母,您聽聽,這小子說的都是什麼話?孫兒就想給他一個最好的婚禮,他這一輩子可就這麼一次大婚。居然給孫兒扯出那麼多大道理?”

“恩,太子確實不該。所以你就把他攆走了?”太皇太后眯起眼睛。皇帝孫兒好像越來越任性了,說不過太子,理虧了就端父親的架子攆人?攆的還是她的寶貝胤礽?

自知理虧心虛的康熙皇帝,在一向疼愛那小子的太皇太后面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孫兒當時被氣糊塗了。”

“恩,你們都仗着太子心軟老實脾氣好,都欺負他。”

太皇太后不理會低頭摸鼻子的皇帝孫兒,繼續說道:“皇祖母倒是覺得,太子的擔憂也有道理。”

輕輕的瞅了一眼,聽到她這句話,猛地擡頭,一臉的不認同的皇帝孫兒,老人家慈愛的笑了笑。

她知道皇帝疼愛太子,想給他一個最好的婚禮,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卻是想把他自己當年和仁孝大婚時候的憋屈無奈,都在太子的這次大婚之禮中彌補回來。

“皇帝彆着急,我們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讓太子的大婚之禮,既有我們希望的隆重氣派,還可以不引起民間跟風,導致造成不良的影響。”

康熙皇帝一愣,隨之一拍腦門,他真的是被他那個臭小子給氣糊塗了。大清儲君的大婚之禮,氣派不氣派,風光不風光,看的又不是納采禮和聘禮的多寡。

皇家想要隆重風光,多的是民間老百姓學不來,或者是簡單的仿照着,學來了一星半點,也無須花費太多的法子。

“皇祖母,孫兒有注意了。孫兒這就給禮部吩咐下去,讓他們重新起草一份章程。”

“恩,皇帝有主意就好,正好回乾清宮看看。估摸着,太子擔心皇帝,現在又回去乾清宮了。”

想到兒子可能在乾清宮一邊批覆摺子一邊等他,康熙皇帝按奈不住的心急,和太皇太后告退後,大步的朝乾清宮走來。

這個時候,胤礽已經速度極快的批完了一摞摺子。

在他發現自家皇阿瑪,又是糾結又是愧疚又是不好意思道歉的,一臉尷尬的站在他的桌子面前的時候,不由的在心裡微笑着,輕輕的搖了搖頭。面色自然的從桌子後面走出來,先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

“皇阿瑪無需如此,剛剛是兒臣的錯。兒臣沒有體諒你的心意,說話又太過直接。”

“納采禮改爲馬匹和馬鞍,馬鞭八套也可以。馬匹和馬鞭,不是漢家的納采禮規格,影響不大。是兒臣擔憂太過。”

康熙皇帝聽到兒子主動道歉才反應過來,不由的又氣又羞惱,滿心複雜。兒子這個靈敏銳利的直覺,直接穿透到人心的最底處,有時候真的讓他這個皇阿瑪很沒面子吆。

還好兒子也就是在他的面前表現的這麼明顯不遮掩。平時對其他人的小心思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完全不搭理不關注的態度。

如果大清的官員們知道了,自己在他們可親可愛,耿直無私的太子殿下面前,一點兒秘密**的情緒也守不住的話,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輕輕的拍了拍兒子的小肩膀,對於自己在太子面前的“面子”問題,有點兒自暴自棄的康熙皇帝,開口回道:“必須是九套。”

“聘禮方面就按照你要求的刪減,黃金一萬五千兩,白銀也是五千兩。但是納采禮的馬匹鞍具數量卻是不能更改的。當然,錦緞布匹之類,你可以隨意刪減一些可以,這個沒關係。”

禮部官員顧忌他這個皇帝的想法,害怕犯了他的“忌諱”,明知道他要大辦特辦,也不敢寫九套,只寫八套。

可是康熙皇帝要的就是九套。他需要告訴天下人,尤其是警告一番,隨着其他的阿哥們逐漸長大成人,有些搖擺起來,開始動小心思,想要從龍之功的滿洲大臣們。

他,康熙皇帝,對於太子的滿意,寵愛,和信重,此生永遠都不會變。太子的這個位置,在他的有生之年,除了胤礽,誰也不要亂動心思。在他百年後,繼承皇位的也只會是太子,誰都不能亂伸手!

胤礽眨了一下眼睛,看了看突然一臉堅決的康熙皇帝,不明白這其中都有什麼道道。不過,九套就九套,皇阿瑪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