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

北進途中。

三千新軍出成都,向綿竹關進發。

關平作爲先鋒將軍,此時騎在一匹神采奕奕的高頭戰馬上,身席藏青戰袍、腰懸利劍,手執着大刀,一馬當先領軍前行。

“關興聽令。”

“末將在!”

“本將命你統領後軍護佑後方,並看護我軍糧草輜重,以防敵軍突襲!”

“諾。”

望着關平嚴肅的面容,關興面色堅毅,拱手應諾着。

隨即,他又繼續下令:“張苞聽令,你領千人作爲前軍,爲我大軍逢山開道、涉水搭橋,並探查敵情,可否能做到?”

“末將必不辱使命!”

隨着指令傳下,二人也不耽擱,立即便領命而去!

“其餘人等皆隨本將統領中軍,以觀四方。”

“諾!”

望了望二人的背影,鄧艾面露憂慮之色,輕聲道:“少將軍,他們二人新入軍旅之將,當真不安排副手輔助?”

“不用。”

“人嘛終究是要經歷的,此次讓他們獨當一面,日後才能成長得更快。”

想了想,關平遙望着前方,思緒萬千,輕描淡寫道。

他倒是不太擔憂二人的能力。

原史上,關興、張苞初出茅廬的首戰便是追隨劉備東征伐吳,伐吳初期二人亦是勇冠三軍,連挫東吳諸將之銳氣。

成都北門。

寬闊壯碩的城樓上,一身金甲的劉備眼神凝重,眺望着逐漸消失於眼前的三千新軍,內心總有種懸疑不安的神色。

沉吟了良久,才忽然側頭道:“孔明,此舉當真妥當?”

“平兒畢竟才二十有四的年紀,就讓他統領三千新軍前去破十萬諸胡,我還是覺得太過冒險了。”

聞言,一側的諸葛亮面露笑意,手執羽扇微微搖搖,輕笑着:“主公勿憂!”

“平兒的心性您還不瞭解麼?”

“他如若沒有應對之策,當時提出只交與三千新軍時,他也不會如此欣然的應允了。”

說罷,頓了頓又道:“諸胡雖軍力強盛,可平兒料想無礙,不太會在羌賊手中吃大虧,就算是關隴曹軍也是一樣。”

“嗯……”

“孔明,您爲何如此相信平兒?”

眼見諸葛亮面容鬆動,眼神透露着絲絲喜悅般的從容,劉備愣了一下,不由道:“曹軍戰力斐然,雖去歲的漢中大捷已經打殘了關中精銳,可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不可小覷之!”

“哈哈。”

話落,從旁法正確實大笑一陣,說着:“主公大可放寬心,對付曹軍,想必關少將軍應該更容易,恐怕還更有心得。”

“此話怎說?”

望着漢中王劉備一臉的狐疑,法正面露笑容,笑了笑道:“如今的關中主將正是去歲關少將軍的手下敗將,被一舉成擒的夏侯駙馬。”

“夏侯楙爲主將,目前正反而覺得他又要遭殃了……也不知道曹賊怎麼想的,北征邊塞,爲了控制邊郡、掌控重地,竟然將如此重地交託與如此廢物鎮守。”

“這……不得不說,單憑用人的這份膽識,那曹賊便遠不如主公多矣!”

說到最後,法正一語中的,毫不吝嗇誇讚之語,褒獎着。

“只不過……”

談到此處,從旁的諸葛亮卻不由臉色凝重起來,輕輕道:“目前關隴曹軍,亮以爲坦之真正應當注意防範的還是張合、郭淮二人。”

“此二人曾經隨夏侯淵鎮守漢中時,便平白爲我軍興復漢中增添了不少麻煩。”

“甚至,亮覺得……這道引十餘萬羌胡來犯都不似夏侯楙的傑作,反像是常年居於關中守衛的張合主意。”

提及此人,目前諸葛亮也是神情焦慮。

顯然,這位五子良將也給他帶來了極大壓力!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

原史上,劉備曾說過:“跑了張合,夏侯淵殺之有何意義?”

諸葛亮北伐期間也說:“此人必是我軍北伐的攔路虎也!”

此話的確落實了。

數次北伐,張合都引軍入關中。

蜀軍出秦川除了搶掠一些邊郡人口以外,亦是一無所獲!

除了第四次,張合些許是大意了,竟是孤軍追擊至被伏殺於木門關下。

“唉……”

城樓上,遠遠的一陣陣哀嘆息四處寧人。

遠方。

至於此時的三千新軍,則已經行了十餘里。

回首望着那城牆上磚瓦間的斑駁,諸多的軍士開始側目回首,敲敲的回頭感受着城內。

漸漸地,一員員軍士俯首滴淚!

“母親,您老人家在天之靈還請護佑兒吧,護佑兒此次征戰沙場,多殺賊子立功封爵,平安歸來,光耀門楣,壯大我胡家。”

“老胡,你這老小子,都多大的年紀了,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在小輩面前不嫌丟人?”

此刻間,隊伍當中,裹着頭巾的二員身形較大的中年壯漢,身席着都伯的甲冑,不由相互互懟了起來。

這……倒是爲沉悶的軍陣裡添了數分氣氛。

“嘿,老馬,不如我們來比比?”

“此次上陣,誰殺的人多?”

“哈哈哈!”

大笑一聲,那老馬的中年漢子卻是滿含笑意,高聲道:“老胡,你行不行啊?”

“喲呵,小子你是瞧不起老子了是吧……”

“老子當初上陣殺人的時候你還在尿牀呢。”

“行了,行了,都是有幾個大娃子的人了,還是喜歡吹牛皮,你不就在劉璋那懦弱之輩手下幹過幾年東州兵嘛,這就開始跟我比資歷了?”

說着說着,老馬卻是絲毫不在意道:“都跟你說好幾次了,老子只是看不慣劉季玉這廝,平白守着這偌大的基業,輕鬆的得享着父輩積攢下來的數萬大軍,可卻被一小小叛出蜀中的張魯都打不過。”

“連年征戰,連連被漢中攻城略地?”

“這樣的懦弱無能之人,也只有你老胡能堅持下來效力了。”

“哼!”

“我這還不是爲了生計啊。”

“你以爲我是你孑然一身啊,家裡的娃都還在嗷嗷待哺呢,誰又不知東州兵乃蜀中精銳,平常的軍餉都是普通軍士的好幾倍呢?”

二人再次打趣了一陣,老馬不由笑道:“老胡啊,你想怎麼賭?”

“你可要知曉,上次的漢中一戰,我二人相比,我殺了四十多賊軍,你才三十多呢?”

“哼?”

冷哼一聲,老胡故作嚴厲道:“呵,讓你一截,你倒是還能上了,不信此次我們在比比?”

“比什麼?”

“就以比殺羌賊爲限,聽說西涼人什麼都不多,就馬匹特多,特別是其中駿馬良駒層出不窮,倒不如我們來比試搶馬吧?”

“戰後誰麾下的馬匹多,誰就獲勝,如何?”

聽了這番話,老馬笑了一番,眼神裡有些忌憚,不過爲了顏面還是笑着應承道:“有何不敢?”

“比就比!”

不過話是如此說,他心底卻是毫無底。

老胡這人勇力倒是比不上他,可馴馬、奪馬的能力卻是上上承的。

“都伯威武!”

一時間,二人放聲大笑,周遭本部軍士本是含淚的此刻也不由被逗笑了。

三千新軍,說新軍也不似新軍。

他們雖說是今年開春初征召入伍的。

可實際上,一部分軍士早已在去歲的漢中激戰時,便應徵入伍參與了對抗曹軍的戰爭。

甚至,一部分還是東州兵出身。

諸如老胡這樣的,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軍。

眼見着周遭軍士有的扭頭望着逐漸模糊的城頭含淚而哭,有的則情緒低落或者強顏歡笑,關平看在眼裡卻頗不是滋味。

掙扎良久,他卻不自覺間吼出了一句名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矣!”

“咦,坦之兄好句。”

“少將軍,文采果然斐然成章。”

轉瞬間,無心而出的一句名句,卻忽然就成爲周遭諸人崇拜的對象。

望着從旁諸衆的崇拜目光,關平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說着:“諸位,過獎了!”

一邊說着,他也是一邊心裡唸叨着:“養浩兄啊,對不住了啊,你的時代還有千多年呢,我這就先拿來用了啊。”

是嘛!

穿越者嘛,不當當“文抄公”,又怎麼對得起這個身份?

不過這句名句用在這裡還是很合事宜的!

要天下太平,要太平盛世,這些軍士又何故需要背井離鄉,前往前線征戰?

安安穩穩的做一世平民,安居田園生活不香麼?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看看陶兄的田園生活過得是多麼的愜意。

采采菊,走一走,做做詩,就是一天的生活。

大約又行進了數裡,直到成都城的輪廓完全消失於視線中時,軍陣中的軍士才逐漸恢復了平靜的情緒。

此時,望着一旁身長七尺五左右,面相儒雅卻又孔武有力的一員青年,關平不由一手扯着絨毛,一手提刀,笑着道:“黃兄,依你之見,你以爲我軍下一步應當如何進軍?”

“嗯……?”

“少將軍,你在問我?”

聞言,黃崇頗有些意外之色,驚道。

“哈哈哈。”

大笑一番,關平撫摸着額下隱約間冒出的青須,說着:“那當然了,令尊文武雙全,現已奉主公之命調往荊襄輔助家父。”

“黃兄想必既然爲黃將軍之子,謀略定然不俗,還請教吾!”

說完,關平也是笑着道。

他倒不是真的毫無主意!

想法還是有的……

只是有些不完善,還是要聽聽衆家之意見方纔是鼎立之道。

再說,興復漢室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少則十載,多則數十載……

這都太正常不過了!

不可能都全靠關平自己吧?

那還不累死!

還是要培養俊傑,特別是同輩的青年俊傑。

這都可是日後的班底呢。

不過,關平所培養的都是軍事方面的,至於政務治理方面的他纔不管呢。

這個不用他擔憂,自有人比他還懂……

足食足兵、身負經天緯地之才,可治理全國民政的諸葛丞相,處理政務豈是浪得虛名的?

眼見着關平眼中的鄭重之色,黃崇露出一絲感激之色,他從小研習兵書戰策爲的不就是今日麼?

既然今日關平直接給其表現機會,不抓住豈不是傻子?

聞言,黃崇略微思索了片刻,沉吟着:“嗯……少將軍,其實依據崇所想,我軍此次大可不必率衆前往漢中,何不率軍襲其後,斷敵軍咽喉之所?”

“咽喉之所?”

“黃兄此言何意?”

這席話出落,關平確實有些沒聽懂了。

咽喉之所,究竟乃何處?

羌胡大都以騎士著稱,來無影、去無蹤,哪有什麼要地可以襲取呢?

黃崇目光如炬,眼見着關平一臉的不解,卻是絲毫不在意,緩緩道:“少將軍,你覺得羌人最爲倚仗的最應該是什麼?”

“最倚仗的?”

“倚仗的……”

話音落定,關平一向聰慧,此時卻是被難住了,久久沉思不語!

直至半響,另一側的身軀魁梧高大的龐德才忽然大徹大悟,高聲道:“哦,難道說的是西涼騎士?”

“對,龐將軍果真不愧爲西涼人也!”

“這反應的時候也太快了。”

誇讚了一句,他才小聲嘀咕了一句,遂繼續說着:“沒錯,就是西涼騎士,衆所周知,西涼鐵騎天下無雙。”

“誰人能得西涼騎士爲助力,必將縱橫馳騁於天下間!”

“最初的董卓、先後李郭諸人,後有馬將軍無不是因強盛的羌人鐵騎軍團而揚名西捶。”

“這一點想必諸位都應該知曉。”

“既然是騎士最爲重要,那戰馬資源是不是放在首位?”

“哦?”

“黃兄,你這妙策也!”

“此策果真妙啊!”

這席話剛剛出落,關平那極爲敏捷的思維便瞬息間得出了結論。

奇襲咽喉之所,奪取馬匹!

試想想,騎士便是羌人軍團最爲得利的助手,可忽然有朝一日敵軍的馬匹都紛紛消失不見了?

那他們會如何?

瘋、垮掉,甚至鬥志全無……

想必這些都時有可能發生……

當然,最爲關鍵莫過於還是這乃是一次天賜良機!

關平早就有一舉大破十餘萬諸胡的想法。

此次入蜀礙於山川地勢,羌胡戰馬必不會帶,那隻要抓住機會,大破敵軍豈不是極爲輕鬆?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章 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十一章 亂像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章 軍令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十一章 亂像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