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

時間,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零年秋。地圖,京城紫禁城毓慶宮。

度過了炎炎夏日的小太子自覺怎麼都舒服,秋高氣爽,涼風習習的傍晚,心裡一直掛念着古華夏的那就“落後就要捱打”的小太子,捧着造辦處的火器研發資料聚精會神的研讀。

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二百過年後就會發生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戰爭,而華夏大地就是一個赤=裸=裸的被□□被侵略的地方。

那句刻在被焚燒殆盡的圓明園的殘柱子上的“落後就要捱打”,一直到了他上輩子的星際時代,人們還是把它作爲帝國大學的校訓,時刻牢記於心,警醒自己要自強不息。

所以胤礽現在是非常積極的,想把當前大清國的火器水平給拔高一大截。前一陣子,他把皇家藏書閣裡面有關火器的書都搬到了自己毓慶宮的書房,《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等等,一本都沒有遺漏。

這些書詳細記載了前朝火器的製法,圖紙以及火器的使用和其兵營如何的排兵佈陣。讓小太子對於目前大清的火器水平有了個非常直觀的瞭解。

縱觀前朝火器的發展史,一開始是前期的高速發展,火器的生產情況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水平。中期停滯,火器的發展開始落後於西方諸國。

末期的時候因爲周邊戰爭的逼迫,當時的政府從葡萄牙那裡,購買了葡萄牙人在英國海船上繳獲的佛郎機火炮加以仿製,趕上了世界火器發展的尾巴。

再加上當時戰爭頻繁,火炮需求大,人們在生產和使用火器中不斷地進行研發試驗,就有了射程五百丈的紅夷大炮。也就是現在的紅衣大炮的前身。

所以,前朝末期雖然在很多方面對於火炮,火銃和鳥銃都有所改進,也是一個發展高峰時期,但本質上並沒有大的進步。

大清以前正是當時和前朝打仗的周邊國家之一,切實的感受過前朝末期火器的厲害,加上現在內憂外患,連年內戰,所以才大力發展火器,和裝備火器的各類兵種。

後來四海昇平,國民富足久了,就開始和前朝中期一樣,不思進取。甚至有了後來的閉關鎖國。

而那個時候,正是西方諸國工業大發展,四處吞併的開始。

大清在最錯誤的時候,犯了和前朝朝廷一樣的錯誤,“國雖大,久安必亡”。華夏人天天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確實是有它的道理。

華夏的熱武器發展,從前朝中期開始,到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整整落後了西方國家五百年,而落後,就要捱打。

小太子有些迷茫,他就算可以研發出超越西方國家當前水平的火器,但是那又如何那?

研發出再厲害的火器,也不能保證大清百年後,不會有閉關鎖國。就好像他上輩子的祖國飛龍帝國,有着全星際最好的機甲和星際戰船,和聯邦軍隊的戰爭也還是輸一次贏一次。

就是因爲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讓小太子有點想不通,感覺自己會的這些技術,好像在大清沒什麼實質性的用處,心情不由的沉悶,嬰兒肥的小胖臉就一連皺巴了好幾天。

康熙皇帝看在眼裡,終於是忍不住慈父心腸,答應了小太子之前提的要求,帶着小太子參觀了宮內造辦處和鐵匠處和景山,也就是目前的三個火器製造的地方。

回來的時候,更是大方的把所有火器研究的備份資料,全都給小太子打包回來。

當然,康熙皇帝也提出一個要求,不能耽誤功課,不能耽誤休息。

精神力高,對其他人的心思就有着類似直覺的敏感。小太子在造辦處見到那些西方國家來的傳教士大多都喜歡不起來。

回來後和康熙皇帝傾訴自己的真實感受,語言總結一下就是:高傲,狹隘,排拆造辦處的大清火器研發人員,對戴鋅等人可謂是惡意滿滿。就算對着他這個大清儲君,本心上也沒有半分尊重。

兩輩子首次被人看不起,深刻的體會了一把“弱國無外交”的小太子殿下,很想盡快的找到方向,給這三個地方參與火器研發和製造的大清子民,給出一些引導性的可行性高的建議。

好讓他們的火器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有個質的提升,不再受外來傳教士們的轄制,比如那位南懷仁傳教士的惡意排擠。

根本上講,古華夏落後的不是火器,而是自然科學知識的停滯和生產力的落後。

首先是火-藥的製造,目前黑火-藥的配方研究基本已經很成熟,可以改進的地方並不大。

這裡頭最關鍵的是火-藥的製造。純手工操作研磨火-藥的缺點太明顯,不能保證質量,不能大量生產。而此時西方國家已經有了火-藥研磨機。

因此,就算胤礽領着鐵匠處研究出金屬殼來包載火-藥,如何高質量的大量生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其次是目前常用的火繩槍操作起來太慢,打火也不穩,沒有後來的撞擊式燧發槍和擊發式鳥槍來的安全可靠,且打火更穩,生產方面也更簡單。

但是製造這兩種火銃和鳥銃,需要改進整體的鋼鐵工藝。目前大清的鋼鐵水平確實高,但是量化生產的鋼鐵工藝還不如後來倭國的唐刀。

看着自己剛剛寫寫畫畫的草稿,胤礽開始意識到,他首先且必須要做的,應該是改進大清當前落後的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提高了,就可以直接研發生產後來的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火-藥也可以直接奔着無煙火-藥去製造。

當然,需要先把目前大清火器營裝備的火銃和鳥銃上的火繩給去了。按照目前的生產能力,先儘快的研發出類似撞擊式燧發槍和擊發式鳥槍的大清火銃,鳥銃。

平定三潘的戰爭還沒結束,這是可以快速的看見實戰效果,又可以在戰場上的使用中發現問題,不停的改良。

理清楚了思路,小太子就命令小太監們,去把皇家藏書閣有關諸如《天工開物》的書,墨家,魯班,諸葛亮這些機關大家的著作都搬來毓慶宮。

此時天已經快要黑了,看了看時辰,胤礽覺得他可以去皇阿瑪那裡一起用點膳,再回來做大字練習,然後休息。

舒坦安逸的吃完晚上這頓飯後,小太子和康熙皇帝開始邊逛着消食,邊聊天的活動。

“資料看到哪兒了?慢慢的看,這個不能着急。把不懂的地方先跳過,整理在一邊,找個時間,皇阿瑪宣戴鋅進宮給你講解。”

“我們的太子殿下抱着心心念唸的資料,還記得來陪皇阿瑪用膳,皇阿瑪這心裡頭啊非常的欣慰感動。”

小太子沒有聽出來康熙皇帝的調侃,一本正經的回答,“兒臣謝皇阿瑪關心。回皇阿瑪問話,您給的資料兒臣都已經用心的看了幾遍,基本製法和配方也都理解。”

“只是兒臣不熟悉實際生產,有幾個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夠透徹。兒臣確實需要戴鋅來講解一番,最好是能演示一下。”

“哦···”雖然康熙皇帝沒有穿越未來,不知道啥叫自家的學霸,啥叫尬聊,但是卻不阻礙康熙皇帝用一個“哦”表達自己的心情。

已經“發現”兒子在墨家方面的非人天賦,自覺有個智商碾壓吾等大衆凡人的兒子的心情,估計古今中外的父親都是一樣的心理,痛並快樂着。

小太子眨了眨眼,不明白皇阿瑪怎麼了。於是繼續陳述自己的研究心得:“兒臣覺得目前的□□靠純手工碾磨,耗時長而且質量參差不一。”

“所以今兒個還翻看了一些有關機關術的書籍。想着這幾天有空,和造辦處的木工師傅們一起探討,先弄一個不需要純手工操作,可以自動動起來的□□碾磨機,皇阿瑪覺得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  姍姍改改了一個晚上,終於把這個副本的開頭弄出來。 怪不得大家都說萬事開頭難。 誠心希望大家看完以後給我發個評論說說看文感受。 或者看到蟲子啄一下。 謝謝親們。 明天中午我看看能優化一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