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陣前談心

話音剛落,呂常眼神也頓時間飄向遠處的一處密林,只見林內飛鳥紛紛盤旋於上空。

見狀,呂常先是心驚,隨之瞭然,暗道:“兵家有言:林中之鳥盤旋上空而不落,林中十有八九有伏兵,看來這果真是關平的誘敵之策!”

呂常本就極爲謹慎,現在又證實了此事,便更不可能出城作戰,隨即大手一揮制止了衆人間的議論,高喝着:“未免城池有失,本郡守決定固守城池,不予理會!”

話音落下,城頭軍士盡顯失落之色,至於其旁的李基則滿臉憤恨,緊盯着另一旁的樂綝,眼神極爲不善。

至於樂綝,卻是一臉平靜,絲毫未有計策被採納的喜悅,神色波瀾不驚,沉穩至極。

“文達兄,你一世英明,戰功卓著,深受魏王器重,可基兒卻爲何沒有你半分之能,行事如此急躁?”

呂常輕輕嘆息一番,又望着從旁的樂綝的表情,不由搖了搖頭。

李基跟樂綝完全沒有可比性!

李基,正是李通之子,在當時李通因病逝世後,由於呂常與他關係頗好,便將李基領養,親自進行教導。

只不過,十餘年過去,雖然李基繼承了李通的衣鉢,勇力超羣,可行事卻極爲急躁。

可反觀樂進之子樂綝,平日行事不僅沉穩幹練,更專研兵法,作戰亦有獨立的思考,

“不出所料,樂綝日後必是大將之才!”

呂常此刻,在心裡權衡比較着,頓了頓,暗暗道:“文達兄,令子常也只能如此了,至於日後成就如何,也只能看他自己了。”

城外

等待良久,眼見襄陽城門依舊緊閉,關平便已心知肚明,不由笑意更濃,大笑道:“吾原本以外曹軍當中皆是敢戰之士,結果卻出乎我意料之外。”

“這哪是縱橫天下的精銳,分明是貪生怕死的軍卒,就憑如此軍卒,就敢與我大軍相抗衡,當真是自不量力!”

“大漢必勝!”

最後一句話,關平發自內心嘶吼而出,響徹城內城外,極爲震撼。

此刻,鄧艾也明白了關平用意,這是在使激將法激將敵軍,既以想通,他也毫不猶豫,揮舞掌中戰刀,高呼着:“打倒曹賊,匡復漢室。”

“打曹賊,匡大漢!”

隨着鄧艾鼓舞,身後百餘軍卒頓時紛紛高吼起來,吼聲令人震顫,此時間,城頭上曹軍士卒士氣竟開始浮動、下滑。

眼見己方人心逐漸不穩,呂常內心也開始焦慮不安,但他知曉城外有伏兵後,亦不敢在派遣軍卒出城野戰,此刻卻是陷入兩難境地。

“郡守,荊州軍如此欺人太甚,難道你還準備忍讓,快看看我軍的軍心吧,在不出兵,不用他關平攻城,我軍就要崩潰了。”

此時,李基繼續站出拱手勸說,滿臉的亢奮之色,向其請戰。

聞聽,呂常此刻並未立即拒絕,而是開始權衡着,究竟該不該出城,野戰又有幾層勝算。

從旁樂綝眼見呂常面露猶豫之色,心底不由大急,立即拱手勸說:“郡守,如今我軍局勢本就不利,外加荊州軍剛剛纔取得大捷,正值軍心高漲之時。”

“反觀我軍,這四千餘衆卻由於常年固守襄陽,疏於戰陣,固守尚可,野戰絕不能戰勝荊州軍。”

“此是關平的激將法,還望郡守三思!”

最後一番話,樂綝聲音壓的極低,深怕話音泄露,更影響軍心。

可這席話從旁的李基卻是一字不漏的聽見,不由怒喝着:“樂綝,你別危言聳聽,我軍皆是曾經跟隨魏王,征討各地的百戰精銳,豈是南方蠻子可比的?”

“汝父作戰兇猛,戰功赫赫,汝卻猶豫不決,貽誤戰機,可沒有你父親的風範啊。”

“李基,你……”

“好了,住嘴,本郡守已有定計!”

眼見着二人又準備大吵,呂常不由面色大變,怒喝着。

旋即,呂常高聲道:“本郡守有令,全軍堅守城池,任何人不得在言語,違令者,定斬不饒!”

號令一下,雖軍中將士進皆不服,可卻無人在言語,就連一直請戰的李基也不敢在言語。

軍令可不是兒戲!

見此,樂綝心底也鬆了口氣。

只是,衆人卻都沒料到,只因此次的政見不合,卻是導致了軍心不穩,互相猜忌。

城外,關平見呂常不僅沒有率軍出城,反而加強了城頭守備,便心知呂常的決心了。

“唉,看來呂常心性果真不同凡響,行事竟如此滴水不漏。”

話畢,關平便用意念感受着腦海裡的古書,只是卻令他失望,隔岸觀火的計謀竟然還是灰的,無法實施。

本來,古書激活時,關平極爲欣喜,以爲隨時都能實施,可試驗過後才知道,這計謀根本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實施,而是必須要達到那特定的階段,才能實施。

簡單來說就是,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合適的機會實施計謀,更多的還是需要關平自己親自去引導戰局,創造合適的機會,實施計謀。

這纔是《三十六計》古書的正確使用方式。

“不過,現在經過吾的挑釁激將,城中軍士已經心有不滿了吧?”

“那麼,接下來我便在加把火吧,我就不信,你呂常還能沉得住氣?”

思緒一閃而逝,關平陡然迴歸現實,大聲道:“鄧艾,將本將所準備的東西佈置上來,在請龐將軍過來。”

“諾!”

聽聞關平軍令,鄧艾立即開始着手開始安排,轉瞬息,便見十餘名軍卒將一大塊蒲團擡上前,在關平身旁開始鋪着。

蒲團鋪着以後,又有軍卒將早已備好的酒菜放置在蒲團上,依次擺好,隨後才各自返回繼續列陣。

眼見龐德已押上來,關平瞬息跳下戰馬,向龐德躬身一禮,拱手道:“龐將軍,如今天色尚早,你我皆未進食。”

“不如就藉着這明媚的陽光升起之際,在此進食吧,請坐。”

聞言,龐德頭腦裡此刻卻是數不清的疑問,在這裡進食,這可是襄陽城下,開什麼玩笑。

不過,思索半響,也並未猜透關平何意,龐德索性也不在猜測,徑直上前盤坐於蒲團上,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

管他的,既然準備了吃食,先吃飽再說!

這一刻,這就是龐德心裡想法。

見狀,關平卻是露出濃濃的笑意,暗暗道:“龐德啊龐德,你可終於上套了,此次一過,你可別想在忠於曹操了。”

隨即,關平也邁步上前,走在龐德對面,也盤漆而坐,與之一同進食。

這一幕,恐怕是古往今來前所未有了,一員主將和降將,竟然在敵城下進食,還是如此的其樂融融。

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九章 假象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
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九章 假象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