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

江南運河的水,經過城牆上的水門引入城內,主幹和分渠環繞着街道織成一張交通網。眼前是青瓦白牆的田園屋舍,繁茂的青藤纏繞着石拱橋門,四處碧波清澈的流水和漸入耳簾的一聲聲吳儂細語。此刻莫榮華一家已經進入江南的地界。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三年未歸家的莫榮華,此刻望着輕微盪漾的江水,不由自主的念着詩句。近鄉情怯大約如此。

李氏看見莫榮華的神情,也免不了心酸的掉眼淚。“老爺,江邊風大咱們還是入車廂內吧!”

莫榮華伸手抹去李氏眼角的淚珠,“夫人,過幾日爲夫陪你一起去看岳父大人。”

“老爺,妾身只是看見熟悉的風景心中歡喜。”李氏抿嘴微笑的望着莫榮華。

莫文誠瞧見陌生的地方,有些興奮,又有些疑惑:“爹爹這些人都在屋子前面玩水哦!”

“誠哥兒,那些婦人是在洗衣裳。哪有人三月裡玩水,這可是會生病。”莫念悠哭笑不得看着莫文昊,小傢伙估計是自己想玩水了吧!

莫榮華瞧着淘氣包興奮的模樣,“小時候,爲父也喜歡和你們的大伯到屋前的池塘裡玩耍······

“然後呢?”莫文昊馬上追問,滿臉一付期待故事後續的模樣。

李氏大約是知道這個故事,點了點莫文昊的小鼻尖說道,“什麼然後,都回車上去。咱們加緊趕路,還有一日就到家。到時候,會有很多兄弟姐妹和你們一起玩。”

莫榮華也抽回剛纔的回憶;“嗯,咱們早點進城,也許明日就可以到家。”

上車後,莫念悠望着李氏;“娘。”

李氏淡笑的看着伶俐的女兒,“是想問你父親說的和大伯的事情吧!關於那個池塘的故事,你父親曾經和我說過。當時,你父親玩水前沒有把身子活動開,結果游到半途中就腳抽筋。一瞬間你父親的身子漸漸的下沉,是你大伯父把你父親救上來。因爲年紀都不大,你大伯自己身子最後也脫力,還是宅院的大管家給拉上來。”

莫念悠聽見李氏說着故事,想象當時的情形,明白對於大伯父和父親都是一場難忘的回憶;“這麼說,大伯和爹爹的感情還是很要好,爲何如今爹爹現在和大伯父的感情又疏遠呢?”

“大約是你大伯母進門後吧!你的父親的努力,使得很多族人都建議你父親繼承下一任家主的位置。”李氏有些傷感的說着。

“嗯,是這樣的啊。”莫念悠不在繼續詢問,眼睛只是凝望着車窗外連綿不斷青山綠樹和爭相盛開各種不知名的野花。

剩下的這一日行車趕路中,莫念悠放下茶經等書籍,大多時候都是閉目養神。莫榮華常說莫氏家族不乏優秀之人。那麼,與一大家子人精交道肯定是需要莫大的體力。

據李氏說莫氏族人居住的鎮叫“賢鎮”,主要由莫,李,陳,譚四大家族構成,其中莫氏家族是賢鎮最大的世家,所以賢鎮的人都願意與莫氏聯姻。賢鎮,因爲是大家族的聚集地,比較靠近江南商戶往來的大市集,因此賢鎮往來的才子,商戶都比較多。

“念兒,快看。咱們已經到賢鎮。”李氏指着一個,四方斜角青瓦,用楠木雕刻而成的“賢鎮”雕磚門樓,門樓上最打眼的就是,六隻栩栩如生的蝙蝠呈現着六福臨門。

車進入賢鎮,行駛的速度開始減慢。已經進入賢鎮,李氏爲了大姑娘家的禮數。也不再讓莫念悠掀窗簾看外面的風景。

“車停了。娘,咱是不是已經到老宅。”看見雕花門樓的模樣,莫念悠有些興奮的想知道賢鎮的全貌,此刻興奮的問李氏。

李氏掀開一角硃紅色帷簾,瞧了一眼之後,就捂着嘴含着淚激動的說;“念兒,咱到家了,真的到家了。”

“華哥,嫂子我是小七,小七的啊!”車外響

起一個女子的叫喚的聲音。

李氏和莫念悠下車看見立在馬車旁,有一位濃眉大眼,着着一襲火紅色胡服的娘子。那一頭青色梳成兩個麻花辮,頭上簪着的是金色雙蝶的鈴鐺髮簪,特別是腰纏的赤金色流蘇十分的耀眼。

“蓉琴,如今真是越來越出挑的啊!”李氏拉着那個姑娘的手歡喜的說着。

那個姑娘倒是爽朗的說着;“那是的,咱莫氏姑娘哪裡差。”轉頭看着一旁的莫念悠,“喲,這天仙小人兒是咱們念兒吧!快叫七姑,七姑給你好東西。”

莫念悠本來見這姑娘一身打扮就感覺十分特別。再見她的毫不做作的言語,心生不少好感。只是哄孩子般的說給禮物,頗有些哭笑不得。

“念兒見過七姑姑。”莫念悠恭謹的福身行禮。

蓉琴見莫念悠恭謹的行禮,搖頭不滿的說着,“咦,長大點的念兒一點也不好玩。小時候,見七姑姑都說,最喜歡七姑姑。”

“蓉琴,不要胡鬧。”一個渾厚的男子聲音響起,制止住蓉琴的繼續說話。

這一聲喝止,纔看見大理石刻成的莫府大門前立着一羣人。大大小小的,滿滿的站着三排。爲首喝止莫榮琴的正是莫榮軒,大約三十歲模樣,蓄着鬍鬚,一身寶藍色的素色錦袍,腰間是懸掛着一塊血色飛翅玉。五官與莫榮華很相似,只是眼神要和溫和一些。

“大哥。”莫榮華恭謹的朝莫榮軒作揖行禮。

莫榮軒一把抱住莫榮華,拍着肩膀說;“二弟,一路上辛苦,平安到家就好。”

李氏也恭敬的福身說着;“見過大哥,大嫂。”又朝後面的人說:“各位兄弟,嫂子,姑娘們安好。”

衆人歡喜得道;“榮華嫂子好。”唯有站在莫榮軒旁邊,穿着膚如白玉,碧色綠彩梨花繡,有些豐盈的女子,神情淡淡的點了點頭。

莫念悠看着婦人頭上,七葉小冠的紅珍珠金簪,如此做工的精緻的飾品。估計只有也只有是莫氏嫡長媳陳氏可以用的上手,特別是那顆紅珍珠足有十毫米,那珍珠自然流露一種潤澤的光。

“見過大伯父,大伯母,各位叔叔,嬸嬸,姑姑們。”莫榮華的三個孩子,也隨李氏之後向長輩請安。

“榮華哥,你這幾個孩子,倒是倒是透着一股聰明勁的啊!”莫蓉琴看見三個孩子,沒有因爲人多而發怵。而是神情自若的請安,立馬就讚賞的說到。

莫文誠年紀小,不懂得害怕。看見這位姑姑誇獎自己就歡喜的說,“七姑姑,爹爹說莫氏子弟不可辱沒老祖宗的威嚴。”

站在府門前的大人,看見小豆丁的言語,都一陣鬨笑。

莫蓉琴聽見,點着莫文誠的小額頭說;“小毛孩子,你知道什麼威嚴?”

文誠看見大家似乎都在笑自己,兩手捂着眼睛害羞的說;“文誠現在會是莫氏的好孩子,以後會是好大人。”

“嗯,你是好孩子。“莫榮琴依舊止不住的笑。

瞧見自己在笑自己的七姑姑,小人兒莫文誠從耳根一直紅到脖子。

莫榮華看見可憐巴巴的兒子,被這個不着調的庶妹調笑,忍不住的說道;“七丫頭,你少說幾句不行的啊!”

“丫頭,華哥你都生了念丫頭,還叫我丫頭。不就笑了一下你兒子,至於在小輩面前損我的麼?”莫蓉琴不服氣的撅着嘴,抱怨莫榮華不厚道。

莫榮軒有些頭疼的看着莫蓉琴,“咱進正堂吧!父親,二叔,五叔都在等着榮華一家子。”

邁入莫府大門,往右轉。看見一個迴旋轉的青瓦長廊。每隔一米就由深紅色大圓柱支撐着,並懸掛這紅色的大燈籠,微風吹過燈籠上的流蘇隨風旋轉飄舞。長廊的護欄是粉成白色的石板凳。這長廊將整個四合院的宅院,和諧又氣派的連接爲一體。

長廊的盡頭看見一個漢瓶石拱門,就瞧見上面一個若

大門牌上寫着“忠正居”,門檻上的兩側立着獅子石墩。

一個灰布的管事模樣的人出來迎接說道;“恭喜二老爺一家平安返鄉,老太爺和叔太爺都在堂上等着。”

“榮華拜見父親大人。”莫榮華帶領大小六人,朝主位上的老人,磕了三個頭。

“都起來吧!別低着頭,慫樣!”聲音如洪的吩咐着。

進來主屋之後,莫念悠和一干小輩就不再四處打量,此刻才微微擡頭,主位上的老人一襲白玉錦袍,銀白色的兩邊鬢角,如臨淵一樣深邃的瞳孔,鷹鉤式鼻樑,面容已經出現法令紋。即使眼角下垂,可以看出往昔是個美男子的容貌。

“謝父親(祖父)”。莫榮華這才轉身,繼續向旁邊的老人行禮。“榮華向二叔,五叔請安。”

二位老人點了點頭,表示過的很好就好。並且示意一家人隨意。

老人半眯着眼睛,手上撥動着兩個大理石球旋轉;“你們三個小傢伙上前一步,讓我瞧瞧。”

“是,祖父。”老人這一指,莫念悠等三人沒有一絲猶豫,立馬走上前。

老人露出一絲欣喜眼色,一手摸了一下鬍鬚,“有沒有唸書?最小的那個你來回答。”

“誠兒說麼?”文誠似乎沒有想到,祖父先問自己上學的事情,轉頭看長姐。

“看他們幹什麼,你一直看老夫一副不害怕的樣子。這會兒怎麼就發怵。”老人制止姐弟之間的交流,蠻橫得要文誠自己作答。

小傢伙有些委屈的癟着嘴,“誠兒,纔不怕。爹爹爲什麼會想念兇巴巴的祖父。”

除了莫榮華一家,面色有些難堪。其他人都堂上的人,表情都有些彆扭,大約是使勁

按捺着不要笑出來。

聽見莫文誠說完那句話,奇蹟的是老人並沒有發火,而是聲音稍微柔和許多的說,“你聽誰說這個話?”然後又瞪了一眼文誠道,“你好好回答,我不會罰你。”

莫文誠回答完,就看見自家老爹黑着臉,弱弱的說到,“真的哦!不騙誠兒?”得到迴應的點頭後,就繼續說着,“是姐姐說的。誠兒三天沒見爹爹就很想念,爹爹有三年沒見祖父所以就``````”

老人臉上的神情比剛纔要放鬆許多,淡淡望了一眼莫榮華;“你們應該是有教導先生,怎麼你不會背書?”

“姐姐說誠兒是小孩子,長大後就會有昊兒哥哥那麼厲害。”莫文誠抓緊着小拳頭,鼓紅着臉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誠兒會背《憫農》。”

“會背一句詩有什麼了不起,你知道意思麼?”老人看着小娃娃認真的表情,並沒有放鬆繼續的爲難。

“誠兒,會珍惜種糧食人的辛苦,也珍惜做食物人的辛苦,更加會珍惜爹爹辛苦得到的俸祿。所以誠兒都沒有浪費吃食,不貪多。”這一次小傢伙很自信的回答。

廳堂中聽見這一言論的人,都震驚住。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娃娃,可以說出這麼一番話。莫榮華聽見後,倒是神色如常,要不是擔心自己老頭子爆烈的性子,就自己兒女的品行是完全可以放心。

老人沒有繼續問話,而是轉過頭問莫文昊;“喜歡唸書麼?”

這個平時很沉靜的孩子,此刻聲音響亮的回答;“喜歡。”然後擡頭袒胸的回答;“喜歡書中的知識,知道能幹的人不只是爹爹,還有許多的人。要超越這些能幹的人,就需要不斷的學習。昊兒還很喜歡和念兒姐姐,誠兒弟弟一起上學。”

此時叔太爺們也露出欣賞目光。少年的壯志是最令人羨慕,莫氏的子弟未來一代,都有如此的雄心和聰慧,那麼他們這些老人都可以完全放心的安度晚年。

“嗯,都是好孩子。”老人,依舊抹着鬍鬚,淡淡的喚了一聲,“莫念悠。”

莫念悠從容的走上前,“孫女在,祖父請吩咐。”

(本章完)

第四十二章 一刀師傅和李蔚然第二十八章 木槿之淚第四十九章 婚事 (三)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十五章 回鄉 (一)第四章 辭舊歲 下第三十八章 茶魂第七章 唐氏兄妹第六十二章 暗涌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九章 魚形燈第三十章 暮雲寺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十六章 回鄉 (二)第四十章 茶譜第六章 李家表哥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四十章 茶譜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第四十一章 試營業第十一章 莫府危機(一)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四十五章 紅花(一)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二十八章 木槿之淚第九章 魚形燈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五章 美人梅三十一章 誓言第二十九章 下聘之事第一章 再活一次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章 暮雲寺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十八章 祖父第二十章 蘭苑丫鬟 (上)第二章 救奶嬤嬤第四十六章 紅花 (二)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六十章 省親第七章 唐氏兄妹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一章 再活一次第四十章 茶譜第四十三章 南海紅珍珠簪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五十二章 京城天然居 (一)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八章 茶魂第六章 李家表哥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第六十章 省親第六十三章 大完結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第十二章 莫府危機 (二)第八章 鬥茶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三十四章節 木槿婚事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十四章 踏青與離別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四十五章 紅花(一)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十九章 情濃第三十三章 茶宴 下第四十二章 一刀師傅和李蔚然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三十三章 茶宴 下第二十五章 嫡子風波 (三)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五十三章 京城天然居 (二)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二十二章 譚家姑娘三十一章 誓言第四十八章 婚事 (二)第六十二章 暗涌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三十一章 誓言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五十章 定親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
第四十二章 一刀師傅和李蔚然第二十八章 木槿之淚第四十九章 婚事 (三)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十五章 回鄉 (一)第四章 辭舊歲 下第三十八章 茶魂第七章 唐氏兄妹第六十二章 暗涌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九章 魚形燈第三十章 暮雲寺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十六章 回鄉 (二)第四十章 茶譜第六章 李家表哥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四十章 茶譜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第四十一章 試營業第十一章 莫府危機(一)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四十五章 紅花(一)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二十八章 木槿之淚第九章 魚形燈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五章 美人梅三十一章 誓言第二十九章 下聘之事第一章 再活一次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章 暮雲寺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十八章 祖父第二十章 蘭苑丫鬟 (上)第二章 救奶嬤嬤第四十六章 紅花 (二)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六十章 省親第七章 唐氏兄妹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一章 再活一次第四十章 茶譜第四十三章 南海紅珍珠簪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五十二章 京城天然居 (一)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第三十五章 赴任第三十八章 茶魂第六章 李家表哥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第六十章 省親第六十三章 大完結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十七章 賢鎮莫家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第十二章 莫府危機 (二)第八章 鬥茶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三十四章節 木槿婚事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十四章 踏青與離別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第二十一章 蘭苑丫鬟(下)第四十五章 紅花(一)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五十一章 京城莫府二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十九章 情濃第三十三章 茶宴 下第四十二章 一刀師傅和李蔚然二十四章 嫡子風波 (二)第三十三章 茶宴 下第二十五章 嫡子風波 (三)第五十七章 婆媳鬥法第三十六章 安心小鎮第五十三章 京城天然居 (二)第二十三章 嫡子風波 (一)第二十二章 譚家姑娘三十一章 誓言第四十八章 婚事 (二)第六十二章 暗涌番外一 桃花眼的情深三十一章 誓言第五十四章 相識相聚亦是緣番外二 表哥之情長第三章 辭舊歲 上第五十章 定親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第三十九章 茶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