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

“唉,彰兒,不要一昧的就去打殺,凡事都要多動動腦子。”

此時,曹操胸間怒火才漸漸消散,嘆息一聲,和顏悅色的說着。

下一秒,冷風吹拂,曹操不自覺間裹了裹身間紅袍,遂道:“你要知曉,關羽與逆賊劉備情同手足,生死與共!”

“試想想,一旦關雲長兵敗被我軍俘獲或者戰死,那屆時劉備必定遷怒於我,勢必會大軍齊出,北伐中原,必與我軍不死不休。”

“如此,我軍局勢將不利也!”

聞言,曹彰沉思片刻,翁聲道:“父王,我軍實力遠勝劉備小兒,爲何要忌憚他率衆北伐?”

“依兒看,劉備如若膽敢北伐,我軍正好一擊滅掉他,何須懼怕?”

話音剛落,曹操原本恢復的面色不由再次變幻,扯了扯身後紅披風,沉聲道:“彰兒,你別隻想着滅殺關羽,消滅劉備。”

“如若江南割據者唯有劉玄德,那我軍自當全力出擊,全殲荊州軍,生擒關羽,斷其一臂膀。”

“只不過,事實卻是,如今江東孫氏、蜀中劉備都野心勃勃,俯視眈眈,無不時刻覬覦着我軍土地。”

“關羽都督荊州十餘年,恩信著於荊州,他便是麾下數萬強悍荊州軍卒的軍魂,關羽在,則荊州軍尚存,可一旦關羽滅,荊州軍自然旦夕可滅!”

“如此,荊州軍一旦全線崩潰,以後方荊州的空虛,孫氏偷襲必定一戰而定,如若局勢照此發展,那豈不是成了我軍拼死與荊州軍在前線搏鬥,反爲孫權做了嫁衣?”

此話一落,從旁徐晃亦是目視曹彰,拱手補充着:“二公子,魏王所言極是!”

“關羽死,吳軍必定將盡取荊州之地,全據江南,屆時,江東對我大魏的威脅必將超過現今的關羽。”

“所以,我軍如若滅殺關羽,那便是消滅一方強敵,然後再鑄造更強的敵人。”

一席話語,徐晃面色不變,沉聲道。

此刻,隨着曹操、徐晃的先後直言,曹彰不由暗暗思索着,半響,才逐漸明悟。

“父王,你難道是想讓關羽率衆回防荊州,讓吳蜀兩家相互火併,而我軍則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

“然也!”

聞言,曹操神色盡顯笑意,肯定道。

片刻功夫,曹彰又心生疑慮,喃喃道:“可是父王,如若關羽回防以後,再次與孫氏和解,又一致對抗我軍呢?”

“那豈不是局勢更遭?”

話音落下,此刻曹操從旁一員士人裝束的七尺漢子,徐徐說着:“二公子,多慮了!”

“以關雲長的秉性,如今孫氏率先背盟,聯合魏王偷襲荊州,他回防以後只會越發痛恨吳軍,不僅不會和解,反而戰局會越發擴大。”

“其次,孫權對於荊州覬覦了數年,如今箭在弦上,是他最有全據江南的機會。”

“放心吧,此次我軍可以安心當漁翁,坐看兩家爭鬥了。”

聞言,曹操盯凝其一眼,遂道:“公仁,所說不錯!”

此話一落,曹操面色陡然嚴肅,揮劍下令道:“徐晃,曹彰聽令,本王命你二人先行領三千精騎沿路南下追擊荊州軍。”

“一路之上,大造聲勢,咬緊荊州軍身後即可。”

“諾!”

既然已經知曉了計劃,曹彰也不再抱怨,遂與徐晃一道拱手接令,便領精騎迅速奔出鄧塞防線,沿途追擊。

其後,曹操再次朗聲道:“公仁聽令,你領殷商、朱蓋等衆,引領十二營兵力緊隨徐晃之後,等待關羽渡江以後,便接應曹仁返回。”

“諾,魏王請放心,昭必不辱使命!”

號令傳下,董昭立即站出,拱手接令,面色嚴肅。

此時,身軀不過六尺五,一身紅袍的曹操緊緊凝視着離去的己方軍卒,不由思緒萬千,低喃着:“雲長,華容道的恩情,操已經還與你了。”

此刻間,隨着曹軍大舉南下,鄧塞距樊城的路途上,可謂是喊殺聲震天,數萬曹軍精銳尾隨追殺,逼迫着殘餘的關羽所部。

途中,關羽身騎赤兔神駒,身後千餘荊州軍卒,神情落寞,渾身血跡,正在狂奔着。

其間,一偏將扭頭望着後方疾程而來的曹軍精騎,不由茫然不已,遂拱手道:“君侯,情況有異常!”

“嗯?”

“君侯,曹軍精騎早已尾隨我軍身後將近兩刻鐘,按理說,應該追上我軍,然後惡戰一場了,可直到目前,他們卻依舊只是高聲吶喊,大造聲勢逼迫我軍,可卻並未有圍殺的趨勢。”

“這,會不會有詐呢?”

一席話語,關羽面目鬆動,也徐徐瞟了一眼身後,望着戰蹄所掀起的塵土,不知在思緒着什麼。

半響,他面色微沉,淡淡到:“別管了,約莫還有十餘里便抵達大營了,催促軍士們,繼續狂奔。”

號令傳下,諸將遂紛紛開始鼓舞着軍卒,賣力向大營奔去。

時日徐徐相過,一追一逐間,天色逐漸黯淡下來,越靠近江邊,吹拂的冷風也越發之盛,寒意也開始刺骨。

樊城大營。

“乎!”

持續大半天的狂奔,千餘荊州軍卒抵達了營壘外,不僅軍士累的氣喘吁吁,關羽面部同樣略顯疲憊。

甚至,赤兔神駒亦是喘着微氣。

畢竟,赤兔馬已經縱橫沙場數十載,跟關羽本人一樣,早已是年老體弱,耐力已經遠遠比不上以前。

此時,關羽倒提偃月刀,眼神微睜,仿若透露着絲絲精光般,察覺着了大營內的不對勁。

營中,竟空無一人!

是的,隨着軍卒打開大營,卻是發現營內早已是人去樓空,毫無絲毫人影。

一時間,千餘軍士疲憊的臉上也是露出了疑慮之色,互相竊竊私語着。

“咦,大軍呢?”

“怎麼會這樣?”

就在諸衆胡思亂想之際,江邊方向卻是一騎迅速狂奔而來。

半響,那騎便狂奔而至,透眼望去,竟是主薄廖化。

“啓稟君侯,馬先生、王議曹他們已經備好了戰船,將我軍主力軍渡過南岸,現特命末將前來告知君侯,速去江岸。”

“以免遭受曹軍大舉圍攻,腹背受敵!”

一席話落,關羽緊繃的面色才略微一鬆,神情得到釋放,遂揮刀道:“全軍,聽令,向江岸行去。”

號令傳出,千餘軍卒哪還敢怠慢,遂顧不上歇息,便繼續奔走着。

“籲!”

此時,隨後而至的數千精騎奔來,再曹彰的指令下,停留在樊城大營外,靜靜望着荊州軍卒離去。

見狀,從旁徐晃面色淡然,喃喃道:“二公子,我等計劃已經完成了,向樊城靠攏,與曹將軍匯合吧。”

“好,走。”

一聲令下,三千精騎遂不再繼續觀望,調轉馬頭,便向樊城奔去。

………

江面上。

此時,荊州軍卒已經全部上船,向南岸徐徐渡江。

一艘樓船上,關羽持劍屹立於甲板上,目光緊緊注視着滔滔江水,不由面露疑惑,說着:“季常,如今冬季降臨,氣溫驟降,往年,江面此刻結冰厚度應該無法支撐戰船行駛了吧?”

“今年,氣溫也極低,按理說,江面應該也結冰了吧,爲何此時反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絲毫未見結冰的趨勢?”

一席話語,關羽首先指出了問題核心,諸將見狀,亦是滿臉不解。

聞言,從旁馬良笑意越濃,輕笑着:“君侯,此事全然多虧了少將軍啊。”

“關平?”

聽罷,關羽面色越發疑慮,眼神透露着懵懂。

“呵呵!”

“君侯,還是讓周倉將軍向你稟告原委吧。”

輕笑一番,馬良徐徐拱手道。

下一秒,關羽聞訊,眼神也注目而來,周倉遂拱手將關平先前所給的錦囊妙計一五一十的彙報而出!

半響,關羽聽聞,撫須思索着,笑道:“看來這豎子,倒是早就料到漢江結冰一事了。”

“是極,是極也,經此一戰,少將軍有經天緯地之才矣!”

“我等恭賀君侯,日後以少將軍之能,必定能爲君侯分憂了。”

這一刻,周遭諸衆紛紛面帶笑意,拱手恭賀着。

耳聽着恭賀聲響,關羽表面上神色自若,心底也暗暗興奮着。

“諸位,如今江水既然難以再結冰,那我等便繼續商議一番,應當如何利用好這漢江天然屏障,抵擋曹軍。”

“你等以爲,本帥當如何調配兵力?”

此刻,關羽也不愧爲大將之才,轉眼間便想到了佈防的問題。

聞言,船上諸衆開始徐徐沉思着,開始構思着如何抵禦曹軍。

畢竟,如今只是纔剛剛進入冬季罷了,氣溫只會越發嚴寒,約莫在十二月之際,江面必定會大面積結冰,屆時,恐怕便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呢。

一旦冰層堅固,那荊州軍水軍優勢,漢江屏障便再無用處,曹軍鐵騎便能踏冰渡江,圍攻襄陽城。

思索半響,前都督趙累先行道:“君侯,依末將看,不如留守步卒於襄陽,防守城池,只令水軍回防江陵,防範吳軍。”

“如此,就算到時候曹軍渡江,那我軍也有一戰之力。”

此言一出,倒是獲得了諸將的認同,紛紛附議!

不過,此刻從旁的王甫卻是面露思緒,卻是有着不同的意見,拱手道:“君侯,依甫看,完全留下精銳步卒於襄陽防範曹軍,此策不可行!”

“距少將軍留給季常、周倉將軍的錦囊來看,孫權此次聯合曹賊,偷襲荊州,必定是精銳齊出,要是我軍只領一萬水軍回援,很難抵擋。”

“畢竟,江上水戰,我軍水軍雖然戰力不遜色,可論戰船,卻遠遠無法比擬吳地戰船。”

“故此,甫以爲,留守襄陽的兵力不宜過多。”

話落,馬良同樣拱手道:“良附議國山的計劃。”

頓時間,荊州諸將便分爲了兩派,以趙累爲首的軍中諸將主張精銳步卒全力防守襄陽城,防範曹軍進攻,水軍南下回援。

至於王甫,馬良等衆,則是恰巧反過來。

雙方爭執片刻,卻依然無果,周倉只得站出,拱手道:“君侯,諸位,以少將軍的錦囊來看,他指出,將水軍一分爲二,五千水軍駐防水營,隨時窺視漢江之上的動靜。”

“然後,再留守五千步卒駐防襄陽城,與水營的水軍呈掎角之勢,防範曹軍。”

短短功夫,周倉言語高昂,緩緩說着。

頓了頓,他又徑直面向關羽,道:“君侯,少將軍還言,此次曹賊不到萬不得已之際,不會渡江進攻。”

“此次,我軍水淹七軍,敵軍早已是大傷元氣,曹操無力反攻不說,其次,曹賊也想坐收漁利,等待我軍與吳軍火拼。”

“不過,少將軍也曾嚴明,讓君侯遣使渡江西進,奔往上庸,告知劉封將軍實情,讓他時刻關注江漢戰局。”

“一旦曹軍進犯襄陽,便讓其率上庸之衆攻略宛城,襲擾曹軍後方。”

“如此,襄陽必能堅如磐石矣!”

話音落下,周倉徐徐將關平事先的吩咐全部稟告,遂不再言語。

聽罷,王甫思索片刻,喃喃道:“君侯,少將軍此策可行,與劉封將軍相互接連,的確好策!”

“嗯,良也支持此策。”

“我等也附議!”

一時間,諸衆紛紛面露笑意,拱手道。

見狀,關羽也細細沉思着,半響後,丹鳳眼微微暴睜,道:“周倉,聽令,本帥命你統帥五千水軍駐防水營,時刻防範北岸曹軍的動靜,謹防曹賊忽然發動襲擊。”

“諾!”

隨後,他又繼續下令,道:“王甫,本帥也給你五千精銳軍卒,由你坐鎮襄陽,與周倉呈掎角之勢,合作防守。”

號令傳下,王甫亦是拱手應諾。

旋即,關羽面色瞬息嚴肅,高聲道:“剩下諸衆,便跟隨本帥一道,渡過漢江以後,便乘船南下,押解曹軍戰俘,沿水路抵達漢津港。”

“諾。”

一聲令下,諸將拱手應諾。

時間徐徐飄過,荊州軍很快全軍渡過南岸,然後關羽立即派遣使者渡江西進,前去聯絡上庸劉封、孟達。

其後,關羽又進城押解曹軍戰俘上船,然後除了留守的王甫以外,便操控戰船,率衆萬水路南下行去。

戰局進行於此,曹軍正式與荊州郡進入隔江對峙的局面。

ps:兩章合一,4200字。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五章 龐德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一章 亂像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八十七章 橫渡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五章 龐德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一章 亂像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八十七章 橫渡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