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

經過連續半月超極限的長途跋涉,關平領着其弟關索跨越千里之遙,終是歷經艱辛地抵達了漢都成都城。

關府。

此刻,關家上下數十口人臉色間無不充斥着悲憫、悲傷的情緒,只因平日裡他們最爲敬重的君侯關羽現已經是陷入生命垂危中。

主臥內,此時也是人影重重,有正值青年的二子的關興滿臉悲痛的跪於關羽牀榻邊,亦有其妻子懷抱幼子屹立一側。

另一面,同樣滿頭白髮、滿面皺紋已年接近六旬的老婦胡氏立在一旁,潛心服侍着關羽起居。

而關平正妻趙氏牽着已年滿七餘歲的小關定,身旁則是次妻楊真,楊真同樣牽着一位活潑可愛、五餘歲左右的女孩,以及一旁的關索之妻黃舞蝶。

至於其女關鳳,卻也在三載前在江陵時也由關羽牽頭與馬良的主持下大肆操辦了婚禮,嫁與了馬良之子。

好似不知沉睡了多久般,靜躺於牀榻前的關羽微微轉醒睜眼,遂以虛弱的語氣輕聲道:“平兒與索兒還未抵達嗎?”

聞言,胡氏連忙爲其蓋好被子,手柔着他的肩輕聲安慰着:“夫君,您別多想太多了,應該好好修養身體纔是,揚州距離成都何止千里之遙,平兒縱然收到消息回返也是需要一定的時日。”

“不。夫人你別太過安慰爲夫了,我的身體如何自己心裡最清楚不過了,我現在已經是大限將至,臨逝以前,只想與平兒相見好託付後事。”

話畢,關羽雙手緊握着胡氏的玉手,面露倔強之色道。

“平兒你究竟到達何處了?”

“爲父不知這副殘驅還能不能支撐到你的到來呢。”

又再次等待良久,關羽面上有些急躁,自顧自道。

時間一分一秒相過,房內也陷入了沉寂當中,衆人也不約而同時而望向放外,望着府門處一直寂靜無聲,都不由緊張無比。

衆人在想,目前關羽最爲渴望的心願便是見關平最後一面,他是否能趕到?

就在衆人胡思亂想間,府外忽然一陣腳步聲疾馳響起,一位侍女小跨步奔入房間,高聲道:“啓稟夫人。大公子已經回府了。”

“啊,平兒終於回來了,快請他進來。”

此話剛落,關羽神情頓時便振奮了起來,連忙強行起身靠於榻上沉聲道。

一旁的胡氏見他如此,也只得拾起一席棉被爲其披上。

其餘諸人懸在嗓子眼的緊張此刻才頓時煙消雲散。

不等侍女前往召見,那略顯沉重而堅定的步履聲便急劇傳來,須臾間,關平、關索二人雄壯的身軀立於房前,面上滿是風塵僕僕、飽經風霜,那沾染的汗滴都還不曾擦拭,眼神裡透露而出亦是滿滿的憂心以及悲傷。

“夫君。”

見狀,趙琳、黃舞蝶當先稱道。

只是,瞧着自家父親現如今鬚髮皆白,那紅通通的臉頰此刻也日漸憔悴,消瘦無比,不由也聯想到了病危的消息,關平眼眸中頓時之間便抑制不住地淚水直流橫涕,滿面的悲傷情緒席捲房間。

關興、趙氏,胡氏也紛紛痛哭起來。

下一秒,關平徑直快速奔到牀榻前雙膝跪地,泣聲道:“孩兒不孝。近年來因公務繁忙卻都未曾於在父親膝前盡孝,孩兒有愧於父親的養育之恩。”

這一刻,關平是發自內心的深深自責了。

他自從穿越這時代以後,雖然關羽時常嚴格要求他,態度極其嚴厲,但關平卻也能夠感受到老爹對他的這一份愛意是很濃厚的。

二人的父子之情極其深厚。

“平兒。你不必自責,爲父自從你伯父仙逝以後便坐鎮成都,荊襄之事遂一力交託在了你的手裡,但你卻並未讓爲父失望,不僅大敗來犯之敵保荊襄各郡不失,還因此順江直下滅吳,爲大漢開疆拓土,大大增強了我軍的凝聚力以及軍心士氣。”

“你既是對國有大功,雖未在爲父膝前,但爲父心裡卻也極爲滿足。”

一時間,瞧着關平跪倒於地,關羽面上瞬間也露出了濃濃的關懷之色,強撐着身子起身扶起關平,堅錚卻又以極輕的語氣說着。

眼見着房內諸人情緒悲憫,痛哭流涕,關羽頓時面色一板,喝道:“擦乾眼淚,我關家皆是鐵骨錚錚的漢子,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汝等不必爲爲父悲傷。”

“想來,爲父這一生跟隨着先帝輾轉南北,上馬殺敵無不是九死一生,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盛,現如今爲父還能親眼看到平兒順江直下滅江東,全據江南之地而與僞魏分庭抗禮,爲父其心甚慰,縱然現在逝世,也無憾矣!”

再度與一家老小各自囑咐一番,關羽忽然面色鄭重起來,牽着胡氏的雙手說着:“夫人,你領孩子們都往外面等候吧,爲夫想與平兒單獨聊聊。”

“好!”

瞧着其夫眼中決絕的目光,胡氏愣了片刻,隨即應承道。

隨即,她便領衆人往放外離開,並緊鎖房門,唯留下關平一人與關羽獨處。

待只剩下二人時,關羽連忙讓關平坐於牀榻上,神情頓時來了精神,高聲道:“平兒,快與爲父說說,你滅吳的經過,是如何順江直下一戰滅吳的?”

瞧着自己父親難以抑制的興奮,關平遂沉下心來將當時戰報經過一五一十地詳細講述,並且將自己當時的戰略佈局以及戰術規劃都一併告知。

講述完畢約莫花費兩刻鐘左右,關羽聽罷那虛弱的面龐上也不由浮現出了濃濃笑意,一種足以自豪的感覺。

畢竟,無論何時,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龍之心,自家的孩子越優秀,做父母的面上纔會越有優越感。

“平兒。你真的長大了,現在你比爲父強得多了。”

關羽一臉洋溢的笑容誇讚着。

“父親過譽了,孩兒能有今日之成就,也全賴父親多年來的培養。”

關平謙虛地回道。

談論片刻,關羽忽然神色一鬆,沉聲道:“早在八載前,爲父率衆北伐以洪水之利趁機水淹七軍大破魏軍,當時本以爲能夠一戰而奪取襄樊進而威脅宛、洛等中原腹地,可誰曾料到江東孫權竟然盡遣江東精銳來偷襲荊州,致使前線大好戰局功虧一簣。”

“爲父事後便發誓,此生定要親手覆滅孫氏的統治,但後續的情況卻是孫氏統治相對穩固,我軍也無力雙線與曹吳征戰,導致滅吳一事終成泡影,然隨着歲月的流逝,爲父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本以爲這一生是沒辦法看到滅吳的那一天了,可……”

“平兒,你卻替爲父完成了這心願,父親在這得感謝你。”

最後一席話,關羽鄭重地說着。

聞言,關平頷首,立即道:“父親,我們都是一家人,所謂父債子還,既是父親的心願,那自然也是孩兒的心願,況且滅吳亦是興大漢之本,孩兒也定當竭盡全力。”

“平兒你有此志向,爲父縱然離世也放心了,爲父相信你定能輔助天子中興大漢,爲國效忠的同時,平兒你作爲長兄,一定要擔起振興家業,贍養母親,照顧好弟弟妹妹,你可能做到?”

“父親勿憂,孩兒定然會發揮長兄的作用。”

一時,關平流露出悲傷情緒,強自拱手道。

父子二人閉門長談,約莫大半個時辰便徐徐而過,一番談論,關羽虛弱的面頰上洋溢着越發自豪喜悅的面容。

因爲他最喜愛的長子關平成熟長大了,具備了比他還強的能力,足以繼承他的衣鉢。

話後,關平更是瞬間從牀榻上起身跪倒於榻前,眼眸中淚如雨下,滿是悲痛之色,泣聲道:“父親……父親,你快快歇息,孩兒相信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平兒莫哭!”

聞言,關羽反而是溫柔般的用拾起牀邊手帕擦拭着關平的淚水,輕輕道:“平兒,爲父已經是快花甲之人,已是長壽無比了,且現在你也替爲父完成了心願,爲父也已經心滿意足了。”

“平兒不必太過擔憂!”

一席勸解,關平反是愈發悲傷,頓時間撲在關羽懷裡痛苦起來,仿若一孩童。

一時間,父子二人相擁而簇。

……

房外。

關府諸人不由都一致圍攏一團,透過窗戶隱約間察覺着父子二人的相擁而哭,神色悲情,關興沉吟道:“大兄雖然數載未與父親相見,但與父親的親情卻依然猶如海中礁石般穩固!”

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章 名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
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章 名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