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細細的數一數四阿哥從小到大的那些表現,康熙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黑。

上次八阿哥想要四阿哥的一隻木頭小狗狗, 整整跟他哭鬧了兩天, 鬧的宮裡頭人盡皆知的, 皇貴妃也跟着勸說,他就能硬是撐住沒給。

太皇太后問他, 他還振振有詞的說, “太子二哥說過了,小木馬和小鴨子分給弟弟們玩, 小狗狗都是給胤禛做的。”

上上次, 大阿哥過生日,他居然就直接從武英殿拿了一本,剛剛印刷出來的,打算給軍事學院當教材用的《唐宋兵事彙總》。

小孩子對於一直和他太子二哥嗆聲的大阿哥小有不滿, 前段日子兩個人大吵了一架後, 聽說到現在還沒和好,兄弟倆一見面就互相的“哼”,“哼”。

不光小心眼,還挺愛記仇。進了他手裡的東西, 一般人很難能給掏出來, 所謂的面子人情什麼的,他纔不吃那一套。

還好,小孩子愛恨分明,對於疼他的貴妃,太子, 這幾個人,他從來都是非常的大方。自己有個好吃的好玩的,立刻就想着他的太子二哥,巴巴的朝毓慶宮送。

打小兒就立志幫他太子二哥做事兒,說什麼做個巴圖魯看守國庫。他自己的個人小金庫,除了太子“有幸”進去參觀過一次外,其他人誰也甭想打主意。

哪怕是從小兒跟在他屁股後面轉悠,對他言聽計從的五阿哥,也沒有那個榮幸。

不過,話說起來,四阿哥的這個“遠大的志向”,好像,還是太子這個臭小子,當年給四阿哥啓蒙識字的時候,故意給引出來的?

這麼一想,康熙皇帝瞬間感覺自己想通了這些前因後果。

合計着,臭小子五歲多的時候,就開始算計他這個皇阿瑪。

知道等國家財政收入富足的時候,他會對老臣手軟心軟,由着他們都伸手借錢不還,就從小兒教育最聽他話的四阿哥,長大了好好地守好國庫大門,誰也甭想從裡面挪出來一文錢。

康熙皇帝這個氣啊,最喜歡的“嚇煞人香”碧螺春也不香了,“好你個小子,成功算計了你皇阿瑪,很開心是?”

胤礽眨眼,今兒皇阿瑪好奇怪。“皇阿瑪,這是從何說起?”

“甭和你皇阿瑪裝傻。四阿哥打小就要做巴圖魯,看國庫門,不是你從小兒教他的?”

胤礽愣了一下,點了點頭。

這都多少年前的小事兒了,皇阿瑪居然才反應過來,翻查舊賬?

他當時只記得原來歷史上的記載的,雍正皇帝特別會攢錢充實國庫,又特別的喜愛這個乾淨純真的四弟,就在一次教導他識字,解釋“志向”這個詞的時候,隨口說了那麼一句。誰知道四弟居然記得那麼牢實。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兒,這不挺好的嗎?

康熙皇帝看到兒子一樣理應如此,很是贊成欣慰的模樣,直接氣得從椅子上蹦了起來,眼睛睜的大大的,瞪着太子。

小子忒沒有良心,居然這麼算計自己的皇阿瑪。

記得那時候,皇貴妃把這個事兒,當做小孩子們之間的趣事兒講給他聽的時候,他還跟着樂的不行。

還跟皇貴妃感慨的說,等將來真的有那麼一天,國庫滿了,私庫滿了,需要有人看守的時候,就派四阿哥這個巴圖魯去站大門。

沒辦法,那個時候實在是窮,窮的叮噹叮噹響的窮。

國庫裡面連個耗子都沒有,國家財政連年赤字,今天花明天的稅錢,今年吃明年的口糧,年年入不敷出,惡性循環。每次哪個地方報來個天災**什麼的,都愁的康熙皇帝夜夜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覺。

戶部的官員們每天都精打細算,把一文錢掰成兩瓣兒花,拆了東牆補西牆,緊巴巴摳索索的湊活着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開始吃素,就是打那時候開始的。因爲她們要給宮裡頭大大小小的主子們做個好榜樣,勤儉節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他現在之所以對元皇后那麼的愧疚懷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跟着他過了十年苦日子的元皇后,沒享受過他一天的輕鬆好日子就走了。

當年他們大婚的時候,因爲鰲拜的阻攔和恐嚇,大婚的儀式都差點兒沒辦法按時進行,納采禮和聘禮都給的那麼寒酸,每次一想起來這些,康熙皇帝的心就一抽一抽的痛,特別的內疚不安。

臭小子還說什麼要“憶苦思甜”,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憶苦思甜的事兒。

如果有可能,世間哪個男人,不想給自己心愛的女子一個最美好的婚禮?哪個做父親的,不想給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一個風風光光的大婚之禮?和天下人一起分享皇家要娶兒媳婦的喜悅和激動?

當然,臭小子除外。

不光讓自己每天過的無慾無求,質樸無華;現在又這麼對待自己的媳婦兒,嫌棄人家嫁妝太多;將來肯定還會這麼要求自己的兒子,他可愛的小孫孫們。

七想八想,思緒已經飛到天邊兒,還不自知的康熙皇帝,此時已經想到了,將來等太子有了兒子,一定要給抱過來,自己親自教養的事兒。

否則他可愛的小孫孫跟着這麼一個對自己摳唆的爹親,還有一個心裡只有太子,有情飲水飽的孃親,不知道背地裡要受多少委屈。

胤礽疑惑不解的看着自己皇阿瑪臉上的神色不停變化,又看着他眉頭皺的緊緊的,圍着御書房焦躁不安的轉了一圈兒又一圈。

一會兒歡喜,一會兒生氣,一會兒愧疚懷念,一會兒擔憂···胤礽發現,他好像才知道自家皇阿瑪的情緒,原來是如此的生動多變?

щшш ⊙ttкan ⊙c o

奈何他雖然能感受到康熙皇帝細微纖小的情緒變化,卻沒有讀心的本事,猜不到康熙皇帝此時此刻那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豐富活躍,匪夷所思的內心戲。

當然,也幸好胤礽沒有讀心的本事,否則他真的沒法兒保持自己活了幾百年的冷靜自持。

其實,他也清楚,自己皇阿瑪這兩年特別念舊情的原因,尤其是對那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老臣們。

皇阿瑪是想着,既然現在國家富裕了,國庫暫時不缺錢了,就鬆鬆手,讓他們的日子也都好過一些。

給這些老臣加薪酬漲俸祿,胤礽大力支持,國家不缺錢了,當然是大家一起花,總比讓他們跟老百姓伸手要銀子花,強?

經常給那些真正的清廉官員們,賞賜一些銀兩補貼,胤礽也大力支持。

比如湯斌大人,確實是克己奉公,清廉守法,一輩子沒拿過老百姓一根針,一個線頭。一家人清貧樸素的過日子,家裡有誰生個小病就是天大的災難,朝廷當然應該幫忙解決他的家庭困難。

可是那些天天倚老賣老,經常跟皇阿瑪打秋風的老臣們,真的是很可惡有沒有。

明明不時的收受商人們的供養,吃得紅光滿面,肚大腰圓的,還天天故意穿着打補丁的衣服在他面前晃悠,學着湯斌大人的樣子,來和他哭窮。好似哭鬧一場後,他們就和湯斌大人一樣廉潔了似的。

真真是豈有此理。

胤礽不想慣着他們這些人,一開始還是好言好語的勸說解釋,或者是嚴詞拒絕,後來直接置之不理放任不管。

任由他們怎麼鬧騰,就是不借錢。鬧的他煩了,影響他做其他事兒,就吩咐一聲刑部和大理寺,去查他們的家底兒。如果真的查出來誰家確實是沒米下鍋,可以,朝廷給銀子,不用打借條兒。

一次兩次的這麼折騰下來,那些人可不就鵪鶉一樣,老實了嗎?真是苦日子熬過來了,好日子反而不想過了,才這麼愚不可及的,可勁兒折騰。

不過他們想的也沒錯兒,皇阿瑪就是這樣的性子,就吃他們這一套。原來的歷史上,不就是這些人把國庫生生的給借空了嗎?

胤礽本來,就對自家皇阿瑪這個喜歡大手大腳花錢的壞毛病,一直存着點兒小意見,更何況是對那些開始變得奢靡無度,講排場,比富貴的臣子們?

所以,即使他現在感受到了,自家皇阿瑪對於他打算安排四弟進戶部的委屈鬱悶,也大體能猜到其中的原因,卻是不想搭理,面無表情的繼續說着他對四阿哥的前途安排。

“皇阿瑪,兒臣這幾年發現,四弟變得有點兒話癆。如果讓他批覆摺子的話,估計每天要寫很多很多的字,會非常的勞累。而且他一坐下來寫字,就會忘記喝口水休息會兒。”

胤礽以前認爲歷史上的四弟喜歡在摺子上大肆“吐糟”,傾吐心聲,是因爲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可是這兩年他已經可以確認,四弟他就是一個小話癆。

四阿哥練字的時候那個癡迷的勁兒,就和他熱愛各種研究一樣,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被兒子打斷了,自己奔騰飛馳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的各種想法兒的康熙皇帝,回過神來,暫且擱置了剛剛對最疼愛的兒子膽敢“算計”他的悲憤氣怒,隨着兒子的話頭,問道:“那你打算怎麼安排四阿哥?”

“兒臣覺得,既然戶部,內務府,理藩院,刑部,四弟都可以勝任,那就讓四弟自己來選好了,看他喜歡呆在哪個地方。”

“哦,不捨得讓你四弟批摺子,那誰來批?”總不能等他四五十歲了,該頤養天年了,還天天辛苦勞碌的批摺子?

一個兩個的都有自己那什麼“個人自由”的興趣愛好,一個喜歡兵事,一個喜歡搞研究,一個喜歡做翻譯,一個喜歡看守國庫,沒一個喜歡天天上朝聽政批摺子。

剩下的那幾個小阿哥,五阿哥太笨,六阿哥畫畫方面太有靈性,天天一副不事生產,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兒,估計將來就一個皇家的“容若大人”,壓根兒不能指望他們什麼。

七阿哥和八阿哥還太小,雖然瞧着挺聰慧的,可暫時也看不出來他們有什麼天賦,九阿哥還在吃奶。

胤礽慢條斯理的喝了一口奶-子茶,神色從容的說道:“皇阿瑪您不用擔心,暫時還是兒臣幫您批摺子,兒臣的速度最快。至於將來嘛,看看有哪個弟弟合適再說。如果都不喜歡也沒有關係,兒臣天天幫您就是。”

康熙皇帝被兒子的厚臉皮,噎得說不出話來。

瞧瞧臭小子那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批覆摺子本來就是身爲太子應該做的事兒?怎麼到他身上,就成了幫忙的了?

還大言不愧的說自己的速度最快。

當然就屬你的速度最快,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種專門欺負正常人的天賦就不說了,朕寫好一句話的字數,你能用來批覆一本摺子。你這速度再不快,簡直就是沒天理了好?

喝完了手裡的這杯奶-子茶,發現自家皇阿瑪又在鬧情緒耍彆扭的胤礽,只有在心裡暗自無奈的嘆氣。

“皇阿瑪,您安心就是,兒臣不會耽誤進學和處理國事的。”說着話,胤礽就起身,把御案上的另外一摞還沒批覆的摺子,搬到自己的小桌子上,開始認真的一本本翻看回復。

看到兒子瞬間就收斂情緒,把心思都放到了看摺子,批摺子上面,比小姑娘家還清雋靈秀的小臉上,滿滿的都是認真專注。本來氣悶不已的康熙皇帝,不由的搖了搖頭,舒心愉悅的笑了起來。這個臭小子!

作者有話要說:  嘿哈,終於又趕早更新了。 這幾天早上窩在被窩裡爬不起來,犯懶要不得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