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儘管疑惑, 不過他也沒問出來。他的母親當然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母親。既然皇阿瑪沒有追問他的母親爲什麼不讓他流淚哭泣, 小太子也正好不用想怎麼去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誰知道打開話題的康熙皇帝會接着問道:“胤礽上一輩的壽數是多少?有多少兒女孫輩?”

···

胤礽感覺,他還是不告訴自家皇阿瑪他上輩子活了一百多歲的好,“兒臣比皇阿瑪現在的歲數大一些。沒有一個兒女。” 說完自己也覺得對於“一些”這兩個字, 有點兒不好意思。隨之就低下了頭。

康熙皇帝聽了以爲小太子是因爲上輩子沒有兒女而羞愧的低了頭,又擡手拍了拍小太子的嫩肩膀, “將來等胤礽長大了, 娶妻納妻,給皇阿瑪多多的生很多小孫孫就好。”

就太子這份驚豔世人的天資, 也不知道哪個小孫孫能有造化給繼承了?兒女當然是越多越好, 開枝散葉,子子孫孫的數不清, 纔是多子多福。

胤礽卻被自家皇阿瑪說的話弄懵了。多多?很多?難道將來皇阿瑪要他跟着學,也養這麼多女子在後宮裡頭專門生孩子?

稍稍的想一想就知道那簡直是一副多麼恐怖可怕的畫面。

他一個人, 一顆心都已經千瘡百孔,難起波瀾了, 如何能負擔的起那麼多年輕女孩們的一生幸福?

照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將來他連正室福晉都不想娶,當然他知道這個想法幾乎不大可能實現,皇阿瑪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至於孩子, 其實胤礽上輩子剛剛締結婚約的時候, 倒是有想過去寶寶培育中心培養一個孩子的。可是對方一直領兵在外,不想要孩子,後來他一忙起來, 自己也忘記了要個孩子這個事兒。

這輩子呆的這個時代,雖然所有的女子都願意親自生養孩子,待在家裡不出門相夫教子,可是這要孩子的事兒它也只能是順其自然,凡人如何強求的來?

將來如果他的福晉願意,能生一兩個寶寶確實挺好,如果對方不願意生或者不能生,那也沒事,他總是會尊重對方的意願的。

可是面對一臉期待希翼卻又理所當然的康熙皇帝,小太子這個時候卻也是不好說什麼去打擊他,只好乾巴巴的回答:“皇阿瑪,大哥和弟弟們將來會給您生很多很多的小孫孫的。”

“啪”的一聲,康熙皇帝手上用力的拍在小太子的嫩肩膀上,帶着驚訝氣憤的脫口而出:“那怎麼能一樣?”

胤礽被拍的身體一震,有點小委屈的擡頭,看向還瞪在瞪着他的皇阿瑪,解釋道:“皇阿瑪,兒臣現在都忙的沒有時間去玩具處看看了。將來長大了,估計是更沒有時間去想這些事情。”

“而且兒臣一想到,自己被那麼多的女孩子的圍着轉的情景,心裡就緊張害怕。皇阿瑪,真的,特別害怕。”胤礽努力睜大雙眼看向康熙皇帝,力圖向自家皇阿瑪證明,他所說的都是發至內心的真心實意,是真的很害怕來着。

他都不知道自己將來能不能揹負一位女孩子的一生,如果再和皇阿瑪這樣三宮六院的女子三千,那真的要被嚇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了。

康熙皇帝聽完兒子的訴說,真的是目瞪口呆,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過他倒是真的被徹底的轉移了注意力,沒有剛剛的生氣模樣了。“胤礽啊,這些女孩子不會耽誤你去玩具處倒騰那些器械研究,更不敢聚在一起圍着你吵鬧的。你要知道,男女結親,陰陽調和方爲世間正理。”

“眼睛不用對着皇阿瑪睜的這麼大,皇阿瑪最近不想看見你這個模樣。”跟小兔子一樣紅通通的大眼睛裡面蓄滿了晶瑩清澈的淚水,要哭不哭的,就這麼眼巴巴的望着他,饒是知道這是那兩個藥丸子的作用,康熙皇帝此刻的心裡也覺得是承受不來。

不知道待會兒他那赫舍裡家的老岳父和老岳母老兩口,看到了太子這副樣子會不會受不住的痛哭出來。太子的這雙眼睛,真的是越長越像仁孝了。

胤礽有點兒莫名其妙的眨了一下眼睛,想起來阿茹娜格格對他的叮囑,就沒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可他還是忍不住,想要藉此機會問一問:“皇阿瑪,兒臣將來能不能,不娶妻納妾?”

“不能!胤礽,傳宗接代,成家立業,乃是這世間每一個好男兒不能推卸的責任。”

怪不得老人們都說這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都是要在他們自己有了孩子後,纔是真正的長大成人。

他這個可憐的傻兒子吆,上輩子也沒個長輩關心,教導這些事兒,於是他也就一門心思的只想着能好好的活下去,然後有點個人時間就都顧着折騰那些器械了。

活的歲數比他還大,可還是個小孩子心性,應該都沒怎麼享受過什麼夫妻之樂,或者畫眉之趣。真是讓他覺得太子好像是白活了上輩子。

“放心,你現在年齡還小,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到時候,皇阿瑪會安排人好好的教導你,再多給你指一些性子開朗活波機靈的女孩兒。皇阿瑪和你保證,你會很喜歡的。”

康熙皇帝想到仁孝皇后懷着保成太子的時候,就和他念叨着將來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兒孫滿堂的畫面,就難免的又開始傷感起來。

他看到太子聽了他的話後那震驚的小模樣兒,安慰的摸了摸太子的光腦門,低低的說道:“胤礽,不要被上輩子孤單困苦的生活影響了。現在這些事兒都有皇阿瑪給你安排。你就安安心心的,健健康康的長大就好。”

“好了,到出發的時間了,胤礽跟着皇阿瑪一起出去。不要擔心,也不要害怕,跟着禮儀官的唱誦來做。”

“兒臣明白,皇阿瑪放心。”

胤礽被康熙皇帝帶領着,率領目前在京城的三品以上滿漢文武大臣們,跟着禮儀官的唱誦行禮邁步,慢慢的來到了鞏華城,也就是停放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梓宮的地方。

領着大臣們行了三跪九叩的拜祭大禮以後,又在禮儀官的引導下,作爲大清朝唯一的嫡親孝子,守在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兩個梓宮中間,接待一波又一波上前來哭靈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以及他們的家眷命婦們。尤其是兩位皇后娘娘的孃家親人。

果然和康熙皇帝預想的那樣,當承國公噶布喇大人和他的老福晉,也就是小太子的郭洛瑪法和郭洛瑪麼看到小太子的模樣後,眼淚就嘩啦的一下子,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滿頭白髮,微微弓着腰的承恩公老福晉,帶着兒媳婦,強忍着傷痛給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哭過三聲,磕完頭行完大禮,在被胤礽攙扶着站起來的時候,終究是沒能控制住自己,抱着小太子痛哭流涕。

哭她那年輕早逝的二閨女;哭她這小外孫太子殿下,一生下來就沒見過親孃一面,孤零零的一個人呆在那個要人命的宮裡頭孤獨的長大。

他們千嬌百寵,如珠如寶養大的二格格,她纔剛剛二十歲,就撒手走了。留下他們這做父母的,白髮人送黑髮人。

你說你怎麼就能那麼的狠心那?你就算不管他們這老兩口,怎麼也不顧念着自己十月懷胎拼命生下的孩子?

讓他們的小外孫每年過生辰的時候,都過自己親孃的忌日。你這個做親孃的在天上看着,怎麼就能忍得下心腸那?

心裡翻涌着百種心腸,萬種悲痛的老福晉,可是什麼都不能說出口,只能藉着這個機會,抱着她嫡親的小外孫好好的痛哭一場。

皇上一個朝廷需要的理由,就把二閨女拼命生下的孩子冊封了太子,成爲滿宮的靶子。皇上的一個震怒,都不給理由就把孩子軟禁在毓慶宮。這纔將將八歲的孩子,就已經性命垂危了兩次。而她作爲孩子的外祖母,卻連照顧一下孩子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他們全家還要對着皇家感恩戴德,磕頭謝恩,不能有任何的不滿露出來。二閨女,你當年在皇上承諾要立孩子做太子,放心的閉上眼的時候,可曾想過現在會發生的一切?

胤礽被自己的郭洛瑪麼抱着不好動彈,只能是輕輕拍着郭洛瑪麼的後背,安慰失去女兒的老人家。

其實他很少見到郭洛瑪麼,好像是因爲仁孝皇后的去世,老人家受不住打擊,大病了一場,好了以後就很少進宮了。

眼見着婆婆的哭勢止不住了,小太子的兩位舅母趕緊的上前勸慰。婆婆的身體這幾年剛剛養的好了一些,可不能再因爲這一場喪事引得又病了。再說了,這麼哭下去,皇家人看在眼裡該有意見了。

“額娘,請節哀。娘娘在天上看着您和太子殿下這麼痛哭,肯定也是非常難安的。”

“是啊,額娘,您看,大姐姐她還等着給娘娘行禮那。”

小太子的大姨母,也就是仁孝皇后的姐姐,嫁的是當朝的鈕鈷祿家。這次主要是作爲孝昭皇后的三弟妹來磕頭行禮的。她剛剛走過來,眼見自己的親額娘抱着太子殿下不撒手,哭的那麼悽慘,眼睛瞬間就紅了。

可是她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她的婆家,鈕鈷祿家的皇后娘娘,可還沒有留下個一兒半女的給她們抱着痛哭。

因此赫舍裡福晉也只是走近前來,先給太子殿下行了個蹲禮,又輕輕的喊了一聲“額娘”。就站在一旁,不錯眼珠子的盯着小太子瞧,滿臉的慈愛心疼。

她看到太子殿下那雙和自己親妹妹相似的大眼睛裡,滿是淚水,雙眼都紅通通的,卻硬是忍着沒讓眼淚掉下來,心口不禁是痠痛不已,當即也忍不住的流下淚來。

以鈕鈷祿家現在的尷尬身份,不管赫舍裡福晉心裡怎麼掛念惦記這個太子外甥,她能見到自己親妹妹拼着性命留下的這個孩子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只是聽着一些坊間傳言,說太子殿下大病了一場,差一點點就病危不治,皇上都把太子殿下軟禁起來,眼看着是要換太子了,誰知道太子又和那年得的天花一樣,再次命大的熬了過來。

赫舍裡福晉只覺得,這是老天爺憐憫,這是他那個短命福薄的親妹妹在天有靈,保佑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才會兩次劫難都轉危爲安。

這個世上,沒孃的孩子,就是在平民百姓家,也是活的萬分艱難,更何況是在那個要人命的皇宮裡頭?太子殿下可不是要靠着天大的福氣,才能死裡求生的掙扎着長這麼大嗎?

好在,老福晉在小太子和兒媳婦們的勸說下,終於是停止了痛哭。她伸手摩挲着小太子的一雙眼睛,張了張嘴,滿腹的心疼心酸心痛,卻是不知道從何說起。最後在兩位兒媳婦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退着離開了。

小太子在心裡嘆了一口氣。白髮人送黑髮人,真的是人間最悲慼的事情之一。

緊接着就是孝昭皇后的父親遏必隆大人的繼妻,愛新覺羅宗室的多羅格格也就是穎親王薩哈廉的長女帶着孝昭皇后的親額娘舒舒覺羅氏側福晉,以及幾個兒媳婦包括胤礽的大姨母,上前來拜祭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

就像赫舍裡福晉想的那樣,她的嫡婆婆和親婆婆兩個人就是想和她的親額娘那樣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也沒有這個機會。

自己家的閨女年紀輕輕的就那麼去了,也沒留下個一兒半女的。現在還要藉着赫舍裡家的閨女生的兒子,纔算是有個孝子給守靈送葬。

小太子等她們按照規矩哭過之後,又行完了大禮,上前邁出一步,攙扶起愛新覺羅家的多羅格格,又攙扶起孝昭皇后年邁的老母親舒舒覺羅氏側福晉,也就是她大姨母的親婆婆。

舒舒覺羅氏側福晉在被小太子託扶着站起來的時候,眼眶忍不住的紅了,眼裡忍不住流下了淚水。老人家擡起頭感激的看着披麻戴孝的小太子,嘴角蠕動着,卻也只是艱難的擠出一句,“臣婦謝太子殿下。”就慢慢的被親兒媳婦赫舍裡福晉攙扶着退下了。

胤礽見此情景,此刻的心情卻是真的有點兒複雜。不知道對於皇阿瑪不停的擴充後宮該說什麼好。可能一開始的時候,皇阿瑪廣納妃嬪大多是政治原因。可是現在又是爲了那般?

三年一次大選,那麼多的女孩兒被留在了後宮裡頭,悄無聲息的活着,又悄無聲息的死去。

她們中的大部分人,在因爲各種原因去世的時候,卻是連個像模像樣的葬禮儀式都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麼麼噠親們。 奉上更新, 今天大半天都在折騰這個封面了。 還好,挺可愛的。 設計師大大推薦清亮的藍色,只是在下堅持黃色。 既然寫的是小太子,當然要黃彤彤的底色纔對,嘻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