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談妥

“兩敗俱傷?”

聞言,張遼愕然,遂譏諷着:“你莫非高看你荊州軍的戰力了吧,雖然你我兩軍實力相差無幾,可別忘了,本將身後的這支騎士軍團。”

“這支精騎曾跟隨遼大破孫權小兒十萬大軍,關平,你確定能戰而勝之?”

此刻,張遼神情振奮,言語間亦是喜氣洋洋。

威震逍遙津,大破十萬雄兵,這便是張遼戎馬一生以來,最巔峰一戰,每次與人談起時,都會有種濃厚的自豪感。

只不過,張遼本以爲能夠嚇住關平,可思索片刻,關平徐徐說着:“張遼將軍,你麾下千餘騎士相比曹彰領軍出塞的三千精騎,如何呢?”

“二公子的精騎?那的確是戰力無雙,軍威強盛,遼不如也!”

聞言,關平面容盡顯笑意,道:“那如此說,平纔剛剛北上攻伐許都,以數千步卒,卻令援助的曹彰三千精騎不敢追襲。”

“張遼將軍,還會以爲平懼怕你麾下千餘騎麼?”

這一刻,關平面部表情得極爲輕描淡寫,言語間仿若絲毫未將張遼麾下騎士放在眼裡,極爲自信。

“焚燒許田,阻隔曹彰的追襲,張遼此時必定還不知曉,那我便先詐一詐他再說。”

話落,關平亦是在心底暗自沉吟着。

“什麼?他竟然已經與二公子交過戰了,還毫髮未損,這戰力也太強了吧?”

聞聽,此時張遼內心也震驚了,驚歎於荊州軍的戰力,竟然如此強盛。

至於事情的真僞,張遼倒是沒有懷疑,畢竟此事自己早晚都能知曉,關平虛報戰績,有何意義呢?

不過,自己打自己臉罷了!

想到此,張遼沉聲道:“你想如何?”

“哈哈,張將軍,平無意與貴軍發生爭端,只需借道南返,還請將軍成全。”

一聲大笑,關平遂在馬背上,拱手道。

“我軍已經與孫氏聯盟,孫權答應魏王,他願率衆西進襲荊州,爲我軍解圍。”

“在這種情況下,你想南返回防後方,遼理當拖住於你,爲江東爭取時間,你覺得我還能借道於你?”

在曹操下令張遼領軍援助襄樊時,便已經講述清楚,不要隱瞞江東要偷襲的消息,反而要大張旗鼓的放出訊息,讓越來越多的荊州軍卒知曉。

故此,張遼此刻卻是毫無負擔,將江東要偷襲的消息直白的透露而出!

聞言,關平面色不變,輕笑着:“拒絕我軍過境,阻止回防荊州,讓孫權小兒成功奪取荊州,這恐怕不是曹操本意吧?”

“你,此言何意?”

此時,驚於關平推測的能力,張遼不由面色大變,急問着。

“沒什麼意思,只是平覺得,曹賊既然明言告知你等統兵將領,要大肆將江東背盟我軍,偷襲荊州的風聲傳出,他難道不就是打着的讓我軍能夠知難而退,不在繼續北伐,而是領軍回防麼?”

“經歷過這數月的激戰,想必你等曹營上下,都不敢在小覷我荊州軍的戰力了吧。”

“曹賊一定知曉,只要我軍能夠提前回防,江東偷襲必然以失敗告終,然後孫權定會惱羞成怒,繼續加派軍力,強行爭奪荊州。”

Wωω. Tтká n. co

“如此,我們兩家纔會無暇顧忌北伐,你軍也就有時間積蓄實力,坐山觀虎鬥,這想必便是曹賊大肆傳播信息,告知我軍江東偷襲的本質原因吧?”

“不過,不得不說,此計的確陰險,讓我軍與江東火併,你等卻在後面觀戰,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啊。”

一席話語落下,張遼心底是越發的震驚了,暗暗道:“他又怎麼知曉,大肆傳播信息是魏王的主張。”

“這可是魏王密信,非統兵大將絕不可能知曉。”

只不過,張遼當然不知曉,關平有歷史先知,自然知曉原史上,這是董昭向曹操獻的計略,目的便是要關羽得到消息,從而放棄北伐,而回防後方,與東吳死磕,試圖達到己方漁翁得利。

頓了頓,關平緩緩道:“張將軍,平所說的可有誤?”

聞言,張遼皺眉,喃喃道:“的確,你所說不錯,但是,就目前爲止而言,你荊州軍的威脅遠遠強於孫權,那遼先配合江東,滅了你等再說。”

“孫權小兒,吾還瞧不上,他縱有十萬雄兵又如何,相反,關平你和你父反而是我軍大敵。”

“哈哈!”

“那平便先多謝張將軍高看我父子了。”

一時,關平假意大笑,好似真的在慶幸張遼能夠高看他一般,實則心底卻在破口大罵。

“這張遼,竟然如此難纏。”

徐徐思索一番,關平繼續道:“張將軍,此言差矣吧!”

“試想想,如若我軍當真失守荊州,那江南數郡,整個長江便盡在孫權的掌握之中。”

“屆時,我軍倒是無妨,還可以領軍撤回蜀中,緊守峽口那片地勢險峻之地,江東對我軍便毫無辦法。”

“到時候,江東一旦無法奈何我軍,那張將軍試想想,以孫權小兒的習性,他會不會調轉槍頭,對付你等呢?”

“而且,佔據了長江以南的江東,既可兵發襄陽,也可率軍渡江,直取江淮,而我軍屆時在出秦嶺,北伐關中。”

“張將軍覺得,局勢真的這樣發展,你軍可還能應對?”

頓了頓,關平望了望張遼的神色變化,不由面色一喜,繼續道:“可如若我軍佔據荊州諸郡,則是三足鼎立之勢,江東便不可一家獨大。”

“那如此,我軍既可保住荊州,你軍所遭受的威脅也大大降低,這雙贏之事,張將軍豈會想不明白?”

“平便不多說了,孰是孰非,但憑張將軍做主,不過就算是你拒絕借道,那我大軍也不懼一戰,大不了魚死網破。”

這一刻,關平既是一方面將大局勢給依次分析而出,另一方面也以強硬的態度告知張遼,我荊州軍不懼一戰。

話落,張遼神色陰晴不定,心裡已經被說動,可爲了顏面,卻又沒有立即答應,徐徐思索半響,便轉身率數百騎士回返城中。

“關平,智謀果真不遜,怪不得可以十日破襄陽。”

“此人,當真不可小覷矣!”

回返途中,張遼如此想着。

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十章 攻城第十二章 反目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九章 假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
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十章 攻城第十二章 反目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九章 假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