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

比陽城,縣府。

“孫將軍,你今日在城門口所說曹賊正在調兵遣將一事,可否詳細說說?”

此時,酒宴已經持續半響,關平遂端着酒樽敬酒孫狼,然後詢問着。

由於史書上只記載了九月曹操抵達洛陽,然後徐晃便率衆擊破荊州軍的防線,接着便是東吳逆江西進。

故此,現在關平最想知曉的是,曹孫究竟是在多久達成的共識。

“我可不相信,事情會這麼巧合,徐晃剛剛擊破父帥的同時,江東便偷襲了荊州。”

“他們兩家必定是達成了一同出兵,夾擊我軍的協議。”

關平思忖一番,下首的孫狼也仰頭灌了一口酒,遂說着:“少將軍,末將率衆突圍前,曾打探到消息,曹操正緩緩將精銳調往洛陽。”

“至於曹操,則還在坐鎮長安,不過如今君侯在襄樊前線,圍攻樊城,已經是將曹仁逼迫甚急。”

“依狼看,曹賊應該最多在九月下旬便會抵達洛陽。”

一席話語,關平遂不再問,一邊繼續端着酒樽,一邊暗自尋思着:“九月臨洛陽,這倒是與東吳十月偷襲後方,能夠吻合。”

“這也就是說,最多在十月,魏吳就會達成聯盟?”

頓了頓,關平暗歎着:“唉,看來給我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啊!”

持續半響,酒宴也在歡聲中結束,諸衆各自散去。

旋即,鄧艾才跨步走進,面向關平,拱手道:“少少…將軍,艾…已經打探清楚了,據…我軍的軍卒所述,司州…戰況與孫狼彙報的一致。”

“看看…來,是…艾太過謹慎了,少少…將軍,末將願受責!”

聞言,關平望着鄧艾片刻,遂輕笑着:“士載,你並沒有做錯,我軍孤軍北上,而孫狼來投,這情況本身就很反常,你謹慎小心,有防備心理,這是很正常的。”

“換言之,爲將者,就需具備冷靜、沉穩的性格,如此纔不會輕易折損部衆。”

“如今既然孫狼並未有何反常,那我軍目前的軍力已有六千餘衆,那本將接下來便要率衆北上許都了。”

“士載,在本將北上的這段時日,比陽的安危便託付與你了,你務必要守住我軍的退路。”

“諾!”

望着關平極爲鄭重的眼神,鄧艾亦是毅重的回絕着。

徐徐數日相過,九月十日。

歷經着這段時間的發展,中原局勢越發震動,爲了鎮壓各地叛亂,許都已經是無暇他顧!

這一日,關平已然決議,率衆北上,五千軍卒集結在軍校場上,結陣而立,誓師出征。

“諸位將士,此次我軍將北上兵臨許都,恐怕將要面對無休止的援軍,處境可能危險重重。”

“但,此戰若勝,我等必能爲在襄樊前線浴血廝殺的同袍們減輕壓力。”

“故此,我等此次必須攻許都。”

頓了頓,關平話音一轉,高喝着:“當然,鑑於此次攻襲許都,危險成倍增加,本將自然不會讓諸位將士們白白流血,喪失性命。”

“所以,本將決定,此次北上,如若某位士卒不幸陣亡,那屆時回軍後,吾必定稟告父帥,發放其家眷雙倍撫卹金。”

“其次,要是戰鬥中軍功甚侯者,吾亦會全權告知父帥,大王,賜封你等相應的官爵。”

“換言之,爵、官,此次北上作戰,這便是你等戰後的獎賞。”

話落,數千衆軍卒頓時羣起激憤,高聲喝着:“少將軍威武,威武,我等誓死不渝,願追隨少將軍,斬敵立功!”

這一刻,關平也知曉己方一旦北上,以中原的混亂程度,河北方面的曹軍必定會南下支援。

因爲,許都不容有失!

故此,關平卻是直接先以官爵安諸衆之心,提升軍卒之間的凝聚力,以及軍心、士氣。

現在看來,這效果極爲明顯,諸衆士氣高漲,軍心已經被全權調動起來。

“全軍,出發!”

此時,關平面色一肅,高喝着。

號令傳下,數千結陣井然有序,結陣而行,向城外比水岸邊行去。

隨後,關平則面向從旁的鄧艾,眼神凝重,道:“士載,本將只給你千餘精卒,望你能夠不辜負吾希望,守住比陽。”

“諾,少少…將軍,還請放心。”

再一次強調以後,關平便領親衛,以及龐德等衆離去。

這一次,由於攻襲了比陽,再加上各大山頭的賊軍投靠,也使荊州軍的口糧從最初北上的一個月,達到了現在的兩個月。

不過,此次北上,關平只命軍卒攜帶了二十日的乾糧。

換言之,這次北上伐許都,荊州軍最多在半月以後,便要結束兵臨許都之行。

良久,奔出城外,數千衆抵達岸邊,隨後依次上戰船,以及一部分漁船,然後便渡比水而北上。

如今,比陽大捷,荊州軍突襲許都的計劃自然也藏不住了,索性此時北上,關平便大張旗鼓,到處威懾各方,使之不敢妄動!

一路之上,由於荊州軍取得大捷,沿着比水北上,途中卻是暢通無阻,毫無阻攔。

不過,這也跟中原叛亂,許都方面無暇顧及有關。

行軍三日,九月十三日,荊州軍卒已經渡過比水,汝水,然後在召陵境內上岸。

召陵。

“迅速上岸,此處已經進入了中原腹地,我等必須儘快離開。”

此時,關平持劍而立,緊急下令着。

片刻以後,荊州軍卒還在繼續集結,可分散在周遭打探的其中一名斥候卻是狂奔而回。

“稟告少將軍,在前方百米處的一岸邊,有一白髮老者沉浸在此垂釣。”

“小人前去附近打探軍情時,這老者卻是說出了一番奇怪的話語。”

“說什麼?”

聞言,關平愕然,手摸着下巴,問着。

“少將軍,那老者說,少將軍心中憂慮一事,他能爲之解惑!”

“憂慮,解惑,何意?”

聽聞斥候稟告,關平一時間也不由沉思起來,半響摸不着頭腦。

隨即,從旁的孫狼遂說着:“少將軍,此事別理之,我等還是儘快率衆離去吧。”

話音落下,關平便準備拋之腦後,下令開拔,可忽然之間,不由想到什麼,立即道:“龐將軍,孫將軍,你二人先行率衆前往前方十餘里處,隱藏休整。”

“本將去去便歸!”

此話一出,關平便手提大刀,腰旋利劍,猶如離弦之箭般,狂奔而出。

“少將軍。”

“將軍。”

一時,諸衆卻是神色疑惑,高呼着。

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五章 龐德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章 攻城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
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五章 龐德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章 攻城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