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救命之恩

“胡鬧!”

一巴掌下去,邊角雕花的紅木桌子微微顫了一下,清若眼皮也跟着抖了一下。她輕輕挑起眼皮,瞄了右手邊笑臉相迎的人,暗自把牙磨得咯咯響,臉上去依舊保持恬靜怡然的微笑,絲毫不把父親的話放進心裡。

“你們怎麼可以放着殷公子到家裡也不和家裡說一聲,竟然還讓他去做苦力,你們真是越大越不像話了。”楊茂禮初見殷時嚇了一跳,見他華衣錦服全然一副富家少爺的模樣,然後聽他說起特地來感謝清若父女連續兩次施手相濟,楊茂禮這恍然想到殷時便是先前留在家中幫忙的短工。“殷公子遠道而來,路途奔波就算不奉爲上賓也不能放着讓他去幹活。”

清如聽着老大不樂意,“阿爹,若不是阿姐收留他,恐怕如今他還在到處乞討流浪。”

“胡說!”當着客人的面,楊茂禮輕斥了女兒一句,“縱是這樣,那也該回家稟告父母,你們怎麼能就偷偷瞞下呢。”

“明明是他自己不願意說……”清如急於爭辯,被清若捏了捏手,輕輕搖頭,示意她不要爭論。老實說楊茂禮不一定是在責怪她們,只是當着殷時的面,總是得說些客套話。

殷時笑着看楊茂禮父女的話,適時打斷,拱手作揖,口氣謙和誠懇地說:“這事確不該怪她們,是我自己的主意。當初幸得先生出手相救,才能苟活至今,原本打算歸家,可想到科考無望,又仗着年輕氣盛,一時衝動隨商隊西行。一路雖苦累愁多,但也所幸有此一行,見識不同地域人俗風情,也知道許多人間疾苦。感懷自己養在富貴之家,生活用度比之窮苦百姓自是極奢張浪費,當知生活不易,勤勉自律。後來又得清若善心收留,苦心告誡,方知家中惦記,急忙歸家告慰親人。”

一番誠懇痛切的自我反省,言辭謙恭,態度認真,幾乎是痛心疾首地悔悟過往年少。隨後語氣一轉,昇華爲自我覺悟,決定洗心革面積極向上。其語氣神情動作生動懇切,好似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在佛前醒悟自身痛改前非。

在場數人,黑龍黑虎淡定得好似什麼事都沒發生,清若表情依舊,只是嘴角眼皮都略有痙攣的現象。饒是最擅苦肉計的清如看着殷時這番自導自演的紈絝子弟痛改前非誓做有爲青年也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更重要的是,他這番行爲能讓楊茂禮頗感滿意。一個閒逸成性的富家公子能跟着西行商隊長途跋涉四處奔波本屬不易,還能從中醒悟自身,並決心自律。這對楊茂禮來說,就好比自己教養出來的弟子能出人頭地一般令人欣慰。

殷時講故事特別巧妙,不但有邏輯性,還能經常一些自我領悟,把沿途見聞說得津津有道。清若不禁暗歎,這人去高考,語文絕對能拿滿文,各種抒發情感各種中心思想各種深刻領悟。

“你能這麼想自然是好事,但你畢竟是富貴人家的公子,也不必盡與一般百姓比較,能知疾苦,知感恩,便是極大的進步了。”楊茂禮捋了捋已經蓄到脖子的鬍鬚,看着殷時畢恭畢敬的模樣,頗爲受用。

殷時起身作揖,“先生說的是,我尚且年輕,許多事情思慮不周。能得先生點撥,如醍醐灌頂。”黑龍捧着一個一尺見方的沉香木盒上前,盒面不見一絲雕琢,依靠着木紋本身走勢,卻有種渾然天成的意境。“這是我的一點心意,爲感激先生當日的救命之恩。”

楊茂禮也是見過世面的,見桌上那木盒古樸簡陋,其色澤紋路都是極上成之品。心裡暗暗吃驚,臉上卻紋絲不動,“殷公子這般禮重了,我當日出手並不是圖你今日回報,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你且收回,莫壞了我對你的印象。”

殷時也不急,笑着起身,將盒子打開,裡面卻是一本書,“先生勿惱。雖說先生只是舉手之勞,可對我來說已是再造父母,若沒有先生,或許就沒有如今的殷時,所以這禮並不重。況且,這卻是算不得什麼好東西,曾聽清若說起先生對前朝李懷因李大學士的《渾世說》特別推崇。我沒有本事,只能借熟人情面,借了出來,手抄一本送予先生。還望先生不要嫌棄字拙。”

清若是見識了殷時出手闊綽的習性,看到這沉香木盒時,心中早已吐槽他又是揮金如土,單是這一個盒子少說也得百八十兩。雖說再重的禮也重不過救命之恩,可對於孤傲的文人來說,錢財只會污了他們的清名。

可沒想到的是,這盒子打開竟然只是一本書,看書面嶄新,斷不是孤本古本。即便是當朝最好的文集也值不到一個盒子的錢,這麼裝裱反而有種金玉作爲敗絮其中的意味。可清若卻不認爲殷時是這般輕率的人,他連送她的若字璞玉都能用心至此,來拜謝救命恩人怎麼可能只是一本普通文集。

果然,此書是李懷因《渾世說》手抄本。

李懷因是前朝一位極有名望又正直聰明的大學士,他少年時候已經文冠大川,以十九歲稚齡考得一甲榜首。如今少年狀元正是皇家貴族少女們心中的如意郎君,而李懷因不但聰明而且十分機智,心知被招爲駙馬便是前程盡棄。遂謊稱乳母去世,須歸家丁憂,然後連夜跑回老家,從此銷聲匿跡。直至三年後,皇帝欲重新招李懷因爲駙馬,可他早就娶了一妻二妾,生了六個孩子。

不管是皇帝抑或哪位王公大臣都不可能送女兒去當第三房小妾,況且還有六個孩子。所以皇帝只好作罷,想招他入內閣,以作未來棟才之用,他卻又藉口叔公過世,連着十年都在守孝,皇帝都拿他沒辦法,只好告訴他,等他想出來做官自己到吏部報告。直到李懷因三十五歲進京時已經是十六年過去,先王已去,新帝繼位。知李懷因出世當官,新帝即刻將他奉爲上卿,一直勤勉輔助新帝,直到七十六歲病逝於朝堂上。皇帝爲此痛哭三天,自願爲其披麻,後被大臣們勸阻才作罷。

一個臣子能做到如此,也算是極致了,這本《渾世說》是李懷因的遺作,也是他的自傳。主要講了他一生的見聞和領悟,其中說了年少丁憂罷官的原因。他知自己年少輕狂,許多想法太偏激又不懂圓滑,怕招來禍事連累罪人,也怕自己少年得意會引他人猜忌。況且當時太子未立,朝中黨派林立,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泥潭。就算站對了隊伍,帶到新帝繼位,恐怕他也無心力輔佐,索性躲起來,待新帝繼任後再出來。

李懷因不但政治見解獨特深遠,早年又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其政見多是親民之舉,所以民間聲望極高。

聽楊茂禮在感慨李懷因聰明睿智的爲人處事時,清若不只一次吐槽他不過是個膽小怕事的人,想做官又怕被連累。反正只要讓我做官,誰當皇帝都一樣,要不你們玩猜拳,誰贏了我幫誰。這要是在亂世,絕對是能叛徒,好在他生在太平年間,不管換誰當皇帝他都不會虧。

李懷因的《渾世說》一直很得後人稱頌,其中見解領悟都極好,楊茂禮常感慨無能親眼見到珍本。如今殷時雖然這也是手抄本,但卻是他親自手抄,而且字跡還是特意模仿李懷因的懷因體。這禮看着雖輕,心意卻是十分厚重誠懇,無怪楊茂禮看到書名時激動得雙手顫抖。

“這、這是你寫的?”楊茂禮翻開書頁,字跡清晰有力,落筆處還特別學了李懷因頓筆的手法。如若做舊書頁處理,就說李懷因的筆跡也難辨真假。

“我年少時也很仰慕李大學士,所以模仿過他的筆跡,不知學得是否到位,還請先生指教。”看楊茂禮愛不釋手的模樣,殷時笑了笑,又見清若鄙視的表情,估計朝她擠眉弄眼。

“像!像!太像了,饒我學了十幾年都仿不出着神韻來。”楊茂禮讚不絕口。

殷時謙虛道:“先生喜歡便好。對了,這次前來,我想去看望下老太太,不知老人家身體是否康健。”之前在楊家時,沒少被清若叫去楊老太太屋裡幫重活,故有此一提。

楊茂禮略微吃驚,然後點點頭,“老人家到底上了年紀,自上次收到驚嚇,身子大不如前,不過近幾日倒是好些了,勞你有心了。”

因有了這手抄本做面子,如今楊茂禮看殷時怎麼看怎麼順眼,見他態度謙和有禮,跟初見時候完全不同,又如此思慮周全,更是滿意。

“那……還請清若帶路吧,我這麼貿然前去,恐怕不大合適。”殷時故作爲難。

楊茂禮理解地點點頭,畢竟之前只是楊家的一個短工,如此以殷家少爺身份前去總是不大合適的,便吩咐道:“小若,你便帶殷公子過去吧。”

清若無奈地點點頭,見殷時偷偷朝她做了個鬼臉,心中惱怒,走至他身旁時,故意踩了他一腳,看着他扭曲的表情笑得一臉恬淡:“殷公子,請吧。”

楊茂禮根本不管他們離去,直捧着書本愛不釋手,小心翼翼地撫摸紙張上每個字,彷彿真是原本一樣。

“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清如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憤憤地罵道。

“小如,你說什麼呢!怎麼可以這麼無禮。”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楊茂禮氣得吹鬍子瞪眼睛。

“阿爹,你還就這麼被收買啦。我看他根本就是不安好心,就這麼一本書便把你打發了,等下要是把阿姐拐了,你也得樂呵呵地道別。”清如鼓着一張小臉。

“你渾說什麼,殷公子怎麼可能,他比小若可大上好幾歲。”楊茂禮不悅地說。

清若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阿爹你不知道嗎?以前他在咱們家,每次都喜歡把阿姐氣得跳腳,然後就買東西哄阿姐開心。那次木雲兵亂,就是他帶了人衝進來救阿姐的!”

楊茂禮一愣,一時竟不知作何表現,腦子裡盡一團亂。

第二百一十七章 歸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六十六章 苑芳(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父親的心事第二十六章 回孃家(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殷三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九章 一朵大白花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奴第一百六十六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事(三)第五十八章 關於站隊第六十六章 夜闌人靜第六十章 背後的故事第六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陰謀(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九十四章 懷疑(二)第八十七章 未來親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導火線(二)第九十三章 母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反甲子案第四十一章 雨過天晴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郭家姑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閨內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三章 流產(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婚約(一)第二百八十章 夏末歸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花爲名第一百二十章 母愛第三百零五章 坦誠相對第二百三十二章 盟友第二百九十五章 鴛鴦譜(二)第五十七章 好人難做第八十七章 未來親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好如初第二百四十一章 閨內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當家第一百三十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赴約(二)第七十五章 孔家有喜(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海嘯餘黨(二)第一百六十章 巧合第二百五十五章 後援第二百零八章 貴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桃花債第二百七十一章 導火線(二)第七十八章 意外來客(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逼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七章 婚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事(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陰謀(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養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醜第十四章 規矩(一)第二百六十章 計劃第四十一章 雨過天晴第一百八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章 父子恩怨(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長裡短第十六章 楊氏女將第八十五章 馭夫有術(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姑嫂第四十二章 又惹風波起(一)第二百七十章 導火線(一)到一百四十二章 營救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奴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殺大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事(三)第二百零七章 葭月第六十一章 無題(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福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赴約(一)第三百零三章 水來土掩第八十八章 中風第二百零七章 葭月第一百零一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反甲子案第二百一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婆茶第二百八十七章 所謂家業第一百四十五章 名花有主第一百零五章 血濃於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二十章 假孕第二百七十三章 禍不單行(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戚氏第二百八十章 夏末歸來第六章 堂姐第八十八章 中風第一百零三章 導火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破裂第一百四十一章 喜崇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告白第二百三十九章 殷樂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喜崇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陰謀(一)
第二百一十七章 歸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六十六章 苑芳(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父親的心事第二十六章 回孃家(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殷三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九章 一朵大白花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奴第一百六十六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事(三)第五十八章 關於站隊第六十六章 夜闌人靜第六十章 背後的故事第六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陰謀(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九十四章 懷疑(二)第八十七章 未來親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導火線(二)第九十三章 母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反甲子案第四十一章 雨過天晴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郭家姑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閨內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三章 流產(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婚約(一)第二百八十章 夏末歸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花爲名第一百二十章 母愛第三百零五章 坦誠相對第二百三十二章 盟友第二百九十五章 鴛鴦譜(二)第五十七章 好人難做第八十七章 未來親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好如初第二百四十一章 閨內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當家第一百三十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赴約(二)第七十五章 孔家有喜(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海嘯餘黨(二)第一百六十章 巧合第二百五十五章 後援第二百零八章 貴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桃花債第二百七十一章 導火線(二)第七十八章 意外來客(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逼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七章 婚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事(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陰謀(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養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醜第十四章 規矩(一)第二百六十章 計劃第四十一章 雨過天晴第一百八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章 父子恩怨(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長裡短第十六章 楊氏女將第八十五章 馭夫有術(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姑嫂第四十二章 又惹風波起(一)第二百七十章 導火線(一)到一百四十二章 營救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奴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殺大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事(三)第二百零七章 葭月第六十一章 無題(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福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赴約(一)第三百零三章 水來土掩第八十八章 中風第二百零七章 葭月第一百零一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反甲子案第二百一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婆茶第二百八十七章 所謂家業第一百四十五章 名花有主第一百零五章 血濃於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二十章 假孕第二百七十三章 禍不單行(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戚氏第二百八十章 夏末歸來第六章 堂姐第八十八章 中風第一百零三章 導火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破裂第一百四十一章 喜崇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告白第二百三十九章 殷樂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喜崇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陰謀(一)