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鳳眼帶煞

夜色如墨,弦月如鉤,天空中點點的星辰,彷彿美人的眼睛,一閃一閃,勾魂攝魄……

夏夜裡,白天的暑氣難得地消散,宮闈中輕輕蕩起的夜風,帶着一股清涼,讓扶刀巡夜的侍衛們精神爲之大振。風中隱隱有些溼意,看起來今夜或明晨會有一場好雨。

白日裡煊赫輝煌的宮殿,此刻就像是一頭頭蟄伏在黑暗中的森森巨獸,然而那恢宏壯觀的女媧雕像,即便是在這夜裡,也依舊巍峨地矗立着,帶着一種令人一望就會油然生起匍匐膜拜之心的氣勢。

宮中的侍衛們身着鮮明的戎服,佩着制式的長刀,在一處處殿宇樓閣間靜靜地巡弋着,夜色中只有他們輕微的腳步聲攸忽而來,攸忽而去。

前方就是王城西南的梓滎宮了,王儲的住所。

在這座王城裡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當今女王,從來沒有人把這個王儲當成一回事,就連這些侍衛們也不例外,儘管梓滎宮也是他們每日必須巡視的地方,但是在侍衛們眼中,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他們經過這裡時,甚至還不如經過女王日常辦公的大殿時心生敬意,儘管那裡夜晚並沒有人。帶隊的是一個隊帥,叫秋一葉,秋一葉向梓滎宮前淡淡地掃了一眼,接下來他會像每晚一樣,從那宮門前隨意地走過去,沒入高高宮牆的陰影,再向前邊,完成今晚巡邏的第一個輪迴。

但是他一眼望去,忽然就站住了腳步。他驚詫地發現。在這寂靜的夜裡,正有一個人站在梓滎宮前,彎着腰趴在門縫上向裡邊張望着。秋一葉有些吃驚。按刀喝道:什麼人?

他一面叫,一面快步向前趕去。站在宮門下的那個人似乎嚇了一跳,猛地直起腰來,扭頭向這邊看了一眼。然後就像一隻狸貓似的竄出去,沿着宮城下的陰影,飛快地向遠處逃去。

追!把他給我抓回來!

一見那人逃了,秋一葉馬上警覺起來。立即吩咐一聲。便有幾名手下飛快地追了上去。

秋一葉急急趕到梓滎宮前,看了看那扇高大結實的宮門,又伸手推了推。宮門牢牢地關着,一動未動。

春秋時候的宮禁遠不及後來嚴厲,記得大明大清朝時候,夜晚宮城上鎖。就算天塌下來,只要天還沒亮也絕不開門。就算是有人跑來告密說某某人造反,也只能從大門上的小門兒把奏章遞進去。而此時候,只要國君願意,就算晚上召見大臣。一樣可以入宮。

然而如今的這位大齊國王儲公子蘇卻有所不同,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他很清楚自己這個王儲只是母親爲了安撫天下臣民才立下的。田氏一族中有太多的人正垂涎着他的王儲之位。所以他平素謹小慎微,白天時沒有女王詔命絕不踏出梓滎宮一步。夜晚更是宮門緊閉,絕不可能出現內侍下人出出入入的情況,這也正是秋一葉感到可疑的地方。

梓滎宮兩側掛着兩盞宮燈,燈光雖然不是非常明亮,還是能夠看清地面的。秋一葉趕到宮門前,推了推宮門,宮門穩穩的沒動,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忽然發現門縫下方似乎塞着什麼東西。

秋一葉心中一動,趕緊彎腰抓住那東西向外一抽,竟然是一封信柬。秋一葉就着燈光看了看,信柬的表皮上並沒有寫任何東西。這時,宮門裡面有人打了個哈欠,懶懶地問道:誰啊,深更半夜的,敲什麼門?

秋一葉不動聲色地把信柬揣進衣袖,朗聲道:我等巡弋至此,稍作歇息,不慎碰到了門環,冒犯,冒犯了,中貴人寬待則個,可不要驚動了王儲,我等吃罪不起呀。

王儲公子蘇平時低調的很,在這宮裡面他是誰也不敢得罪,主子如此,他身邊侍候的內侍下人們自然也提不起底氣,一聽外面的人是宮中巡夜的侍衛,裡邊那太監嘟嘟囔囔地說了兩句什麼,便轉身走開了。

這時,追趕的侍衛們氣喘吁吁地趕了回來,其中一人道:隊帥,那人對宮中地形比咱們還熟悉,鑽來鑽去的沒幾下就逃得不見蹤影了,我們沒抓到他!

秋一葉眼珠微微一轉,吩咐副手道:你等繼續巡邏,不要聲張,我馬上去稟報內宮!

……

大王已經睡了,你有什麼要緊事,竟然夜闖內宮,敢情是活得不耐煩了?

團兒由她的相好靜公公脣舌服侍了一番,快活夠了剛剛歇下,才睡了沒多久,就被一個小宮娥給叫醒了。團兒心中不悅,隨意披了件衣服,就怒氣衝衝地迎了出來。

她夜晚睡下時,已經解了胸圍子,這時穿得又嫌單薄了一些,怒氣衝衝往外一走,胸前波濤起伏,煞是壯觀。

秋一葉看得兩眼一直,一雙眼神幾乎就此陷進那深深的溝壑裡去,嚇得他趕緊垂下眼睛,謙卑地道:團兒姐姐,若是尋常小事,某哪敢打擾,實在是因爲這件事頗有些蹊蹺,牽涉到的人身份也極特殊,某當值,責任重大,不敢耽擱啊。

團兒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把那惹火的酥胸挺得更高了些,不耐煩地道:到底什麼事?

秋一葉連忙從袖中摸出那封信柬,說道:某巡夜,至梓滎宮時,瞧見有人鬼鬼祟祟地向宮中窺望,便喝問了一聲,便驚得那人落荒而逃了。那人對宮中地形似乎非常熟悉,三兩下就逃得不知去向,宮中住的多是貴人,某不便大肆搜索,以致失了他的蹤跡,不過……

秋一葉雙手捧起那封信柬向前一遞,說道:某在門縫裡發現了這樣東西,不敢擅自處理,想來想去,還是稟報大王纔是。

嗯?

團兒聽說在梓滎宮前發現異狀,臉上的不耐便已隱去,再聽他這麼一說,馬上迫不及待地接過信柬。湊到牆壁旁抽出信紙。藉着那明亮的燭光仔細看了一遍,頓時動容道:這封信,你可看過了?

秋一葉道:某不曾看過!

團兒道:好!好!你就等在這裡。我馬上去見大王!

團兒持着那封信,急匆匆向外就走,這一走胸前又是一陣波掀浪涌,搖得這位隊帥頭暈眼花。

田七娘的寢室裡,只在妝臺前點了一隻燭臺。寢宮裡一切軒敞華麗的景緻都埋沒在昏暗之中。團兒站在榻前。屏息看着坐在榻上的田七娘。燈光下的田七娘,比起白天妝飾整齊的時候顯得更加蒼老了,她此刻的模樣。完全就是一個垂暮之年的老嫗。

但是沒有一個暮年老嫗能有她這樣的氣勢,燭火映得她的面容半明半暗,將她的身子拉出長長的斜影照在高大寬廣的宮牆上,幻化成了一個巨人。她的面容已經蒼老。摘去髮套的頭髮已經花白,可是於那燭光的明滅之間。她的眉宇卻有一種凜然不可逼視的威風煞氣。

團兒是侍候她寢食起居的人,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這位高高在上的女王也和普通人一樣。有疲憊病弱,有六慾七情。然而此刻見了她那雙隱含煞氣的眸子,居然也心中忐忑、惶恐不安。

然而田七娘的手卻不像她的眼睛一樣堅定而充滿殺氣,她的手正在微微發抖。團兒很清楚。女王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她的手腳依舊很穩定,此刻那拈着信紙微微發抖的手。絕不是因爲她已年邁,而是因爲憤怒,或者……還有恐懼?

馬上移駕紅鸞閣!

田七娘好象突然清醒過來似的,霍然擡頭,對團兒吩咐道。

喏!

團兒急急閃到屏風外面,吩咐人立即準備步輦,她吩咐已畢,剛剛回到內室,田七娘又道:裴紈呢,速速派人去史館,召裴紈到紅鸞閣伴駕!

危急時刻,大王首先想起的還是裴紈!

團兒心生醋意,卻也無可奈何,急忙又要出去傳旨,田七娘又道:慢着,傳諭:夾城所有侍衛立即到紅鸞閣護駕!還有,馬上派人出宮,召田攸宜至紅鸞閣見駕!

喏!

田七娘緊張的語氣讓團兒也不覺緊張起來,急忙搶出去傳旨。片刻功夫,太監宮娥一擁而入,田七娘並未從容梳妝,她穿着就寢時的一身棉衣小衣,擁着薄衾,便被人扶上步輦,急急離開寢宮,向紅鸞閣趕去。

紅鸞閣建於奉天門上,是姜氏祖宗所建的,是臨安宮城裡最宏偉壯觀的一座建築,這座建築呈凹字型,由門樓、朵樓、闕樓組成,下部臺基東西達四十丈,南北達二十丈,城門進深達八丈有餘,在這樣的臺基上建起的城牆又高達十二丈,城上再建重檐正樓,稱爲紅鸞閣。

整個宮城裡面,這個地方最是高大堅固,可謂易守難攻,只消有百十人守在城上,卡死上下的通道,就算有千軍萬馬,在把城上的勇士殺光之前,也不易攻破它,所以田七娘第一時間想到的安全所在就是這裡。

步輦被八個肥大有力的肥胖宮娥擡着,飛快地向紅鸞閣趕去。

田七娘擁着薄衾坐在輦上,隨着步輦,一個身子起伏不已,一顆心也是七上八下,脣上已是血色全無。

……

清晨,官員們陸續來到午門前,等着入宮參加朝會。趕到的官員們在宮門前三五成羣地談笑着,並沒有人注意到城頭的戒備比往常嚴密,透着一種緊張氣氛。

紅鸞閣上,田七娘穿戴整齊,恢復了女王威嚴,她居高臨下地從樓上俯瞰着向門前聚集而來的百官,儘管她已花眼昏花,只能看到一片朱紫,無法看清那些人的容貌,卻依舊很認真地看着。

小紈子,你可看清楚了,管伯來了?

嗯!

田七娘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看來消息還沒有泄露出去!

裴紈安慰道:那人投信失敗,雖能成功隱藏行跡,可宮禁森嚴,他想逃出宮去卻難如登天,這些人定然還不知事情敗露了。

嗯,小紈子說的不錯!

田七娘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意,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似的,有些緊張地問道:姜宣禮、歐陽衷也到了?

一旁的團兒趕緊搶着道:大王,他們比管伯等人到的還早些。

田七娘斥道:你常在內宮,哪認得清這些朝中大臣,小紈?

團兒訕訕地閉上了嘴巴,裴紈仔細確認了一下,對田七娘道:大王,他們到了!

好!好!

田七娘閉了閉眼睛,道:老婦有些累了,扶老婦坐下!

裴紈和團兒一左一右,攙着田七娘回到座位上坐下。田七娘喘息了一陣,平穩了呼吸,又問道:田攸宜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裴紈道:田攸宜將軍率羽林衛大軍埋伏在宮城北側,只等大王號令。

她剛剛說到這裡,一名身着內衛旅帥將服的田官急急跑上則天門,站在紅鸞閣門口的內侍小海仔細詢問了一番,領着他匆匆走進來。

回報大王,已集結完畢,隨時可以行動!

大王?

裴紈看向田七娘,等候着她的旨意。

宮門外,趕來參加朝會的官員越來越多,平時這個時候。宮門已經打開,叫官員們在朝房裡等候了,而今天宮門依舊緊緊地閉着,許多官員開始詫異起來,聚在一起議論紛紛,有人還擡頭向城樓上觀望。

這時,天邊一縷陽光破雲而出,正照在金壁輝煌的紅鸞閣上,官員們忽然又發現平時每天都能聽到的鐘鼓報鳴聲也沒有響起。雖然他們沒有準確的記時工具,不過看那陽光都照到了紅鸞閣上,照理說這報曉的鐘鼓已經該響起來了呀。

聚在一起聊天的官員們都發現了不妥,紛紛擁到宮門前,有些性急的官員已經開始拍打宮門,向宮中喊話。

旅帥依舊單膝跪地,扶劍垂首,田七娘下意識地摩挲着龍椅的扶手,裴紈又追問了一句:大王?

田七娘的身形微微震動了一下,沉聲道:開始吧!

裴紈鬆了口氣,向殿門口揮了揮手,小海立即把拂塵一揚,兩個小內侍向一旁的鐘鼓和鼓樓急奔而去。鼓鍾司太監揚聲道:鳴景雲鍾……當……

八個小內侍合力扶起撞鐘的大木,向懸掛在鐘樓中的那口碩大的銅鐘撞去。

鳴聞天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L

第57章 道士進宮第362章 黃雀在後第185章 曖昧滿屋第381章 殺李之計第282章 長遠意義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七十二章 分我兩個第361章 色膽橫生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317章 再遇離姜第132章 烽煙漸起第352章 惡人攔路第236章 摧蘭折玉第49章 送人爲妾?第一百章 離姜拒婚第368章 一夫當關第351章 倆倆偷聽第155章 真假馬匪第196章 白首相離第46章 光頭道士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九十章 王儲誰屬?第327章 祭典風波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六十七章 巾幗輕眉第33章 扮豬吃虎?第55章 秋雨如夢第22章 香樟販首第403章 歐陽落寞第九十三章 歐陽玉珩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404章 小灼產子第302章 不怕鬧大!第1章 若水人家第58章 原來是他?第146章 狄蠻王者?第245章 僵貓鸚殄第122章 管彌密謀第44章 彪悍管仲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266章 琪花瑤草第152章 兩處情思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229章 鳳眼帶煞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235章 抱蔓摘瓜第269章 風雨欲來第355章 殺劍出鞘第166章 他是誰呀?第115章 管伯查案第409章 真是熱鬧!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214章第九十七章 男閨蜜呀?第400章 潤雨無聲第197章 各懷心機第14章 撞破女身第47章 跟道爺混!第205章 啼笑因緣第391章 歐陽低頭第八十九章 酷吏議儲第233章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28掌 黃粱一夢第441章 狼藉紛亂第233章第246章 女王之狠第373章 艱難抉擇第348章 怒斥宰相第430章 悠閒生活第335章 打虎行動第433章 不請自來第238章 邑人之禍第359章 老少聯手第274章 烈女斷腸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263章 千古百合第207章 土豪手筆第160章 爲難女人第327章 祭典風波第213章 宰相之肚第9章 市井之象第135章 踏上北行第381章 殺李之計第八十一章 管家紈絝第375章 驟然發難第380章 痛打欽差第50章 自強女兒第199章 借刀殺人第292章 四大金剛第124章 荒唐認娘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45章 儒家風骨?第一百零三章 孤男寡女
第57章 道士進宮第362章 黃雀在後第185章 曖昧滿屋第381章 殺李之計第282章 長遠意義第426章 各方雲動第七十二章 分我兩個第361章 色膽橫生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317章 再遇離姜第132章 烽煙漸起第352章 惡人攔路第236章 摧蘭折玉第49章 送人爲妾?第一百章 離姜拒婚第368章 一夫當關第351章 倆倆偷聽第155章 真假馬匪第196章 白首相離第46章 光頭道士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九十章 王儲誰屬?第327章 祭典風波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六十七章 巾幗輕眉第33章 扮豬吃虎?第55章 秋雨如夢第22章 香樟販首第403章 歐陽落寞第九十三章 歐陽玉珩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404章 小灼產子第302章 不怕鬧大!第1章 若水人家第58章 原來是他?第146章 狄蠻王者?第245章 僵貓鸚殄第122章 管彌密謀第44章 彪悍管仲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266章 琪花瑤草第152章 兩處情思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229章 鳳眼帶煞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離姜智慧第235章 抱蔓摘瓜第269章 風雨欲來第355章 殺劍出鞘第166章 他是誰呀?第115章 管伯查案第409章 真是熱鬧!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214章第九十七章 男閨蜜呀?第400章 潤雨無聲第197章 各懷心機第14章 撞破女身第47章 跟道爺混!第205章 啼笑因緣第391章 歐陽低頭第八十九章 酷吏議儲第233章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28掌 黃粱一夢第441章 狼藉紛亂第233章第246章 女王之狠第373章 艱難抉擇第348章 怒斥宰相第430章 悠閒生活第335章 打虎行動第433章 不請自來第238章 邑人之禍第359章 老少聯手第274章 烈女斷腸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263章 千古百合第207章 土豪手筆第160章 爲難女人第327章 祭典風波第213章 宰相之肚第9章 市井之象第135章 踏上北行第381章 殺李之計第八十一章 管家紈絝第375章 驟然發難第380章 痛打欽差第50章 自強女兒第199章 借刀殺人第292章 四大金剛第124章 荒唐認娘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45章 儒家風骨?第一百零三章 孤男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